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东 中 路
东 中 路
东中路,又称马王街,明清时因这条街内有座马王庙而得名。
马王庙为纪念黄帝的兽医马师皇而建,传说神医马王精于医马,一治即愈。有一日,他看见一条龙从天而降,向他垂下耳朵,张开嘴巴,马师皇凭多年医道,一看便知道这条龙得了病,于是用针灸龙的嘴唇,煲甘草汤喂之,龙即愈。龙为了报答马师皇救治之恩,搭乘他飞天而去,成仙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神医,便建立马王庙。每年农历6月23日,是祭马王爷的日子,祭品一般是一头全羊而不用猪,理由是马王爷在教,不享黑牲。马王爷的神像一般供在马厩,有时也出现在驿站。马王爷的神像多为红面多须,狰狞恐怖,四臂或六臂,手执刀枪,身穿披甲,马王爷有三只眼,其中一只眼在额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梧州为扩大河东市区街道而拆城墙,马王街因位于城东之中而更名为东中路。马王街浓缩了梧州两千多年的历史。
赵光被封为苍梧王后,在摩天岭(马王街顶山坡)建苍梧王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统一岭南后,在岭南置广信县,改苍梧王城为广信县城。广信县城在苍梧王城的基础上向南筑成半梯形,北由今梧州东正路45号至10号,中由东中路幼儿园至传经里4号,南由东中路13号至文化路东三巷6号,周长600多米,面积2.25万平方米。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交趾刺史部治所,由赢娄(今越南河内西北)移至苍梧郡广信县城,辖岭南9郡,梧州成为岭南首府。这是中国在岭南设首府之始。
明成化五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建总督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当时,设有三总府:总督府、总兵府和总镇府。韩雍复任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总督节制两广,以都御史充任;总兵佩将印出兵,以勋臣充任;总镇以内监充任。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两广总督由梧州改治广东肇庆。三总府驻地在凤凰台(今东正路、东中路及建设路一带)。近年在市一幼附近,先后出土了总督府遗迹:1510年的《总府题名记》碑、《建总府记》及一对大石龟。据史书记载,三总府建于1470年冬,其建筑布局,以总督府为主体建筑中心。总督府在城内东北土阜上,为城内最高点,总兵府在总督府右、总镇府在总督府左,三府会政厅在总督府前。在三总府周围,还广建厅堂楼阁,亭台轩栩。这些建筑群,勾连错落,规格宏大,富丽堂皇。总督府正堂门前有楹联曰:开府梧州,总制百粤。在大门两侧,左为开府碑,右为题名碑。在大门前还建坊,南坊曰:节制两藩;东坊曰:岭海肃清;西坊曰:民物康阜。
马王街,清代建有凤台书院。民国时,马王街内设有禁烟督察处、梧州警察局、苍梧育幼所、苍梧县立高等小学堂等单位和部门。在莺庐(今39号,梧州日报宿舍)孙中山先生会见了梧州国民党党员,作了《党员须研究革命主义》演说,宣扬三民主义,号召努力革命。马王街还有李济深的旧居李公馆。马王街口的大东酒家就是李济深等人筹资所建。
no.2 东 正 路
东 正 路
东正路原称东门内直街,因位于城内正东门城楼而得名。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修城楼,改称东门正街,二十世纪20年代更名东正街。1953年叫东正路。
东正路是梧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汉朝,梧州为一座土城,名“苍梧王城”,周长只有424米,面积1.12万平方米。城址就在今东中路和东正路南。东正路作为当时的城北一直存在了370多年,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梧州城北由东正路扩展到关太史第至白屋巷。
