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八子是什么意思(芈月为什么一直是八子)

80酷酷网    80kuku.com

芈八子是什么意思(芈月为什么一直是八子)

秦始皇是我国封建王朝第一个“皇帝”,他的形象和事迹经常出现在小说和影视剧中,被后人津津乐道,而正是这样一个“千古一帝”,他身上有很多神秘的事情,值得人们去探究发掘,比如他统治时期,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壮志;车同轨、书同文的改革措施;以及晚年沉迷于长生不老的传说,渴望自己打下的江山可以万代永续,并乐此不疲。

严格来说,秦始皇统一天下,自诩自己的功绩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便从“三皇五帝”中提取“皇帝”二字,由此自称为皇帝,开创了封建时代“皇帝”的先河。秦始皇为后来的王朝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独一的“始皇帝”,他希望自己打下的江山可以万代永续,却不料亡于二世,让人唏嘘。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取名为扶苏和胡亥?

说到秦二世,就不得提起秦始皇的两个儿子,扶苏和胡亥。很多人都不明白,秦始皇的名字叫作嬴政,为什么他的两个儿子,却叫扶苏和胡亥呢?其实,这其中隐藏很多问题。

姓氏起源问题,姓和氏代表不同

想要明白为什么秦始皇两个儿子取名和他不同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扶苏、胡亥和秦始皇一样都姓嬴,扶苏和胡亥只是他们的名字;说它复杂,是因为这个问题必须要放到秦汉之前的环境下分析,才能更好地解释通。

和现代社会不同,秦汉以前,中国人的姓名不是随“姓”流传,而是随着“名”来排列,这个习惯自然也影响了秦朝,当时的史书将秦始皇的两个儿子直接取其名,也就解释通了。

从秦始皇两个儿子名字的叫法,可以映射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早期的姓氏起源。关于中国的姓氏起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我们都知道,三皇五帝是一个上古神话的时期,当时的人物都极具神秘色彩,被后人传得神乎其神。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取名为扶苏和胡亥?

早期的人类,生产力低下,加上医疗水平和条件有限,人们的平均寿命往往都很短。面对广阔的天地,人类感觉自己的渺小,因此对自然往往具有敬畏之情,遇到一些天灾,就会幻想着是上天给自己的惩罚或启示,甚至,在他们看来,打雷下雨这些事情,背后都是有神仙操作的。

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人们于是选择自保,便幻想有一种生物老保护自己,比如老虎、熊等,在此基础上,便产生了“图腾”。根据史书记载,黄帝时期,就将熊作为图腾的标志,并将熊作为吉祥的生物。后来,随着人口不断地繁衍,原来的部落已经不能容纳庞大的人口,便有人被分离出去,在外面组成一个新的部落。既然有了新的部落,就要给这个部落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就是“氏”。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取名为扶苏和胡亥?

《资治通鉴外纪》记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分。”,什么意思呢?用现代的话来说,意思就是姓,是为了让人们记住祖宗;氏呢,就是为了提醒人们记住并且深知自己是属于哪个部落的。由此可见,扶苏和胡亥名字的叫法,是深受秦汉以前姓氏起源问题的影响,他们的名字和现代社会人民名字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周朝以后,男女姓氏各不同

周朝是一个延续了800多年的王朝,其统治下的文化也是极具典型意义。周朝以后,随着王朝的建立,疆域国土不断扩大,周朝确立了以礼乐为主体的社会秩序,人们生活安居乐业,自此之下,姓氏的实际意义已经不重要了。另外,随着人口不断地流动,人们结婚有了多种选择,也不会再血缘相近的亲戚,因此,以部落为代表的氏族也就开始瓦解。

氏族瓦解以后,男女关于姓氏方面的含义也就发生了变化。战国以前,只有贵族的男子才有“姓”和“氏”,而女子只有“姓”,即便出生在贵族也不行,可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其实就是为了彰显男尊女卑,比如,男子既有“姓”又有“氏”,是为了区别身份的贵贱,通过姓氏来判断此人身份等级的贵贱,明白来自那个家庭,是庶出还是嫡出,一目了然。而女子则简单,仅仅有“姓”,并以此来划分就可以了。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取名为扶苏和胡亥?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秦宣太后,她的名字叫“芈八子”,很明显,“芈”是她的姓,“八字”是她在秦国后宫的排名,也就是等级地位,而“月”,是她的名字,多半是后人结合她的事迹推测而来的名字。

