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个最合适的答案,那么这个答案恐怕就是科学。科学总是把人类智慧的认知范围一点点地拓展开来,从未知到已知。这种轨迹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出循环的迹象。似乎惟有在求真务实的道路上,人类不会倒退。
虚假的东西在循环着.中国年度十大科技骗局已经评选了两届,驳斥声和赞扬声一样都表明了它的巨大影响力,但我们至今看不到停止下来的理由,因为我们发现,虚假的东西从来没有绝迹.
作为一家媒体,我们消灭不了任何东西.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虚假指出来,让它们和真实一起亮亮相.假做真时真亦假,因为我们热爱真实,所以愿意不惜任何代价来捍卫它.
正因如此,尽管每一届的骗局评选都给我们留下了来自反驳者的伤痕,但伤口是会痊愈的,心中之爱却永不改变.我们依然存在,所以推出2006中国十大科技骗局.
“念力医学创始人”何斌辉 (图1)
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1 念力医学包治百病
事件回放
2006年5月14日,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中播出了“念力医学”讲座。作为“太极五行自我康复工程创始人”、“抗癌高人”、“念力医学创始人”,讲座人何斌辉提出了“只要通过念力来进行治疗,所有的疾病都可以治愈”的概念,整堂讲座围绕过去少为人知的念力。讲座一经播出,引起了公众的哗然。本报记者经多方努力获得了何斌辉秘书沙先生的联系方式。
随后,记者暗访,以亲人患胃癌手术3年后肿瘤复发为由向沙先生求助,希望能请何斌辉通过他的“念力医学”来为亲人缓解疼痛,治愈复发的肿瘤。沙先生表示,要想通过“念力医学”来治病,只要花3000元买一个mp3就可以了。在这个mp3里,有何斌辉关于“念力医学”的全部精髓,根据mp3的引导词,每天坚持10个小时以上的练习,就能提高免疫力,最后癌症康复,彻底根治。记者一再要求面见何斌辉大师,沙先生表示,见何斌辉本人不可能,如果确定要买mp3,他可以安排通过念力治好了的乳腺癌晚期的重症病人、何斌辉大师在京的“高足”苏女士和记者见面。
在试听mp3以及和苏某的交谈中,她给记者出示了数张她和沙先生以及何斌辉的合影。当记者表示,如果苏某能出示她的康复报告,会更有说服力,对方遂顾左右而言它。之后,记者表示再考虑时,苏女士告辞而去。 (详见本报2006年5月31日《念力医学能否治百病》一文)
入选依据
当事人声称:只要通过念力,也就是自己的意念,就能治好所有的疾病,包括晚期癌症等目前医学界还无能为力的疾病。
记者调查:记者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几个疑点,首先,所谓大师何斌辉从没有学过医学,他曾经是广东省南方歌舞团的一个灯光师;其次,他的头衔也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证实。再者,不问病因、病情,直接听mp3治病的方式也遭受了医学界众多专家的质疑。的纪小龙教授则认为,科学的前提是可重复性,他认为,没有行医资格的何斌辉不具备传授医学的资格。而著名的科技打假人方舟子则明确指出,江湖医生用来糊弄人的惯用说法就是治不好就怪你心不诚,而不是他的方法不行,碰巧治好了就是他医术高明。
结局回访
本报关于念力医学的报道见报后,何斌辉在2006年7月向长沙长海医院与四川新泰克控股有限公司已签署了一份协议,将此技术转让给了后者。而四川新泰克控股有限公司在随后的日子里试图将丘小庆论文中提到的“新型抗菌素(ph-sa)蛋白”在现实中还原,但始终没有成功。
2005年12月18日,曾经和丘小庆一起工作的新泰克工作人员寄给《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主编一封信,直指丘小庆的论文涉嫌造假,并要求撤销共同署名。2006年1月11日,本报率先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详见本报2006年1月11日《中国学者《自然》论文被指造假》一文) 入选依据
当事人声称: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丘小庆始终声称他发现的抗菌素多肽ph-sa是存在的。科学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还原的。对于新泰克控股有限公司对他造假的指责,丘小庆认为那是一场商业纠纷的一部分。华西医院一位廖姓负责人也声称,新泰克公司完全是出于商业目的,想把丘小庆搞垮。