汉元始年间(公元1—5年),苍梧郡郡治广信(梧州市),在郡城东处(东正路消防楼交通队附近),汉城设东驿,是岭南地区较早较大的邮驿之一。
清朝,关太史第(今东正路50号)的合院建筑成为当时梧州居民住宅发展的一个代表。采取北方四合院形式并结合南方气候特点来建造。有单独围墙,房屋为砖木结构。
1924年珠头岭24号发生火灾,大为蔓延至北街、四坊街、九坊街、沙街一带,焚烧店铺、房屋4709家,灾民达5000多人,烧死10多人。自此之后,当局考虑到梧州竹木屋甚多,火患二分严重,于1934年,梧州警察局在东正路口建“火烛楼”(警钟楼),楼高五层,四壁通透,在顶层可瞭望全市每个角落,消防员日夜守望,有火警即敲响悬挂的大钟火警发生在一区则敲钟一响,在二区则敲二响……“火烛楼”为防火灾发挥了作用,闻名于市井。
民国十四年6月19日,国民党机关报《梧州民国日报》创刊,主编为国民党梧州党部执委李血泪,该报的印刷工场就设在东正路塘尾巷25号,同年8月,因党部内部发生纠纷而停刊。同年9月复刊,借用城厢小学(今东正路教育学院附中)设报社,由周济等人任编辑。至民国二十三年停刊。这是广西第一份国民党党报。
现东正路管辖南一巷,同园里、新仓巷,常住人口2300多人,户数652户。东正路正街的地层几乎全是商铺,经营主要是日用百货、饮食及粮油等。
no.3 大 中 路
大 中 路
大中路,是由原塘基街、考棚街相连而成的。民国十八年加以扩建后改称大中上路和大中下路。它处于市区的中心位置,故名。它往南与繁华的南环路相连,经大南路直下大东路可达东出口;往西通过桂江一桥过河西,经大学路、文澜路转新兴一路可达西出口;往北经桂北路到桂林路可达北出口。其间还有若干横街、小巷可通往两条江边和傍山的街巷。由于这样四通八达,又是古老的街道,所以凡到梧州观光旅游的人,大都喜欢到此街徜徉、观光。
大中路有一座巨型建筑物。它占地4000平方米,高22米,砖混结构,室内两排柱和四周墙体支承全楼荷载,室外全批白石米。它就是李、白、黄统治广西时于抗战前夕花巨资建造的广西银行。建成不久,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长沙长海医院' target='_blank'>医院也常来购货。此时,南环路有两位名西医在该路开业,郑志仁(今仍健在)在(今邮电营业处)自有房开诊。梁治群(已故)在郑志仁对面铺开业,这两位医生医术高明,医德好,每日求诊病人很多。
在梧州首先使用布纹相纸的南环路的“同志”和“银花”两间照相馆,银花相馆在大中路口,同志相馆在四方井街口(今邮电局门口)。布纹相纸晒出的人像清晰逼真,甚得顾客满意,多为中、青年光顾,结婚照像的也很多。
梧州大戏院虽有几家,但最有名的首数升平大戏院。凡外地来梧演出的大老倌、名伶,全部首选升平大戏院(今粤剧团处)。广东薛觉先、白驹荣均在升平大戏院演出过。当时还有两间电影院,一间叫娱乐电影院(今红星电影院),另一间叫新光电影院(今新闻电影院)。这两间影院均以粤语片为主,国语片《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乌鸦与麻雀》及外国片《泰山大战野猿》等也映过。观众多为中、青年人,情侣成对入座也不少。每晚连场,座位全满。
解放前通讯落后,为速发商业信息,商人多是拍电报。在南环路有间电报局营业处(今南环路工行储蓄所),梧州商家全到此拍电报。
南环路尾有块大空地(今东信大楼门口),白天有几档打功夫招顾客卖跌打药。晚上,人头涌动围成大圈,听黄牛讲《西游记》。卖云吞、糯米糍的叫声此起彼伏,直到深夜未停。
解放后,南环路更加繁荣兴旺。1969年10月1日,桂江一桥建成通车,南环路自此成为梧州河东区通往河西区的大通道。
文 化 路
梧州市有段路,叫“文化路”,得名因于该地段当时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沉淀。据梧州市有关史载:“……文化路,因此为历代文化较集中之地,故名……”这里说到的历代文化集中之说,主要是该地段过去书院学堂相当发达。
文化路位于梧州古城之东,这里地势高,向阳、光线足,是读书的绝佳地点,所以历代文人学士都喜欢在此设立书院。相传明清期间,梧州设立的书院大约有十家之多,而当时最负盛名的书院,就在文化路传经里的传经书院,文人墨客都以能就读于传经书院为荣,一时间这里书声朗朗,讲经说史气氛十足,学风甚盛。
