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阿丽亚娜火箭三次大爆炸原因何在?
阿丽亚娜火箭三次大爆炸原因何在?
自80年代起,在竞争激烈的航天领域,除了美国和前苏联两家外,还出现了一个新对手,她就是由欧洲航天局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阿丽亚娜火箭。
欧洲航天局成立于1975年5 月,参加国有比利时、丹麦、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瑞典和英国。阿丽亚娜火箭的诞生,曾被誉为欧洲团结与自主的象征。
经过不断改进,阿丽亚娜火箭的运载能力和其他性能不断提高,完全可与美、苏已有的航天运载工具匹敌。然而,在阿丽亚娜火箭的发展史上也发生过多次重大事故。其中有的被怀疑是人为破坏,但一直未能破案,从而成为现代航天史上的一个谜团。
1980年5 月23日,位于南美洲东北端、濒临大西洋的圭亚那合作共和国的科鲁,天气晴好,阿丽亚娜ⅰ型火箭将在这里的一个火箭发射基地进行第二次试射。基地上一片紧张气氛,因为这次试射成功与否对阿丽亚娜火箭的质量和所能达到的商业化程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专家们事先做了充分准备,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经过200 次的试车都未发生故障。可是事与愿违,尽管专家们丝毫未曾懈怠,但火箭升空才几秒钟就突然爆炸。
据调查者报告,遥测仪记录显示第一级火箭四台发动机中有一台失灵,可能是导致火箭爆炸的原因。发动机制造者、欧洲火箭发动机推进协会的设计师们耗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对他们制造的37台发动机作了检查、试验,均未能找到今人满意的答案。于是,有人便认为是发射平台有问题,也有人认为是发动机里被放入异物导致爆炸。
两年之后,法国国防部负责安全事务的官员让。克洛欧就阿丽亚娜火箭的这次事故拟就一份调查分析报告。据说,这份被列为國家绝密文件的报告是报给國家参谋部主任的。克洛欧在报告中指出了蓄意破坏的可能性。据他描述,有个参与试射的工作人员将一个重仅2.4 克的微型雷管放入了火箭燃料舱,他曾与一个美国记者接触过。火箭发射前夕,这个美国记者离开了法国。官方对此没有表态,负责全面调查这次事故的法国國家航空研究中心也一直没有公布他们的调查结果。
1986年5 月31日。在圭亚那科鲁基地进行了阿丽亚那火箭的第18次发射,也是阿丽亚娜ⅱ型火箭的第一次试射。这枚火箭只要运载一颗2175公斤重的通信卫星,而以往发射的阿丽亚娜火箭一般要同时运载两颗卫星。
火箭原定于格林威治时间0 点3 分升空,但在点火之前出现故障而被迫推迟了50分钟,点火指令下达后,计时倒数至零,火箭脱离发射平台直插天空,一切似乎都很顺利。谁知升空4 分36秒之后,第三级火箭发动机骤然熄火,火箭很快离开预定轨道。这时,地面控制中心只好通过遥控设施将火箭携带的卫星炸毁。这颗卫星属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价值5500万美元。至此,阿丽亚娜火箭在18次发射中已遭到4 次失败,多数是因为第三节火箭的问题造成的。阿丽亚娜火箭一再出事故无疑损害了她的信誉。此后,发射试验停止了16个月,阿丽亚娜火箭公司因此损失了7 亿法郎。
在此期间,火箭制造厂实行了非常严格的保安措施,火箭周围设置了电视监视系统,严密观察安装工作的全过程。同时,一个专门调查组就是否有人进行蓄意破坏展开了全面调查。但是,调查人员发现,进入发射基地的人员和可以接近火箭发射系统的人均难以统计。由于缺乏证据,无法确定可疑分子,调查结果只能将“5.31”爆炸归因于技术上的疏忽。
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避免遭到人为破坏或出现技术疏忽的措施,但是阿丽亚娜ⅳ型火箭于1990年2 月22日第三次发生空中爆炸,火箭运载的两颗日本卫星也一起被毁。
几个星期后,据有关人士透露,事故系一块布片堵塞供水管道一个阀门,造成一个涡轮机完全停火运转所致。人们自然要问:“布片是怎样进入火箭的?”“是谁放进去的?”为此,调查人员审查了负责安装水管的工人,但至今未有结果。
no.2 英国军事科学家为什么相继奇异死亡?