记者调查:受四川新泰克控股有限公司委托的西藏华西药业公司对ph-sa的真实性采取了全面的印证实验,结论却是:其杀菌功能并非所谓的抗菌多肽(ph-sa),而是制备过程中掺入的高浓度链霉素残留量所致。当链霉素残留去除后,ph-sa无任何抗菌活性。
此后,四川新泰克控股有限公司在美国的合作伙伴prophet公司又在四川抗生素研究所出具的一份正式的ph-sa药效报告中,发现实验报告结论与丘在该论文中所表述的完全相悖。
“ph-sa主要药效学实验”的直接参与者,四川省抗菌素生物研究所的张淑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论文摘要中的结论性内容与实验报告确实有点不一致。论文摘要显示,ph-sa的杀菌效力专一,对无关菌种无杀灭作用。而她的实验报告显示,虽然ph-sa对指定细菌有着强大杀灭效力,对其他无关菌种也有一定杀灭效力,证明了ph-sa并不具有“导弹式”的定向杀菌功能,更是证明了起杀菌作用的是残留在ph-sa中的链霉素所致的结论。
结局回访
在2006年的最后一周里,记者多次联系丘小庆和他的助手张杰,但他们的电话均无人接听,而记者在他们的留言电话中留言,二人也均未回话。在其后,记者采访了事件的另一方———新泰克公司的老总程世平先生。他表示,他们的合同是和华西医院签定的,买专利花了200万,虽然还有100万未付,但建实验室,买实验设备,雇佣人员开展工作,已累计花费了一千多万了,这些投资都打了水漂。 目前,他们已经向成都仲裁委员会申请裁决,要求判定专利转让协议无效,由于华西医院的律师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了财产保全,而财产保全的最长期限是一年,因此,目前,所有的问题都还处于搁置状态。 -文/本报记者 唐逸
排毒基是科学术语包装骗人的伪科学。漫画/冷洁(图4)
2006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4 排毒基能排身体毒素
事件回放
2006年3月23日,中央电视台《生活》播出《生活315:排毒基真能排毒吗》的节目中报道,一种名叫“排毒基强离子排毒仪”的产品正在市场上热销。该仪器像一个普通电动脚盆,使用时往注满水的盆中放入双脚,加一些精盐,启动仪器,过了一段时间,盆中开始出现绿色、棕色的絮状物质,据说就是从脚底排出的体内毒素。
据称,其作用原理是,通过离子能量泵分解的超强离子,从脚迅速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凭借其带负电荷的特性,强力通过细胞单离子通道,吸出长期在脏腑带有正电荷的药毒离子,再经血液循环系统,由足底毛细血管和毛孔排出体内。
但是《生活》栏目记者发现,即使不放入双脚,往水里注入精盐后让仪器空转,过一段时间同样会出现黄色的絮状物质。向专家请教后得知,这其实是个只要用高中化学知识就能戳穿的骗局,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电解实验。精盐溶于水后形成了电解质溶液,在通电的情况下,在两个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且经过调查发现,广告中提到的多位科研工作者和学术机构与事实不符。
入选依据
当事人声称:河南省郑州市排毒基体验中心工作人员声称:排毒基能帮助慢性病人走向康复,彻底杜绝并发症。体内药毒体外排,盆中黑色的、发亮的一些东西,就是体内的一些焦油,深绿色的絮状物质是胆囊、心血管、胃肠道、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的一些毒素。
排毒基的宣传册则称,该产品由美国奥姆尼康集团生化实验室研制。美国华盛顿医学院院士,美国纽约医院病理研究室主任,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巴士巴博士(dr. basba)和芝加哥大学医学博士、1986年就在专业领域享有盛名的莱恩科妮娜博士(dr . leigh con-nealy)是主要研发人员。
记者调查:“排毒基”中的工作原理是精盐溶于水后形成了电解质溶液,在通电的情况下,在两个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先是形成了深绿色的絮状物质,那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遇到空气中的氧气,会转化成棕色的氢氧化铁。
美国华盛顿医学院没有叫巴士巴的医生,他也没有医生注册登记。莱恩科妮娜只是一个普通的加州医生,1986年才获得行医执照,是芝加哥医学院毕业的,不是芝加哥大学。在奥姆尼康公司的网站上,也没有排毒基的任何相关信息。
