白领拼车,想说爱你不容易

80酷酷网    80kuku.com

  

  眼看着油价上涨幅度越来越大,着实让不少有车一族“谈油色变”。要是能有人分担一部分油费那岂不美哉?油价持续上涨、市区停车费成倍提高等问题也让不少想买车的上班族望而却步。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有车族还是无车族,近来对拼车出行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进入8月以后,杭州许多车友论坛和拼车有关的信息数量剧增。

  拼车出行不算新事物,早在一两年前,杭州就有人在实践着这个想法。但时至今日,这一对多方有利的举措虽然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杭州却一直不温不火。虽然潜在市场十分旺盛,但依赖着零星的拼车网页,由于供求关系的严重不对称及各种原因,拼车出行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拼车出行”这一看上去很美的事物推广不开?是否有什么解决的有效途径?近日本报作了深入调查。

  拼车出行看上去美,做起来难

  朱小姐家住城西桂花城,而工作的单位却在火车城站附近。上班高峰不容易打到出租车,她每天辗转几辆公交车,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需要一个半小时。受不了路上的劳顿,朱小姐早就有了买车的打算,但眼看着油价节节攀升,上周停车费又一下子涨高几倍,她的买车欲望一次次被硬生生地打压回去,“如果能拼到车就好了,其实我买车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为了上下班代步。”

  从接受记者调查的31人中,有迫切买车欲望的人绝大多数主要为了上下班代步,如果能解决这一问题,这些人中有半数表示买车计划会暂时搁置。对拼车出行这一方式,他们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而接受调查的车主中,有四成左右的人也表示在顺路的情况下,欢迎别人拼车,“不增加太多的麻烦,却可以分担一部分养车压力,路上还有个伴,何乐而不为?”但同时相当比例的人困惑:“我去哪里可以找到和我同路的车主(或搭车人)呢?”

  虽然拼车出行的潜在市场不小,但在早晚两个交通高峰期,马路上看过去,大多还是如周先生的描绘:“一个人开车的很多,看着嫉妒;挤满了人的公交车也很多,看着心酸;等着打的的人排满马路两边,看着辛苦!”

  在杭州,目前拼车出行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市场一盘散沙,信息严重不对称,想拼车的找不到合适的车主;车主也找不到顺路的搭车人。现在的拼车信息除了同事、亲友之间小范围内的人际传播外,基本上通过网络在进行交流。这就将大量没有网络生存习惯的人排除了出去,剩下的只是少量擅长在网络中“灵市面”的年轻人。就算是这些年轻人,也还得常常面对配对资源匮乏的尴尬。

  一位名为qq36833683的网友8月23日在杭州车行网“上城区居民搭车”里发帖寻求搭车:从复兴路到省妇保,寻上班时间搭车。两天过去了,这条信息的点击率只有2人。杭州网友emmahe更是在一家拼车网论坛上大叹苦经:“我已经发布信息两个月了还是没找到车搭!”

  提供搭车的也有困扰,网友Linuer在5月21日发布提供从滨江区到杭州市中心的搭车信息,但至今无人回复。一位网友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自己于今年2月份在杭州的几个论坛上发布了供车信息,但到目前为止,“我一直是一个人。”

  一年前,因为看好拼车出行这块市场的人气,许多网站纷纷开出拼车信息发布的网页,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一年来由于缺少宣传和引导,拼车出行一直叫好不叫座,网站点击率上升缓慢。“搭便车网”的孙姓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网设立一年多以来,尽管人气增加了不少,但与事先期待的还有一定距离。在北京的车行网“总斑竹”吴迪也表示,从去年开始,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在北京、上海就开始大行其道。对于杭州目前这种不温不火的状态,吴迪也觉得有些不可理解:“或许是杭州人比较保守吧!”

  拼车出行为何不能成行

  事实上,拼车出行除了可以为驾乘双方提供方便,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因为采用私车主搭车方式出行,本来一个人占用的道路资源就可容纳三四人出行,一辆车的油耗就能取代三四辆车的油耗。这同时也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环保,也符合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向。

  但看上去很美的事物,缘何推行起来困难重重?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时间、线路、搭车费用、安全问题等都是制约因素。

  时间和线路不能两全,经常让很多想搭车的上班族望“车”兴叹。“搭便车网”孙姓负责人每天都接触各种拼车情况,对此更有感触,“其实拼车不比找对象容易,需要很多条件都符合。”尽管很多上班族是朝九晚五,但毕竟各个单位的上班时间有些出入,在撮合的过程中,经常因为车主与搭车者在时间上的冲突,致使拼车成为泡影。比如傅先生和沈先生都从东新苑到六和塔。但仔细一问,时间不对,傅先生每天早上要送老婆到六和塔那边等班车,7点必须赶到,而沈先生要8:30到单位,虽然线路合适,可惜时间不合,最后双方只得作罢。

  还有拼车费用问题。拼车一般都要收取一定的搭车费,如何确定费用又是棘手的事。因为至今拼车还只是一种自发的民间行为,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由于价格告吹的更不在少数。李先生和张先生同路从三墩到钱江四桥,车主李先生开价每月收搭车费300元,而张先生坚持240元,最后就因为60元之差一拍两散。