英国军事科学家为什么相继奇异死亡?
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82年以来,英国连续发生军事科学家相继奇异死亡事件,尤其是在1986年至1988年这三年期间,平均每个月就发生一宗,死亡者均为高级专门人才。死因之离奇、死亡时现场状况之怪异,令人不可思议,然而迄今为止,这个离奇死亡名单仍然是个问号,而且离奇死亡的人数仍有增加的趋势。
最近的三个案例发生于1988年春夏之交。8 月份萨里郡的马可尼公司市场经理助理、60岁的费里在公司触电身亡,死因不明。一周后,海军电脑软件工程师贝克哈姆又在萨里郡的沃金市家中被发现死亡,死时身缠电线,嘴里还塞着一块手帕。警方赶到现场后,对之进行了仔细地勘查,但最终仍无法判定其死亡原因,因为贝克哈姆死在一间锁着的小屋里。如果是他杀的话,凶手是无法进去的,而且整个现场全无挣扎迹象。如果断之为自杀,这也不太可能,因为贝克哈姆之妻坚决否认此说,她以为她的丈夫根本不可能自杀。
她说,“我们婚姻美满,夫妻和睦。”此外,贝克哈姆在工作上也很满意,他工作称职,收入也不错。再者,贝克哈姆和他的妻子还有三个未成年的女儿,有一个完满的家庭。因此,贝克哈姆实在没有理由结束自己的生命。
到了9 月份,在伯克郡又有一航天工程师霍尔,由于吸入了汽车排放的废气而身亡,终年仅33岁,死因仍不详。
上述三起案件间隔的日期并不长,而且性质接近,或触电而死,或吸入废气而亡,由此引起了报界的追踪报道。记者们将这三起案子与过去发生过的神秘死亡案件联系了起来,结果发现它们之间似乎有某种类似之处。
首先,死亡的12个人中,有一半是在马可尼公司工作。这是一家专门承包国防军事项目的公司,参与了美国“星球大战”的研究计划,并在过去的10年中从英国内外一共获得了35亿英磅的国防项目合同。
除了费里和贝克姆之外,在马可尼公司近年奇异死亡的人还有:1986年10月,26岁的专家谢里夫尸体在其轿车中被发现,其颈部被缠在一棵树上,在汽车开动后被绞死。死因同样不明。
1987年1 月,该公司的高级专家皮尤又因塑料包塌压事故而身亡。
1987年4 月,从事秘密雷达项目的桑兹在驾车高速行驶时撞墙而死,时年37岁,死因不明。有人认为他是因其父亲得了不治之症后,一直抑郁不振而自杀的;但人们大多怀疑自杀之说。
其次是其余死者都与机密的军事高科技有关。例如,46岁的佩普尔是皇家军事科学院高级讲师。1987年2 月,他和他的妻子赴宴归来后,其妻子先上了楼,他则独自将汽车开去车房;第二天上午人们却在车库中找到了他的尸体,死的姿势是仰卧于车厢上,死于废气中毒。原因不得而知。
又如52岁的皇家军事科学院专家布里坦,1987年1 月在停放的轿中死去;52岁的武器工程师奈特于1988年3 月因吸入汽车废气而气绝身亡……
对这一奇异现象,人们十分惊奇、百思不解,作出了种种推断。在英国的新闻媒介中,人们对此更是十分关注,不断探索其原因。归纳起来,可主要分为两种不同意见:一种人认为,这些专家奇异死亡的原因均与他们的工作负荷重有关。由于从事的是高级军事科技工作,保密程度大,因此他们大多感到工作压力太大,从而引起精神崩溃而自杀;另一种人认为,这些军事科学家可能涉及向外国情报机关提供机密资料,事情败露之后怕受惩罚,不得不自杀或被人杀死以灭口。
对于第一种意见有人持异议,其代表是马可尼公司的人事管理负责人。
他们反驳的根据是:“我们调查了每一个专家,至今未发现一例过度工作的案件。”
总之,人们对这一奇异事件众说纷纭,社会舆论哗然。在国会议员的强烈呼吁下,英国政府出面过问此事,内政大臣赫德下令警方对这一系列事件进行彻底调查,弄个水落石出,但结果却令人失望,没有找出根本原因,最后不了了之,因为没有证据显示各案之间有关联。何时能解开这些问号,至今仍是个未知数。
no.3 非洲是否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非洲是否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农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人类伟大的发现,因此,学者们100 年来对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一直在考察和研究。非洲是否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一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一个悬案。一些学者认为:非洲的农业是从西亚经埃及和北非传入非洲大陆的。他们坚持:农业的发源地,从全世界来看,只有三大中心。一是西亚被称为“伞形”的地区,范围包括伊朗德。卢兰平原山地侧翼,土耳其东南部及约旦高地南部,其中巴勒斯坦的邪利哥、约旦的贝哈、土耳其的萨约吕、伊朗的甘尼。达勒都是重要的农耕遗址。