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清空购物车(怎么帮忙清空购物车)优家教育2021-05-26 12:41:00
现如今,这孩子一个比一个“聪明”,做的一些事总是让人出其不意。
有让人感动的、羡慕的,也就又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昨天说完了守护妈妈考试的3岁萌娃,又让优宝想起了这么一个孩子。
清空爸爸购物框,妈妈成最大赢家
“这娃谁要带走,偷偷用我手机清空了购物车,收到无数个到货提醒才知道,刚从代收点回来,现在客厅都没地方站了……我就想问问都能退掉吗?”
这是魏先生发在自己微信中的一条朋友圈。

山东潍坊一名6岁熊孩子,趁家长不注意,一键清空了老爸价值近7万的购物车商品。
据魏先生介绍,当天晚上回来后孩子拿手机去玩,大人在看电视,也没注意他玩什么。
谁知从第二天第三天开始,手机就不停的收到到货提醒,那个时候才发现孩子把购物车都清空了。
看着堆满客厅的化妆品、戒指、包包、平衡车、滑梯、玩具,几近崩溃,气得火冒三丈。

了解情况后,魏先生紧急求助客服,得到回应都能全部免费退货,于是他免费退掉绝大部分商品,只留下两件当做七夕礼物送给老婆。
而对于熊孩子的“处置”,魏先生表示并不会打孩子,不过已经让他罚抄作业300遍了。
熊孩子随便动动手指,就花掉了7万块钱。如此轻描淡写的举动,恰恰显示了,孩子对金钱概念的缺失。
在孩子看来,“区区”7万块根本不算什么!而这样的例子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上演。

西安11男孩玩《王者荣耀》4天消费2万元。
浙江丽水8岁孩子让主播为其代玩游戏,一个月内花掉3万多...
河南许昌,一名10岁的孩子,竟然用妈妈的手机,打赏主播5万元!
妈妈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哭着说,这些钱是丈夫的丧葬钱。同时,她自己罹患直肠癌,急需这些钱治病。

父亲的送终钱,母亲的救命钱,到了孩子手里,居然变成了博主播一笑的烽火!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购、玩游戏、直播打赏、网贷等非常便捷,对金钱认识不足的孩子很容易受到诱惑,养成乱花钱的习惯。
让孩子直到赚钱不易
15岁的Nicolette Gray是一个富家公主,浑身上下都是名牌,出行全靠豪车代步。
妈妈因为工作繁忙,没空陪伴女儿,一直无条件满足Nicolette的所有物质需求。
后来,妈妈把她每个月的零用钱从5000美元减少到了1000美元,Nicolette痛斥这是“虐待”,甚至联系了一个电视调解节目,控诉她妈妈。
她在节目里声称,如果妈妈不加零用钱,她就要让妈妈“像在地狱生活一样”……
不仅如此,Nicolette还说她不想工作,不想兼职,只想一直找妈妈拿钱,永远啃老……

得知这一切之后,Nicolette的妈妈后悔万分,直言是自己把女儿宠坏了。所以Nicolette最后才会变成一个败家子,甚至为了钱和妈妈反目。
父母的百依百顺,看似是给予孩子物质上的“富养”,其实是在给孩子构建一个扭曲的金钱观。
久而久之,孩子会越来越觉得金钱唾手可得,只想着享受不劳而获的快感,最后变成社会和家庭的“米虫”。
积攒了大量财富的父母,把自己的财富放到孩子面前,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这样只能养出挥霍、恃宠而骄的孩子。
金钱是把双刃剑,它的存在固然可以使孩子免除贫穷、辛劳、压力和危机之苦。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孩子就会在这条路上跑偏,金钱会让孩子变得养尊处优、好逸恶劳、骄奢淫逸。
过度地给孩子物质保障,就会让他丧失进取心。

很多孩子认为,吹着空调,钱就挣了。
很多孩子认为,家长开着车去上班,就能把钱拿回家。
很多孩子认为,动动手指、敲敲电脑,钱就自动跑进银行卡了。
只有明白家长挣钱的辛苦,孩子才会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才会为了自己的人生去努力学习、工作。
为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赚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在他小的时候就培养良好的金钱观。

适当地对孩子“狠”一点,让他吃一点苦,让他在适当的时候体会一下赚钱的难处,才更利于他的成长。
在《少年说2》中,一个名叫李仁志的初一男孩,因为站上天台向从事外卖配送员职业的妈妈告白,而上了微博热搜。
他说,他的妈妈是一名外卖配送员,每天很辛苦的工作,有时候还会换来客人的不理解。甚至还有莫名其妙的差评,以及被顾客当街拉住索赔。

在镜头里他说:“我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的心疼,因为我的妈妈辛辛苦苦的工作,却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从那之后我每当见到路上的环卫工人,爷爷奶奶们,都会给他们一个微笑,因为我想他们也一定会像我一样,对我的妈妈微笑……”
这时,仰头看着他的妈妈眼中已饱含泪水。为孩子辛苦打拼,虽然经受的是生活的苦,但内心却是幸福的甜。

一个愿意和孩子分享自己工作的父母,才是言传身教的好父母。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清楚地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金钱!金钱必须由双手,通过自己努力工作去创造。
但这里也有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当金钱为硬核的物质精神消费,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阶层标志,你让孩子珍惜物力,可能吗?
不同阶层的金钱教育
如果泛泛谈对孩子的金钱教育,有点“不食肉糜”,不切实际,不同阶层和家境,对孩子的金钱教育应该有所不同。
白领及中产以上家庭,重点对孩子讲明有钱花在刀刃上。
钱虽然不短缺,但也要合理使用,该花的别含糊,用钱买健康,买成长,买时间,让钱生钱。
但不该花的一分不花,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重复消费,无意义的攀比等等。让孩子从小学会用心花钱。

对贫困家庭,应把重点放在对孩子的励志教育上。
为了改变家庭状况,为了给家人治病,为了实现自己某项美好愿望,从小发奋读书上进,争取学业有成,成为时代骄子,并且带着家庭实现共同富裕。
金钱教育不止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健康、正向的价值观,也在于精神上的富养。
就像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提到:
家庭殷实的霍启刚和郭晶晶是富豪家庭中的一股清流,日常生活节俭,即使工作再忙也会经常亲自下厨为孩子烹饪美食。
闲暇时光陪孩子一起玩耍,带孩子到农田插秧,他们从来没觉得自己有多么特别,也从来不按照别人眼中的豪门标准去生活。
真正的富养不在于买了多贵的衣服,多贵的玩具,而是精神上的富足和自由。
精神的富足会让一个人始终对生活保持高品质的追求,这种高品质无需昂贵的物资,即使经济困窘,也要想尽一切少花钱的办法,保持有格调的生活。
一个人的精神层次越高,心理越是健康,内心也越善良,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本性,人生也会活得更快乐。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