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你的想像力智商有多高?

80酷酷网    80kuku.com

  

  从高科技到日常消费性产品,「设计」成了每家企业最爱挂在嘴边的名词.这不是口号,而是事实。在未来,设计决定一切,所有人都必须具备优秀设计师所该有的核心能力:想像力。如何和别人不一样,答案就在於你的想像力智商有多高?

  你的IQ有多高?别误会,不是说你的智商,而是你的「想像力智商」(Imagination Quotient)。在当今微利时代,竞争的不是成本、不是速度,而是想像力。

  美国最新一期《快速企业》杂志(Fast Company)专文报导如何培养想像力智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特曼(Rotman)商学院院长罗傑?马汀(Roger Martin)指出,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比别人更好还不够,你必须和别人不一样。」

  如何和别人不一样,答案就在於你的想像力智商。想到别人没想到的问题,发现别人所没发现的可能,这正是设计师的核心能力。他们常常是察觉出某个特异的现象,心中产生了疑问,於是开始「运用想像力去想会有什么可能,设计一个大略的架构,立即动手去做。」

  过去企业强调的是持续的改善,只要做得比别人好,就能赚到钱,但是归根究底,你做的和别人是同一件事。你做得好,一定还会有其他人做得比你好,永远陷在无止尽的竞争当中。

  马汀认为,未来所有的组织都应该转型为设计工作室(design shop ),每一位工作者都应该成为设计师。从工作模式、流程、以及思考方法都必须做出改变。

  工作模式:固定的工作→专案模式设计工作室的工作模式是以专案的方式进行的,人力的组织也是依据专案需要而配置,没有所谓的固定的或是长久的工作。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的专案之间转换.专案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动性。依据专案的不同需要,每次的人力组合也不同,没有人的工作是固定的,也就不会陷入固定的思考模式或是习惯,和不同的人合作也能相互刺激彼此的想法。

  工作流程:想好再做→做中学多数的企业在碰到难题时,习惯蒐集所有的资料或是数据,用各种理论模型去分析,然后找到觉得是最完美、最好的方法,再开始执行。事实上这是非常浪费时间,而且没有效率的做法。如果去看任何一位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设计师强调的是「做中学」:设想各种的可能、试做、修正,然后就开始执行。不是等到一切都准备妥当了才出手,而是从实作中去加强原先不足的地方。「你不可能事前想到所有的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全球知名的设计公司艾迪欧(IDEO)的董事长大卫?凯利(David Kelley)强调,与其纸上谈兵不如马上行动,光用想的并不能解决问题.

  思考模式:证明可行→尝试任何可能许多企业不断强调创新的重要,但事实上却是在压抑创新。如果有人提出新的想法,马上被反问:「你要证明这是确实可行的」「你要证明事情确实如你所说的」「你要证明……」马汀指出,传统的企业只鼓励两种思考逻辑:归纳法(证明某件事确实可行)以及演绎法(证明某件事必须是如此)。但设计师结合了两种思考逻辑,形成新的模式——假设性思考(abductive thinking):假设某件事可能会是什么情形,并试着做做看。「设计师可能无法证明这件事一定会是A或B,但是他们会解释为什么这件事可能会是A.」马汀认为,企业不应该要求「证明这是可行的」,而是要鼓励所有人只要有一丝的可能,就应大胆尝试,过程中发生问题,再想办法解决.「对设计师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马汀认为,过去企业总是受限於外在的限制而不敢放手去做,像是:除非我们有足够的预算才能做。但是,如果这件事情很重要、一定要做,问题就不在於没有预算,而是想办法去争取预算。

  除了企业与工作者之外,马汀认为商学院教育也有改变的必要。因此,他的第一步是和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Ontario College of Art & Design)合作开设课程。此外,美国大学的商学院也开始有了转变。伊利诺技术学院(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设计学院最新开设了为期9个月的EMBA课程,主要内容即是谈设计方法。史丹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也投资了3千5百万美元成立设计学院「d.school」,由大卫?凯利担任院长,教授包括史丹福大学的企管系、社会科学、工程学、以及艺术等,艾迪欧的设计师也会参与授课,学生从大型企业主管到小型企业主都有。「我们要培育的是具备T型思考的人才,也就是同时具备理性思考以及感性思考的人:直觉力、实验性格、以及同理心。」凯利说道。理性让你有方向可循,感性让你在大方向之下开拓各种的可能。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务,想像力都将是必备的工作能力之一。不要让自己的思考被各种的规则、公式、或是数据给框住了,创意通常发生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因为你的想像力,才有了差异和独特性。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