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赵景坞牙签断壶
元朝某年的一天,湘乡县的知县赵景坞正伏案批阅公文,忽然门人通报说,有个外地人要向他申诉事理,便命门人引进。
外乡人是个文弱书生,姓李,上月赴长沙府赶考路过湘乡。不想钱袋失落,为不误考期,派仆人把随身所带的银烟壶到当铺抵押。考试结束便向同乡借了赎金,回到此地取赎银烟壶。可到手的烟壶却变成了铜质的。他大吃一惊,便询问仆人。仆人也觉得蹊跷,当时他确实是拿银烟壶作抵押借钱的,怎么变成铜的了呢?李书生十分生气,便与仆人一块同往当铺论理。岂料店主人矢口否认有过什么银烟壶,说他们有意诈人敲竹杠。李书生不服,店主人拿出当票,上面确实写的是铜烟壶。李书生傻了眼,只怪仆人一字不识,而自己当时心急赶考,居然没有查看当票。为此,他无话可说,只得怏怏离去。事后又心中不甘,便来找赵知县申诉。
赵知县早闻当铺店主人有欺人劣迹,可当票上白纸黑字写明铜烟壶、如何办为好?他念头一转,便派差人传唤店主人到大堂。
店主人一见知县大人忙跪下,心中忐忑不安只等赵知县发问,岂料赵知县对他不理不睬,只顾看桌上的案卷,把他给晾在一边。店主心中很是奇怪,可又不敢动弹,就这么跪着一动不动。时间久了,弯腰曲背,很是疲劳,心中更是发慌,一个哈欠,嘴里的牙签垂了下来。赵知县冷眼一瞥,心中暗喜,问:“你嘴里垂下的是什么?
店主人回答道:“牙签。”
赵知县吩咐差役给拿来看看,说:“这东西很好,我要仿制一根。”就立即起身入内,急忙对差役如此这般吩咐了一番。
差役拿了牙签跑到店主家对伙计说:“烟壶的事,你家主人已承认了,派我来取,以这根牙签作为证据。”
伙计看到牙签,认得是东家的随身之物,相信他已经招供了,就将银烟壶交出。
赵知县把银烟壶放于堂上,唤李书生辨认,果是此物,于是完壁归赵。
no.2 成吉思汗赛马计
公元1174年某日,晴空万里。辽阔美丽的蒙古草原上,正在进行着一场特殊的赛马。比赛开始后,十几匹赛马刚离开起跑线,便磨磨蹭蹭地向前移动,有的甚至原地踏步。剽悍的骑士们身体后倾,拼命将马缰绳向后揽,谁也不希望自己的马超过别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成吉思汗(公元1162—1227年)的父亲统治的孛儿只斤部落打了一个胜仗,夺回了大片领地和许多牲口。为了庆祝胜利,特意安排了一场赛马,但优胜者标准不同往常——最后到终点的马才能得奖,以致出现了开头赛马的情景。
骑士们你慢我慢大家慢,过了好一阵,赛马跑得远的只行进了十分之一的路程,近的马尾巴还在起跑线上,滑稽的是,由于这个骑士把缰绳揽得死死的,竟把赛马的后半个身子又退到起跑线外。
眼看夕阳不等人,马赛又难以结束,大家有点耐不住了。成吉思汗的父亲也后悔自己不该别出心裁搞这种赛马,但话已出口,金口难改。怎样尽快结束这场僵局呢?成吉思汗的父亲略一思忖,便令人传下谕旨:“谁有办法尽快结束比赛,给予重赏。但是,不能改变原定的优胜条件,跑得慢的还是获胜。”
众人绞尽脑汁,仍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这时年仅12岁的成吉思汗跑到那些原地徘徊的赛马前,对每一个骑士说如此,道这般,进行了一番新的安排,然后厉声发出号令:“跑!”只见骑士们一改刚才的拖沓状况,争先恐后地纵马向终点跑去,那个原来半个马身在起跑线外的骑士还第一个冲到了终点。比赛在瞬息之间结束了,可跑得最慢的马依然得了优胜。
原来,成吉思汗对赛马作了重新安排,只是让骑手们相互调换赛马。因为赛马的胜负只以马计,不是以骑手计,甲骑乙的马,乙骑丙的马,丙骑丁的马..这样一来,每个骑手都希望自己驾驭的别人的马跑得最快,不能获得奖,使自己的马落在最后,从而取胜,这就打破了众骑士踯躅不前的僵局
啦!
no.3 岳柱桃名画纰漏
岳柱对书籍十分迷恋,终日手不释卷。他更喜欢读一些带有插图的书。有时,还把插囹描下来,小心翼翼地珍藏着。
在他8 岁那年,父亲邀请著名画师何澄来家里画画。没几天,何澄画好一幅画,取名《陶母剪发画》,挂在中堂。父亲连声夸好,岳柱看了图上题字,也立即知道了图中的故事原意:
晋朝大清官陶侃母亲为人贤德。陶侃小时候家里很穷,陶母总是省吃俭用,教子读书。看到陶侃同别家孩子一起读书、写字,心里就非常高兴。一天,一位同学骑马来陶家,找陶侃研究学问。快到吃中午饭时,陶侃心中暗暗叫苦:这个时候让同学回去吃饭是不近人情的,可自己家里实在拿不出像样的食物招待客人。怎么办呢?陶侃同母亲悄悄商量着,陶母从房顶上抽下一些茅草喂客人的马,用剪刀剪下自己的一络长头发,拿到市集上换回米、酒、菜,招待客人。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人们纷纷赞扬陶母的大贤大德。
岳柱父亲又仔细看了看《陶母剪发图》,不禁再次夸赞画得好,何澄面露沾沾自喜之色。
这时,小岳柱却插言道:“这金钏是不该戴在陶母头上的!”