二是东亚区,有学者将其分为由北向南的以下四带:北华带,包括黄河流域以及东北的南部;南华带,包括西至秦岭,东至长江流域附近以南的大部分中国国境;南亚带,包括自缅甸、泰国以及中南半岛;南岛带,包括马来半岛及亚洲大陆南方的岛群。三是中南美洲区,包括墨西哥盆地和瓦哈卡河谷等地区。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非洲也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十月革命后,苏联学者瓦维洛夫采用全球性方法,研究农业起源问题,1935年他将植物学和植物地理学数据的系统分析同农业植物编目和遗传学研究结合起来,得出结论认为:栽培作物最早出现的8 个地区,其中一个即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他推测非洲可能存在栽培作物起源中心。后来英国植物学家达。林顿修正为9 个起源中心,它们是:西南亚、地中海、埃塞俄比亚、中亚、印度一缅甸、东南亚、中国、墨西哥、秘鲁。但是直到60年代后,人们才开始注意到瓦维洛夫的推论。一些学者才将非洲视为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1968年《人类学杂志》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论证非洲农业起源论文,其中有戴维斯《西非农业起源》、余戈《撒哈拉农业的起源》、塞登《东非和南部非洲农业的起源和发展》。70年代,费奇和奥立弗发表在《非洲历史研究》上的《非洲史前研究报告》也探索了非洲农业起源问题。1976年英国学者兰德尔斯发表专著《班图文明》肯定了非洲作为农业起源中心的观点。有两位有突出贡献的学者特别值得一提,一位是法国的波蒂埃,他的著名论文《农业技术的起源、发展和推广》,对非洲农业的起源中心作了较充分的论证。另一位是美国的墨尔达克,他根据他对西非农业起源中心的独到研究,在其著作《非洲民族和文化史》中得出结论:“非洲农业是独自起源和发展的,但这点长期被人们所忽视,从大量已被驯化的作物存在在黑非洲来看,我们可以把非洲列入对人类历史起了重大作用的四个农业中心之一”。根据上述学者们的研究,非洲农业大致是在以下几个中心地带发展起来的。非洲——地中海中心。范围包括从埃及到摩洛哥和部分撒哈拉地区。这一地区培育了一些谷类豆类植物;西非热带草原地区。生产谷物的农业在这里形成;赤道热带森林边缘中心。这一地区农业特点是园艺业与食物采集并存,非洲大部分茎块作物在这里起源、栽培;埃塞俄比亚——东非中心。一些学者认为起源于非洲的农作物达250多种之多。
根据持此类观点的学者对考古学发掘的材料的解释:远在7000多年前,东北非就产生了农业。在尼罗河流域,人们已开始种植小麦、大麦等。卓有成效的农业生产是以后古埃及文明的基础。与此同时,农业也萌芽在撤哈拉地区。当时撒哈拉地区远不是今天这个样子,那时气候湿润,水草丰茂,湖泊成串,河流纵横,大概和今天苏丹那样的大草原差不多,在这个地区发现
的一些壁画和雕刻表明了这一点,画上有一些野生动物,这些动物都是离不开水草的。撒哈拉早期的壁画,有人们收割和清理谷物的情形,一般认为,这是初期农业的萌芽。公元前5000年撒哈拉沙漠逐渐干旱。人们向多山的地区迁徒移动。以后他们又由此转向撒哈拉以南的热湿润大草原,并定居下来,继续发展和从事农业。草原以南森林边缘地区的居民,原来就培育了非洲品种的甘薯、油棕仁等作为他们的食物。由于和迁徙而来的谷物种植者的接触,生产方法有了进一步改进,食物种类也显得比以前更加丰富,并且能向森林深处的空隙处垦植。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埃塞俄比亚高原也出现了农业生产,以后农业由此逐步传入今肯尼亚和但桑尼亚地区,再影响到南非和中南非。以上是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大概情形。此外,植物学和语言学间接提供了证明。在苏丹各族的语言中,“可以发现丰富的植物学词汇,当地居民能区分农作物的不同的类型,对各种农作物成熟的条件充分了解。关于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和成熟期都有专门术语,根据几种不同的非洲语言编成的植物学词典,表明植物学的概念极为丰富,这是栽培作物上千年的历史证明”。西非的伊多玛语和约鲁巴语是6000年前从同一语种分出来的,今天这两种语种中关于豆类、山芋等植物的发音竟完全相同,这意味着在6000多年前,西非就出现了不少农作物,开始了农业生产。
还有一些学者对非洲是否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则持保留态度。认为还有待准确可靠的考古材料发现后才能作结论,特别是应以直接的考古证据为依据。因此,目前的结论应是推测性的。
no.4 何处最早栽培玉米?
