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之美术篇疑案第3辑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复活节岛的人面巨石像出于谁家之手?


复活节岛的人面巨石像出于谁家之手?
 
  在距离南美洲海岸大约3700英里的浩瀚无际的太平洋水域中,兀立着一座略呈三角形的小岛,它就是当今智利著名的旅游胜地——复活节岛。小岛面积117平方公里,最长处约24公里,最宽处近18公里。岛上多山,尤小火山锥如星罗棋布,最大的三座火山——拉诺科火山、蒙格特利卡火山、卡蒂基火山分别座落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巍然屹立,直耸青天,岛上没有河流湖泊,仅有一些水塘,植物种类也十分稀少,1722年复活节那天下午,荷兰探险家、海军上将雅可布。洛吉文在一望无垠的太平洋水域航行途中发现了该岛,从此被命名为复活节岛,西班牙语称为帕斯阿岛。当地操波利尼西亚语的居民把它叫作“拉帕努伊岛”,意思是“地球的肚脐”或“地球的中心”。

  雅可布。洛吉文一登上小岛就被岛上一种奇特的壮观景象惊呆了。小岛四周海岸处,到处是面向大海的巨大的半身石雕人像,总共有600 多尊,全部是用整块火山岩雕凿成的。这些人面巨石像大多整整齐齐地排列在4 米多高的长形石台上,共约有100 座石台。每座石台一般安放4 —6 尊石像,个别的多达15尊。石像高约7 —10米,重达90吨,最高的有30多米,数百吨重。

  这些巨石像几乎都是长脸,长耳朵,双目深陷,浓眉突嘴,鼻子高而翘,一双长手放在肚前,面朝无边大海昂首凝视着,神色茫然。在复活节岛东南部山区还有300 多尊未峻工的人面巨石像,最大一尊高达22米,约400 吨重,其中一顶帽子就有30吨重,且帽子均用火山口的红色石头雕刻。岛上一座名叫拉诺拉拉库的火山,坚硬的火山岩石被切削得面目全非,数十万立方米岩石被开采,上万吨岩石被运走,山上山下到处是巨型石人雕象,其中不少才动手雕刻或雕刻了一半,此外附近还发现有40个神秘莫测的洞穴。在岛的西南角的奥龙戈村落,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象形文字和一尊鸟人像。

  洛吉文的发现在科学界引起极大的轰动,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考古学家、航海家及探险家们,纷纷踏上复活节岛,一睹岛上群体石像风采,并探索石像之谜。

  200 多年过去了,这些人面巨石像究竟是什么人雕刻的?为什么要雕刻这些石像?为什么有些雕像尚未完工就遭抛弃?……这些问题至今没有获得令人信服的解答。

  相当多的学者认为人面巨石像属于太平洋波利尼西亚文化,因为岛上多为波利尼西亚人,而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不少岛屿的居尺善长于石刻和木刻人像,此外复活节岛居民烹调食物用的地灶和波利尼西亚人用的完全一样。

  但是从地理位置看,复活节岛远离波利尼西亚群岛,而且该岛在公元九世纪以前就已有人居住,波利尼西亚群岛根据放射性碳14测定要到公元九世纪后才开始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巨石雕像与南美印第安文化有密切关系,因为在南美高原上也有类似复活节岛上的石像、石屋、而且在复活节岛上一处峭壁上发现的绘有月牙形船的壁画至今在玻利维亚还能看到。此外,据考古学家考证,南美高原上有一座大山,与复活节岛相距约4000公里,古时候也叫作“世界的肚脐”,两处相同的奇特的地名是巧合呢还是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复活节岛是雷姆利亚大陆年代的土地的一部分。在

  1 万年前南太平洋上曾存在一块雷姆利亚大陆,它东至复活节岛,南连塔西拉岛,西接马利纳群岛,北到夏威夷,面积几乎为南北美洲总和。这片大陆一度十分繁荣,文化也很发达,大约在1000多年前因地壳变动,沉入海底,陆地上6700万生灵也惨遭灭顶之灾。然而作为雷姆利亚大陆边缘一角的复活节岛却侥幸没有沉没,这样岛上的石像也就随之保存下来。

  挪威科学家、世界著名人类学家、探险家托尔。海尔达尔则不同意上述观点。他在1955年率领考察队前往复活节岛考察。在大量科学考察活动基础上,他认为岛上文化约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人面巨石像属第二时期,约在公元14世纪左右,无论是雕像构思还是艺术风格,均由岛上匠人独创,不受外界影响。他说“一个勤劳聪慧的民族,来到了这个无限平静的小岛,长期的安定和平加上传统的古老技术,就足以使他们建造复活节岛的‘通天塔’了。”

  但是他没有进一步阐明这个“勤劳聪慧的民族”来自何方,“传统的古老技术”又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呢?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复活节岛一直是一个颗粒不收、棵树不长,而死火山却密布的小岛,岛上既没有金属矿石,也没有雕刻和运载机械工具。这样一个环境,人们又如何完成如此伟大的工程呢?

