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为什么是8月19日(医生过节的意义在哪儿)
2017 年 11 月 20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医师节”的批复:自2018 年起,将每年 8 月 19 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指出设立“中国医师节”有三个方面重要意义:
第一,设立“中国医师节”,是对全国医生的一种尊重;第二,设立“中国医师节”,是对全国医生的一种关爱;第三,设立“中国医师节”,是对行业自律的一种促进。
回顾我不算长却决心奋斗终生的职业,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团队:鼎力合作,专注专业。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的医生:夜以继日,救死扶伤。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他们对您来说,只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如果他或者她是您的丈夫、妻子、儿女、父母,您心疼吗?
01
随着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生面临的压力和负荷越来越大。
中国医师协会连续数年对医生执业状况进行调查表明,医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的情况令人堪忧。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经济社会部健康版主编白剑锋同志说过:
医生和飞行员一样,都是高风险职业,也是高技术、高责任的职业。飞行员有严格规定,是不能带病工作的,那么医生长期带病工作,我们也同样应该重视和关注。从培养人才角度讲,培养一个医生比培养一个飞行员更为复杂困难,成本更高。医生培养周期长,个人和国家付出的精力、财力都是巨大的。
即便是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他们依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8 月 9 日,一则题为《2 岁娃被撞就诊 7 小时,遭推诿 6 次,2 名急诊医生遭辞退》的文章迅速在医生朋友圈蔓延。文章中官方处理通报如下:
很快,在该通报发出的第二天,该事件流出另一个版本,表明事情可能会有反转。
▲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关于病人家属讲述的事情经过,医务工作者们仍有争论。
首先,稍有常识的医生都会高度重视颅脑创伤,何况患者是位 2 岁孩子。
医生为了避免漏诊、误诊往往会要求做各种检查,而不会拖延 7 小时。最后通报“轻微伤”也证实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是正确的。
其次,神经一科的医生既没有立即处理,也没有收入院。
根据通报的“轻微伤,在家自行养伤”推断患者根本没有被收住院的指征,神经一科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急诊科是一致的。因此神经一科医生“推诿”了病人。
第三,从通报的轻微伤推断:患者当时并没有立即清创包扎的需要(未经官方证实的说法:已经止血结痂),也没有入院的必要。
故而急诊与神经一科医生在医疗处置上是没有错误的。同时该医疗处置没有对患者病情造成不良预后,那么家属为什么还要愤怒至极地拍视频上传?
视频上传后,迅速发酵,网友们愤怒至极,痛批医生毫无医德,草菅人命,极力主张吊销医生执照。
医生在面临满足患者无理甚至非法要求与投诉风险甚至可能牺牲职业生涯的时候何去何从?
03
面对家属的谴责,网友的谩骂,所有的压力全部压在当事医生、科室、领导的身上,可能也压在每一个想要坚持原则和底线的临床工作者心里。
临床一线医生如果人人自危,时时自保,那谁来又来担当责任?现实中这样的事件还少吗?
地市级城市也有不少三级综合医院,而疑难危重病人为什么都往省会医院,教学医院转?这是不是推诿病人?最终利益受损的又是谁?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医患纠纷越来越多,暴力伤医事件层出不穷。这不但伤了医务工作者的心,也损害了患者的权益。在疾病面前,医生和患者应该是战友,而不是敌人。在争议面前,医生和患者应该要沟通,而不是付诸暴力。
恐怕医患之间真地需要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难处和不易,否则医患关系难以和谐得了。
或许,这次事件并不是偶然。“县级医院急诊资源配置不足,没有急诊外科或急诊外科薄弱导致此类事件发生。”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邢玉华认为,
归根结底,此类事件根源在于县级医院急诊建设不规范。我们的医疗系统在这个事件上除了作出相应惩罚,应该还有更多、更重要的议题需要研究讨论。
尾
在第二个医师节来临之际,尊重医生、关爱医生、行业自律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汇报材料中,而是应该落实到行动上。这样的行动建议从系统内部开始,真正解决医生群体的顾虑。
因为如果医疗系统自己都不尊重医生何谈赢得社会的尊重!
医生的诉求何其简单:
一份有成就感的事业,一份体面的薪水足矣。
愿每位医者都能由衷地为自己的工作自豪;愿每位医者都能由衷地对自己的孩子说:“我希望你愿意继承我的衣钵”。
我想这才是医师节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