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器60周年之“逆境中的奇迹”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汉”级攻击核潜艇


“汉”级(091型)攻击型核潜艇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ssn),也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一级攻击型核潜艇,共五艘,舷号:401、402、403、404、405。

首艇(401)首艇1968年在葫芦岛船厂动工,1971年4月开始系泊试验,7月开始用核能发电,主机试车考核,8月15日开始海试。1974年8月7日交付海军使用。后几艘下水时间依次为1977,1983,1987和1990年4月8日。5艘汉级核潜艇都部署在北海舰队。

汉级核潜艇-基本资料

排水量:5000吨(水下)

主尺寸:长100米,宽11米,吃水8.5米

主机:核动力,涡轮-电力推进;1座压水堆,90兆瓦,单轴。

航速:25节(水下)。

编制:75名。

鱼雷:6具533毫米首发射管。

声纳:可能包括法国的duux-5(1985年安装)

“汉”级核潜艇-建造

中国海军装备的首种攻击核潜艇,代号091型,西方称其为汉级攻击核潜艇。中国海军迄今装备有5艘汉级核潜艇,编号为401,402,403,404,和405。1990年代之前,这5艘潜艇均部署在北海舰队,1990年代之后有2艘转移部署到南海舰队,以加强对南海和台湾的海上作战力量。

“汉”级核潜艇1958年,中国首座原子试验反应炉投入运行,第一艘仿制的苏联常规潜艇也已建成,于是决定发展核潜艇。当时确定的目标是弹道导弹核潜艇,以获得水下战略打击能力为优先,苏联后来毁约拒援,加上严重的经济困难,核潜艇研制曾一度下马,只保留了核动力等关键项目的预研。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核潜艇研制又获得新的动力。1966年3月20日,中央专委决定核潜艇研制重新开工。同时根据专家的建议,决定先研制攻击核潜艇再研制导弹核潜艇,因此,中国当初研制“汉”级潜艇的主要考虑,是为研制导弹核潜艇打基础。为推动核潜艇的研制,中国在舰艇研究院专设核潜艇研究所,负责核潜艇总体设计,展开对核动力装置,潜艇线型,耐压艇体,空调系统,水声,导航,通信等七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同时,在全大陆组织协作安排,参加研制的有第一,二,三,四,五,七机部以及冶金部,石油部,建材部,科学院,海洋局等许多单位,动员人力超过10万人。此外,还从大连,上海,武昌三大造船厂抽掉近3,000名职工,到辽宁葫芦岛建设核潜艇制造厂。经两年努力建成核潜艇造船厂。

1968年10月,首艘汉级核潜艇在葫芦岛造船厂开工建造。1970年7月潜艇核反应炉启动,12月潜艇下水,经过几年试航后,1974年8月1日正式编入海军序列,被命名为(长征一号)。因为配套的鱼三型深水反潜鱼雷迟迟未能研制出来,该艇长时间无法形成战斗力。

鱼三型鱼雷直到1984年才研制成功。1988年4月至5月,在南海经过大深度潜水,水下全速航行和深水鱼雷的发射等试验,汉级潜艇才算完成全部研制过程。汉级核潜艇在某些方面亦相当突破,如采用水滴型艇体是国际先进技术,汉级核潜艇为单壳结构,外形短粗,艇体没有很多明显的开孔,与仿制的苏联常规潜艇明显不同。潜艇水面排水量4,500吨,水下排水量5,500吨,配备一座15,000匹轴马力压水式核反应炉,水面最高航速12节,水下最高航速25节,最大潜深300公尺。装备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电子与声纳系统,包括仿苏的平面搜索雷达,雷达告警器,作用距离达1万公里的超长波收信机以及大功率超快速短波发信机等,以保证潜艇在远洋活动。

声纳系统是采用大基阵技术的中频主被动搜索与攻击舰壳声纳,后来还配备了仿制的法国duux5低频被动声纳。这种声纳使用数位扫描显示装置,具有同时追踪多个目标和引导鱼雷或导弹攻击的能力。在武器配备上,装有6具533mm鱼雷发射管,使用鱼三型反潜鱼雷和鱼一型反潜鱼雷,共可携带18枚鱼雷。