何处最早栽培玉米?
在美洲漫长的印第安文明史上,玉米在土著居民千百年的培育和种植,玉米在热带地区和高原上民的食物、智力发展、宗教习俗和生产技艺方面始终发挥主导作用。经过美洲土著居民千百年的培育和种植,玉米在热带地区和高原上都生长得茂盛,特别是在墨西哥和秘鲁,玉米是最重要的作物,所以人们就把它们说成是“玉米文化”的國家。现今,从加拿大到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的广大地区,玉米仍然是最基本的农产品之一。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还不能确定最早栽培这种作物的地点,其原因主要在于:玉米原是野生植物,经人工培植后才成为一种多产的农作物,所以很难确定其最早栽培的时间和地点;此外,在墨西哥、美国、秘鲁等地都发现了玉米化石,但因其分布范围过广,所以就更难找到最早栽培的地点。
直到1945年,关于玉米作物的起源地还是个待解之谜。考古成果表明,早在公元前1000年在秘鲁山谷和墨西哥谷地就生长有玉米,但它们并不是原始的。约公元前500 年在美国西南部,也已有了玉米。上述的资料是以最一般的方式证明,从今美国的亚利桑那到南美洲的秘鲁之间、这个广表地区的某个地方,土著居民开始种植玉米。此外,也有人提出另一种假设,玉米的起源地可能在亚洲的西南部。
但是在1948—1950年期间,美国学者在新墨西哥州的巴特洞穴发现了这种植物的史前残存物,其中有玉米芯和大小不一的根茎叶,它们代表一系列演化过程,通过放射性碳测定,其最古老的日期约公元前3600年。所发现的玉米为墨西哥的帕洛马种,另一种是带荚壳的品种。
经鉴定,墨西哥的玉米有四个品种:托卢卡的帕洛马种,生长在海拔2200米至2800米高的地方,长有短穗,20多行玉米粒。黄玉米种,生长在海拔
1600米至2000米高处,长有更短的穗子,平均有15.4行玉米粒。矮杆种,生长在平地上,但可移植到1800米高度,长有中等长的穗子,平均有12.3行玉米粒。纳尔一特尔种,起源于危地马拉,后传播到墨西哥,可在1800米高处生长、长有短穗,平均有11.14 行玉米粒。
1949年在墨西哥西北部塔毛利帕斯的佩拉山洞,美国学者理查德。马内什发现了史前玉米的样品,它们也呈现出一系列演化过程。放射性碳测定其最古老的样品约生长于公元前2500年。鉴定结果表明,所述的玉米为早期的纳尔一特尔种。
1954年,马内什和大卫。凯利在因费尼利奥峡谷发掘了罗梅罗和瓦伦瑞拉山洞,其中的玉米显示出同巴特洞穴的样品相似的特点,其生长时期为公元前2200年。而在罗梅罗山洞发现的“特奥辛特”植物样品,属于玉米的最近亲植物,它存在的时期约为公元前1400—公元前400 年之间。
在其他一些出土物中还能找到玉米样品。1954年,一些学者在今墨西哥城地下70米深处找到并鉴定为野生玉米的花粉颗粒,其存在期相应为冰川期后期,约在8 万年前。这些玉米花粉的化石颗粒证明,所述的植物是在美洲土生土长的;所栽培的玉米不是从“特奥辛特”植物演变过来的,而是野生玉米进化的成果。
由于上述的出土文物,玉米的起源地的范围已可缩小了。最后,1960年马内什又在墨西哥的特华坎、普埃布拉谷地作了初步探究,并发现了古代的玉米芯,但是它们是野生的。至此,关于玉米起源地问题的解决,已达到一个关键阶段。
然而,当代西班牙历史学家m.埃尔南德斯。桑切斯—巴尔瓦在其《美洲史》中提出另一种看法,他认为哥伦比亚的高级文化是同玉米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紧密相联的,所以哥伦比亚北部是玉米起源的地区,这种理论也得到一些欧美学者的支持。但是,其论点有待考古成果加以进一步的证实。
关于秘鲁的玉米起源问题,英国地理学家克利福德。t.史密斯认为,大约在公元前1400年玉米是从中美洲传入该国的。它的引进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秘鲁的栽培范围,同时也和其他新作物的栽培有联系,诸如花生、鳄梨和后来的木薯和丝兰。
至今,尽管关于玉米起源地的问题还是众说纷纭,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考古成果表明,墨西哥中部的某个地方很可能是玉米作物的起源地。
no.5 马铃薯何时传入中国?