“此话怎讲?”何澄吃惊地质问道。
“陶母家里穷得只能拿卖掉头发的钱买酒莱招待客人,哪还有金钏好戴啊?”岳柱说,“如有金钏,就径直可去市上换钱,何必剪头发呢?”
父亲与何澄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是为了让陶母戴上金钏好看一些,没想到却自相矛盾,出了纰漏!
何澄连声叹服:“小先生真是观察入微呀!”
no.4 朱丹溪蚂蟥医疮
朱丹溪对穷人不惜花力气,赔药物,而对土豪劣绅则不轻易给他们开方用药。义乌赤岸镇上有个汪财主,主性刁恶。他生了个“对口”(生在后颈,因疮口对着脸部的嘴,故俗称“对口”),请了许多医生部不见效果,他知道朱丹溪的脾气,就扮作一个叫化子,躺在朱丹溪经常走过的路上。
一天,朱丹溪见一个“叫化子”在路上痛苦地呻吟,走近一看,见他颈后的“对口”患处已经发青,充满瘀血,很为同情。心想:用针挑呢,只怕瘀血一时难以排尽,施药也不会见效。左思右想,灵机一动,在水田里抓起三条蚂蟥,放到疮口上。只见那三条蚂蟥蜷曲了一下,便叮住疮口拼命地吮吸起来。眼见三条蚂蟥的身子越来越粗,病人的瘀血越来越少了。这时,朱丹溪半开玩笑地说:“你呀!好在是个穷叫化子。如果你是个财主,为富不仁、那么医好这个‘对口’,少说也得稻谷五十石,说不定还得拖上两三个月才能收口呢。现在好点了吗?”
病人愉快地说:“好了!”
七天之后,汪财主的“对口”好了,叫人挑来五十石谷子酬谢朱丹溪。朱丹溪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受了汪财主的骗了!不过,他还是心安理得地说:“我朱丹溪能叫财主装叫化子,也不错呀!许多穷乡邻正需要接济,这五十石谷子当然照收不误!”
no.5 朱丹溪抱女透疹
朱丹溪出诊回来,一路上和同去的侄儿谈天说地。路过一个池塘边,见有个姑娘正在塘埠头洗衣裳。朱丹溪无意中看了一眼回过头的姑娘,不觉大吃一惊。他自言自语地说:“救命难呀救命难!”
侄儿问:“大伯,你要救谁?”
朱丹溪说:“如果你有胆量,就蹑手蹑脚地走到塘埠头去,不得让这姑娘知道,你就从背后将她拦腰一把抱起,要快,抱得越紧越好,将她抱到路边就放掉好了。等一会你就知道其中的缘故。”
侄儿知道大伯的为人,其中必定有讲究。于是便悄悄来到埠头上,真的一把趁势拦腰一抱,从背后将姑娘抱起来了。姑娘禁不住惊叫起来,拼命喊救命。村上人都急匆匆赶来,有的怒目圆瞪,有的准备动手。朱丹溪伸手拦住说:“慢!不关他的事,是我叫他抱的!谁是姑娘的父母?”
姑娘的父亲上前说:“朱先生,我就是。”
朱丹溪说:“老兄弟,刚才我无意中看到这姑娘,发觉她有病积在体内,如不赶快透出,将有生命危险,所以才这样做的。你不妨问问你女儿,近日身体是否不适?是否还有点发烧?”姑娘点点头。朱丹溪说:“这就是麻疹,已经闭了三天了。如再不透出,可就难治了。我叫我侄儿出其不意,惊吓她一下。她必定发怒,这样,今夜麻疹就能透出来了。”
姑娘的父亲恳求朱丹溪去他家留宿,一来是感恩,二来还要看看今夜能否真的出麻疹。朱丹溪和侄儿当即答应。
这天后半夜,姑娘果然发烧,一检查,麻疹已经全部透出。朱丹溪又开了一张调理药方。姑娘的父母十分感激,连连道歉,后将女儿许配给了朱丹溪的侄儿。
no.6 朱丹溪智治肺痈
婺州有个农民,患了肺痈,多次求医,服药无效。后经金华管元德医生介绍,把他的老师朱丹溪请来诊治。
朱丹溪看了之后,对病人说:“你的肺部已经渍烂,应先去脓血,然后服药。现在我用银针扎你的肺部,希望你镇静,不要害怕。”接着和门生管元德磋商一番,一切安排就绪,叫病人脱去上衣。朱丹溪将一根长长的银针,对准病人肺部,正要刺下去,只见病人泰然自若,就向管元德使了个眼色。管元德从背后将一盆冰水泼在病人的头上,病人不禁打了个寒战。说时迟,那时快,朱丹溪已经对准病人的肺部一针扎了进去,针一进一出,肺部的脓血直往外淌,不多时,脓血全部排尽。
病愈后,那农民带了礼物到义乌致谢,问起那次趁他不防倒冰水的事。
朱丹溪说:“因为你这肺痈部位就在心脏的边上,稍不留意,银针刺着心脏,你就没命了,我叫管先生从你身背后,突然倒下冷水,让你大吃一惊,心脏就会突然收缩而往上提,趁此机会,我对准你的肺痈部位扎一针,这样绝不会伤着你的心脏,手术也就成功了。”
no.7 高兴巧布干柴计
一堆,两堆..一天接一天,干柴越堆越高。呼,一把火点燃了它。一下子,山上坚垒的寨棚烧光了。这故事发生在公元1280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的某天..