“汉”级核潜艇-发展

中国的核子动力潜艇研发始于1950年代后期,第一艘完成的就是汉级核动力潜艇(091型)401号舰“长征1号”。船体为典型的流线型、复壳构造。动力系统采用压水反应炉一座,涡轮-电力推进方式。

由于401号与402号舰于航行时发现杂音,3号舰之后(长征3~5号)作出对应改良,船体增长8m。噪音音压由401与402号的160-170db降至之后的140-150db(相当于美国长尾鲨级核潜艇,而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为105-125db)。

把“汉”级潜艇船体再加长、加上潜射弹道导弹(slbm),就制成了“夏”级潜艇。

401与402号舰巳于2005年退役,其他3舰都作出了大量更新与改良,换上了新的声纳与消声瓦等。

405艇作为pcma改性硅橡胶粘结消声技术改造实验艇的身份进行过改装(改型材料后来装备在了093a艇与039a艇上),其噪声明显降低到125db的水平。实际也证明091艇实际在设计上依然保留有巨大改型与升级潜力。

no.2 “明”级常规潜艇


“明”级(035)潜艇。为中国自行研制第一代常规动力鱼雷攻击潜艇。该艇第一次采用了尖尾线型,合理布置了上层建筑的管路和阀件,缩小了甲板的空间,改进了流水孔,设计了高效率螺旋桨等。采用了航向自动操舵仪和深度自动操舵仪,在所有航速范围内潜艇保证有正常的操纵性。

首制舰为es5c型、修改后至79年为es5d型、83年后为es5e型,现役15艘(233:1971年7月下水,1974年4月入役,武昌造船厂342:1972年9月下水,1974年11月入役,江南造船厂352、353、354、356、357、358359、360、361、362、363)

建造情况:1967年由中央军委批准,自行研制的中国第一代常规动力鱼雷攻击潜艇。研制的中心任务是尽最大努力提高水下航速。为实现这一目标,在降低阻力、提高推进效率和增大推进功率三个主要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试验。035型潜艇首制艇于1969年10月开工,1974年4月交付海军使用。1979—1989年与1992—1994年间曾两度停建,进行现代化改装型艇的设计,要求在保持原035型潜艇总体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在武器系统、水声设备、通信设备、导航设备、水声对抗、噪声控制、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改进,使艇的作战能力、生存能力以及机动性、隐蔽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改进艇于1988年8月开工,1990年底交艇,1993年定型,至今已建造了一小批交付海军使用。

no.3 77式两栖装甲车


该车于1965年4月开始研制,当年制成2辆样车,并经过试验和改进后投入小批试生产。1977年11月经审查定型,命名为77-1式水陆装甲输送车。

该车是装甲部队中水陆坦克的战术配套车辆,也可装备炮兵部队,用于水网稻田地区驮载地面火炮克服水障碍以执行各种战斗任务。

结构特点

该车是以63式水陆坦克底盘为基础,去掉水陆坦克炮塔,将原车战斗舱的装甲板加高,作为运载车厢。

该车与63式水陆坦克具有相同的机动性,又可乘载步兵,运载和短距离牵引火炮、输送物资、器材、弹药、油料等能力。
乘载步兵可从车的前后两侧,踏翼子板,分4路上下车。搭载20名步兵上下车时间不超过80s。完成装载火炮上下车的时间不超过13min。动力、传动、行动、操纵、水上推进等主要部件均与63式水陆坦克相同。

发动机为4冲程v型12缸水冷12150l-2型柴油机,标定功率298kw(400马力)。水冷却系统陆上采用管片式散热器和废气引射装置,水上利用水道夹层式热交换器。发动机起动有电起动(为主)和空气起动两种方式。

装甲车体由特殊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具有适度的防护能力,车首甲板相对较厚且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驾驶员右侧的机枪塔上安装有1挺12.7mm高射机枪。前部上斜装甲板上装有防浪板,防止车在水上行驶时向车首涌水。陆上行驶时防浪板可以放下来。

no.4 63式装甲车


该车族从1958年开始研制,基型车是531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主要用于输送步兵协同坦克作战。