马铃薯何时传入中国?
马铃薯的称号极多。在东北地区叫“土豆”;华北地区叫“山药蛋”或“地蛋”;西北地区叫“洋芋”或“阳芋”、“洋山芋”;广西人称之为“番鬼慈姑”;广东人称之为“荷兰薯”;江浙一带叫它“洋番芋”。马铃薯属于茄科,它和茄子、辣椒和西红柿等蔬菜是一家子,它可以在春秋两季播种。
马铃薯本是野生于南美洲秘鲁、智利、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等地的一种不知名的高山区茄科植物,是印第安人最早利用并驯化了它。最新的考古发掘表明:远在距今4000年以前,印第安人已经学会栽培玉米、马铃薯、善茄、龙舌兰等农作物。当地人在海拔200 米的高原上种植马铃薯,这里的寒冷气候不利于生长稻子与小麦等庄稼,却易于生长马铃薯,从此,马铃薯与玉米一起成为两朵“并蒂开放的印第安古文明之花”。印第安人将马铃薯作为其主要食物之一,据说,山地的印第安人还给马铃薯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
“爸爸”。古印第安人十分尊崇马铃薯,并把它塑造成保护印第安人的英雄和神灵。那么,最早被美洲印第安人驯化并食用的马铃薯是如何被传播到世界其它地区的?又是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目前,马铃薯已分布世界各个地区,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之一。在欧洲,特别是在东欧、北欧和前苏联,马铃薯是人们的主食。但是,马铃薯最初并不是被当作粮食(甚至主食),而是被当作观赏植物介绍到欧洲的。
在1536年西班牙人访问南美洲以前,欧洲人并不认识马铃薯。马铃薯传入欧洲的时间稍晚于玉米,约在1525年至1543年之间。说来奇怪,当时欧洲人并不知道马铃薯的食用价值,只是由于它花朵艳丽且枝叶稀疏而成了某些人庭院里的观赏植物。1565年,西班牙国王菲力浦二世把马铃薯作为礼物送给罗马教皇,在场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盛赞马铃薯花朵的典雅洒脱,于是马铃薯的花枝一时身价倍增,意大利人又送给马铃薯一个新的称呼:“地豆”。现在我国辽宁一带的农村还有此称呼。
18世纪末,马铃薯传入法国,当时正值法国粮荒时节。有一位药剂师名叫巴尔孟契耶,他不但撰写有关马铃薯的书籍,还亲自栽种马铃薯,并请了许多有名望的客人参加他的家庭宴会,筵席上的每盘菜均用马铃薯做成。之后,他又到处介绍马铃薯的长处——适应性极强、产量极高。他还亲自前去请求国王和王后协助推广马铃薯,结果在巴黎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王后玛丽。安东诺特把马铃薯的花束用针插在头发上,国王本人也将小小的马铃薯花别在外衣上。以后,所有的朝臣都在钮扣孔里插上马铃薯花,小姐和太太也把马铃薯花当成最高贵最时髦的装饰品。为了有更多的马铃薯花佩带,法国人大量种植马铃薯,使马铃薯栽种量增大,灾荒之际的法国人也利用它度过了无米的灾难,从此,马铃薯又得到了一个美名——“地下苹果”。据说,有些欧洲人曾食用苦味的和有毒的马铃秧结下的绿果,因此而中毒,所以他们又称马铃薯为“妖魔的苹果”。
19世纪初期,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在荷兰的鹿特丹看到了美丽的马铃薯花,很是喜爱,于是出重金买了一袋马铃薯带回国内,将它栽种在御花园里。1842年俄国发生饥荒,老沙皇尼古拉一世强令农民种植马铃薯以充饥,积怨已深的俄国农民惜机发动了著名的“马铃薯暴动”。后来,人们渐渐认识到了马铃薯的食用价值:它含有多种维生素,除含有大量淀粉外,还有蛋白质、磷、铁和无机盐等等,其营养价值是胡萝卜的两倍,白菜的三倍。甚至有报道说:每天只吃全脂牛奶和马铃薯,便可得到人体所需的一切食物元素。马铃薯逐渐成为人们的粮食和蔬菜之一。