这年,漳州(今福建龙海西)陈桂龙起义,带着几万人马占据高安寨,啸聚山林。朝廷派兵镇压,持续两年之久,却没能攻下。元世祖令福建等处征蛮右副都元帅高兴(公元1245—1313 年)领兵前往征讨。
高兴领军来到高安寨下,欲先试探一下虚实。
高安寨设在山上,居高临下,雄视四方。
起义军站在山岗,可以看清下面的人。一旦发现,马上射箭、扔石,箭石如雨,压得高兴的军队不敢接近山寨。
高兴在马上远望山岗,观察地形,突然心生一计..
高兴一声令下,士兵们每人带一捆干柴,遮住身体往上面冲。快贴近敌人寨棚时,士兵们把干柴扔在那里,然后,转身打回。表面上看,这像是用干柴遮挡上面射下来的箭支和投下的石块。实际上,高兴是让士兵在山上遍布干柴。
就这样,士兵们每次上去,陈桂龙官兵都要发射一阵箭支,投掷一会石块。不然,敌人就会马上乘虚而入呀。这样反复捣鼓了六天,寨里的箭支、石块消耗完了,高安寨四周却积满了厚厚的干柴。
第七天,高兴一声令下,士兵们举着火把冲上,把布下的干柴全部点着了。一场熊熊大火燃起,高安寨的寨棚烧成了灰烬。
高安寨内起义军一片惊慌,高兴军队伺机席卷而上。转眼间,起义军两万士兵身首异处。陈桂龙见大势已去,只得逃走,一场起义就此告终。
no.8 阿鲁浑萨里谏帝
元世祖忽必烈二十年(公元1283年),正是元朝灭南宋统一中国的第五年。
有一天,有人直接向宫廷告发,原南宋宗室中某人图谋不轨,要在江南造反!
元世祖大怒,马上飞速派人去抓被告发之人。
事情迫在眉睫,执行逮捕命令的使者已经出发!
守卫宫廷的官吏阿鲁浑萨里闻讯,匆匆忙忙赶到元世祖身边劝阻:“那个告密者言不可信,必有讹诈,陛下千万不能随便去抓人哪!”
元世祖发问道,“你怎么会知道是诬告呢?”
阿鲁浑萨里不紧不慢分析道:“如果真有谋反之举,下面郡县官吏怎么会不知道呢?告发者不通过郡县报上来,而直接来宫廷密告,这大有陷害他的仇人、诬告报仇的嫌疑。”稍顿一顿,抬头冲元世祖凝望,神色愈加凝重、语调愈加深沉:“现在江南刚刚平定,民心尚未完全归附,如果只听信这一个人的告密而随便抓人,必然会使民心浮动,人人自危,正中了小人之计!”
听完阿鲁浑萨里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元世祖立刻豁然开朗:唉!孤家可没想得这么透啊!他马上下令:急召那位使者回来!
同时,元世祖派人把告密者移交郡里官吏审讯。才经一审,已真相大白,果然是诬告。原来告密者曾经向被告者借钱,因未借成,他便诬告谋反,企图陷害!
案结上报后,元世祖信任地对阿鲁浑萨里说:“要不是你,差一点误了大事。咳!只怪我没有早发现你,早任用你啊!”
打这次以后,元世祖就让阿鲁浑萨里每天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帮助处理军国大事。
no.9 元妹吟诗拒宰相
张平章穿上最华丽的服装,乘上装饰一新的马车,离开相府,兴冲冲地相亲去了。
这位金朝的宰相,看上了诗人元好问的妹妹。几天前,他让相府的人去征求元好问的意见,想不到这位颇负盛名的诗人爽快地说:“妹妹的婚姻大事,应由妹妹去作主。”
张平章仔细地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不禁仰脸大笑起来:“做哥哥的没有推却,想那元妹怎么会为难我呢?何况,我是当朝宰相,权倾朝野,哪一个姑娘会不喜欢呢?”
马车停在元妹的屋前,张平章威风凛凛地跳下车子,向元家走去,元妹听说宰相来访,笑嘻嘻地出来迎接。这把张平章乐得眉飞色舞,果然是个绝代佳人,西施再世。见她面露喜色,心想这位窈窕淑女就要属于自己的了。
元妹正在家里裱糊天花板,客人来了,只得坐着作陪。她已猜知张平章的七八分来意,果真提及此事,叫她如何回答好呢?正为难之间,张平章大献殷勤地说:“久闻元妹诗才超人,今天平章慕名而来,可有新作让我欣赏欣赏吗?”