  何况岛上居民不过数百人,即使按西方有的科学家最高估算1500多人计,那又怎么在荒岛上解决这些人的衣食住行呢?看来海尔达尔的看法也不能使人信服。

  更有甚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西方一些科学工作者对远古文明探索的深入,一部分人将世界各地存在的一些至今没能解开其谜的古建筑均归之为外星人的杰作,就更缺乏科学依据了。

  至于为什么要雕刻这些石像,有人提出与墓葬有关,认为石像是死人的遗象。据说早期到过复活节岛的航海家、探险家们曾看到当地居民均戴着红色头饰,这与头像的帽子、头饰均用红色石头雕刻似乎有联系。1981年美国考古学家乔治。吉尔在岛上不同的19个地点发掘出308 具尸骨,其中有的从洞穴里找到,有的从石像下面的神龛中挖出,这个发现给石像与幕葬有关的论断提供了一个佐证,但仅此还不足以作出结论,只能等待后来的科学家来揭开这个奥秘。

no.2 墨西哥人头石雕和委内瑞拉浮雕的真相怎样?


墨西哥人头石雕和委内瑞拉浮雕的真相怎样?
 
  1938年,有人意外地在墨西哥的原始森林里发现了11颗全由玄武岩雕刻而成的人头石雕像。这一发现立即轰动了国际考古学界。墨西哥等国的考古人员和历史学家纷纷前往进行考证、研究。这些石脑袋大小不一,最大的16米,最小的约6 米,最重的有20吨以上,所有石像都只有脑袋,而没有身躯和四肢。其中有一颗石脑袋上刻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图画式的象形文字,至今仍无人能全部认识。这些石像都是威武军士,雕工细腻,娴熟地刻画出了人物的脸部表情,神态逼真,表明当时在雕刻方面已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堪称古代美洲雕刻工艺的精华之作。

  那末,这些杰作的主人是谁呢?有些学者认为很可能是传说已消失了的远古拉文塔族人留下的作品。理由是:(1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距今1.1 万年至5000年前,墨西哥已出现了较高的石器时代文化;又据历史学家研究,墨西哥有确切文献资料可考的历史是从公元前2300年左右开始的。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墨西哥进入原始社会的繁荣时期,当地部落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有了管理组织和宗教组织,种植玉米、豆类和棉花等作物,石器中

  出现了石杵和石臼,大量制作陶器、泥俑等。公元前1250年至公元200 年是“前古典文化”阶段,创造了象形文字、计数法和历法,常用重达数吨或几十吨的整块巨石雕凿面带微笑的石刻头像。据推测:这11颗全由玄武岩雕刻而成的石像乃是墨西哥古典文化的先驱——奥尔梅克文化时期的产物,有的学者根据石像文字中一连串的点、划进行了综合考证,认为这些石像雕成的日期大约在公元前291 年左右,而这正是拉文塔族人的活跃时期。(2 )经考证,发现石像的原始森林正是当年拉文塔族人生活居住过的地方。在墨西哥的民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远古时代,在茫茫密林之中,生活着一个曾经创造过高度文明的部族,即拉文塔族。他们居住在雄伟壮丽的城市里,宫殿厅堂林立,室宇栉比,结构复杂,建筑布局和谐,在墙壁和天花板上有大理石镶嵌的精细雕刻,有用黄金和珠玉镶嵌成的壁画,金光灿烂,蔚为奇观,传说许多宏大的公共建筑物都用巨大的金块砌成拱门,光彩夺目。因此,有理由认为是拉文塔族创作出了这些令人瞩目的石雕像。