以后,马铃薯被引种到印度、爪哇和苏门答腊,再从那里传到我国和日本。但是,马铃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各种各样的说法均有:第一种说法是,马铃薯引种到我国的时间大约在16世纪,但它成为粮食作物的时间却很晚;第二种观点认为,大约在17世纪的明朝末年,马铃薯传到了我国;第三种看法是,马铃薯传入我国的年份还没有定论,但在1700年以前的福建省松溪县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换言之,1700年以前,马铃薯已引种到了我国;第四种意见是,马铃薯大约在16世纪传入欧洲,17世纪传入中国。最早在华北、京津和山东一带栽培,以后推广到内蒙;持第五种说法的是美国学者德。希。珀金斯,他认为,马铃薯传入中国的时间是由欧洲人发现美洲和太平洋群岛的时间而定的。马铃薯在17世纪被引进中国,它是经菲律宾群岛到达福建海岸,并且首先在福建种植的;
第六种意见认为,马铃薯在徐光启以前已传入中国,因为徐光启(1562—1633)所写的《农政全书》中记载有“土豆”。在《农政全书》卷二十八记载有下述一段话:“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由此可见,土豆的引进在1633年前无疑。更准确地说,马铃薯在1628年前已传入中国,并且广为人知、普遍栽种,因为1628年为《农政全书》出版的大致时间。
从上述种种观点看出:马铃薯传入我国的时间至今颇有争议,各种说法之间差距较大,这一文化疑案还有待新材料的发现和学者们的深入研究。
no.6 养蚕技术是怎样传到西方的?
养蚕技术是怎样传到西方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國家。据史料记载中国用蚕丝织造衣物已有近5000年历史。中国的丝绸很早就享誉海外,受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人的喜爱。
在历史上外国商人来往于东西方之间贩运中国生产的丝绸,逐渐形成了沟通欧亚大陆和“丝绸之路”。
后来中国的养蚕技术传到了西方,大约在4 世纪时传到了中亚、西亚。6 世纪传到了东罗马人建立的拜占庭帝国。关于养蚕技术西传的经过历来说法不一。
古代中国的养蚕技术对外严格保密,因而其西传过程也染上一些神秘色彩。据拜占庭历史学家普洛科庇阿斯在《查士丁尼战史》中记载,有几个印度和尚在6 世纪时来到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当时波斯商人以高价在那里出售丝绸,居间牟取暴利。这些印度和尚向查士丁尼皇帝献策,说他们有办法让拜占庭不再向波斯和其他國家购买丝绸。他们曾在一个叫赛林达(大约是新疆一带)的地方住了很久,发现产丝的是一种虫,丝从虫的口中吐出。
要从该国带走虫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可能把虫产的卵带来孵化。查士丁尼答应事后重赏他们。后来印度和尚果然取来虫卵,依法孵化,得到许多虫,以桑叶喂养,于是拜占庭境内能养蚕缫丝。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则波斯人为查士丁尼取来蚕种的史料。7 世纪时另一位拜占庭历史学家梯俄方内斯记载,皇帝召见曾在中国住过的波斯人,他们答应为查士丁尼寻找蚕种。他们绕道南高加索地区去中国,过了两年,大约在553 或554 年左右,带着蚕种返回拜占庭。蚕种是藏在空心手杖中带来的。在他们的指导下,拜占庭成功地养出了蚕,并结出了蚕茧。至此,拜占庭帝国首次使用在西方生长的蚕所吐的丝作为纺织丝绸的原料。在英国历史学家吉本所著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也记述了与此相同的故事。