史载,康熙年间,进士出身的苍梧知县刘以贵,就在该地段茶山书院,兴文兴教,而茶山书院就成了当今文化小学的前身。茶山书院经后人的扩建修葺,后改名为回澜书院。到了雍正年间,书院再经修葺,堂学舍已初具规模,各地名师亦先后来此讲学,书院名声鹊起。雍正三年,巡抚李绂欣然给书院题字为“传经”,从此传经书院便叫开来,后来这里的地名也因此叫做“文化路传经里”,并一直沿用至今。传经书院经过历代多位达官贵人的捐助修葺,已是当时一流的师资学堂,书院内并修有东奎星楼、文昌宫,气派不凡。
文化路还是广西最早的一间中学所在地。光绪二十二年(即1896年),由梧州士绅们集资,在传经书院旧址创办中西学堂,这是广西最早建立的一间中学。同年,著名历史人物康有为由广东来梧,期间逗留多日,就在传经书院设坛讲学,宣传变法主张,讲学期间,附近城郡仁人志士云集者众,影响颇大。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人们在传经书院内设法政讲习所,也是梧州最早的法政学校。
文化路历来是梧州读书人云集的地方,书香气很浓,文化底蕴十足,所以尽管此路叫过文昌宫、东环路等其它名字,但人们还是觉得叫文化路合适,所以解放初期又再确定命名为文化路。文化路东北起冰泉西路,西南至南环路,长220米,宽19米,现有传经里、东一巷和东二巷,以前还曾有过东三巷。文化路虽然不长,但文化沉积丰厚。除了古代书院兴盛外,这段路还有不少文化亮点。
首先是文化路曾与梧州古代驿道相交,是驿道的始点,由此通往京师。梧州府门驿,初设在府城东,即离现今文化路东三巷6号300步处,称城东驿。后来梧州驿站逐渐扩大,唐时立为苍梧驿。据《汉宫》记载,从梧州至京师的驿道为全国最长,“苍梧郡广信刺史治,去洛阳九千里”,当时,可称为“天下第一驿道”。而文化路当时就位于这条天下第一驿道的开始之处,徜徉此路,令人凭吊怀古,浮想联翩。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儿童游乐园。这里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一直是全市少年儿童的乐园,它给整整好几代成长的少年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当时这里曾拥有各式各样的滑梯、吊桥,拥有电动旋转车、电动碰碰车、电动风转车,拥有各种哈哈镜,还有儿童乐器表演厅……等等,不一而足。顶盛时期,一到星期天游乐园就挤满了儿童孩子,有时买票后还要排上半天队才轮得到享受,园内熙熙攘攘,家长与孩子同乐同急,成为当时一道风景。
此外,在文化路与南环路交界,还有一处市民们的好去处,那就是中山花圃。这里原来是抗战纪念碑,后来纪念碑移到珠山,因此地树荫成阵,地处中心,成了市民纳凉休闲的好地方。大白天人们或在花圃里面成群结队下棋打扑克,或在花圃里三三两两闲谈闲逛,偶有民间艺人摆摊绘画,或有人变卖古董,各式人等,熙熙攘攘,自成一景。近年政府投资在花圃里还搞了喷水灯光工程,花圃成为市区中心一大景观,更吸引人了。
再有,在文化路靠北山的尽头,是中山公园的北山脚入口。这里有独具一格的“中山公园”牌坊,还有新建的中山纪念堂的入口。梧州的中山纪念堂是全国最早兴建的,于1926年1月奠基,1930年10月落成。孙中山先生当年出巡广西时曾三次抵梧,并在梧召开扩大军事会议,在大较场等地多次发表演讲,深得梧州市民爱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山纪念堂由李济深倡议,社会各界捐资建造的。在文化路尽头的中山公园入口,从山脚就有石级一直通向中山纪念堂,平添了几分宏伟和庄严,吸引无数前来参观的人们。在庄严的一排排石级中,孙中山手书体的“天下为公”几个字,显得格外醒目,耐人寻味。
no.6 建 设 路
建 设 路
清末民初,建设路称西柜街。建设路得名于1953年,取“建设社会主义”之意。现建设路分建设一路和建设二路,建设一路管辖4巷1里,即白屋一巷、白屋二巷、兴仁巷、学校巷和法院里。
