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东下冯遗址 东下冯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南北两岸的台地上,是夏商时期晋南地区的典型遗址,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
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以东下冯类型遗存和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遗存最为重要,东下冯类型时期发现有里外两层沟槽,平面呈回字形,沟壁上发现有窑洞式房子和储藏室等。二里岗时期发现有城址。该城址内西南角发现有一组排列有序的圆形建筑。发现的遗物有陶器、骨器、铜器、石器等。
东下冯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对于探讨夏时期晋南地区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与发展、夏商文化变迁的研究。
no.2 芮城古文化遗址群
芮城古文化遗址群位于芮城县境内。这里古文化遗址众多,是研究我国黄河流域更新世早期、旧石器时代至龙山文化晚期的重要古文化遗址之一。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发掘,仅在长达13.5公里的犀河遗址区内,就已掘出石器地点11处,出土的数十种古生物化石中,绝属动物占53%,绝种动物为 100%。出土文物既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各种较为完整的石器组合,又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各种陶器组合。遗址有房基、窑穴、灰坑、墓葬等。区域内地质断代明确,地层清晰,剖面完整。从1000多万年前的早更新世至现代地层划分十分清楚。文化内涵包括从 180万年前的烧骨灰层与蓝田猿人时代同期的遗址,到仰韶时期庙底沟一、二期文化类型、龙山文化三里桥类型等各个时代,极为丰富。
美食:
芮城麻片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产于黄河北岸的芮城县。是用芝麻、小米汤、熟面粉、大豆油、柠檬酸、广东榴花白糖等十余种原料和质软甘甜的芮城井水精制而成。片薄如纸,晶莹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食后有余香。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长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老幼咸宜。在市场上享有声誉。
no.3 开元铁牛与蒲津渡遗址 开元铁牛与蒲津渡遗址亦称唐代铁牛,位于永济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各四尊。铸于唐开元十二年(724),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1989年8月在蒲津渡遗址上经勘查发掘,处于黄河古道东岸的四尊铁牛全部出土。距蒲州城西墙51米,距西城门110米。铁牛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伏卧,高1.5米,长3.3米,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牛侧均有一铁铸高鼻深目胡人作牵引状,现已露出地面部分高1.5米,肩宽0.6米。四牛四人形态各异,无一雷同;铁牛雄健壮硕,头昂角矫,目似怒,耳如听,造型逼真;铁人体格健壮,英勇魁伟,形象动人。大小基本相同,据测算,铁牛各重约30吨左右,下有底盘和铁柱,各重约40吨,两排之间有铁山。从出土铁牛的位置推测,河西岸也有同样的4尊铁牛、铁人、两岸由每根长约540米、直径30毫米的铁链锚在牛柱之上,由铁链数根连接架设浮桥,浮桥在河心诸岛上经过,成为两岸经济往来的重要交通要道。据文献记载,蒲津桥,是我国黄河上创建最早而又延时最长的一座浮桥,也是唐代黄河三大桥梁之一。 蒲津渡是古代黄河的一大渡口,位于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蒲津渡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之交通要冲,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据《春秋左传》记载,昭公元年,秦公子咸奔晋,造舟于河。《初学记》:“公子咸造舟处在蒲板夏阳津,今蒲津浮桥是也。”《史记·秦本纪》又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初作河桥。”张守节《史记正义》谓:“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以后东魏齐献武王高欢、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这儿建造过浮桥。唐初,河东为京畿,蒲州是长安与河东联系的枢纽。开元六年( 718),蒲州被置为中都,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齐名。开元十二年(724),为了加强对唐王朝的大后方河东地区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张说主其事,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疏其船间,倾国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通典》、《唐会要》、《蒲州府志》均记载此事。据记载当时冶铁结链为揽,熔铁铸牛做墩。竟用去17万多斤的生铁,相当于当时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有宋一代,蒲律渡仍是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宋朝黄河水泛滥成灾,将浮桥冲断,八只铁牛被冲到下游的泥沙中。有一个怀丙和尚在两艘大船上装满泥沙,然后将船开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让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结实的绳子,潜入水底,将绳子绑到铁牛上,绳子另一端栓在船上,怀丙和尚指挥众人把船上的泥沙铲入河中,河底的铁牛依靠大船和自身的浮力,逐渐离开河底悬在水中。