对这两则蚕种西传的史料,历来都有学者表示怀疑。蚕卵放在空心手杖中藏一年多,这在养蚕技术上是说不通的。中国学者雷海宗从另一方面对这些史料持否定态度。他在《世界史上一些论断和概念的商榷》一文中认为,“中国向来对养蚕法没有保守过秘密,日本和所有远东國家的养蚕技术,都传自中国。至于拜占庭在6 世纪中期如何由中国学得此术,在当时中国并未注意及此,也无人主动地向外传播养蚕法。少数人编造这样一个故事,一方面是故意地神秘其说,以便抬高蚕桑的地位,另一方面是贼喊捉贼,这是他们自己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的无意反射,因为他们学得养蚕术后,立即定为國家的秘密,禁止外传,以便拜占庭政府可以垄断。欧洲的历史学家不加思索地传播了一千四百年。”与养蚕技术西传有关的还有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在今天新疆的和田(旧称于阗)古代有一个叫瞿萨旦那的國家。该国向东国(中国)求取蚕种,但是东国国王秘而不赐,还严令边关禁止蚕桑种子出口。
于是,瞿萨旦那王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以卑言厚礼向东国公主求婚,获得了允准。迎娶公主时,瞿萨旦那王告诉迎娶公主的专使说,你告诉东国公主,我国没有丝棉,她可以把蚕桑种子带来,将来为自己做衣服。公主听了专使的话,就秘密地弄了一些蚕桑种子,放在自己的帽子里。到了边关,官员虽然仔细搜查,但始终不敢检查公主的帽子。蚕桑种子就这样到了瞿萨旦那,当地人开始养蚕。刚开始时,桑叶不够,蚕还要吃些杂树叶子,但不几年就桑树成林,蚕宝遍地。公主还刻石为制,严令保护蚕桑,不许损伤。
这个故事还见之于藏文的《于阗日记》。这本书把东国称为中国,娶公主者是于阗王尉迟舍耶。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于阗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挖到一块古代画板。画板上共画了4 个人,中央绘着一个盛装的贵妇,头戴高冕;右侧画着一个人拿着一台纺车;左侧地上放着一个盛满蚕茧的篮子,有一个侍女,手指着贵妇的高冕。这块画块上画的就是玄奘所记东国公主秘密带蚕茧种子过关的故事。从内地向新疆传播蚕桑是养蚕技术西传的第一站。
至于养蚕技术到底是如何传到西方的,至今仍未有定论。
no.7 葡萄与葡萄酒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葡萄与葡萄酒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三国时期魏文帝诏云:“且说蒲萄。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又酿以为酒,甘于麹米,善醉而易醒。道之固以流唌咽唾,况亲食之耶!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又,西晋时期张华《博物志》云:“西域有葡萄酒,积年不败,彼俗云可十年。饮之醉,弥月乃解。”可见我国中原地区对于葡萄与葡萄酒的习性早已了解,并且视之为珍贵的美味水果和上佳饮料,甚至赋予其神异的色彩。
这种水果为何被称为葡萄(蒲荡、蒲桃)?明代的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说:“葡萄,《汉书》作蒲桃,可以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李氏以“葡萄”之谐音“酺醄”作为其语原,显然纯属附会。因为葡萄并非中国土产,而是来自域外的“舶来品”,故“葡萄”一名的语原也不可能是汉语。有人认为当源自希腊语h ǒtrus;有人认为当源自大宛(相当于前苏联中亚地区的费尔干纳盆地)语budaw 或伊兰语bud āwa;也有人认为当得自吐火罗语bactria(乃今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古国名)。不管怎样,“葡萄”之为外来语译音则是十分肯定的。
现代学者对于葡萄原产地的确切方位虽然有所争论,但是大体上都置于中东或西亚一带,并将东、西两方的葡萄视为由该地传播的结果。埃及至少在公元前三四千年时就已出现葡萄和葡萄酒。《圣经。创世纪》说,挪亚在阿刺拉附近种植葡萄树,因此又有人将亚美尼亚推测为最早种植葡萄的地区。高加索以南地区也曾被说成是葡萄的中心产地或者最古老的产地。