周朝,男子的“氏”开始增多,周朝实行分封制,当时很多诸侯国都以封国为氏,比如郑文公郑捷,他本名姓姬,因其为周朝江山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封到郑地为诸侯王,从此,“郑”就成为了他的氏,彰显着身份的高贵。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人,那就是屈原,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屈原姓“芈”,和楚国国君同姓,因被封到屈地,就以屈字自居了,“屈”是屈原的氏。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取名为扶苏和胡亥?

除了以封地为氏,还有以祖先的字为氏,比如孔子。孔子是宋国国君微子启的后代,他的姓是“子”,后来,之所以以“孔”为姓,是源于孔子的六世族孔父嘉,他由子姓改为了孔姓,因此才有了今日孔子的姓。

后来,随着社会习俗的变化,到了战国以后,人们渐渐开始以氏为姓了,到了三国时期,人们开始以氏代替姓,最早的姓便推出了历史舞台。由此可见,古代社会人们的姓,很可能不是早期的姓氏,而是被先人改过的“氏”。由此可见,秦始皇的名字叫作嬴政,赢是他的姓,政事他的名字,而赵则是他的氏。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取名为扶苏和胡亥?

名字有区别,司马迁也记错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提出这这样一个疑问,既然秦始皇姓赢,赵是他的氏,根据前面介绍姓氏的演变,秦始皇的两个儿子扶苏和胡亥,为什么不被称为赢扶苏和嬴胡亥,而是直接被称呼他们的名字呢?

其实,这就要涉及到古人名字的问题了。在古代,名和字一直是分开的,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名字的使用,早在《礼记》中就已经有明确记载。

根据《礼记》记载,周代的男性贵族,一出生就会有一个名,人们都称呼其名,到了15岁以后,家人认为他已经长大了,便会给他取一个字,从此便以字相称,到了50岁以后,便以排行相称,而死后,则会以谥号相称,说起来好像有点复杂,幸亏现代社会没有沿袭这一名字的变化,不然,一个人在出生后的几个阶段,叫法和称谓都不同,也太复杂了吧。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取名为扶苏和胡亥?

据典籍记载,名字的作用,就是显示自己的地位,而地位低下的人称呼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就要以国家名称来称呼,比如秦穆公,他的名字叫秦任好,秦是他的姓,任好是名,穆是他的谥号。

至于皇帝的儿子,通常是在名字前面加上公子二字,以表示尊敬。那么,扶苏和胡亥,应该叫作公子扶苏,公子胡亥,为什么被直呼其名呢?其实,这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司马迁。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取名为扶苏和胡亥?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作为西汉著名的能臣,他精心编撰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对于后人们研究汉朝以前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司马迁在著书立作的时候,难免会保持个人的习惯,比如他在书中说秦始皇姓赵,其实大家都知道“赵”是秦始皇的氏,是司马迁将秦始皇的姓和氏混为一谈了。

而他直呼秦始皇的两人儿子为扶苏和胡亥,省去“公子”二字,也间接影响了后来的学者对他们的叫法,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

秦始皇叫嬴政,为什么他的儿子取名为扶苏和胡亥?

结语:

历史的车辙是前进的,方向是客观的。分析了先秦以前姓氏的变化以及含义,我们明白了姓和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代表。姓溯源于祖宗,氏则是对身份等级的代表,而女子只有姓,没有氏。

后来,司马迁在编撰《史记》的时候,把姓和氏混为一谈了,称呼秦朝贵族的公子以名字直接代之,影响到现代,才会有了今天的问题。如果你还是感觉复杂,不妨这样想,按照前面的逻辑,将秦始皇的两个儿子,称呼为赢扶苏和嬴胡亥,或公子扶苏和公子胡亥,其实和现代人对其的称呼,其实是一样的。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