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诸葛亮兵法第3辑调查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谨候

 原文

 

  夫败军丧师,未有不因轻敌而致祸者,故师出以律,失律则凶。律有十五焉,一曰虑,间谍明也;二曰诘,谇候谨也;三曰勇,敌众不挠也;四曰廉,见利思义也;五曰平,赏罚均也;六曰忍,善含耻也;七曰宽,能客众也,八曰信,重然诺也;九曰敬,礼贤能也;十曰明,不纳谗也;十一曰谨,不违礼也;十二日仁,善养士卒也;十三曰忠,以身徇国也;十四曰分,知止足也,十五曰谋,自料知他也。

 

  译文

 

  凡是将领领兵出师不利,都是因为轻视敌军而产生的后果,所以军队在出师时要严格法律、法令,详细考虑各种细节,按战争规律行事,否则的话仍然会招致灭亡。这些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十五项:一是虑,要仔细地考虑、谋划,探明敌人的所有情况;二是诘,盘问、追查,搜集敌人情报,并仔细判断情报的真假;三是勇,见敌人阵势威武强大的不退怯;四是廉,不为眼前小利所诱惑,以义为重;五是平,赏罚公正,公平合理;六是忍,忍辱负重,寄希望于未来更伟大的使命;七是宽,宽厚,宽宏大量,能包容他人;八是信,忠信、诚实,遵守诺言;九是敬,对有才德的人以礼相待;十是明,明白是非,不听信搀言;十一是谨,严谨、慎重,不违礼不悖法;十二是仁,仁爱,能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贴下级官兵;十三是忠,忠诚报国,为了國家的利益,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十四是分,行为有分寸,守本分,做事情量力而行;十五是谋,足智多谋,能知己知彼。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治军用兵必须严谨的问题。作者提出“师出以律”,要求将领治军用兵都必须按原则办事, 否则就会“败军丧师” 。接着,作者提出了十五项“律”,详细陈述了治军用兵必须遵循的十五项原则。这十五项原则,概括起来,就是中国兵法常说的,也是作者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论述过的“仁、义、礼、智、勇、严、信”等项,这是造就一支仁义无敌之师的关键。任何一位想要有所作为的将领,必须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带好兵,打胜仗。

 

  拓例

 

  甘宁谈笑自若退敌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和刘备的联军乘胜追击曹操的败军,一直追到南郡。驻守南郡的魏国大将曹仁,以逸待劳,击败了吴国的先头部队。周瑜大怒,准备调兵遣将,与曹仁决一雌雄。

 

  甘宁上前劝阻,他认为南郡与夷陵互为犄角,应该先袭取夷陵,然后再进攻南郡。吴军大都督周瑜,接受了他的建议,命他领兵攻取夷陵。

 

  甘宁率军直逼夷陵城下,与魏军守将曹洪激战二十余回合,曹洪败走,领兵往南郡退逃。甘宁命令部下,迅速夺取了夷陵。

 

  甘宁手下兵员很少,只有几百人,入城后立即招兵,也不过千人。当天黄昏,曹仁派曹纯和牛金引兵与曹洪汇合,共聚五千余人,把夷陵城团团围住。曹军架设云梯攻城,被甘宁守军击退。

 

  第二天,曹军构筑高楼,然后士兵在高楼上向城中射箭,顿时箭如雨发,射死射伤不少吴军兵士。吴军将士都有些害怕,唯独甘宁有说有笑同往常一样,毫不紧张。他命人收集曹军射来的数万枝箭,选派优秀箭手,与魏军对射由于甘宁率军沉着应战,顽强固守,曹军无法攻破城池。不久,周瑜派来救兵,配合甘宁击退曹军。周瑜为甘宁解围后,亲自慰劳守城将士,并为甘宁记了一功。甘宁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谈笑自若,在军中传为美谈。

 

  

NO.2  机形

 原文

 

  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译文

 

  大凡愚笨的人能够战胜聪明的人,是违反常理的偶然事件;聪明的人能够战胜愚笨的人,是合乎常理的必然事情;而聪明的人在一起交战,就全看掌握战机如何了。掌握战机的关键有三点:一是事机,二是势机,三是情机,当事情已经发生,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时,不能作出相应的反应,不能算是聪明;当形势发生变化,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时,去不能拿出克敌制胜的办法,也不够贤者的资格;当整个态势已经很明确对己方有利时,却不能断然采取行动,这也不能算是勇敢。所以,善于指挥军队的将领,一定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取得胜利,即因机立胜。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用兵的战略思想,讲究一个“因机而立胜”,也就是顺应形势,把握战机,从而克敌致胜。这是为将之人应有的战略素养。战争中,情况瞬息万变,指挥全军的将领,如不能审时度势,捕捉战机,及时用兵,后果可想而知。有勇无谋,只知蛮干的将领是愚蠢的将领,没有不失败的。