结局回访
经媒体曝光后,郑州当地工商部门已经对 “排毒基”的经销点进行查封。一名“排毒基”的经销商告诉记者,目前他的专卖店已关门,上一级经销商拒绝退货,他的产品已经全部“砸”在自己手上。目前“排毒基”产品的全国总代理位于磁共振室一位专家称,人脑工作、学习最主要的就是氧分和糖分,能够改善脑部氧气供应量是好的,但不一定能够提高人的智力和记忆力。 结局回访 2006年12月18日,记者再次以消费者身份联络曾销售“魔法石”的神农(湖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销售部门。记者得知,该产品仍然在售卖,销售人员仍然在以之前完全一样的原理蒙骗消费者。-文/本报记者 陈凡 实习记者 冯雪 记者 马佳
“金能量”(图6)
2006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6 “金能量”是基因高科技
事件回放
2006年3月29日,《天府早报》发表了题为《揭开金能量谜团》的报道。该报记者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郭骁才联动出击,掀开“金能量”的“神奇”面纱。
“金能量”在他们的宣传资料上声称,“金能量,我国第一个健康开关产品”,并称该产品中所含的核酶(全能量)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治疗多项中老年疾病有治疗功效。
此外,宣传资料上还写着“热烈庆祝健康中国万里行来成都”,称只要成为“健康中国万里行健康百岁工程”成都工作部的会员,就会获赠这种价值45元的金能量,而成为会员后可免费或优惠参加健康体检等。
“金能量”被披露后的当天,成都工商局对其设在该市的两处办公地点进行了查处。同一天,被指刊登专版文章为其宣传的西安《健康导报》成都站负责人找到《天府早报》,称有冒用“导报”之嫌。
30日,两名自称《健康导报》和《医学导报》的记者来到《天府早报》,表示受托进行协商。同一天,《健康导报》西安总社经营部负责人潘云龙否认了报社曾做过“金能量”保健品的任何报道。
31日,西安《健康导报》撤销了该报成都站记者刘某的一切职务,并表示“金能量”保健品侵犯报社名誉权,他们将立即起诉对方。 入选依据
当事人声称:“金能量”在其宣传资料明确提出,该产品是中国华能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开发的基因高科技产品。 记者调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华能集团急诊。
12月27日,记者上网搜索到某个刊登 “关注金能量,关注华能药业系列专题报道”的网站,该专题报道除了署名“《大众日报》记者”外并没有出现其他署名。但《大众日报》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报社从未做过“金能量”保健品的专题报道。 -文/本报记者 吴洣麓
保暖内衣能减肥润肤?(图7)
2006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7 保暖内衣能减肥润肤
事件回放
据《内分泌专家李经主任表示,一件保暖内衣就能够减肥、燃脂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减肥产品,无论是药物还是器械,都要在检测合格、有效后,发布给业内人士,如医生等。而这些所谓的减肥、燃脂内衣是没有经过相关程序认证的。
的张医生称,胶原蛋白确实能够使皮肤保持弹性,但是保暖内衣中含有胶原蛋白即可滋润皮肤的说法不可信。皮肤的好坏和饮食、作息、遗传等内因关系较大,保暖内衣起不到改变内因的作用,能滋润皮肤更是没有道理。
业内人士透露,这样的广告宣传就是概念炒作。皮肤是不可能吸收保暖内衣中含有的养分的,如果胶原蛋白这么容易吸收,只要洗一水,保暖内衣上这些所谓的“有效物质”就都被洗掉了。而出于卫生考虑,消费者购买所有衣物后,都应先下一次水,这样皮肤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胶原蛋白。
结局回访
记者发现,尽管专家揭开了保暖内衣能减肥润肤的骗局,但是一些宣称具有减肥、塑身、抗菌等功能的保暖内衣仍然在各大商场销售。此外,无论是廉价品还是高档货,几乎所有的内衣都冠以“保暖”的头衔,而且新材料也层出不穷, 暖卡羊绒、莱卡、热力卡、魔卡、莫代尔、竹碳纤维等千奇百怪的布料名字让消费者感到一头雾水,但就是这些闻所未闻的新名词成为商家竞争的法宝。-文/本报记者 吴洣麓
“汉芯一号”中国造?(图8)
2006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8 “汉芯一号”中国造?
