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镇老街(旧改难度不亚于虹镇老街)

80酷酷网    80kuku.com

虹镇老街(旧改难度不亚于虹镇老街)这个刚征收的中心城区“老破小”,旧改难度不亚于虹镇老街!一间房竟能扯出六代人

塘里,听起来诗情画意,住起来穷阎漏屋。4月3日,这片位于中心城区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的“老破小”地块迎来了“好日子”,房屋征收签约率达98.3% ,居民们即将告别蜗居迎来新居。

这个刚征收的中心城区“老破小”,旧改难度不亚于虹镇老街!一间房竟能扯出六代人

“塘里”即虹口区250街坊,东、南至弄地,西至欧阳路、北至四达路,呈三角箭头形楔在欧阳路、四达路和吉祥路之间,有居民176证262户,为成片二级旧里。街坊内大多数房屋有百年房龄,曾作过兵营、仓库,居住条件差。居民旧改意愿强烈,一轮征询时仅3天就达到了100%。

在“专啃旧改硬骨头”的塘里项目经理陈力看来,这个地块虽然不大,但”征收工作的复杂程度毫不亚于虹镇老街,每证平均达到5.39人,每家的故事都可以写一部书”。原来,250街坊是典型的“三多”地段——私房多,占比高,达122证197户;共有产权人多,最早的地契可以追溯到清朝,产权关系最长的历经六代人,最多的一家有47名共有产权人;“老出租户”多,10证历史遗留问题多。而且,这里不少房屋被住户一再改造,有的“长胖”有的“长高”,或是从一间横向扩展出多间,或是向空中层层垒高平房变“楼房”,占据了大量原本的公共空间,整个街坊拥挤杂乱。

这个刚征收的中心城区“老破小”,旧改难度不亚于虹镇老街!一间房竟能扯出六代人

“我家旧改我负责,邻里工作我有责,地块旧改我尽责”,居民党员亮身份,在地块上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党员朱建红不仅带头签约,还配合相关部门,主动牵线搭桥,帮助两户老邻居协调解决了“老出租户”问题。原来,“老出租户”补偿方式和标准,与普通私房差别很大,需要产权人放弃部分“蛋糕”,这就必须调解好产权人和承租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朱建红认识的一户居民,家里就遇到老租客漫天要价不配合搬家的情况,甚至影响了该房屋估价。年迈的房东碰到朱建红说起这事,激动得血压飙升。朱建红一边安抚房东,一边带老先生去旧改分指挥部,如实反映情况。经办人根据该房屋产证和租赁合同,几次召开多方圆桌会议。经过一个半月的协调,最终房东和租客的意见达成一致,评估工作如期开展。“这件事处理及时,在我们这个‘老出租’问题突出的街坊开了好头,很多租户都有样学样尽快搬离了。“

这个刚征收的中心城区“老破小”,旧改难度不亚于虹镇老街!一间房竟能扯出六代人

先搁置家里矛盾捧回“旧改大蛋糕”,回家再慢慢分。如今,这样的认识已经在旧改基地深入人心。上月底,虹口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沈立带领资深法官,专程将法律咨询“专家门诊”送到了250街坊,用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为旧改居民“拎一拎问题、讲一讲法律、摆一摆道理”。

在陈力看来,法律保障的是人民利益,在旧改中,“法律也要求我们不落下任何一户”。编号为“吉祥路塘里5号1层”,是一间16平米的私房,独居此处的崔阿婆多年前过世后,老屋就一直空置着。崔阿婆是孤老,膝下无子女,兄弟姐妹也失散多年无有往来。

经办人周绮通过居委会找到崔家留下的一个电话号码,找到了崔阿婆最小的弟弟。原来,崔家共有9个兄弟姊妹,是这间老屋的法定继承人。他们中有的已经离世,有的失联,有的生活在外省。而且有的人姓名更改,有的人户籍信息不完善。在近两个月的调查过程中,周绮和搭档跑了好几个街道居委会、派出所等,甚至还去殡仪馆调取相关死亡证明,最终梳理出15个共有产权人。经过逐个沟通解释,促成了所有产权人以全货币补偿协议签约。

“很激动,几十年了,一家人终于聚齐了!”崔阿婆的侄女崔阿姨记得,签署委托书当天,崔家十几口人汇聚在塘里,以旧改签约的形式实现了离散多年后的大团聚。居住在苏州的崔家老三已年过七旬,由子女推着轮椅远道而来。

这个刚征收的中心城区“老破小”,旧改难度不亚于虹镇老街!一间房竟能扯出六代人

“困难是具体的,但工作是温情的。”欧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磊告诉记者,该街道历史上没有进行过旧改,配合旧改指挥部,党工委班子和居民党员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符合政策的基础上,用温情把自主可控的部分做到极致。”

在一轮征询启动后,街道组织专业摄影师,为每家每户拍摄了“家门口的期盼笑脸”留念照,为人们保留下对老屋的纪年。还发动地块内的学生,以“我在家里盼新家”为主题写下小诗,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待居民们搬迁后,街道还打算举办一场“我家老物件”图片展、实物展,让这些充满温情的老物件,成为人民奔向小康生活的生动写照。

这个刚征收的中心城区“老破小”,旧改难度不亚于虹镇老街!一间房竟能扯出六代人这个刚征收的中心城区“老破小”,旧改难度不亚于虹镇老街!一间房竟能扯出六代人

如今,走进250街坊小小的旧改征收基地,一面是房源信息,另一面则是“塘里记忆绘画作品展”。其中,有一幅居民李根龙耗时半个月完成的新作《塘里接水站》,这既是他对这个曾经生活了数十年故地的纪念,也是对这段生活的道别。这幅画,画的是李根龙记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邻里相帮着在塘里接水站挤水、挑水、送水的情境。尽管接水站早已改建,但这份塘里的温情,就这样延续到了现在。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