“小女子无才,承蒙夸奖。”元妹依然不动声色,指着新裱糊的天花板,“就以此为题,草吟一首绝句,请宰相指教——
补天手段暂施张,
不许纤尘落画堂。
寄语新来双燕子,
移巢别处觅雕梁。
刚才还是喜形于色的张平章一下子落进了冰窟窿,脸色煞是难堪、“腾”地站起,气呼呼地向外走去。他跨上马车,马夫把鞭子抽得“劈叭”作响,马蹄扬起一股灰尘,带着情场失意的宰相飞奔而去。
原来元妹并不喜欢这位仗着权势居高临下的张平章,故意在诗中把他比作污染画堂的“纤尘”和不识时务的“燕子”,将他气跑了。
no.10 朱丹溪腰骨复位
婺州城里有位坐馆教书的郑老先生,一次弯腰去捡地上的一张纸,只觉腰部一阵剧痛,就再也伸不直,成了两头弓的驼背公公了。请了多少医生都治不好,因为稍稍一动,他就喊天叫地,疼痛难受。他的儿子就去请义乌的名医朱丹溪。
朱丹溪问过起病原因,切切脉,看看舌苔,也觉得这个病难治。夜深了,他怎么也睡不着,索性下床踱步,走走坐坐,坐坐走走,一不小心,坐偏了椅子。只听“拍嗒”一声,一个踉跄,差点坐空跌倒。这一吓却吓出个好主意来了。他连夜叫醒郑老先生的儿子,将自己的主意告诉他,并要他绝对保密。
郑老先生的儿子连忙去搀扶父亲,来到朱丹溪的住房。正当郑老先生在一把交椅上坐下时,听得“扑”的一声,椅子的后脚断裂,人一个踉跄,险些儿仰面朝天。说时迟,那时快,在旁的朱丹溪左手拖牢他的右臂,右手立即顶住他的腰脊,顺势用手一按,说也奇怪,未听他叫一声痛,他的腰板却已经挺直了。
原来这正是朱丹溪事先安排好使其腰骨复位的妙法。
no.11 朱丹溪巧复胎位
某地有个孕妇一次收拾好碗筷,想将饭篮挂到钩上,踮起脚尖,一挂两挂,腹部忽然一阵疼痛。从此腹痛不止,日夜不安。邻近的医生都开了安胎药,服后却总不见效。孕妇的丈夫是个秀才,他对妻子说:“看来只好去义乌县请神医朱丹溪了。他曾治好过我的病。”
原来此秀才的前妻暴病而死,秀才忧郁成疾。请遍本地的名医都不见好,就去义乌请朱丹溪治。
那天,朱丹溪切过病人的脉,忽然说:“啊!是有喜了!”他摸摸秀才的肚子又说:“你茶饭不思,胃口差,是吧?”秀才听了,不禁失声大笑。朱丹溪说:“真的,不会错,你是有喜了!喏,我给你开个保胎方。”
秀才笑得前俯后仰。还挖苦说:“名不虚传!名不虚传!”连药方也不要。秀才回到家,逢人便说,见人就讲:“义乌神医朱丹溪说我有喜——哈哈!哈哈!”整天大笑不止。说也奇怪,秀才药也没吃,毛病从此一天一天好起来,半个月后,竟完全好了。
秀才于是专程去酬谢朱丹溪。并请教治病妙法。
朱丹溪答:“古书云,‘喜胜忧’,你悲痛过度而成忧郁疾,治病的方法主要就是调治你的精神。你一天笑了多少次?久而久之,病不就好了吗?”
现在,秀才把此事告诉了后妻,后妻也同意去请朱丹溪。
朱丹溪看过孕妇想,要纠正胎位,光靠药物不行。于是要孕妇将身体左侧卧倒、右侧卧倒、向前弯腰伏地,并问她各有什么感觉。孕妇一一说了。朱丹溪仔细观察了一番后,正思索着,见墙角边有箩小豆,顿时有了办法。叫孕妇的丈夫量出半升小豆,又叫他冲了两大碗糖开水。然后,朱丹溪拿这半升小豆撒满一地,叫孕妇喝了一碗糖汤,说:“你要忍着腹痛,将撒在地上的小豆,一粒粒捡干净。”孕妇只得熬住痛,弯腰捡豆,足足用了个把时辰才捡完。开始时蛮痛,直到捡完豆,腹痛反倒减轻了。那时,孕妇的汗水已流了一身。朱丹溪叫她喝下另一碗糖汤。又嘱咐照前次医生开的老药方,再服三帖。说也奇怪,孕妇经这一活动,疼痛很快消失。不久就顺利地生下孩子。
事后,秀才去拜谢时问朱丹溪:“你这是什么医理?”
朱丹溪微笑地望着曾被他称为“孕夫”的秀才说:“因贵夫人起病突然,是属胎位移动。胎位不正,不能光靠药物。必须先用自身的活动给予正位,然后以药物安胎,才有效果。叫她捡豆,这样一弯一挺,就使胎位逐步移到原位了。”
no.12 刘国杰布铁钉阵
公元1301年(元成宗大德五年),贵州彝族土司之妻蛇节举兵反叛元朝廷。元朝统治者派湖广行省平章(官职名)刘国杰领兵前往平叛。
刘国杰大军浩浩荡荡奔赴那里,正是隆冬时节。
两军摆开阵势,刘国杰大吃一惊:蛇节起义军大多是精锐骑兵呀!说时迟那那时快,对方雄健的战马昂首长嘶,直扑过来,大有压倒一切之势。刘国杰部一下子给蛇节的骑兵击得溃不成军。
初战失利,刘国杰返回军营,心里不是滋味:“这么多的好士兵给马践踏为泥,无脸对江东父老啊。”沉思了一会儿,他突然感到眼前豁然一亮:“敌军多马,不好巧用盾牌么?”
很侠一大群士兵川流不息地搬来一块块盾牌,一扎扎大铁钉。“砰砰砰!”这锤子声音响了半天后,5000 块盾牌上面都钉满了大钉子。
刘国杰一声令下,5000 名精壮士兵集合在他面前。刘国杰高声发布命令:“你们的任务是每人拿一块敲上大钉的盾牌,看我的令旗挥动,见机行事!”
