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 ★★★★★
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完全打乱国民党的军事战略部署,打活了全国这盘棋,扭转了解放军被动的局面,其战略意义绝非任何数字战果所能比拟的,并在淮海战役中吃了国民党机械化大军12兵团,其中有日本鬼子闻者流泪的第五军,呵呵!特别在解放大西南中,刘伯承的名字瓦解投降了多少地方军队,为啥啊,就因为大家听说四川的龙刘伯承打回来了,哪个还敢抵抗?建国后对我军的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军事理论上有较高建树,纵观其一生军事生涯个人认为其类似于诸葛亮加关羽型的,能征还会算啊,嘿嘿,另据说时人谓中国军界有两个半军事家,(毛泽东,白崇禧各算一个,刘伯承则算半个)故列第一
NO.2 元帅--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 ★★★★☆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由于他是毛主席的第一爱将,其最大特点是善于指挥大兵团多兵种作战,类似与汉初韩信,呵呵,可谓中共最强悍将之一,虽然4野人数装备都最强,战果也是辉煌的,但林吃的败仗亦不少,考虑其在经典战例和军事著作影响方面不及刘伯承,故列第二。NO.3 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其在红军时期就是主力军团的军事主官,抗战时是八路军的副总指挥,实际上整个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指挥工作大都是由他完成的,解放战争时更是以区区数万军队力敌国民党悍将胡宗南几十万军队,周旋数年,却越战越强,其能力可见,朝鲜战争中更是志愿军的首任主官,并取得大败美军等胜利,屈居于林彪之下原因主要是1、战果没有林的大2、志愿军司令的首要人选本是林彪,是林怕死不愿意去推给彭大元帅的,由此推见其位列第三 呵呵 NO.4 元帅--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 ★★★★
NO.5 朱德 ★★★
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
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國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
从战绩上看,朱总司令确实一般,具体指挥上缺少太出色的战例,在一把手的位置上其军事战略能力似乎更多被毛主席的光辉给掩盖了,但考虑到其年轻时在滇军中也曾名动一时,故列第五
NO.6 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 ★★★
陈毅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特别在解放战争初期在两淮之地损兵失地,败退山东,但考虑其在抗战后期主事新四军期间有较大发展,并对华野的壮大确有指挥之功效,一直是3野军事主要负责人之一,另较之其下各帅确实强悍些,然与朱总司令相比而言,由于朱总司令年岁既长,姜必定是老的辣,故其列第六
NO.7 元帅--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 ★★
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没有出色的战绩。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考虑聂帅在河北主事多年,多少还有点军事水平的,故列第七"
NO.8 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 ★★
NO.9 元帅--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 ★
NO.10 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 ★
点评新中国十大元帅 仅有数人善战而已
80酷酷网 80k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