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经济学教科书——生活
价格是经济学中基础概念。谈到价格问题,我们必然会从经济学中寻找理论解释。
猪肉价格上涨,全国人民都很关心,但解释却各不相同。有人从供求关系来解释,有人从货币供应来分析,也有人从运输环节着手。破解的途径不一样,提出的对策也不一样。但有一点却似乎成为大部分人的共识,即农民生猪散养方式是不经济的,所以要大规模、大工业化,以提高养殖效益。
这一对策来自于经济学理论中的“规模经济”概念,即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
在商业营销上,有一个经典的商业模式——连锁店,就是这一理论的实战使用。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等餐饮业和一些酒店的大举成功,使人们认定,这一模式具有普适性和无比的正确性。
但是,“规模”一定“经济”吗?问题的挑战首先来自于“规模经济”的孪生概念——“规模不经济”。更大挑战则来自经济学的一个内涵,即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理性选择”行为的学科。“规模”是否“经济”,还要看在具体现实中,是否符合人的理性选择,是否能够获得利益最大化。作出这样的判断,就不是一些数学公式和计量模型能够解决了,这需要丰富和深入的生活经验。
具体到生猪养殖这一问题上,在4月16日至4月22日,我们刊登了本报主笔田毅先生《“规模”一定“经济”吗》、《生猪“阀门”知多少》、《最是震荡使人愁》三篇系列评析文章,文章对生猪的规模化养殖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认为,生猪无时无刻不处于人们编织出来的各种生活、习俗、制度和关系之网中,要识破近一年来猪肉价格整体高涨的谜底,我们就必须回到这张网里去。
首先,劳动力投入上,农民投入的是饭前饭后、家务之余的零散劳动,这样劳动的机会成本几乎为零。其次,农村散养生猪饲料其实大多来自生产生活的剩余物。如果闲余时间上的劳动投入和闲余物资投入并不作价计入成本,那么,散养农户的纯收益将大大提高。
这个道理,在农民看来,其实就是一个生活常识。但就是这样的常识,却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学原理。它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理性选择。在目前中国散居农村的现实下,这何尝不是一个“经济”选择呢?正是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养殖,对生猪供给总量起到了库存调节作用,并分散着价格大跌带来的风险。
发现常识并不难,只需要沉淀到生活底层,向老百姓学习,难的是在常识中提炼真知灼见,因为这不仅需要灵敏的触觉,加上热情与关怀的心灵,还需要破除学科成见,在社会、经济、制度、法律、文化和习俗等各个层面统筹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