白屋巷原名白屋地,白屋地名称的由来,有两种传说,一说此处历来为贫民聚居地,白屋,古语称用茅草覆盖的屋,《汉书·吾丘寿王传》:“三公有司,或由穷巷,起白屋,裂地而封。”颜师古注:“白屋,以白茅覆屋也。”亦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住宅,古诗云:“况余白屋士,自依卑路旁。”的确,20世纪上半叶之前,在这儿栖身的不少是城市贫民、落魄书生。白屋地也称盲妹巷,因为昔日住过不少女盲人,直至解放前夕和解放初期,每天夕阳西斜,华灯初上,巷里就走出成群结队的盲女,穿着花色素雅的大襟唐装衫裤,一手拄竹杆,一手互相牵引,穿过法院里、大中路、南环路往河堤,卖唱或者替人捶骨,成为百年商埠一道悲凄的风景线。另一说为有白姓人家在此地建屋而得名。
兴仁巷是清末兴仁社所在地,社是古代划分地区的单位,梧州全城曾经分为12个社。20世纪30年代改称兴仁巷。兴仁巷4号,是1926年中共梧州地委机关旧址,这是一座三层砖木小楼房,当时,广西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在梧州诞生,中共梧州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谭寿林、共青团梧州地委书记马英住在二楼,曾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员的共产党员毛简青夫妇住一楼。三楼是党员聚集开会的地方。中共梧州地委机关不仅领导梧州和周边县市的革命斗争,而且将革命火把传向广西各地,曾经抽调一批党团员到南宁、桂林、柳州、桂平等地帮助开展筹建党组织工作。1963年2月,兴仁巷4号列入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75年,自治区党委和梧州市委对中共梧州地委机关旧址按原貌重修恢复;1978年冬,于旧址旁边新建两层楼房的辅助陈列馆,陈列展出革命文物、历史照片、文献资料,真实反映了当年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和广西临时省委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1995年,陈列馆被列为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在的学校巷紧贴培智学校围墙,名副其实。学校巷得名远于20世纪之初,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苍梧知县覃宝珩接纳名流周之济、麦应沧等倡议,策划筹建比传统私塾进步的小学堂,1905年2月,借吉祥寺作校舍开办的公立女子小学即其中之一,公立女子小学生按照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颁布的全国《癸卯学制》规定,必修科目8门: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随意科目2门:图画、手工。这是梧州历史上第一所专门招收女学生的学校,首次系统培养了多方面全面发展的知识妇女,广西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李省群就是该学校学生。公立女子小学校址即现培智学校处。
民国16年(1927年),国民政府公布法院组织法,广西苍梧地方法院成立,地点设于兴仁社与考棚街(今大中上路)之间,这条长77米,宽5米,面积385平方米的街称法院街,市民称法院前或法院前街。1950年2月10日,梧州市人民法院成立,院址设于广西苍梧地方法院旧址,法院街改称法院里。
建设二路旧名金龙街,与毗邻的"盲妹巷"形成鲜明对比,历史上这儿为富绅聚居地。明成化六年(1470年),宪宗皇帝在梧州创建总督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总督府,统辖两广达百年之久,明朝廷于梧州设两大兵营驻重兵,位于河西今西堤路的练兵点称大较场,位于河东城内北门附近的称小较场。清乾隆八年(1743年),梧州府副将朱武英把小较场改建官邸区,自家带头划地建住宅,其他官员纷至沓来,时至朱武英的第二、三代,此处已成一个颇具规模的青砖大瓦房住宅区,业主除官宦世家外,还陆续迁进不少富商巨贾,因朱武英之家最早居于该地,其儿子朱金龙由于武艺高强,重情重义,名气很大,所以这个住宅区命名金龙社,清末改为金龙巷,民国时期称金龙街。现建设二路管辖一、二、三巷和一段小街,常住户数三百多,居民近千计,其中年过九旬的老人有十多位,可称“寿星巷”。