人们奋力划船回到浮桥处,将铁牛拖回原处,使两岸的浮桥重新连接起来。金元之际,浮桥始毁于战火,只剩下两岸的铁牛。后来因三门峡水库蓄洪而使河床淤积,河水西移,铁牛被埋入河滩。 今蒲津渡遗址,西距黄河堤岸2.8公里,隔河遥望陕西省朝邑县,东距古蒲州城西墙约六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门(即蒲津门)近百米。1988年、1991年对蒲津渡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和科学发掘。根据发掘结果,唐蒲津渡遗址最深处距今地表 6.5米。在靠当时河岸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竖钉的柏木桩,垒砌石条间贯注有铁锭,又以米浆白灰泥粘合缝隙, 十分牢固。这道石堤明确地可以看出系分两次砌筑。在紧靠石堤处发现了四尊铁牛、四个铁人、两座铁山、三个铁墩、六根铁柱。还发现一座四米见方的砖屋遗址,门坎向东,当是管理渡口之所在。发掘中还发现了唐开元通宝、宋天圣元宝、元丰元宝、金正隆元宝等十余枚铜钱。 蒲津渡遗址是一处具有丰富遗存的大型遗址,也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它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铸技术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从而为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及黄河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用资料。 住宿: 交通: 美食:
永济的宾馆一般是新建的设施,卫生条件较好,长途车站附近有很多小旅馆房价 8-15元
永济出发的黄色2路公交可到达
蒲县和永济靠近陕西,所以秦味小吃居多。这里的牛肉饺子别具特色,面皮很硬,肉馅偏咸,连汤带水。解饿又顶时候,而且便宜实惠,我们三个人才要了6元钱的,没吃了。是2001年的事了。
no.4 合河遗址
合河遗址位于芮城县黄河东岸的合河村附近。为河湖相沉积,东北高西南低,冲沟多作t字形,与黄河相接。在北起独头北构、南迄洞口南沟的长达13.5公里内,有石器地点十一个,石器分别发现于距地表20多米的红色土之下的砂砾石层和泥灰层中。合河遗址是目前华北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一处旧石器文化遗址,由于石器的一定组合特点代表一定的文化性质,故合河遗址被命名为“合河文化”,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内外考古学术界所瞩目。合河文化上与西侯度文化、下与丁村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其地质时代、为中理会新世早期,约与陕西蓝田猿人时代相当。
no.5 蒲州故城遗址 蒲州故城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约13公里处,为唐至明朝的遗址。 蒲州古城则是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所封中都的所在地,以后金、元、明、清各朝均有重修。唐代蒲州城(外城)周长约5700米,明代蒲州城(内城)周长约5400米。明代蒲州城砖砌城墙保存完好,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都保存较好。 蒲州古城因为保存较好,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no.6 西侯度遗址 西侯度遗址在芮城县西北隅中条山之阳的西侯度村背后,西去合河遗址三公里。石器、动物化石,以及烧骨和带有切痕的鹿角等,发现自厚约50米的红色土之下的砂砾石层中。石器有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等类型。石器主要属石片文化传统。原料多为石英岩。动物化石有二十余钟。其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早期,距今一百多万年,是华北迄今天发现最早的一处旧石器文化遗址。
no.7 禹王城址
禹王城址在山西夏县城西北7.5公里中条山麓,临涑水河,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地沃腴,气候宜人,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史记》、《水经注》等记载,夏禹曾在此建都,因而县以夏名。在禹王乡有古城址大、中、小三座。大城面积广袤,部分建在峨嵋岭上,墙高耸,出土大量春秋战国遗物和汉代砖瓦。中城居西南,与大城紧连,出土上有云纹的瓦当和上有“海内皆臣,岁丰登熟,道无饥人”铭砖,小城毗邻中城,城旁有“青台”遗迹, 附近有铸铜作坊遗址,出土礼器陶范和钱范,尤以五铢钱泥范最为珍贵。经由史籍考证,大城即战国时期魏都安邑,中城为秦汉时期的河东郡治,小城建于东周,至北魏仍沿用。
no.8 马村砖雕墓 马村砖雕墓位于山西省稷山县城西4公里的马村西部,墓群年代当为宋金时期(公元960年-1234年)。 马村砖雕墓总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马村砖雕墓以砖雕的形式表现了墓主人生前居室的布局样式,一般多为前厅后堂、左右配置厢房的四合院结构,再现了当时的建筑风格,为宋金时期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该墓地出土的戏曲乐舞砖雕,再现了当时的戏楼结构和戏剧表演的舞台形式,是迄今所发现的最为重要的戏剧史实物资料之一。同时,该墓地发现的二十四孝立体雕塑,造型生动,体态优美,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马村砖雕墓的砖雕精美丰富,对研究宋金时期的建筑、戏剧、社会风俗、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都有重要价值。 交通: 美食:
从运城出发到稷山县城,县城西3公里马家村,坐出租车5元或自驾车
特色食品有:稷山油酥麻花和稷山板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