不少史籍相当详细地记载了波斯(今伊朗地区)人嗜饮葡萄酒的事例。
《圣经》说,古波斯王哈随鲁(即薛西斯一世,前486 —前465 年在位)登基的第三年曾宴请诸亲王、大臣、波斯和米底亚的权贵、各省的贵族与首领,用形制各异的金杯赐予他们大量御用葡萄酒。可见公元前5 世纪时,伊朗地区葡萄酒的酿造和消费规模已达到很大程度。据斯特拉波说,波斯帝君们并
不满足于本地的葡萄酒。当叙利亚被吞并后,该地的沙利波尼亚酒成了波斯君主的专用酒。波西多尼厄说,这酒是波斯人用叙利亚出产的葡萄在大马士革酿制的。希罗多德也提及,波斯人酷爱饮酒,并且酒量极大。他们通常都是在醉薰薰的时候才讨论最重要的问题。当次日早晨清醒时,主人便重新提及昨夜的决定。如果这时仍无异议,则大家严格履行;若未获通过,则将此决议搁置一旁。但是他们在清醒时讨论的事情却总要在酒酣时再重新审议一遍。
这样饮用葡萄酒早就在古代伊朗盛行,但是中国——尤其是以汉人为主的中原地区——之了解和出现葡萄与葡萄酒则是很晚的事情了,而且,在相当漫长的时期里,这种水果和饮料一直被视为珍品。一般认为,葡萄之始入中国是在西汉武帝时期张骞赴西域“凿空”之后。《史记。大宛列传》载云:“(大宛)有蒲陶酒。……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官别馆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这里只提及了汉使从大宛引入葡萄,而未涉及葡萄酒及其酿造法,所以当时中原地区是否会自行酿造葡萄酒,仍未能断定。若按比较明确的官方记载,则葡萄酒酿造法之始入中原要晚至700 年后的唐初。《册府元龟》记云:“及破高昌,收马乳蒲桃实入宛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缇盎。既颁赐群臣,京城始识其味。”唐廷破高昌(当今新疆吐鲁番盆地及其周近地区),时在贞观十四年(640年);则该史料显然将中原地区掌握葡萄酒酿造法之始,甚至将品尝葡萄酒之始置于公元7 世纪中叶,并且全部归功于唐太宗。尽管这一说法颇可怀疑,但是迄今却无其它明确的反证可将葡萄酒酿造法输入中国的时间大大提前或推迟。再说,自西汉迄于近代,葡萄酒在中原地区始终程度不同地被视为一种珍贵饮料。
这表明,即使中原汉人早已学会酿造葡萄酒,恐怕也只限于少数地区和少数技师,一直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
《后汉书。宦者列传》等史料载云,东汉灵帝(168 —188 年)时的宦臣张让肆无忌惮地受贿鬻官。扶风人孟佗献上西凉葡萄酒十斛(或作一斗,乃至一升)即被拜为凉州刺史。少量葡萄酒竟然可以换得刺史官职,足见葡萄酒的名贵。到了唐代,葡萄与葡萄酒固然已常见得多。但是,从唐诗中提及的葡萄酒来看,它们不是产自凉州(在唐代人的心目中,凉州乃是非汉人聚居的边远地区,不代表中国),就是由来自域外的胡人(当时的“胡人”多指伊兰族人)酿制供应,所以,中原地区似乎仍未普遍酿造葡萄酒。有关中原的土产葡萄酒,好像只有《唐国史补》提及的河东乾和葡萄酒。
在宋、辽、金时代的史料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中原人对于葡萄酿酒一无所知的证据;即使到元初,马可波罗也还认为,中国唯有太原一地产葡萄酒。
然而,元代毕竟出现了官方的葡萄酒酿造业。《元史。世祖本纪》谓至元廿八年(1291年)五月“宫城中建葡萄酒室及女工室”;《草木子》称,在此以后,“元朝于冀宁等路造蒲桃酒。”到了元末,江南似乎也出现了官营的葡萄酒酿造业。此后,葡萄酒才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逐渐普及开来。
域外葡萄及葡萄酒之传入中国,只是古代中外文化交往洪流中的一个事例,而这类交流实际上大多始自民间,所以我们很难明确断定葡萄与葡萄酒传入中国的年代。此外,为什么葡萄酒酿造业在中国的普及经历了如此漫长的阶段?这一问题恐怕更是一个难解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