  自然,有的学者则不予承认。因为:(1 )史书记载说,拉文塔族在1000多年前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这已成为墨西哥历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至今谁也无法说出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具体地点和真实情况。(2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雕刻这些石像的原料玄武岩,全部是从300 多公里以外的地方搬运来的。据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墨西哥考石所所长爱克姆及其他一些学者考证,当时墨西哥以及整个美洲都还没有车轮,也没有牛、马、骆驼等畜力运输工具,只靠人力,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把重达数十吨的整块巨石刻成的石像搬进原始森林里去的呢?在科学技术低下的远古时代,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令人纳闷的是,古人为什么要雕刻这些石像?作何用途?有什么目的与意图?这些石脑袋为什么都没有身躯和四肢?其脸型又究竟以当时什么种族人为“模特儿”?这些问题,国际考古和史学界仍无法作解释,至今是个不解之谜。无独有偶,委内瑞拉的巨型浮雕同样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在该国阿亚库乔港18公里外的山区树林中,有一块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巨石。平时,这块巨石并无令人惊奇之处,但每天清早,旭日东升,晨曦普照,当阳光照射到某一特定角度时,巨石表面上便会显现出许多极美妙的图像,蔚为奇观。

  过了一段时间,这些图像都会自然消失了。经科学家研究,这些图像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雕刻的。雕刻者精通光学原理,巧妙地掌握了雕刻的角度和刀口深度,因而使人们只能在太阳射到某一角度时才能清楚地看到巨石上的浮雕。这些浮雕共有7 幅,居中是一条巨蛇,接近蛇头刻有几个大钟;另一浮雕是奇特装束和戴盔甲的武士。则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一幅刻有似乎不象人类的怪像,有人推测这是“天外来客”即外星人的形象,此浮雕也有可能是外星人所作,但很多学者不同意这一猜测,认为尚缺少有力的证据,既然如此,那这些绮丽多姿的浮雕图像是保人何时为何目的而创作的?由于问题涉及的面很广,至今仍在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之中。

no.3 世界上第一尊佛像是谁塑造的?


世界上第一尊佛像是谁塑造的?
 
  在清净肃穆的佛教寺庙大殿上,供奉着高大巍峨、妙相庄严的诸佛菩萨,令人油然生发恭敬崇奉之心。但是,您是否知道,世界上第一尊佛像是谁塑造的?考诸佛教典籍和印度等国的传说,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至今成为不解之谜。

  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的偶像崇拜。因此,古代印度佛教徒,遵循佛祖生前的教诲,同时又认为佛祖有超人的妙相庄严,不应用普通人的姿态对待,所以,佛教产生后的600 年间,没有立像崇拜,当时佛教徒的礼拜主要对象是收藏佛祖舍利(即遗骨)的牵堵波(亦称塔或塔婆)、菩提树、法輪、佛座等等象征物。在著名的阿育王时代(公元前272 ——前232 年)建造的佛陀伽那的摩诃菩提寺中,虽然见到不少雕塑图案的佛座,而佛座上却无佛像可见。

  但是,事实尽管这样,而在佛经《增—阿含经》却记载着在释迦牟尼在世时,曾出现过两尊特殊的佛的雕像。经文说:“佛祖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弟子们多有懈怠,既不听法,也少修持,为使弟子们渴仰求法,佛陀不带侍者,往至三十三天的忉利天宫为生母摩耶夫人说法,三月不还人间,优填王思慕成病,与群臣商议,以牛头脑檀木造作了五尺高的如来像。波斯匿王知道后,也以紫磨黄金铸造佛像,及至释迦返回人间,旃檀佛像往迎,佛为之授化曰:”汝于未来作大福田,广度众生“。据此,世间上第一尊佛像当为旃檀像,造像权应属跋磋国的优填王,波斯匿王的紫磨黄金像只得屈居第二。

  可是,东晋高僧法显法师在《佛国记》中却说:在拘萨罗国舍卫城(今印度北境塞特马赫特区),居民们传说:“佛上忉利天为母说法九十日,波斯匿王思见佛,即刻牛头旃檀作佛像,置佛坐处。佛后还入精舍言:”吾般泥洹(即逝世)后,可为四部众作法式,此像应是众像之首,后人所法者也‘。佛于是移住南边小精舍,与像异处,相去二十步“。铸造紫磨金像的波斯匿王变成了旃檀像的雕造者了。

  后于法显200 多年的唐代玄奘大师游学印度时,在跋蹉国首都赏弥城(今印度北方邦柯散),见到优填王所刻旃檀佛像说:“城内故宫中有大精舍,高六十余尺,有刻旃檀佛像,上悬石盖,邬陀衍那王之所作也。灵相间起,神光时照。诸国君王持力欲举,众多人众,莫能转移,遂图供养,俱言得真,悟其源迹,即此像也,初如来成正等觉已,上升天宫为母说法,三月不还,其王思慕,愿图形像,乃请尊者没特伽罗子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宫,亲观妙相,雕刻旃檀。如来自天宫还也,刻旃檀之像起迎世尊。世尊慰曰:”教化劳耶,开导未世,实此为冀!‘“(见《大唐西域记》)

