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是什么意思(诗词创作不可不知 “平仄”是什么意思?)

80酷酷网    80kuku.com

平仄是什么意思(诗词创作不可不知 “平仄”是什么意思?)

前言

平仄是什么意思?读者大概要问,瞧不起人是不是,老街没有东西说了吗?怎么这么小儿科的问题也要写?不是老街没有话题说了,而是老街看到评论里确实有不少朋友不清楚什么是平仄。另外知道平仄的你,知不知道什么是平侧?侧又是什么呢?平仄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

一、字典里的平和仄

顾名思义,平,就是平坦,不倾斜的意思;《說文》解释:平, 平舒也。北宋时期的《广韵》解释:平,正也。《增韵》:平,坦也。

仄,是平的反义词,不平侧倾的意思,倾斜就是仄。

古人把字分平仄两种,格律诗就是有规律地安排“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来追求声律的变化。不过平仄可不是和文字一起诞生的,他是在文字形成以后很久才出现的,那么平仄是什么时候有的呢?

二、 竟陵八友与四声的诞生

据说中国古人研究声韵源自于佛经翻译,在魏晋时期就有了研究声律的书。不过真正有影响成系统的音韵理论出自于南北朝的齐梁时期。

在南北朝齐永明年间,有一群文人集合于齐竟陵王萧子良左右,这个文学组织,史称"竟陵八友。"《梁书·武帝本纪》记载:

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游焉,号曰'八友'。

其中的高祖是指的后来篡位的梁武帝萧衍,其他的七个人是他当年的诗友后来的臣子。沈约谢眺等人研究声韵:“以氣類相推,文用宮商,平上去入為四聲,世呼為永明體。”他们把所有的字分为平、上(读作晌)、去、入四声,依据四声创作的诗歌被称为永明体,这是唐朝格律诗的雏形。

其实当时的文人也不是人人清楚什么是四声,据说梁武帝萧衍虽然也是竟陵八友之一,但是不太清楚什么是四声,有一次问一个和尚,什么是四声,和尚说“天保寺刹。”

重公尝谒高祖, 问曰: “弟子闻在外有四声,何者为是?”重公应声答曰: “天保寺刹。”出, 逢刘孝绰, 说以为能。绰曰: “何如道天 子万福?”

天保寺刹和天 子万福,四个字都恰好是平、上、去、入四声,关于梁武帝的这个故事有好几个版本。但是有一种说法,梁武帝其实知道什么是四声,只不过不喜欢而已。《梁书·沈约传》说:然帝竟不遵用。《南史·沈约传》说:然帝竟不遵用约也。

至于梁武帝喜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四声竟如互联网时代的病毒式传播,连分江而治的北朝也受到影响。北魏文学家常景(?~550)说:南齐的沈约是当世文匠,他的四声理论影响巨大,诗人们多以此为准则。并且称赞到:“辞溢流徵,气靡轻商,四声发彩,八体含章”。

三、平仄与四声

齐梁时期有了四声,四声又被分成了两类, 平和仄。不过并不是平均的二分法。

1、平

四声中,平,就是平。类似于今天普通话的一声和二声。如妈、麻。

2、仄

上、去、入三声都“不平” ,我们称为仄。

上声:马,即今天的三声;去声,骂,类似于今天的四声;入声,福,法,阔等字今天分别进入了其他三声,入声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但是南方的方言里还有。

关于入声可以看看这两篇文章《老街味道-学格律诗怎么辨认入声字》、《这些常用字,在古代竟然都是仄声,原来他们都是入声字》。

四、仄与側

《說文》中解释仄:厠本字,通作側。唐朝人把仄称之为“ 侧“,读音是一样的,侧读作仄,ze。元和 (806-820年)后诗人王睿 ,号炙毂子。他的书《炙毂子诗格》中有记录:

互律体。 诗云:“八月九月芦花飞。”上四字全用侧声。

上四字全用侧声指的是”八月九月“,这四个字都是仄声。八【入声八黠】、月【入声六月】、九【上声二十五有】。

讦调体 李郢诗:“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此“种”字合用平而用侧,是讦调也。。

唐人的讦调体就是拗体的意思,其中“种”应该是平声结果用了侧(仄),所以是拗体(五连仄),下句用“无”对句双救拗是标准的方法。《相信吗?十分钟让您看懂格律诗怎么救拗》。

五、诗词中的平仄

近体诗讲究格律,词要依谱填词,都要求符合平仄要求。诗词谱中的平仄用汉字表示的话有三种:平、仄、中;中就是可平可仄的意思。用符号表示就是:○”标平声 “●”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

1、词中的平仄 刘禹锡的词《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恨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

词谱里的△表示此处要押平声韵,如果是▲,表示押仄声韵。

2、诗中的平仄李商隐七言律诗《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结语

平仄是诗词学习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不知平仄基本就不懂古诗词。无论是讲究格律的近体诗还是不讲究格律的古体诗,平仄都是无法避开的门槛,很多朋友作古体诗的时候押不对韵就是因为没有平仄的概念。

例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押的诗仄声韵: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李白《静夜思》押的是平声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虽然这两首是都不是格律诗,但是押韵却要遵守平仄的规则,如果不是换韵的诗,要么押平声韵,要么押仄声韵。假如看到有人写绝句,第二句押平声韵,第四句却押仄声韵,那么你可以判定他不会写诗。

@老街味道

格律诗的拗体与救拗 唐朝人称为讦调 宋朝称为拗句

相信吗?十分钟让您看懂格律诗怎么救拗

这些常用字,在古代竟然都是仄声,原来他们都是入声字

老街味道-学格律诗怎么辨认入声字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