首批531装甲输送车于1963年交付部队,并命名为63式装甲输送车。1981~1985年改进为b531、531c、531d、531e、531g、531k装甲输送车。1987年改进为531h(又称85式)装甲输送车。在前后20多年的时期内大量生产、装备中国部队及用于外贸。

进入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成为拥有30多种车型的履带式装甲车族。现仍继续生产及装备。

该车族属轻型装甲车辆,具有水上浮渡能力。战斗全重从12.6t(yw531c装甲输送车)至16.5t(yw323 d32式122mm自行榴弹炮)。车体由高强度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动力传动装置右前置,驾驶员位于左前部,车辆后部为载员舱并开有后门供载员出入,顶部开有各种不同的顶窗。

车族内的大多数车辆,包括装甲输送车、装甲指挥车等的车载武器为12.7mm高平两用机枪。各种自行火炮的武器系统包括122mm榴弹炮、130mm火箭炮、120mm和82mm迫击炮等。

no.5 “上游一号”反舰导弹

上游一号(sy-1)反舰导弹你北约称之为“css-n-1”,仿制原苏联544舰舰导弹,1967年设计定型,是中国研制的第一种舰载反舰导弹,与苏ss-n-2a“冥河”基本相似,有共同的飞行方式、尺寸和重量。

1963年10月,江西的320厂用苏联留下的零件仿制出第一发544导弹模型弹,第2年在西北戈壁滩进行了发射试验。1966年5-7月间进行了544导弹的陆上和海上飞行试验。此时的544导弹型号已经被定为“上游一号”。

1966年底,“上游一号”进行了海上定型试验,次年通过定型鉴定开始批量生产,装备同步研制的6621和6623型导弹艇,从此人民海军进入了导弹时代,中国终于有了第一种自己生产的飞航式舰舰导弹。

no.6 62式轻型坦克

概述

该坦克于1958年研制,1962年设计定型,1963年投产并装备使用,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轻型坦克。它主要用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遂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护能力。该坦克的改进型为62-1式轻型坦克,变型车有79式轻型坦克抢救车和82式军用快速推土机,均已生产和装备使用。

结构特点

该坦克的主动轮后置,车体用钢板焊接,炮塔为铸造件。驾驶员位于车前左侧,顶部有1个可升降和水平转动的铸造驾驶舱盖,驾驶舱有2个观察镜,配有红外夜视仪。车长、炮手位于战斗舱火炮左侧,装填手位于右侧。车长指挥塔上安装4个观察镜和1个指挥潜望镜。

该坦克安装1门85mm加农炮,俯仰范围-5°~+20°,右侧有1挺7.62mm口径的并列机枪,随火炮转动。此外,在装填手出入窗座上安装1挺12.7mm高射机枪,驾驶员右侧安装1挺7.62mm航向机枪。

 

no.7 63式自动步枪

63式自动步枪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支自动步枪。当时,1950年代中国装备仿制的苏式ak-47突击步枪、sks半自动步枪和rpd轻机枪在中国统称为56式枪械,均发射56式7.62mm中间威力型枪弹。新研制的自动步枪强调“步冲合一”的概念,设计成能单发、连发射击的自动步枪。

63式自动步枪研制时期正逢1958年“大跃进”,再加上随之而来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但63式自动步枪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于1963年完成了设计定型。

1969年,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指导下,63式自动步枪开始投产。在一个万人工厂,接到的任务是年产数十万支63式自动步枪。然而军品生产中的“军工生产质量第一”这条原则没有得到贯彻执行,63式自动步枪没有履行生产定型程序,已设计定型的63式自动步枪遭到擅自的大幅度修改,生产质量急剧下降。