  玄奘法师所说,与法显相似,只是雕造佛像者又回归到邬陀衍那王,即上述《增一阿舍经》所说的优填王。此外,在《观佛三时经》、《优填王作佛形像经》、《经律异相》等佛教典籍中都说优填王是牛头旃檀像的雕造者。

  而在印度与东南亚各国,除了斯里兰卡坚持波斯匿王造作旃檀像外,其他绝大部分地区都把该像造作权归之于优填王。

  据《世界宗教资料》1982年第4 期所载陈贞辉先生的译文说,最近有位美国学者p.s.阇尼发现了早先未曾重视的用巴利文写的《五十本生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说:释迦牟尼在某次说法时叙述他过去世当转轮王时所发生的一件事情后,波斯匿王即回到王宫,精心选择了一株完美无缺的檀香树,雕刻成一尊佛像,以报答佛祖说法之恩,这则故事过去只流传在东南亚佛教國家,故鲜为人知。这样的首尊佛像塑造权已众望所归于优填王时,这篇译文的出现,又转移了佛学研究工作者的视线,不得不再次考虑波斯匿王首先造像的可能性。

  令人感兴趣的是这尊旃檀佛像富有传奇意味的奇特经历。玄奘大师从印度游学回国途经瞿萨旦那国媲摩城(今新疆策勒县治以北沙漠中),闻之土人说曰:邬陀衍那王(即优填王)的旃檀佛像,在佛逝世后,竟凌空降至易落伽城,因该城民众安乐富饶,不加珍敬,以致天雨沙土,填满此城,佛像即东迁媲摩城。类似说法也见之北魏杨衍之的《洛阳伽蓝记》:“从未城两行二十二里,至捍么城,南十五里有一大寺,三百余众僧,有金像一躯,仪容超绝,妙相凛然,而恒东立,不肯西顾,父老传云,此像本从南方凌空而来”。这里所说的捍么城与前说的媲摩城读音相仿,仅是一音之转,因疑是同一城市,只是旃檀像换成金像,也未说明具体来历而已。

  在《清凉寺缘起》与《优填王所造前檀释迦瑞像历记》等有关史料中,我们看到了这尊旃檀像在中国的传奇经历:佛像雕造后一千三百零五年,鸠摩罗琰持瑞像至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一带),供奉内宫,后秦弘始三年(401 年),高僧鸠摩罗什(罗琰之子)奉像至长安,以后,刘宋高祖移像至江南龙光寺,隋开皇九年又移置淮南扬州长乐寺,南唐天福年间供奉在金陵(今南京)长失寺,宋太祖乾德二年安置东京(今开封)开宝寺,宋太宗时又移置供奉在启圣禅院,最后供奉在北京宏仁寺,该寺俗称旃檀寺之名即由此而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寺被焚,这尊稀世之宝的世上首尊佛像从此下落不明,据说被帝俄劫走,真正成为千古之谜。

no.4 何时能揭开“千佛寺”的面纱?


何时能揭开“千佛寺”的面纱?
 
  公元前6 世纪,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了佛教。此后经几个世纪的传播发展,佛教成为三大宗教之一的世界性宗教。

  释迦牟尼涅槃后,其各国信徒分取他的骨灰舍利作为教中圣物建塔珍藏供奉。然而,尽管佛教产生在印度,最大的佛塔却在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柬埔寨的吴哥并称为东方文明的四大奇观。

  佛教创立后不久便传入印尼。早在公元800 年前,在印尼爪哇岛炎热的丛林里,宝若布德城的佛教徒们便开始在此取土、凿石,准备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雕塑之山——婆罗浮屠。后来人们在爪哇省发现了大陵墓47座,婆罗浮屠佛培就矗立在其中。佛塔占地123 平方米,状似金字塔。塔基为正方形,边长123 米,原高为42米,后遭雷击破坏,现在高为35米。整座佛塔是用岩石砌成实心的,没有梁柱和门窗。全塔有9 层,高31.5米,最上一层为中空的钟形巨塔,直径约为10米,佛塔周围修有石阶通道,拾阶而上,可达顶层,从远处看,佛塔象一座阶梯状锥体,雄壮巍峨。婆罗浮屠是世界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佛塔基座上刻有160 块浮雕,浮雕全部内容都取材于佛本生经故事。中部五层塔身和围墙上也刻有1300块精美浮雕,描绘了佛祖解脱之前和日常生活的情景,也有一部分反映了一些民间传说,有423 尊塑像。这些浮雕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这座佛塔并不是印度佛教文化简单的移植,它的名字中即融合了印尼文化。“婆罗”一词来自梵文,是“庙宇”的意思:“浮屠”是古爪哇文,意为“山丘”,“婆罗浮屠”即为“山丘之庙”。

