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购物(低碳消费,我们来了)
游人在热闹的北京前门大街购物。新华社记者 李 欣摄
在全社会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买买买”被赋予了新要求:生活消费低碳化。各地尝试从商品的前端(供应端)和末端(消费端),引导企业和居民进行低碳消费,在衣、食、住、行、娱等生活的各方面,有意识、有意愿地选择气候和环境友好型产品与服务,避免浪费,鼓励回收利用。
低碳消费兴起
生活在广州的王小姐环保意识浓厚,上班时尽量不开私家车,而是选择地铁、公交或自行车出行。在家中,还将水、电、气设备换成了节能设备。功不唐捐,她的这些低碳行为获得了回报——通过广东省碳普惠平台兑换成了碳币。这些碳币可以兑换商品,也可以捐赠用于社会福利。
广东的碳普惠平台于2015年在广州、中山、东莞、韶关、河源和惠州试点运营。用户通过平台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登录碳普惠账户,用其低碳行为兑换碳币和相应的优惠。平台不仅面向个人,也对小微企业、居民家庭的减碳行为进行量化并对其赋值。2021年3月植树节,碳普惠还将游戏和绿色公益相结合,借助用户量大的游戏平台进行低碳传播。
像广东一样,许多城市都在推动居民参与低碳消费。2014年,低碳城市试点之一的湖北省武汉市启动了“碳积分体系”工作,以引导市民践行低碳生活。武汉市的碳宝包系统也应运而生。碳宝包于2016年6月上线运营,市民通过使用城市公共自行车、搭乘城市公交、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兑换碳币,碳币可用于兑换电影票、团购券等优惠券。虽然碳宝包于2018年停运,但作为国内最早的城市碳积分项目之一,为推动城市低碳生活提供了新思路。
还有的地方尝试搭建碳积分体系,如广东省深圳市的碳账户平台、四川省成都市的早点星球平台等。据日前发布的《政府与企业促进个人低碳消费的案例研究》介绍,深圳碳账户平台帮助市民在交通警察局提交连续停驶申请后,通过自愿减排等行为获取碳积分,兑换公益奖励;成都的早点星球与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合作推出个人碳账户,基于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的碳减排核算方法对个人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计算用户乘坐地铁、公交、步行等低碳出行行为所减少的碳排放量,为用户生成减排记录。核算后的减排量将被转换为“星球币”存入用户账户中。上述这些项目均由政府主导发起,项目的整体行动框架、行动目标均服务于城市低碳发展的政策目标。
个人减碳不可小觑
减碳是项大工程,许多重大行业比如电力、钢铁、水泥等担当了重任,那么,个人消费能在其中起多大作用?《政府与企业促进个人低碳消费的案例研究》报告认为: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除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外,也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降低因居民消费带来的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随着国内消费的持续增长,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也会持续上升。研究表明,2012年我国居民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约为2002年的2.27倍。居民消费造成的碳排放不仅包括日常烹饪、取暖、出行等过程中消耗能源产生的碳排放,还包括个人在衣、食、住、行、用等各个领域所消费产品和服务在其生产、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专家指出,从长远看,个人消费也是特别重要的领域和环节,个人消费模式的改变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前端供应端。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及时地对大家的消费行为进行低碳化引导,未来可能相应的碳排放增长将会对环境、对实现国家气候变化目标等造成压力。”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城市项目主任潘支明说。
集腋成裘,个人减碳也能产生大作用。比如广东省的碳普惠平台,现有减碳项目20个,会员数量两万多人,累计减碳量达到了16976.75吨。2020年碳阻迹(一家咨询公司)发布的《大型城市居民消费低碳潜力分析》报告,对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型城市居民在衣、食、住、行、用五个消费领域以及十三个场景下的减排潜力进行分析。报告指出,若相同场景下居民从现有生活消费方式逐步转向相应的低碳消费方式,2030年人口超过1000万的一二线城市人均年减排量至少可达到每人每年1.1吨,潜力巨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项目主管林微微表示,我们今天倡导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在双碳目标下社会系统性变革的一部分,也是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之一。
营造良好环境
鼓励大家践行低碳消费,还需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其中,政府和企业作为两方主体,能够发挥大作用。
自2013年国务院将每年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定为全国低碳日以来,上海每年都会在低碳日开展以“城市生活,乐享低碳”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围绕市民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多方面展开,这项行动覆盖到了商家、校园、办公楼、企事业单位。
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0年9月联合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开展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措施。用户通过使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进行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路径规划和导航,在出行结束后可获得对应的碳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奖励。截至2021年2月,绿色出行碳普惠日活跃用户约为300万人,累计碳减排量达23800吨。
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企业在衣、食、住、行、用领域内推动低碳消费也不甘落后。衣方面,迪卡侬、东隆集团等制造商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合作推出了“旧衣零抛弃计划”,通过对旧织品的回收再利用,降低了废旧织物大量增加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延长了原料的生命周期。
食方面,传统的中餐店铺、西式连锁快餐纷纷推出了适合“一人食”的食品分量,还推出“光盘行动”;住方面,企业积极研发节能家电和节能建筑,为减少个人在居住领域碳排放量做出了积极贡献;行方面,共享出行企业不断推陈出新,拼车以及其他网约车等产品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用方面,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外卖平台、物流行业通过联合上下游企业采取包装减量、提供可回收的快递包装、减少一次性塑料产品的使用等方式,降低个人在用这一领域的碳排放量。
为开创规模化个人低碳消费新局面,《政府与企业促进个人低碳消费的案例研究》报告建议,今后应搭建多主体的倡导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的交流和共同行动网络。以城市和企业为主体,不断引入不同的机构和利益相关方,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对话平台和对话机制;搭建统一的、场景全面的减碳量核算体系。调动公益组织和研究机构的力量,为碳减排量核算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争取更多企业跨企业跨领域合作,全链条降低商品能耗、服务能耗,以提供更多低碳选择、创造良好低碳消费环境为最终目标。(记者 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