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龙井(都是谁在种明前龙井)
70后朱老师、90后高敏,和作为00后即将登场的朱老师的儿子,就如同群体种和龙井43、中茶108一般,都算正宗龙井茶品种,却有着各种变化。一代代“茶农”人,如一代代茶。
朱老师的家,一面窗外是杭州滨江美景,另一面窗外是凤凰山美景。平日里下了班,朱老师喜欢宅在家里,喝喝茶,看看书。虽然已不做老师很多年,如今的她,仍喜欢人们称她为老师。
到了春光起时,朱老师却很少回到滨江的家。她要回到梅家坞朱家里的那个家,也就是回娘家。这时节,朱老师的妈妈已经雇好起码五六位采茶女了——采茶季开始了。朱老师这是回娘家帮忙,实则也是在圆一个心底的梦。
3月下旬,《新民周刊》记者在朱老师家的茶园里,在位于杭州梅灵南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门前的试验田,在满觉陇,所见都已是一派采茶繁忙的景象。此前,3月16日,翁家山的头茬西湖龙井已经摆上北京新街口的老字号“元长厚”,堪称沙尘暴过后的北京城中一点新绿……
“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这是明代嘉靖年间《浙江匾志》所载对于龙井茶的评价。清时,乾隆六下江南,四上龙井,题六首龙井茶诗,更是让龙井茶名声大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龙井茶区视察,特别是周恩来总理五上梅家坞,留下很多佳话。然而,有人不解:在明代,雨前龙井已属珍品,明前龙井更不多得,何以如今,距离清明尚有半个月光景,走在杭州几大龙井产区,已是满村飘着炒青香呢?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密码呢?
梅家坞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