质量问题至1974年达到顶点,部队反映意见强烈。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射击精度差,比换下来的56式半自动差得多。“还我半自动”的呼声日渐高涨,直接导致了63式自动步枪在1978年停产、撤装,代之重新生产、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参战部队反映,56式半自动步枪火力持续性弱,56式冲锋枪数量不足。这时一些库存的63式步枪和完整的63式生产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于是军工科技、生产人员重新启动生产线,在标准型63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紧急换装参战部队后,部队反映这种改进后的63式精度可与56式半自动步枪相比,火力持续性增强。

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的短暂恢复生产并没有改变63式步枪的命运,很快再次停产。1981年81式枪族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63式步枪终于正式退出现役,

63式自动步枪除了曾在解放军中装备外,也曾被用于援越抗美。还有相当一部分外销和援助别国,例如阿富汗地区的武装派别中也有一些63式改型步枪,在北美的民用枪械市场也有63式步枪的踪影。

no.8 “旅大”级驱逐舰


“旅大”级(051型)驱逐舰,是中国第一款自行研制的驱逐舰,也是中国人民海军拥有的第一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水面作战舰艇。

首舰“济南”号于1971年建成下水。该级舰包括改进型在内共建造17艘。

该级舰标准排水量3250吨,满载排水量3670吨,全舰长132米,宽12.8米,吃水4.6米,动力装置为2台蒸汽轮机,主机总输出功率72000马力,最高航速达36节,舰员280人(包括45名军官)。

该级舰拥有2座三联装“上游-1”反舰导弹,2座双联装130毫米口径舰炮(105舰现代化改装拆除1座)。防空武器主要为4座双联37毫米或57毫米高射炮,4座双联25毫米高射炮。反潜武器系统包括2座十二联装25mm反潜火箭发射器,部分军舰改装了2座三联装324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

部分该级舰装备了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配备指挥、通信和控制系统,担当防空指挥舰使用,有资料称为051z(指挥)型。

no.9 “江湖”级护卫舰


“江湖”级(053h)护卫舰是中国海军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导弹护卫舰,由上海沪东造船厂设计和建造。由于中国第一种自行研制的导弹护卫舰“江东”级(053k)配套防空导弹和双管100毫米炮迟迟没有研制成功,迫于需要采取了以反舰导弹代替防空导弹,将其改为对海型导弹护卫舰,称为053h型

首舰“常德”号于1974年12月正式服役。至今该级发展了四种改型共30余艘,是中国海军服役数量最多的护卫舰,并出口泰国、埃及和孟加拉。

国外将“江湖”级的改型分别命名为i型、ii型、iii型、iv型,其中ii型和iii型外形变化较大。

“江湖”级ⅰ型全舰总长103.2米,宽10.8米,吃水线3.05米,标准排水量1425吨,满载排水量1700吨,最高航速26节,续航力4000海里/18节,载员190人。

“江湖”级ⅰ型的早期型装有“上游-1”双联装舰舰导弹2座,100毫米单管主炮2座,37毫米双联高炮4座,五联装反潜火箭发射装置2座,深弹发射装置4座。ⅰ型早期型共建造14艘。

“江湖”级ⅰ型后期型更换了双联装100毫米主炮等装备,其他变化不大,建造了大约9艘。

no.10 “江东”级护卫舰


“江东”级(053k型)是中国第一种自行研制的导弹护卫舰,1972年首舰服役,满载排水量约1900吨,共建造两艘,目前已全部退役。

该级舰虽是中国第一型防空型护卫舰,但配套的红旗-61舰空导弹直到1986年才正式定型,而“江东”级的532号舰已于同年退役。因此只有531号“鹰潭”舰正式装备了红旗-61舰空导弹。

“鹰潭”号曾参加过1988年“3.14”海战,在海战中立下战功,该舰现已退役,目前陈列于青岛海军博物馆。

该级舰长103米,舷宽10.8米,吃水3.1米。标准排水量1674吨,满载排水量1924吨。装备柴油主机二部(14,000匹马力),最大航速26节,续航力为4,000里/15节。该级舰编制200名。

该级舰拥有100毫米双联装舰炮二座,37毫米双联装高炮二座,双联装红旗-61型(hq-61b)防空导弹发射器二座,六二式五联装反潜火箭二座。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