  从佛塔组成来看,庙中佛像有1000多尊,大型浮雕1400余幅,所以,在爪哇历史中,这座佛塔又被称为“千佛寺”。自从1814年佛塔被人们发掘出来以后,学者们就一直在潜心研究它。然而,时至今日,仍未完全揭开它神秘的蒙面薄纱。首先是建筑之谜。关于佛塔的建筑年代在任何史料中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据考古学家们考证,从跋罗婆文写的碑铭上看,其建筑年代大约

  在公元772 —830 年间,具体什么时间却无法确定。另外,佛塔的设计者究竟是何人,也无从查考,而仅能从民间传说中寻找一点影子,即可能是萨玛拉罗国王。

  其次是石刻的含义。塔内众多的佛像、雕石均有着深刻的含义。然而,迄今为止世人理解的仅占20%。如《独醒图》表现了富贵不淫;《救世图》赞扬佛的慈悲宽宏;《身教图》则教育人们不要以恶报恶,而剩下的大部分佛像雕石却无法使人完全了解其深刻的内在含义。

  第三是神秘的数字。在婆罗浮屠的整个建筑中,多次用到了“8 ”、“10”

  等数字。三层圆台上的小舍利塔的数目分别为32、24、16,塔内佛像总数为504 ,这些均是8 的倍数。佛塔建筑中所有舍利塔的数目是73. 而“73”的个位数与十位数之和恰好是10,这是佛教教义中一种圆空、轮回的体现。另据传说,原来塔内佛像总数为505 尊,后来由于塔顶原来的佛像修行圆满,达到涅槃,远走高飞了,所以成了现在的504 尊。原佛像数505 这三位数之和也是10,这与舍利塔的总数目具有相同的道理,即从零出发,经过九个实数后,回复到零,故十等于零。在此,佛像中抽象的“空”观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佛塔中类似的谜还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婆罗浮屠佛塔那神秘的面纱正在被人们一层层地揭开。但是,仍有许多研究工作留待世人来完成。

no.5 伊斯兰艺术中为何禁止人物肖像?


伊斯兰艺术中为何禁止人物肖像?
 
  在沙特阿拉伯的城市里,几乎找不到影剧院,商店里见不到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洋娃娃”,连马路上交通牌子上的行人标志也只画有四肢而没有脑袋。而在清真寺里,不仅看不到基督教教堂和佛教寺庙里习以为常的各种人物造像、甚至连动物图案也绝然没有。所有这些特别的现象都源于一种禁忌——伊斯兰教严禁绘制人物动物肖像。那么,这种禁忌是如何形成的呢?研究者们大致从如下几方面来回答。

  首先,是破除偶像崇拜的要求。产生于公元7 世纪20年代的伊斯兰教,最显著的特点是崇信独一无二的最高主宰安拉,严格禁止崇拜任何偶像。穆罕默德作此规定的根本目的是要根除伊斯兰教以前阿拉伯各部落的原始宗教信仰,号召贝都因人皈依伊斯兰教。为此,穆罕默德严厉批驳偶像崇拜,并在光复麦加之后清除了克尔白神庙里的所有偶像。出于此种宗教上的需要,伊斯兰教一开始就禁止绘制人物和动物像,以免为偶像崇拜留下借口。关于这一点,虽然《古兰经》里没有明文规定,但《圣训》中作了解释。在穆罕默德看来,安拉的启示是通过天仙哲卜赖伊勒传达给他的,而安拉是无形无像的,所以,天仙光临的条件之一就是“不进有画像的房子”。或者说,谁绘制了画像,“仁慈的天仙就不会进入他的家室和为其折祷及诵念赎罪词了。”因此《圣训》中明确指出,只能描绘大自然的风景,而不能画人,更不能画真主、天仙和先知。

  其次,是伊斯兰教人生观的体现。在伊斯兰教看来,“人不是作为具体的形象,而是作为情感世界、一种情绪、节奏、音乐而存在”,人的最终归宿是来世的天堂或火狱,今生之所以重要,只是因为它在为来世做准备。于是,《圣训》指出:在今生“若画有生命之像,真主会让你为画像注入生命以示惩罚,而画家绝对给他注入不了生命”,这样,画像者就违背了造物主