  坐陌生人的车是否安全?万一出事谁负责?对安全的担忧也让不少想搭车的人和车主缩进了手脚。住在清泰小区的颜小姐就曾与卫女士商谈过一次拼车,打算顺路同到教工路。但“我后来仔细想想,一是她开车绕过来不太方便,二是坐陌生人的车是不是不太安全?万一发生事故谁来负责?所以我就没再和她联系。”颜小姐这么考虑,最后还是选择每天花45分钟骑电动车上下班。安全责任问题的确是拼车在法律上的一个疑点。对此,泽大律师事务所周辛艺律师解释,搭便车收取费用后,问题就变得复杂了。一旦出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就显得很麻烦。如没收钱搭便车,那纯属帮助性质;但只要收了钱,不管多少,双方就形成了合同关系。在收钱前提下,司机就有义务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而万一发生交通事故,对于搭车者而言,因为私家车不像营运车辆有旅客意外伤害险,事故中出现人身伤亡就得不到任何保障。

  另一个阻碍拼车出行推广的因素是运管部门的态度。日前针对拼车出行现象,运管部门表态:一旦查实“黑车”论处。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是免费搭车,自然无可非议,但因为搭车人往往要给车主一些钱作为回报,这就和《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相悖了,也很容易给“黄鱼车”钻空子。因此所谓的“顺风车”一旦有人举报,经过取证查实的话,运管部门都将以“黑车”论处。而事实上,记者在个别拼车网站上,的确发现有不确定行车路线,以拼车名义发布信息用以营运的面包车。

  市场呼吁拼车中介服务

  拼车出行长期以来难以推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纯民间操作,市场无序化,供求信息不对称。那么可不可以参照目前房屋租赁的做法,成立一个区域化管理的中介机构,对各种供求信息进行人工配对和管理?近日,一位龚小姐突发奇想,致电本报咨询这一方案的可行性。“根据我的观察,现在杭州的用车环境对于成立这样一个中介来说,土壤已经非常成熟了,有这么一个中介,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龚小姐说。

  仔细分析龚小姐的提议不无道理。

  从现有拼车网页的功能来看,大多数只起到承载信息平台的作用,缺少了主观能动性,想搭车的网友非得把所有提供搭车的信息都浏览一遍。就算个别网页具有电脑配对功能,但由于城市各地地址十分细碎,比如有车去杭州体育馆,而有人想搭车去杭州丝绸城,电脑的配对过于死板,要配对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有专业的服务人员操作就可以将临近地址的信息都搭配起来。最为重要的是,有了这么一个专门的机构,大家要发布信息也就“有路可循”了。信息的大量增加将使配对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

  对于拼车费用问题,龚小姐也进行过深入的调查。她说,拼车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一种节约资源的互助行为,这是配对双方首先要明确的一个原则。据她了解,目前配对成功的例子中,搭车人每月分摊的费用基本在200元上下。她征求一些车友的意见后,初步制订了单次搭车费用的几种计算方式:

  1、按照实际路程,搭车费用不超过“最高票额公交车”的2~3倍。

  2、人数不同,每人的费用也不同,原则上按人数增加而递减。费用总数不超过出租车的2/3. 3、车主根据当月所花的汽油费(过路费)总额,与搭车乘客来分摊,普通情况下是总额的1/3~1/2左右,适当考虑车主的车辆维护费用。

  4、适当考虑驾车人的时间消耗和自由度制约,对其有所补偿。

  据悉,按照一般行价水平折算,搭车的费用是平均每公里1元左右。当然最后的价格需要通过中介的介绍,再由合意的双方自行协商,形成一定的合同文本,同时约定好权利和义务。

  安全责任问题一直是束缚拼车发展的绊脚石,龚小姐说,对于驾乘双方来说,谁都不愿意发生交通事故。但当一辆车将几个陌路人维系到一起时,事先做好最坏的打算总比事后无尽的麻烦要好,因此,配对双方也有必要在合作开始前签订一份关于人身安全的协议。她说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大致的范本。

  关于“黑车”问题,龚小姐也有过考虑。她说,运管部门之所以对“拼车出行”的做法不支持,不表态,主要是怕“黑车”借拼车之名重新抬头,扰乱运管秩序。“但如果在协定价格上是互助性质的,车主最多只是贴补些油费,赚不到什么钱,还会有”黑车“来做这亏本生意吗?”龚小姐说,如果还有顾虑,也不防建议由运管部门来牵头运作这个中介机构,这样也就进一步保证了从源头上杜绝“黑车”钻空子。

  成立这样一家拼车中介在注册上有没有什么障碍?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处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对于“中介”机构的审批,工商部门的审查比较严格,该工作人员建议,不妨申请成立信息咨询类企业,以个体工商户或者合伙的形式,只要按规定具备一定的资金规模、人员、场所、章程、内部组织机构等就可以顺利登记为信息咨询类企业。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