第二次交战了,两军刚一接战,刘国杰突然举起红色令旗向后一挥,手下士兵如潮后退,那在最前面的5000 名持盾牌的壮士,一下子成了断后之兵。他们怪叫着纷纷扔下盾牌,夺路而逃。那样子像是惊慌失措,可5000块盾牌都是钉尖冲上搁在地上的。
蛇节手下将士见对方溃败,欣喜若狂、忙纷纷策马追来。马如闪电冲出,一时哪收得住脚,便相继踏在盾牌钉子上,这下子,雄壮的马被扎得全都栽倒在地,连连惨叫。
刘国杰见时机已到,令子下勇士敲响战鼓。“咚咚咚!”鼓声震天,刘国杰军队乘机回攻,大败蛇节军队。
no.13 张公谨辨伪擒凶
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6年),景州(今河北省境内)有一个妇人分别跟隶卒马全和王二通奸。这事神不知鬼不觉地过了好些时候。
有一天,那妇人要回娘家,与王二约定在城外树下相见。
哪知,马全恰巧听到这消息,马上醋性发作,萌发杀机。他抢先在王二之前,等在那棵树下。
妇人一到,马全忽地从大树背后闪出,把她杀死了。
第二天,妇人的父亲有事上城,顺便去看望女儿。妇人的婆婆说:“你女儿昨天已经回娘家了,怎么还来这里看她?”
妇人的父亲大吃一惊,连忙四下寻找,在树下找到了女儿的尸体,马上奔到官府,声泪俱下告状。
官府审理此案,询问妇人婆婆:“你儿媳这几天和谁商量过事情。”
婆婆想了一会儿,答道:“对了,只与王二说过话。”
很快,王二给拘捕来,在百般严刑拷问下,只得胡乱招供,并交代道:那妇人所带的包袱还埋在一棵树下。官府派人循迹摸索,果然在树下起获。王二一听,叫苦不迭,惊骇道:“怎么真有?看样子,我命绝矣!”
参与审讯的张公谨见情生疑,对审讯官吏说:“给我三天时间,保证擒到真凶!”
官吏点点头,允许这么办。
张公谨问看门的役卒:“审讯王二时,有人在墙外偷听吗?”
役卒们答话:“隶卒马全在墙外站了很久。”
公谨又询问看守城门的役卒说:“昨晚是否有人带着包袱出城?”
有人告诉:“只有马全带着一个包袱出城了。”
张公谨立即下令拘捕马全!
一番审讯,马全只能如实招认。
no.14 邓文原解疑纠错
元朝仁宗延祐年问,浙江吴兴县发生了一起凶杀案。
一天晚上,有一位村民外出归来。一条黑影窜到他身边。他未及发现,已给来人从后面刺中右肋,身负重伤倒地。
第二天早晨,伤者的哥哥出来四处寻找,发现弟弟重伤倒在路边。奄奄一息,急忙背到家中让弟弟躺好,哥哥追问:“是谁伤天害理,暗杀你的?”
弟弟吃力地回答:“白帽子..黑衣服..高个子..”话没说完,就咽气身亡。
哥哥悲愤交加,当天奔县府大堂报案。
县官略略思付片刻,唤来当夜的更夫发问:“有谁经过发案地点,特别是穿黑衣服、戴白帽子的!”
更夫想了想,禁不住开口:“呀,张福儿走过那儿的,黑衣、白帽呀!”
县官发下令箭,立即让衙役逮来张福儿。
历经多堂会审,任凭严刑拷打,张福儿紧闭嘴唇,不承认自己杀人。县官这下可犯了难:既不能贸然判决,又不能就此释放呀!他万般无奈,把张福儿关进监狱。一晃,可怜的张福儿在狱中度过了三年。
过了三个年头,恰巧邓文原出任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掌监察的长官)。邓文原着手清查积案,在审查张福儿时,他翻阅了所有案卷,找来死者哥哥,发现张福儿一案确存一大串疑问:“死者临死前说凶手是高个子,可张福儿个儿并不高啊;死者伤在右臂,而张福儿素用左手,如由后面杀伤,伤应在左肋,为何却在右肋呢?”
经过一番侦查,一切水落石出。真正的凶手落网,张福儿获释。
no.15 朱元璋施反奸计
元末,元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把老百姓逼到了火海的边缘。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当时,数郭子兴的反元队伍最为强大。贫民出身的朱元璋(公元1328—1398 年)投奔郭子兴起义军,在战斗中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组织才能,深受郭子兴的器重。
很快,起义军攻克滁阳,分田分粮,郭子兴在滁阳称王,提携众将,封官加爵,把部下数万人都归朱元璋统领。朱元璋成了拥有兵权的实权人物,这引起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的嫉妒,他们没有什么大本事,凭着父亲积下的功德,尽享起义成果,还以为现在朱元璋碍了他们的事,一旦老头子撒手而去,他们斗不过朱元璋,继承不了王位。这个肉中刺、眼中钉、心病疙瘩非拔掉不可。诬言馅害,被郭子兴斥责了一顿;明争硬拼,等于鸡卵撞石..施尽了好多阴谋诡计都不奏效。无毒不丈夫,他们准备用毒酒害死朱元璋。朱元璋知道他们的阴谋后,不动声色,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仍与他们称兄道弟,笑颜相待。他们以为朱元璋蒙在鼓里。
那天,他们三人相约外出打猎。白云碧天,青山绿水,风景够美丽,可他们三人各怀心思,谁也没有兴趣赏景悦目。行行走走,气氛很压抑沉闷。突然间,一阵马嘶声打破了这种沉默。两位郭公子回头一看,只见朱元璋跃马而起,仰头朝天好像看见了什么东西似的。他们举目碧空,除了白云,什么也没看见。这时,朱元璋大骂他们说:“我有什么地方亏待你们?刚才空中的神仙告诉我说,你们想用毒酒害我!”说完勒马转身,要往回走。
他们连忙拦住,告饶说:“都是我们鬼迷心窍,今后再有此心,天在头顶上,叫我们不得好死!”