  安拉的意志,“复生日在真主面前,遭受烈刑者当为画有生命之物的像的画家”。换句话说就是,造化生命的权力唯属安拉,“表现人类和动物,是真主所独享的特权”,人如仿造安拉所造之生命体,“它确属大罪。不论将它画在使用的物品上或不使用的物品上,还是把它画制在服装、家俱、银币、金元、铜钱、器皿、墙壁或其他物品上,统统都是不义的”,都将在来世受惩于火狱。

  再次,是伊斯兰教世界观的反映。伊斯兰教是阿拉伯民族一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中枢和灵魂,他们的言行举止包括思维方式都循着伊斯兰教的教规,任何与教规不符的行为都被视为背教。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伊斯兰生活和思想方式。作为精神生活组成部分的艺术活动就必然要受制于伊斯兰教的世界观。前苏联学者雅科伏列夫在《艺术与世界宗教》中认为,伊斯兰教的这种禁忌“未必只与反对偶像膜拜的斗争有关,它们原则上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完整的伊斯兰教世界观是用这些禁忌确定下来的。这些禁忌有深刻的社会涵义,它们把虔诚的穆斯林教徒的目光从浮世移来,把他的意念、感情和愿望集中到世界的唯一中心——安拉身上”,从而形成了既是固定的又是动态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缺乏再现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欲望。禁止绘制人物动物像正反映了这种世界观,其用意在于抑制人们对生命艺术的追求,以消除可能发生的艺术活动与宗教信条的抵牾。艺术绝对服从于宗教,而非积极服务于宗教,这是伊斯兰教艺术的显著特点。

  此外,它与游牧民族的美术特性有关。世代居住在沙漠与绿洲中的阿拉伯人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的缘故,精神生活中幻想多于写实,他们的美术是一种“非具象的美术”。阿拉伯人淡漠于人物造像、擅长于抽象化的纹样装饰正是这种美术特性的体现,只不过在这种特性的表面又有了一层宗教色彩。

  最后,是穆斯林恪守祖训的结果。伊斯兰教产生已经1300多年了,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伊斯兰精神不仅没有衰竭,相反正在继续发扬光大。它的一整套教规教约和戒律基本上被严格信守着,如禁食猪肉、禁饮酒类等,至今仍然是穆斯林生活中的严格禁忌。应该说,今天的伊斯兰教艺术中依然没有人物动物肖像是穆斯林坚持传统、恪守祖训精神的体现,他们视穆罕默德的遗规为神圣而严加遵守。试想,假如穆斯林的这种观念比较淡薄,他们能抵挡住令人眼花缭乱、心醉神迷的电影、戏剧和人物造型艺术的引诱而不犯禁吗?

  上述解答均不无道理,尤其是从破除偶像崇拜的需要来解释颇具说服力。但令人费解的是,8 世纪中叶以前在许多阿拉伯——伊斯兰建筑物的墙壁上仍有不少人物动物写生图案,甚至在伊斯兰教官殿里也不例外。然而8 世纪中叶以后,不仅在伊斯兰教建筑物中绝对见不着生命物图案,而且其他建筑物的墙面装饰也很难看到生命体造型,生物写实图案大都被抽象的几何纹样和阿拉伯文的花体书法所取代。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伊斯兰艺术中禁止人物动物造像的戒律在8 世纪中叶以后要比以前更为严格?这难道是“反偶像崇拜的需要”解释得了的吗?显然,答案还须进一步去找。

no.6 是谁创作了非洲原始岩画?


是谁创作了非洲原始岩画?
 
  非洲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18世纪起,人们在这块古老大陆的山地、悬崖峭壁上发现了许许多多史前原始岩画,这些岩画多以表现动物为主,

  有野牛、角马、条纹羚羊、斑驴……虽然画得十分粗糙,但个个形象栩栩如生,非洲岩画是非常典型的原始部族岩画,它虽然不如欧洲岩画发生得那样早,但要比大洋洲的远为古老,而且它不象欧洲岩画只集中在法国、西班牙,而是分布极为广泛,在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埃及、安哥拉、莫桑比克、肯尼亚、博茨瓦纳等十多个國家都保留了这种原始的艺术作品,更引人注意的是它数量之多、流传之广,仅撒哈拉地区就有3 万个岩画遗址被发现,半数在塔西里,时间上经历了上万年。