事件回放
2006年1月17日,一举报人在网上指责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高端dsp芯片———“汉芯一号”发明人陈进弄虚作假,将从美国进口来的芯片加上了汉芯字样的标志,骗取國家上亿元无偿拨款。举报信立刻引起了科技部、教育部和长沙长海医院的题词笔迹:“建设第一流的解放军总医院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甚至美术设计也是一样的:黄字绿底,背景是中国地图。
该网站推销的两种药,一种是专治牛皮癣、鱼鳞病的“丹神十八味欧曲丸”,一种是专治白癜风的“朴素白癜风丸”。但是在國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基础数据库里均查不到这两种药,而用该研究所网站上公布的该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7808和z22024001查询,查到正式的药名分别叫“十八味欧曲丸”和“白癜风丸”,生产单位是中蒙制药有限公司和长春经开药业有限公司,均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生物基因研究院无关。
结局回访
2006年5月26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16家涉嫌违法医疗机构名单。北京市药监局表示,目前已从报纸、杂志、网络上发现多家涉嫌非法行医售药的医疗机构,均打着“中国”、“中华”和“人民解放军”的旗号,却从未经过相关机构的审批。
总后、卫生、药监部门表示,从未批准过这些以中国解放军为名号的研究院、研究中心,也从未批准过任何军队医疗单位在网络上宣传医疗疗效或卖药。除公布的16家涉嫌违法医疗机构外,10家宣传神奇疗效的医疗网站也已移送通信管理部门核查。
几天前,记者在回访中发现,通过互联网依然可以找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生物基因研究院”等已经曝光涉嫌违法医疗机构的网站,并且没有对网站内容进行任何修改。记者拨打网站上显示的电话,显示为空号或不能接通。
而目前仍然使用类似手法行骗的医疗机构网上依然很多,记者粗略地搜索了一下,竟有52家之多。-文/本报记者 孙燕燕
“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出售爵位(图10)
2006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10 “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出售爵位
事件回放
在本报将“中国管理科学院涉嫌3万元兜售院士”列为“2005十大科技骗局”之后,“兜售”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6年2月,有知情人向本报披露,一家名为“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的机构正在以2万元兜售“爵位”。(详见3月2日本报《兜售院士风波未了2万元买贵族爵位骗局曝光》一文)
向本报曝料的蒋地厚先生只是一名宜昌市武家岗区武临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医生。他在接到“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邀请参评“院士”的函件时,并没有狂喜,在受宠若惊后,更大的疑虑在心头升起了。他求助于本报,希望能了解一个真实的“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 记者在“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网站的“专家学者”栏目里发现,多达数页的简介照片中,几乎人人都戴着“博士帽”,其中不乏大学教授、医生、企业家,而更多的是乡镇乃至村一级的干部。
入选依据
当事人声称:2006年2月23日,为了解内幕,记者进行了暗访。“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北京的办事委托机构———北京陆港英才文化交流中心主管张伟称:“只要中级职称以上,有突出业绩的人或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可以申请。我们要审核一下申报人的资料,然后发到香港,由香港方面组织专家,给出评审结果。”
在“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的邀请函上,记者看到简介上介绍:“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成立于20世纪初,是经英国政府特别批准的社会性研究机构,与英国、美国及欧盟共同体等國家的科研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往来……
记者调查:2006年2月23日,记者向香港教育统筹署进行了查询。香港教育统筹署的答复很明确:“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根本没在那里注册或临时注册,香港教育统筹署对“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一无所知。
同一天,记者联系了英国大使馆。英国大使馆新闻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不知道“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和香港皇室文化研究会,更没有与其有过接触。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终身贵族爵位”的授予必定由英国女王本人或女王委托的其他王室成员授勋,决不会授权给社会性的其他机构来操作。
经调查发现,“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的承办单位是一家名为北京陆港英才文化交流中心的公司。
结局回访
“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兜售院士的消息经本报披露之后,文章被转载1200余篇。该院是否还在继续兜售院士呢?记者再次拨通了该院的北京办事委托机构北京陆港英才文化交流中心,但至截稿之日,一直无人接听,而且该院的网站至今也打不开。 -文/本报记者 吴洣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