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喜欢于丹的理由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于丹教授老念错字儿,不懂也不问,也不查字典
孔子不喜欢。于丹教授自称,自幼熟读《论语》,可是她怎么老念错字儿?音形义是读古籍的基础,频频读错字儿,实在说不过去。比如,在百家讲坛开坛第一讲中,“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讷,ne四声误读成na四声);“吾与点也”(与,yu四声误读成yu三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 (适通敌,di二声误读成shi四声);“三友”中“友便辟”(pian二声误读成bian四声)。于丹中学学《论语》,肯定没有集中精力听讲。解读《论语》的于丹,气定神闲,读错了字也毫不知情。如果她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能像孔子那样不耻下问,多问问高中生,也不至于老在电视上念错字儿。

no.2 于丹教授曲解误解肢解《论语》,望字生义,不学无术
孔子不喜欢。“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近之则逊,远则怨。”于丹信口雌黄说“小人”是“小孩子”;“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这里的弟同悌(ti四声),儿女对父母好为“孝”,弟妹对哥姐好为“悌”,于丹教授不仅按照兄弟之意解释了,也按照兄弟的“弟”音读了。易中天教授说于丹读论语是“好酒”,是恭维之词,易中天教授心里亮堂着呢,他讲三国没有于丹讲论语那么多硬伤。这哪里是“好酒”,分明是兑了水的劣酒。还有人说于丹是“文化奶妈”,也是夸大其词,没有吃透读通原典,《于丹论语心得》没有多少营养,只能说是一杯类似可乐的饮料,喝着可口,喝多了酸倒牙。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于丹如此讲解《论语》,暴露了她的无知,孔子不喜欢。

no.3 于丹教授巧言令色。孔子不喜欢。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从于丹教授讲论语来看,她很懂的传播,也会说,她知道现代人需要什么。于是,以《论语》为原料,放进去读者文摘式的小故事,以温情动人,进行精神按摩;然后,再放进去卡耐基式的成功故事,激励人生。《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融合了孔子的生命哲学,于丹以庸俗化的方式解读,完全是迎合大众的口味。煽情,迎合,巧言令色,孔子非常讨厌。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最重视德行,轻言语,孔子喜欢木讷、看上去傻傻的(当然,并不真傻)弟子。

no.4 于丹教授糊弄人。孔子不喜欢
社会供求规律是,生活中越缺少什么,越吆喝什么。近年国学热,而于丹教授的专业是传媒学,凭借着与中央电视台的良好合作关系,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国内找一百名学者讲《论语》的话,也轮不到她。可是,于丹不但敢上堂讲,而且还火了。这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因为她心里很清楚,观众需要什么,而且她也非常明白,她讲的《论语》是什么货色。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知道,老百姓好糊弄。于丹教授演讲也是这样,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她的记忆力不错,也有表演的天分。而表演,说到底,就是糊弄人的东西。曾子曰“吾日三省其身”,建议于丹教授好好反省一下,与其给人当老师说东道西,不如先反省自己。

no.5 于丹教授不能安之若素
孔子不喜欢。孔子认为,仁者都很安分,穷也好,富也好,都能安之若素。于丹教授不是这样。当然,处在现代社会,要求学者像颜回那样居陋巷,箪食瓢饮,是痴人说梦。但一个学者别丢失自己,于丹靠着心灵鸡汤版的《论语》,暴得大名,靠着巨额版税暴富,她自己是研究传媒的,完全掉进传媒挖进的坑里。一不小心,成了央视造星机器上的一颗星,名利双收的于丹教授,别忘了孔子说的,这都是浮云!

 

no.6 于丹教授篡改《论语》的儒家精神,随心所欲扭曲孔子的形象
孔子何止不喜欢,他很愤怒。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于丹讲《论语》,她的出发点是:“《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在演讲中,她把孔子乔装打扮成“一个经常陪着学生玩”的“可爱的老头”。讲《论语》只是其功利和目的的一个桥梁。尽管于丹喜欢“振衣千里岗,濯足万里流”的气度,但从她如此庸俗地解读《论语》来看,她和魏晋名士的散淡和风骨,毫不沾边。不妨猜测一下,孔子如何看待于丹,也许他会说:“乡愿,德之贼也!”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