  最早发现非洲岩画是在1721年,要比欧洲原始岩画早发现150 多年。当时委内瑞拉一个葡萄牙人旅游团到莫桑比克旅游观光,一个偶然机会,旅游团成员在岩壁上发现了第一幅画着动物的岩画,当即他们就向里斯本皇家美术学院作了报告。1752年,由e.a.弗雷德里克率领的非洲探险队在非洲东海岸鱼河两岸又发现了好几幅岩画。1790—1791年由格罗夫纳率领的远征队在非洲土地上发现了更多的岩画。令人惊喜不已的是,人们以后又在阿尔及利亚东部找到一座巨大的颜料库,它位于撒哈拉沙漠中一条长800 公里,宽50—60公里的恩阿哲尔山脉,那里蕴藏着丰富的红砂土矿藏就是岩画的主要颜料。在这片广阔山区,一个法国探险队在1956年竟发现了1 万多幅作品。

  根据这些岩画所反映的内容,科学家们推断在撒哈拉地区变成沙漠以前,这里曾生息过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他们以猎取大型水栖动物为谋生手段,也放牧羊群。大量考古资料证实,非洲在公元前8000年至前2000年是地质学上寒武纪的潮湿期,那时撒哈拉地区还是一片布满热带植物,适于狩猎的草原,而不是沙漠,这正是产生狩猎艺术的重要土壤。

  非洲岩画的发现无疑对研究世界原始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它使我们能以此了解、考察非洲原始部族的审美意识的起源以及原始艺术的特征,更能从岩画中了解当时非洲原始部族的生活和社会形态。

  那么这些原始岩画究竟出自谁家之手呢?

  世界考古学界围绕岩画作者主要分成两大派。一派认为岩画是非洲本土产物,它自成体系,不超越非洲边界。这一派中绝大多数认为是当地土著布须曼人创作的,如世界著名学者与考古家亚历山大。r.威尔科克斯、h.布勒伊、c.k.库克等,其中亚历山大认为撒哈拉地区是布须曼人文化中心,非洲岩画就发生在这个中心地区,而后向四周传播,北至塔西里,东北至西班牙,南至非洲中部、南部,东至埃及。不少专家指出,岩画中表现的非洲土著居民臀部高耸的形象正是非洲一些部族的人种特征,这是欧洲史前岩画中不可能有的。至于非洲岩画与欧洲岩画在岩画问题上有雷同之处,这不足为理由。因为狩猎艺术遍于整个地球,生活方式的一致性给狩猎艺术题材甚至表现方法带来某些相似性。这一派中的库克认为是非洲许多原始居民在漫长历史时期中共同完成的,在其《南非岩画艺术》一书中他提出,撒哈拉人的岩画作于5000年前,霍恩人的作于4000年前,肯尼亚人岩画作于1500年前,南非人岩画作于6000年前……画家兼旅行家克里斯蒂则认为岩画是已经灭绝的霍屯督人的作品。

  而另一派主要是欧洲学者,则坚持认为非洲史前岩画是外来文化传播的产物,有的干脆说是欧洲史前岩画复制品。他们认为在公元前5 万年左右,首批欧洲移民尼安德特人来到非洲,400fr 年后克罗马依人大批移居非洲,正是作为欧洲史前岩画创造者的他们,把岩画带到了非洲,此外他们还以在非洲北部发现欧洲旧石器时代的克罗马侬人和卡普新石器时代的人种类型以

  及布须曼人丝毫不懂透视法为依据,但是这一观点缺乏足够的事实作有力证明。虽然西班牙东部、北非、撒哈拉、埃及等地区岩画确有相似之处,一些考古学家也因此推想在遥远年代的狩猎者及狩猎艺术家,是从地中海飘泊到好望角去的,当他们漫游到当时还是绿色而富饶的撒哈拉及东非大平原时,找到了理想的狩猎区,而后到达山区高原时就停止前进了,于是在那里创作了许多最早的非洲岩画。然而这些只是他们没经证实的主观猜测和臆想。至于说布须曼人不懂得透视法,这不能证明岩画就不是他们的作品。因为已灭绝的布须曼画家也可能具有后来的布须曼人所没有的岩画知识和技巧。这种知识与技巧是秘密传授的,只有极少数亾才能掌握,所以后来的布须曼人看不懂前人所画的岩画并不足怪。何况因不少岩画日久天长已模糊不清,后来者也难以辩认了,以人种学观点作依据就更是一种缺乏说服力的种族偏见还有个别学者认为要弄清岩画究竟是非洲本土的古老艺术还是外界文化的辐射很难,而且也无什么重要意义,他们以为任何伟大艺术都是“国际性的”,想把任何艺术都贴上民族的标签是困难的。非洲岩画如同世界其他地区的画廊一样,兼容诸多民族及其原始宗教派别的艺术。

  上述观点哪一种正确呢?我想伴随非洲國家的振兴,将会有更多的非洲学者、科学家来发表他们的看法。

no.7 “沙漠壁画”究竟何人所作?