金龙巷古宅多为清代建筑,最古老的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广西东大门梧州古城保存比较完整的特色古民宅建筑群。金龙巷巷深路窄,巷内房屋普遍低层,高密度,甲第连云,鳞次栉比,多有广州西关大屋、竹筒屋屋式,大门“三件头”齐全:脚门、趟栊、双扇厚木门,屋内天井解决内部通风、采光、排水问题,屋顶天台可种花木,有通风透热效果。金龙巷古民居的建筑艺术,处处体现出历史悠久的岭南文化向往自然风光,富于生活情趣之特色,石柱、门框雕塑造型美观,窗穹、墙壁雕绘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精妙玲珑,是梧州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产。为了保护这份珍贵遗产,弘扬历史文化,梧州市政府于金龙巷口建造牌楼,标明“特色民宅”区,予以保存维护。
no.7 九 坊 路
九 坊 路
梧州是座古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建苍梧王城。三国吴唐武元年(222年)至宋开宝元年(968年),城墙先后扩展并始建砖墙。明洪武十二年(1378年)至雍正十年(1732年),城墙继续扩展。据1956年城墙遗迹勘测,城墙周长2750米,高7.26米,有5门,东、北、南三面环壕。其规模城东由文化路到北山路;城南至南环路;城西从大中路到四坊、九坊路;城北至北环路。九坊街就在城的西门处。
明初,梧州的行政区划是以厢、坊、乡分辖,民居为坊,一坊为三十户。到清仍用明制,同治十二年(1837年),梧州城厢设11坊、1所、5市、48街巷、城内12社和城外24社。城外街市小巷之一的石巷和城外24社中的福安社(五显庙码头)、福德社(石巷口)便是如今的九坊路。民国后期,改行区、乡(镇)、保、甲制。民国14年(1925年),梧州拆城墙建马路时,为纪念此段路原来的9个坊而取名九坊街。街分上街和下街,街内有西一巷和下一里。街的南端连五坊街;北接四坊街;背靠民主路;西向桂江,长349米,宽15米。紧靠其后那条城濠路,冠名九坊后街。解放后,1950年,属城南镇,有人口8个组355户1706人。1953年,属市第一区人民政府,九坊上街改称九坊路;九坊下街并入五坊路;九坊后街也改名为九坊后路。
桂江、浔江和西江这条“黄金水道”,铸造梧州2000多年的辉煌,也给九坊街增添了无数精彩。明代,梧州工业的冶炼技术便在九坊街一展身手。成化七年(1471年),梧州总督韩雍在九坊街对开河面令造桂江浮桥,用生铁铸柱4条铁柱,每条长630厘米,直径25厘米,重级3吨,分16段铸接而成,柱顶有镇桥兽蝶,分立两岸,以木造舟56只,每只宽3米,用锁链2条系舟于锁,系锁于柱,每隔2.6米系舟1只,用木板覆盖舟上,两边列木栏作扶,连成浮桥贯通河西三角嘴。这是梧州历史上第一座浮桥,一直沿用数百年,清同治年间才废毁,唯存铁柱4条于两岸,铁柱码头亦因此而得名。1970年,4条铁柱移置中山纪念堂前两侧,供游人观赏。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坊街已经出现有代客买卖货物,索酬行佣的经纪业“平码行”。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辟为通商口岸后,九坊街成了农副土特产谷米、矿产、桐油、茶油、生丝、桂皮、木柴、木炭、山货、药材、牲口等及手工艺制品出口和棉纱、布匹、火柴、煤油、面粉、西药、染料、五金机电产品等进口的集散转运地,占据了梧州对外贸易史上重要的位置。到民国10年(1921年),九坊街的平码行发展到20多家,14年有30多家,抗战期间有所回落,抗战胜利后为鼎盛时期,有100多家,几乎整条九坊街成了店铺。据26年统计,九坊街比较出名的平码行有:公和利、穗荣、裕和、广源成、元聚兴、隆昌兴、时泰隆、镇安、公荣、裕丰、公昌隆等11家,占市平码行业34.38%;道生、兆生、成昌、兆昌等4家,占市水上平码行业26.67%。代理桂江一带和广东江门、九江、广州等地的业务,每天桂江江面上,桅杆林立,船只无数,以致出现“日斜谷埠才减价,小艇如梭密往还”之盛景。