朱元璋暗暗好笑,表面上还装得怒气未息的样子:“我也不追究了,你们得放正良心!”
他们连声说是。其实,这两个家伙心肠虽毒,但很迷信呢,刚才中了朱元璋的反奸计,蒙在鼓里。从此他们再也不敢起谋害朱元璋的念头了。
朱元璋于1368年建都南京(公元1368—1398年在位),国号明,年号洪武。
no.16 朱丹溪妙治恶少
金华县城有个花花公子叫施王孙,吃喝玩乐,五毒俱全,还常常依仗当官的父亲之势欺压百姓。
一次,施王孙看中城西方员外的女儿方姣仙,要娶她为妻,方姣仙一口拒绝。方员外却满口答应,中秋那天,施家强行把方姣仙抬回家。姑娘宁死不肯拜堂。施家只好暂把她安顿在一间冷落屋子里,准备再设法劝她回心转意。
说也奇怪,空守了一夜的施王孙,第二天起来,就觉得浑身发痒,脸孔也有些浮肿了。过了一天,脸孔竟越来越肿。家里人认为他得了邪症,马上去请义乌名医朱丹溪。
朱丹溪来到施家,看过病人后,又来到病人住过的新房,一会儿就判断出病因来了。但他知道这病人的为人,于是就对施王孙的母亲说:“这可是奇病哪,书上都没有记载。叫‘棺材病,!这奇病不用吃药,只要做到两条:一,将未入洞房的‘媳妇’退掉,连同嫁妆一套,送给她带回去;二,立即派人上山,砍十六根杉树,做棺材一具。”
施母心中砰砰乱跳,不禁发问:“做棺材有何用呀?”
朱丹溪说:“这就叫奇病须用奇法治。你儿子强逼女子成亲,这是大忌,如果同房,必死无疑。幸好还未同房,从今以后,只可清心寡欲,不可任性放纵。今用新棺材一具,让他先进去躺3天,粥饭也送进棺材里去吃。3 天后,保他全好。”
施家一切照办。3 天后,睡在棺村里的施王孙的病果真好了,这才从棺村里爬出来。
后来,朱丹溪的一位学生问这是什么原因?朱丹溪笑道:“恶人得了病理该先治恶后治病,要知道此乃是“漆疔’!是接触到新房里那套新漆嫁妆而引起的。所以,我就让他把强逼的女子退掉,把新妆也送掉,教他改恶从善,再给他治‘漆疗’。其实,‘漆疗’是很容易治好的,一般只需用新鲜杉树皮煎汤洗洗身就会好的。我安排他睡3 天棺材,效果不也差不多么?”
no.17 朱丹溪两次催生
有位妇女难产,三天三夜生不下,肚痛难忍。朱丹溪被请到这家庭院,只听产妇“喔唷、喔唷”在喊。他仔细听听,心中早已明白几分。顺手捡起地上一张梧桐叶,对产妇家里人:“拿这张树叶去煎,喝掉就会生了。”产妇刚喝了不久,真的生下个胖娃娃。
第二年,隔壁院里另一个妇女也是整整三天三夜未生下孩子夹。就也煎梧桐叶给她喝。可是等啊等,还是不生。急忙去请朱丹溪。朱丹溪看过产妇,开了张药方,说:“得马上撮药煎服,到下半夜才生哩。”产妇服了药,疼痛减轻,到下半夜果真生下了孩子。
大家很奇怪,朱丹溪说:“梧桐叶是没有药效的,因为你隔壁的产妇痛得狂喊,马上要分娩了,我用梧桐叶安安她的心,她是‘意病’,安慰一下就行。你家产妇就不同了,她是真正难产,所以必须服催生药。”
no.18 汪推官佛门断案
元朝仁宗延祐年间(公元1314—1321 年)、平江路(今江苏吴县、常熟、昆山一带)出了一起凶杀案。
慈善大度的净广和尚半夜被人刺杀,身边搁着一把血迹斑斑的刀。佛门出血案更富神秘色彩,这事一时闹得沸沸扬扬。
官府查访了净广的众弟子,他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净广跟某个和尚关系不好,好久不往来。净广被害前一天,那个和尚为重修旧好,特地登门盛邀,请净广去喝酒。吃完酒,净广就在那儿休息。哪料第二天一大早,净广法师就让人害了!
其中二弟子玄能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口口声声要为师傅报这血海深仇!
宫府得报,怀疑那个和尚因仇杀人,火速捕来审讯。那和尚也是凡胎肉身,哪受得了严刑拷打。屈打成招后,被判处死刑,只等上面批复!
恰任平江路官府的汪推官(掌理刑狱的官吏),审阅此案后,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口说无凭,这案子根本没有真凭实据啊!”
他拿过那把遗落在尸身旁边的行凶刀,凑在红红的烛光下细细观察。
哎,刀的厚刃上铸刻着三个字:张小光!汪推官眼前豁然一亮:找这打铁工,准能问个水落石出。
汪推官几经曲折,找到了张小光:“这刀是谁叫打的?”
这打铁工忙答:“是净广的弟子玄能叫打的!”