“沙漠壁画”究竟何人所作?
 
  从地球的上空俯瞰地球,人们会发现一大片黄色荒漠的世界——它就是几乎占去非洲面积一半的撤哈拉大沙漠。这里干旱少水、大地龟裂、植物稀少。但你相信吗?它也曾有过高度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许许多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这一文明的结晶。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于稽考,而且对画面中那些奇形怪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于是“沙漠壁画”便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

  对沙漠壁画的发现,是近代出现的事。

  1850年,德国青年探险家巴尔斯来到这里考察,无意中发现岩壁上刻有驼鸟、水牛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由于缺乏考古知识,当时他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1933年,法国骆驼骑兵队来到沙漠,偶然在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都绘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阴上。五颜六色、色彩雅致、调和,刻画了远古人们生活的情景。法国布莱昂少尉将此消息公布于世,立刻引起了世人注意。欧美一些考古学家、考察队纷至沓来。

  1956年,亨利。罗特率法国探险队在沙漠中发现了1 万件壁画。翌年,将总面积约合11.6万平方英尺的壁画复制品及照片带回巴黎,一时成为轰动世界的奇闻。

  在沙漠中还发掘出了100 多个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从发掘出的大量文物来看,大约距今一万年至4000多年前,撒哈拉是大草原、草木茂盛的绿洲。当时有很多部落或民族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其主要特征是磨光石器的广泛流行和陶器的制造。壁画中还有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文字,说明当时的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壁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法相当复杂,内容丰富多彩。从笔画来看,较粗犷朴实,它是把台地上的红岩石磨成粉末,加水作颜料冷制而成的,由于颜料水份充分地渗入岩壁内,与岩壁的长久接触引起了化学性变化,溶为一体。

  因而画面的鲜明度能保持很多时间,经几千年的风吹日晒而颜色至今仍鲜艳夺目。

  从人物的形象特征看,有的像雄壮的武士,手持长矛、圆盾,乘坐在战车上迅猛飞驰,表现了战士出征的场面;有的手持弓箭,身材魁梧,高达一百零八米,表现了用弓箭射击鹿子和狩猎野牛的场面。从内容上分析,当时人们之间是经常发生战争的;战士们以战争作为自己的职业;狩猎在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

  人像中,有些身缠腰布、头戴小帽;有些人不带武器,象是敲击乐器的样子;有些似作献物状,像是欢迎“天神”的降临,作祭神的象征性写照;有些人像均作翩翩起舞的姿势。

  很可能当时人们很喜欢在战争、狩猎、舞蹈和祭祀前后作画于岩壁上,借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或者用画来鼓舞情绪,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非洲人民勤劳勇敢、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壁画中的动物,马的数量最多。一些学者推论,几千年前,撒哈拉还是大草原,因为草、水是大批马匹生存的自然环境。描绘水牛形象的壁画之多,也可以证明是大草原。此外,还有驼鸟、大象、羚羊、长颈鹿等。形象生动,神态逼真。

  骆驼——“沙漠之舟”的壁画,只在极少数地区才有发现,而且根据碳14的测定,这些骆驼形象的壁画都是后期的作品。在前期的壁画中,没有骆驼的形象。当成为沙漠后,约在公元前400 年至公元前300 年左右,骆驼才从西亚来到撒哈拉,这正是罗马共和国的疆土扩拓的时期。

  一些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考证,在距今约三四千年前,撒哈拉原是湖泊、草原之地。约六千多年前,曾是高温和多雨期,以塔西利台地为起点,北到突尼斯洼地,南到基多湖畔,构成了庞大的西北水路网。多雨期使台地出现了许多积水池,各式各样的动植物,就繁殖起来,高度发达的撒哈拉文化曾昌盛一时。

  有些学者认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5000 年左右,在撒哈拉草原居住着很多狩猎或游牧部落,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000年左右,是骑乘时代即马的时代;公元前400 年——公元300 年左右,随着气候变化,此时是撒哈拉的骆驼时代,昔日的大草原变成了大沙漠。

  但这仅是部分学者的推论,目前尚难以断定是否正确。是谁又是在什么年代创造了这些瑰丽的沙漠壁画?刻画巨画的目的又是什么等等问题,依然困惑着人们,有待将来确证。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