贸易的发展,使梧州成了广西富庶之地。自光绪三十一年至民国17年(1905至1928年),梧州海关最低年收入白银32万两,最高年达74万两。当时,广西财政年收入70%来自梧州,而其中的一半来自九坊街。民国24年(1935年)统计,在九坊街开设的银钱业商号有福隆、慎隆、广昌、立成、恕德、普隆、大荣、荣丰、以德、德安、合源、邓泽、逢源、三栈、德栈等16家。占梧州市银钱业商号18.39%,其中最大资本的前10名均在九坊街。
斗转星移,九坊街的鼎盛时期造就了商贾无数。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广州顺德一龙姓族人在九坊街开设“调安”酱园门市部,这是梧州酱料业中历史最久的老店号。民国33年(1944年),日本军队侵占梧州时,门市部遭火烧。抗战胜利后,门店重新修整,并填平屋后河滩地改为仓库,仍以百年老字号招徕顾客,其产品“大内油”、“太上皇”生抽王畅销粤港澳。咸丰三年(1852年),广东顺德人甘树棠在九坊街开设梧州最早的商行“天宝华”,专营国产小百货,特别是嫁妆奁品、玉器首饰制品等,品种700多种。光绪年间,广东鹤山一贫民梁颂唐来梧州打工谋生,后投身鸦片走私。二十五年(1899年),投资白银300万与人合伙开设均隆银铺。三十年(1904年),开设福隆银铺。三十四年(1908年),开设慎隆银铺,成了广西最大的富商。民国3年(1914年),代理法国谦洋行染料的谦发号在九坊街开业,经营狮牌靛粘,并自设染厂,老板是当时号称华南染料大王的谭清源。民国5年(1916年),广东中山石歧郑福兄弟4人,原是肩挑托布的布贩,清末来到梧州开设永福布摊。在九坊街开设“镇隆号”布匹丝绸店,经营国产和进口布匹丝绸批发零售业务,在广州香港开分店,在上海设庄采购商品。26年,广州李裕兴商号在九坊街开了个前店后厂的织作坊,日产袜100余双,开创了梧州第一家织袜工场。解放前夕,在九坊街经营五金交电化工和照相器材的行业有兴隆、梧兴行、祥兴、荣泰、建成、仁泰、永德、和益、美记、天兴、义成、大陆行、永生行、永隆、明记、宝兴等商号。1949年12月,刚刚解放的梧州,就迎来了第一家国营商业公司广西省梧州市贸易公司在九坊街成立,开创了梧州国营商业的历史新篇章。
喧哗热闹的九坊街,喜事连连。民国17年(1928年),市第一辆公共汽车开始营运,当时,城区狭窄,马路不多,行驶路线只有一条,起点站龙母庙,经四坊街至九坊街、会馆街 (今五坊路)转出河堤绕至大东上街孔庙里交界处为终点。公共汽车为深黄色,座位是木质靠背椅,每次可载40人,票价每次二角。因车行是加拿大商人开设,所以大家都不叫搭公共汽车而叫搭“加拿大”,当时还将能坐“加拿大”算是一件时髦的事呢。
在繁荣的遮掩下九坊街亦咀嚼这一段伤痛凄楚的历史。清同治年间起,从九坊街石巷码头至铁柱码头对开的河面,便出现以娼妓为生的酒楼花艇。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开征花捐,使私娼成为公娼,致使桂江河口成为歌馆妓楼,有花艇30余艘。民国13年(1924年),较出名的有南词筏,妓女多属湖南籍,所唱的曲艺均为湖南曲调。17至22年,为鼎盛时期,粤班妓女多达八九十名,南词班亦有三四十名。与花艇同列的酒楼无数,开设较早的有高升楼,其后有西江酒楼、岭南楼、中国酒楼。抗战胜利后,增加冠江楼。花艇为较长较宽的船,船头有拱檐,船后有房厅及厨房。酒楼则多用三艘桥船作筏底,上盖板木楼房,分上下两层,上层设茶市餐厅,下层租与妓女住宿或作烟酒果饼食难档。此外,还有周歪、关九、大美丽、锦记等专营酒菜筵席的菜艇。37年,有大小酒楼、花(菜)艇80多艘,整条江面挤得熙熙攘攘,被称为“水上花街”、“抚河妓寨”。此处成为烟花地,时间长达八十余年,期间不知多少青春少女被迫为娼,沉沦苦海,抱恨终身。梧州解放后,人民政府彻底禁娼、禁烟和禁赌,桂江妓寨才变成历史。
九坊街地处市区的最低地段,每年暴雨成灾,最早成为泽国,成了梧州水浸街的标志。每当汛期,当街居民被水困在楼上,只能依赖小艇出入。现今,街上旧的楼房的水门依然开着,每栋房子汛期专用的通道仍旧畅通,当街的骑楼柱上尚存有供汛期系船艇和扎竹梯用的铁圈。
九坊街的旧址如今只剩下后半街,前半街已建成“升龙秀湾”高层楼群。经过修复后,九坊街已恢复它的旧迹“骑楼城”,恢复它那份怡然与旷达。如今,矗立江边的河东防洪堤,成为九坊街一道凝聚着梧州人民抗洪历史与精神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