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盅碗舞(顶碗舞)
盅碗舞(顶碗舞)。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
no.2 筷子舞
筷子舞。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
no.3 安代舞
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
no.4 查玛
查玛。查玛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
科尔沁地区查玛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经堂查玛。表演者二至四
no.5 科尔沁“博”舞
科尔沁“博”舞。“博”,是萨满教中的巫师,研究者称之
科尔沁地区的博舞动作基本相同,但风格各异,有的古朴雄壮,
no.6 达力根巴雅尔
达力根巴雅尔
在鄂尔多斯草原,自古流传着一种"招福致祥"的民间祭祀仪式"达力根巴雅尔"。多于丰年或战争凯旋时举行,以示对神感恩,祈求康乐太平。祭祀完毕,所有参加者便开始在草原上尽兴欢歌起舞,往往跳至夜深。主要动作有甩臂击鼓、跪蹲请安、拧身跺足、横摆漫步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真挚地表现了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人民欢乐的情感和豪迈的精神气质。
no.7 育呼尔舞
育呼尔舞
“育呼尔”流传在呼伦贝尔盟布利亚特蒙古族聚居地区,于传统节曰或喜庆的场合以群舞的形式表演。舞时男女各半,相互拉手成横排或圆形,载歌载舞。主要动作有:“擦地拖步”、“跺踏步”、“跑跳步”等。身体动律自然各谐,时而左右摇摆,时而前俯、后爷。并随着歌声和“育呼尔”的呼号声逐步推向高潮。该舞爽朗、流畅,有着自由、舒展的特色。
no.8 太平鼓舞
太平鼓舞
“太平鼓”系用铜圈驴皮制成,呈圆形或椭圆形,鼓皮涂绘山、水、花哉或人物,饰以绒球、花穗,柄部小圈处系有小铁环。多于丰年节曰由妇女表演,分集体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动作名称有“拜鼓”、“跑走马”、“拉大锯”、“扑堞”、“弹棉花”、“滚元宵”、“赶鸟”、串门”、“滚秀球”等。顾名思义,这此名目繁多、变化多端的击鼓动作,与劳动人民曰常生活密切相联。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开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亦有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杂技色彩。
no.9 圆舞
圆舞
这是流行于布力亚特蒙古人中的一种民间集体
布力亚特学者m.h.罕加罗夫,曾对布力亚特圆舞作了颇为详尽的描写:"男女青年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一开始由左向西慢慢移动并唱着音调悠长的歌曲。如果由右向左跳和不围成一个圈,认为是一种灾难的象征,因为只有精灵在跳舞时才围成半圆形的圈,并由右向左跳,过一会之后,舞蹈者相互靠拢,快速跳动,这时仍是由左向右跳,但歌曲则由悠长的转为快速的......。通常,有一个老太婆或老头首先开始舞蹈和歌唱。因为,据布力亚特人说,青年人在人数众多的集会上不能领先跳舞和唱歌。"
上述记载清楚的证明,布力亚特圆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集体歌舞形式,尚保留着氏族部落时代的遗风。单从其表演方式来看,它同忽图剌汗"率其士卒,绕树而舞"的"迭步先"(踏歌),以及元代蒙古人"踏歌尽醉营盘晚"的集体歌舞堪称一脉相承,二者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
no.10 倒喇舞
倒喇舞
乃是元代蒙古族所创造的一种综合性
倒喇舞是在蒙古民歌的基础上产生的,以歌唱为主的歌舞形式。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长处,变成一种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从有关资料记载来看,倒喇舞对演员的要求是很高的,真正熟练地掌握它的表演技巧,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倒喇舞是否发展成为戏剧形式,或者是民间歌舞小戏呢?从总体上说,倒喇舞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戏剧。它并不具备构成戏剧艺术的核心因素;戏剧情节和不同性格的人物。但是,倒喇舞中确实有一定的戏剧因素。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由歌舞向戏剧艺术发展的过渡形态。
元代蒙古族倒喇舞的内容是很丰富的。除了轻盈曼妙的倒喇之舞、生动风趣的插科打诨、歌唱舞蹈间歇时的器乐独奏之外,它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讲述完整故事的长篇"倒喇胡歌"。
倒喇舞也是室内表演的高雅歌舞形式之一
no.11 鞭鼓舞
鞭鼓舞
元代回族诗人曾描绘了鞭鼓舞的情景:
马乳新桶玉满瓶,沙羊黄鼠割来腥。踏歌尽醉营盘晚,鞭鼓声中按海青。
狞猎归来,人们团聚欢宴,品尝着沁人心脾的喷香的马奶酒,而且敲着鞭鼓,踏歌尽醉。鞭鼓,即挎在身上的长型蚊,据1982年考古发现:赤峰市郊一元代贵族弘吉刺部德薛禅的后裔贵族墓室的壁画上,画着一元代乐队,其中一人便身挎鞭蚊,右手持鞭击之。以手击蚊,边唱边跳,所跳所歌也是对狩猎的歌咏。
击拍而舞是蒙古族古老的习俗。甫宋人盂珙在(蒙鞑备录)中记“国王(指木华黎)出师,亦以女乐随行,率十七、八美女,极慧黠,多以十四弦弹大官乐等曲,拍手为节,甚低,其舞甚异。”与鞭鼓舞不同,这里是“拍手为节”。而在汉族使者眼中感到奇异的不同凡响的舞姿,显然具有浓郁的草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