汪推官急令人逮来净广的二弟子玄能讯问。面对如山铁证,玄能吐露实情:”净广法师骂我六根不净常惩罚我,我恨;师傅外出讲经说法布道拥有很多钱财,我馋。趁他前往喝酒良机,深夜潜入他住的地方刺杀他,那能给人造成错觉,似乎净广是被那个和尚因仇杀死的,转移视线!”
冤情真相大白,玄能人头落地,那个无辜的和尚被释放。
no.19 岳柱巧驳私塾师
营邱子曾在一所私塾当先生。他对元朝的统治深为不满,可又无法摆脱。于是常借酒浇愁,聊以苟生,对那些拜读于自己门下的纨绔子弟毫无栽培之意,渐渐地养成了懒散的习性。他经常在课堂上打瞌睡。一些无心习文的富家子弟自然乐不可支。可学生中有一个小朋友却大有意见,他就是后来扬名于天下的元朝著名学者岳柱(元延祐年间人)。岳柱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遇事总爱动脑筋。他打听到营邱子过去博学多才,为人师表,可现在为什么老爱打瞌睡,对学生不负责任呢?他决心解开这个谜。
有一天,上习字课,营邱子叫学生按字帖写字,自己伏案便睡,这下课堂里就乱了套。这些富家子弟自由惯了,有的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蟋蟀,进行逗玩;有的嬉笑追骂;有的在习字本上画些乌龟王八什么的。岳柱趁众学生闹得起劲时,悄悄走到讲台旁,摇醒正在打瞌睡的营邱子,低声问道:“先生,您为啥老是打瞌睡?”
营邱子正在做白日梦,朦胧中被岳柱摇醒,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迷迷糊糊看了一下四周,又习惯地摸摸自己的脑壳,故作神秘地回答道:“我是到梦乡去见古圣先贤去了,就像孔子梦见周公那样,然后将古圣先贤的教训传授于你们。”说完便摇头晃脑地吟起:“采菊西篱下,悠然见北山。”
“不对呀,应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岳柱纠正道。
营邱子叹息道:“茫茫人世,芸芸众生,人妖不分,何分东南西北。”
岳柱知道营邱子所谓的梦中托言纯属谎词,至于营邱子故作糊涂的缘由他也能领悟一二,他想让营邱子改掉打瞌睡的坏毛病,左思右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上课时,当营邱子正摇头晃脑地读着:“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忽然发现岳柱也在打瞌睡,便大声呵斥道:“懒惰成性,真是朽木不可雕啊!”
可岳柱却不慌不忙地站起乘说:“先生,您冤枉人了,我是在学习呀!”
营邱子更怒了:“明明是打瞌睡,还敢诡辩!”
“真的,我到梦乡去拜见古圣先贤去了,就像您梦见古圣先贤一样。”
营邱子有意刁难岳柱,问道:“古圣先贤给了你一些什么教训?”
岳柱从容答道:“我呀,见到了古圣先贤,就问他们:’我们的先生几乎每天都来拜望你们,你们给了他些什么教训?’但他们回答:‘从未见过这样一位先生。’”
营邱子听了,顿时瞠目结舌,继而满脸羞愧。没想到一个身高齐腹的孺子,竟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揭穿了自己的谎言。从此,他改掉了打瞌睡的坏毛病,对岳柱更是悉心栽培。
no.20 朱丹溪医治怪病
苏州葛可久(名乾孙,元朝名医,著有《十药神书》),治病救人,在江南一带是个很有名望的医生。浙江义乌的医生朱丹溪隐姓埋名投师葛可久门下。3个月过去了,葛可久发觉这位学生与众不同,扫地、抹桌、捧茶、侍饭,无一不做,切脉、处方有时还超过自己,因此很器重他。
过了一段时间,葛可久变得闷闷不乐起来。一天,对朱丹溪说:“我要外出访友,少则十天,多则近月,家事就全靠你了。”并关照女儿要尊重师兄,一切要听他的安排。
一天,朱丹溪突然叫住师妹问:“师妹,你身体舒服吗?”认真地给她切脉,看舌苔,沉思很久,才说:“病在肌表,若不早治,势必入腑。我开一张方子,撮好药,你马上煎服。”
师妹问:“我有什么病?”
朱丹溪指指她的左臂说:“病在这只手臂上,明天就要发肿发痒,还会溃烂。如不及早医治,将会终身残废的!”
师妹常听父亲夸师兄为人忠厚老实,医木高明,于是不再犹豫,照药方服药和敷药青。3 天过后,好端端的左臂发红发肿了。5 天过去,变成紫褐色,疼痛加剧,化脓后,脓血流了三天三夜。经朱丹溪的精心治疗和调理,渐渐好转,过了半个月慢慢痊愈。
一天,葛医生回来,一见女儿,大惊:“你这病怎么好的?”
朱丹溪说:“心痈痛我也没有治过。我想,如果直接将心痈痛告诉师妹,她必定害怕。因此我就故意将她的注意力引到手臂上。我一边用内服散药,一边用膏药外敷,将毒引出,终于治好此病。”
葛可久老泪纵横,说:“不瞒你说,女儿的病,我也发觉了,知道无法医治,才借访友为名,外出求方找药去的呀。”
从此,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葛可久将自己所有的秘方一一传授给了他。朱丹溪直到告别时,才说出自己的真名。葛可久想起往事,更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人。
no.21 王冕解谜骂财主
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公元1287—1359年),小时候给财主放牛。年底领工钱时,财主说:“你如果能解答出我的一个问题,就把工钱给你。”
王冕说:“你问吧。”
财主说:“从前有伙穷人在锄地,挖出了一块玉壁。大家叫道:‘是块宝贝呀!我们分了吧。’于是他们就把玉壁砸碎了,一人分到一块。可是他们却不懂,这块价值千金的玉壁一旦砸碎了就分文不值了,结果,这伙穷人仍旧是两手空空。——这是个故事谜,猜一个字,你猜吧!”
