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
3月14日,农历二月初二,龙头节!“龙梦醒,天暖正早春,龙抬头,填仓风雨顺。龙尾摆,田间起花云,龙鳞闪,五谷进家门。”七个祝福,分享给你,见者好运!
二月二,龙星出,
祝你崭露头角不同凡响!
图丨新华社
“二月二,龙抬头”,这是古人仰望苍穹所捕获的浪漫与神奇,说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青龙”于农历二月初二抬头,以星象预示气象。“二十八宿”七星为一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东南西北各据一方,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构成“东方青龙”,角是龙角,亢是龙颈,氐是龙爪,房是龙胸,尾、箕为龙尾。“龙抬头”,“青龙”七星始出东方,万物此时萌发苏醒,春真的来了。
二月二,剃龙头,
祝你一年都有精神头!
二月二可谓“中国传统理发日”, 民谚云“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写,清代男子薙发(薙同“剃”),但正月有不动刀的“禁忌”,因此,一到“二月二”,皆“于是日栉薙,盖取‘龙抬头’之意”。借龙抬头之吉时,孩子“剃喜头”,健康长大,出人头地。大人“剃龙头”,辞旧迎新,鸿运当头。
二月二,吃龙食,
祝你吃嘛嘛香胃口常在!
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 吃油炸糕为“吃龙胆”, 吃麻花为“啃龙骨”,饼也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此外,“二月二吃豆豆”,不少地方当日还有炒豆子、吃豆子习俗。
二月二,春耕节,
祝你丰衣足食绰绰有余!
在以农为本的古代,劳作是古人生活常态。每年有一天,哪怕是养尊处优的皇帝,也得出宫带头“劳动”一回。这一天,就是“龙抬头”的二月二,称得上我国古代名副其实的“劳动节”。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北方广传“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占鳌头,
祝你功不唐捐逢考必过!
传说,农历二月初三为掌管功名禄位之神文昌帝君的生日。他曾73次化生人间,清廉仁厚,玉帝便让他执掌科甲,主持文运功名。后人当官求学,便祭拜他。古代,小孩子会在二月初二入学念书,饱含父母“望子成龙”“占鳌头”的期盼。
二月二,踏青节,
祝你一步一欢喜!
宋朝把二月二指定为百花生日,名曰“花朝节”。到了元朝,又有“踏青节”之称,费著《岁华纪丽谱》记有,“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春游千万家,美人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飘似欲乘烟霞。”“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轻衫,细马,春年少,此时节,日子如诗,时光含香,好景却不长,愿你不负良辰,一步一欢喜。
二月二,话龙史,
祝龙的传人势不可挡!
《中国人为何自称“龙的传人”》
作者丨张健
摘自人民日报《龙年龙文化:昂扬飞腾中华祥瑞》
对于我们来说,世界上有没有龙,是否存在过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龙所承载的悠长历史、丰富内容、民族精神,哪一样都无法忽视。
相传中华文明的源点,就有龙的身影。伏羲时,黄河出现龙头马身的神兽,马背上旋毛如星,构成图状,人称河图,伏羲氏据此河图创了八卦,这即是“龙马河图”的神话故事。可见在中华文明之初,龙就被赋予了神秘、智慧、祥瑞的含义。
《周易》中有“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卦爻,历史上把“凤、麟、龟、龙”合称“四灵”,皆为祥瑞之物。
不仅如此,人们还习惯于用龙来比喻贤者与英雄。孔子拜谒老子,归来对门生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也是以龙作比喻:“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我国民间认为龙是司雨之神,因此每遇旱年,民间求雨祈丰都是进龙王庙,拜老龙王。即使在平常年岁,人们祭祀龙王,也是祈福消灾、期盼丰年的意思。
封建帝王欲借龙威,一纸昭示把“龙”收为皇家专用,帝王出生称“龙诞”,未即位时称“龙潜”,登基之后称“龙飞”,创立王业称“龙兴”,子孙后代称“龙种”。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龙的影子:面有“龙须面”,糖有“龙须酥”,水果有“龙眼”,药材有“龙骨”;到了北京要爬龙形长城,到了江西要登龙虎山,到了山西要看九龙壁;我们形容地势险要,叫“龙盘虎踞”,形容精力充沛,叫“生龙活虎”,形容吉祥喜庆,叫“龙凤呈祥”,形容昂扬进取,叫“龙马精神”……
不仅如此,我们至今仍保留许多与龙相关的风俗。正月十五闹元宵,大江南北会舞龙灯,以此寄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盼;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传说这一天万物复苏,龙也要在春雷中醒来;五月初五端午节,多水的地方还会举行“赛龙舟”,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为什么龙并不真正存在,却在人们心中绽放着耀眼光芒?为什么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其他动物,中国人却偏偏喜欢自称“龙的传人”?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把龙视作了一种情感的纽带与文化的象征,龙的身上,必然有暗合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地方,如此,它才有在民间不断流传的土壤。
古时画家画龙,讲究“九似”,即龙的身体有九个部位与其他动物相似,可见龙的形象是一个综合体,融合了其他动物的特点与精华。龙行于世,与这种吸纳、包容的精神不无关系。中国人自古就讲“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东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推崇的正是一种包容文化。
另一方面,龙带给人们的感觉,往往是飞舞奔腾,昂扬向上,能潜能飞,这样的形象,不正与中国人所秉持的自强不息,昂扬进取,乃至能屈能伸的人生观有着相通之处?也许,古人在塑造龙的形象时,便不断地融入着自己的精神与理想,反过来,又常常从龙的身上,汲取着处世的智慧与勇气。
制图丨孟祥龙
在一些场合听人说,龙在西方被视为恶兽,且外形张牙舞爪,不是理想的文化标志。这种说法其实存在很大漏洞。文化学者刘锡诚介绍,我国早就有专家写过文章,指出西方龙与中国龙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里生长出来的,被寄寓的文化含义具有霄壤之别,不能混为一谈。
说到底,龙是传统之物,是一种精神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对龙文化的审视与继承,关键取决于人。如果我们从龙的身上,吸取的是包容、中和的精神,是昂然进取的锐气,是无所畏惧的刚猛之心,是能屈能伸的做事之道,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