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似梦(清风一梦)
立夏,清风至。《晋书·陶潜传》:“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这话是归隐后的陶渊明说给自家孩子的,一个藏在山林里的秘密。夏天的夜晚,朗月当空,卧于窗下,会有清风飒然而来。那一刻的清爽、闲静和松弛,让人仿佛回到了悠远而简朴的上古时代。这也是在隐居中经常感到捉襟见肘的陶渊明最难忘怀、希望永远保持下去的状态。
明 文嘉 诗意图 清风疏树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风不易寻。初夏仍然有些凉意的夜晚,清风起于竹林。唐人刘商有《早夏月夜问王开》诗:“清风首夏夜犹寒,嫩笋侵阶竹数竿。君向苏台长见月,不知何事此中看。”宋代刘辰翁《林风凉不绝》:“不可居无竹,清风动满林。长无如夏日,凉不绝予襟。”宋人陈亚亦有《惜竹》诗“年年当盛夏,叶叶是清风。”
竹林乃逸士高人借以标榜之物,竹叶间所生之凉风,自然是清风无疑。如宋画《纳凉观瀑图》中,水阁中袒胸而坐的白衣高士,在清溪、巨石、瀑布、翠竹的环绕下,萧然自然,神情洒落,似在享受夏季山林中最美妙的时刻。
宋 佚名 纳凉观瀑图页(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风何处来?《世说新语》:“想长松下当有清风”。仿佛清风与松树的关系是一件不言自明的事情。唐代孟浩然也说“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宋代刘辰翁的《须溪四景诗集》中夏景有《清风松下来》:“狭世清风少,清风不受催。惟应松下有,肯向坐间来。”可见若论清风之所属,松与竹的地位在伯仲之间。
元人笔下的《山居纳凉图》,对松的皴染刻画那么一丝不苟,那么气势夺人,因为可供乘凉的清风不是从苍茫远山中排闼而来,而是生发于屋宇外高大轩昂的青松之下。南北朝张融诗有“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正合此画之意。
元 盛懋 山居纳凉图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开阔庭院中随意卧于榻上的人,身边有两名童子服侍,溪边停泊着一只小舟,宣告着随时可以启程的社会交往。比起陶渊明,他的山居生活显然是典雅的。他能体会到陶渊明所说的“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与子俨等疏》)而似乎不必承担那种“草盛豆苗稀”的困窘现实。这也是自宋代陶渊明被“重新发现”之后,许许多多文人雅士幻想的山居。
山居纳凉图(局部)
清风可招引。宋人《芭蕉》诗:“为爱芭蕉绿叶浓,栽时傍竹引清风。”说的就是在庭院中栽种芭蕉的同时,修竹林以招引清风。这些人为营造的小小风景,处处体现出采撷自然意趣的匠心。明代徐祯卿《翠影堂记》中写友人庭院:“修竹百竿,杂以芭蕉,葱蒨相映,清风洒然沐我襟发,密影交翠浮摇座中。”宋应升诗:“赤日长蕉外,清风洞石边。此间无热意,鸟亦解安禅。”清人亦以“卧清风于蕉叶”为闲居之雅趣。
所以,在明代的《山居纳凉图》中,有时候山石和芭蕉也能当仁不让占据画幅,而你甚至找不到竹林松风的身影。画中的白衣文士,似乎依然能像陶渊明那样“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
明 周臣 山亭纳凉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不过,陶渊明其实遥不可及。在他五十三岁给自己的五个儿子写的那封信里(《与子俨等疏》),他老实地坦白自己隐居是因为“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也有点遗憾地说这种生活使孩子们“幼而饥寒”“每役柴水之劳”。他甚至用了一个汉代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的愧疚和无可奈何:太原人王孺仲曾经和令狐子伯是朋友,后来子伯当了大官,让自己的孩子去给孺仲送信。令狐公子的到访很是气派,车马服从,雍容有度。这深深刺激了隐居守志的王孺仲,他对妻子说,朋友的孩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们的孩子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这真是自己的失败啊!
“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陶渊明对孩子们开诚布公。在与世交接的机巧层面,这位父亲没有任何财富留给孩子们,他自己的生活都没经营好,儿子们的贫寒就更无力顾及了。但是他在这封信里说到的三件不能忘记的山居美事:“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让千载之后的人们神往不已,形诸歌咏、描摹图画、营造园林。但用尽一切心力,就是不能抵达陶渊明的万分之一。那五个儿子,当时应该体会不到他们有这么伟大的父亲吧。
然而,陶渊明信中所用的那个典故里,倒是藏着一位善解人意的好妻子。《后汉书·列女传》中,王孺仲的妻子对失落的丈夫说了这么一番话:“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奈何忘宿志而惭于儿女乎!”妻子的意思是,他有他的富贵,你有你的清节,你不能因为这种无聊的对比就忘记了自己本来的志向。如果你连本来的志向也忘记了,还谈什么儿女辈的事情呢?他们的故事也有美满结局:孺仲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终身隐遁。
栏目策划:三联·CREATIVE
责任编辑:牛牛
微信排版:王小懒
简单三步,点亮星标
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推送啦!
点击下图,参与母亲节优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