王冕说:“你讲‘穷人分宝贝还是穷’的意思,这不是‘贫’字吗?”财主只好把一年工钱付给王冕。
王冕在财主家放牛,受尽折磨。一天,他对财主说:“东家我说个故事,请你猜一个字。猜出了,我白给你干一年;猜不出,我就要告辞回家了。”
财主说:“行,你讲吧。”
王冕说:“从前,有个财主想出外做生意发大财。他雇了一个伙计,在合同上写明:财主出钱,伙计出力,一年后赚了钱三七开。干了一年果然发了大财。为了独吞,当伙计来分利时,财主哭丧着脸说:‘昨天我们分手时,马受惊狂奔过来,把那只装钱的箱子踩扁了。’这样,那些钱全部装进了财主的腰包。你猜猜这是个什么字?”
财主猜不出。
王冕说:“那财主对伙计说:马踩扁了钱箱,马和扁合在一起不就是‘骗’字吗?财主老想骗人嘛。”
财主被王冕借机骂了一通,脸色红一阵、白一阵,但又不好发作,只得让玉冕回家。
no.22 丹溪明欺暗帮
一天,朱丹溪出诊。在城门外,见一群流氓在欺负一个农民。只见一个流氓夺过旁人的扁担,趁对方不备,狠狠地朝农民后背腰脊处打去。只听得农民一声惨叫,顿时脸孔蜡黄,一个坐马跌,跌倒在地。
朱丹溪立即分开人群冲上去,接住打手的扁担,抬起脚就朝农民受伤的腰脊处踢了一脚,一边轻描淡写地说:“算了,算了!”围观的人们大为惊讶。
流氓们见自己占了上风,一向爱打抱不平的朱丹溪也没替农民说话、乐得下台,说:“看在朱先生的面上,这回饶了你!”说罢,扬长而去。
跌倒在地的农民痛斥朱丹溪,朱丹溪见这农民自己能从地上站起来,便微笑道:“不要急。我问你,当时你挨了一扁担,马上跌坐在地,你是否还记得,耳朵里发出嗡嗡之声,下肢一阵麻木——”
农民说:“是这样。”
朱丹溪说:“我踢你一脚,是因为你的腰部当时已经受损移位,如不及时复位,将会引起终身瘫疾。踢了你后,你又感到怎么样?”
农民想,对呀!踢一脚不是反而能站起了吗?原来这一脚是替他治伤的呵。当下农民连连赔罪。
朱丹溪又替他检查一遍伤势,并用药替他敷贴,另外还给了些药末,要他用酒吞服。不几天,农民的伤势果然痊愈了
no.23 朱丹溪两张奇方
冯老四夫妻俩平时信神求鬼。一次,儿子生了病,求神拜佛都无济于事。就决定将未婚媳妇接过来,洞房里冲冲喜,据说可以克邪。冯老四的舅佬坚决反对,去接朱丹溪来看病。
朱丹溪见病人病情确实十分严重,又见他们正准备迎亲冲喜,便说:“要冲喜何必叫我看病,要看病就决不可冲喜!”
冯老四的妻子说:“先冲喜,后服药,不是两下都顾到了吗?”
朱丹溪再三劝说无效,很生气,立起身要走。舅佬却请他无论如何开个药方再走。朱丹溪就写下一张药方,嘱咐立刻把药撮来。可是冯老四夫妻并不把这当一回事,只忙着办喜事。等接回新媳妇,拜过堂,入了洞房,儿子的病情更加重了。老夫妻俩这才赶忙拿药方上街去撮药。
药铺老板是朱丹溪的朋友,熟悉医道。见药方上写了四味药:花槟榔、没药、红娘子、独活。每味药后面又都未写上数量。想:“花槟榔”是杀虫药,“没药”治伤,“红娘子”是毒性药,“独活”是祛风活络的。这怎能配成方呢?又一想明白了,对冯老四说:“这纸上明明写着‘花槟榔没药,红娘子独活’。你们为什么不听丹溪翁的话?这不是要儿子送命,媳妇守寡吗!”冯老四夫妻俩懊悔已来不及了。
事有凑巧,过些时候,邻村上寡妇陪同女儿到朱丹溪那里看病。她女儿的病生得奇怪,茶饭不思,精神萎靡,有气无力。王寡妇说:“这是我独生女儿,我招了个女婿,女婿住在我家,还没成亲呢。”
朱丹溪笑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给他们成亲呢?据我看,这病不用服药。只要‘带病冲喜’,就会好的!”
王寡妇说:“冲喜?先生,听说冯老四夫妻不听你的话,硬给儿子冲喜,不是冲出事来了吗?”
朱丹溪说:“这要看毛病而定,你女儿的病,却非冲喜不可!”
王寡妇硬要开方,他就写了十四个字给她。
王寡妇拿了“方子”请隔壁的老秀才看。老秀才一看,上写:“休讶红娘先大腹,槟榔自幼寄奴家。”忙说:“好药,好药,真是好药!”
原来,红娘子、大腹皮、花槟榔、刘寄奴,是血味中药丸,现在联成了
两句诗,这意思就再也明白不过了!王寡妇终于给女儿冲喜结婚了。
女儿的病立刻消失。不上半年,竟产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外甥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