 

  拓例

 

  败兵追敌胜在谋

 

  曹操征伐张绣,势在必得,可是一天突然率兵撤退。张绣大喜,亲自带兵追击曹操。谋士贾诩对张绣说:“不要去追,追的话肯定要吃败仗。”张绣不听贾诩的意见,领兵前进与曹操交战,结果大败而归。

 

  贾诩见张绣吃了败仗回来,马上对张绣说:“赶快再去追击,再次交战必定能够取得胜利。”张绣推托说:“先前没有采用您的意见,以至于到这种地步。如今已经失败,怎么又要追呢?”贾诩说:“战斗形势起了变化,赶紧追击必能得胜。”张绣听从了贾翊的意见,连忙聚集败兵前去追击,与曹军大战了一场,果然得胜而归。

 

  张绣虽然打了胜仗,却不得其解,他问贾诩:“我先用精兵追赶撤退的曹军,而您说肯定要失败;我败退后用败兵去袭击刚打了胜仗的曹军,而您说必定取胜。事实完全像您所预言的,为什么会精兵失败、败兵得胜呢?”贾诩说:“这好理解,您虽然善于用兵,却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刚撤退时,曹操必须亲自压阵;我们追兵虽然精锐,但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我知道我军必败。曹操先前在进攻您的时候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却突然退兵了,肯定是国内发生了什么事。曹操现已打败您的追兵,必然是轻装快速前进,即使留下一些将领在后面掩护,那些将领出也不是您的对手,因此,您虽用败兵而打起来必定得胜。”张绣听了表示十分信服。

NO.3 重刑

  原文

 

  吴起曰:鼓鼙金铎,所以威耳,旌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以声,不可不清;目威以容,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士可怠也。故曰,将之所麾,莫不心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矣。

 

  译文

 

  吴起说:“军队中敲击鼙鼓、金锋的目的,在于引起士卒在听觉方面的敏锐注意力,听从指挥,挥舞旗帜,在于集中士卒在视觉方面的注意力,而各项法规、禁令及刑罚的目的在于管理士卒,节制士卒的行动。”在军队中,用声音引起士卒的注意,要求士卒听从指挥时,发声的器具必须音质清脆宏亮;用旗帜来指挥士兵作战时,旗帜的颜色要鲜明、醒目;用刑罚、禁令来约束士卒的行动时,执法必须公正、严明。如果做不到上述三点,军容就会紊乱,士卒就会涣散、懈怠。所以说,在指挥部队的问题上,应该达到这样的程度:只要将帅的指挥旗帜挥舞摇动,部下就会英勇前进,只要将帅的命令一下,所有的士卒就会同仇敌忾,拼死上前,报效國家。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从严治军问题,这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题目。但诸葛亮在这个普通的题目中有他的独到之处,一开

 

  头就引用杰出的军事家吴起的话,提出“威耳、威目、威心”的见解,接着,从这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了由表及里从严治军的思想,这就不是人人都懂得的了。尤其对“威耳”的论述,更表现了作者的高明;一支军队不但要求内在方面讲求军容严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而且要讲求外在的“鼓鼙金锋”,军威雄壮,既振奋军心,又威镇敌胆。这样的军队,

 

  当然就能做到“将之所麾,莫不心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了。诸葛亮所论,实在是治军的精髓。

 

  拓例

 

  严明赏罚奏奇效

 

  春秋末期,鲁国国都北边的一个大柴荡着火,天刮北风,火势向南蔓延,快要危及国都。君鲁哀公亲自救火,但他旁边只有几名随从,许多人都去追赶被火逼出来的野兽,却不去救火。鲁哀公很生气,把孔子召来,问他应该怎么办。孔子说:“那些追赶野兽的人又快活又不受处罚,而救火的人又劳苦又没有奖赏,这就是救火的人少的原因。”鲁哀公说:“你的意见很好,应该赏罚分明。”孔子说:“现在是危急时刻,来不及去赏救火的人,再说,凡是救了火的人都要奖赏,國家的花费就很大,您只要用刑罚就管事。”于是,鲁哀公下令说:“不救火的人,与战争中投降叛逃者同罪;追赶野兽的,与擅入禁地的同罪。”这道命令颁布后,火很快就被扑灭了。

 

  

 

  

NO.4  善将

 原文

 

  古之善将者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敌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禁、礼、劝、信,师之大径也,未有纲直而目不舒也。故能战必胜,攻必取。庸将不然,退则不能止,进则不能禁,故与军同亡,无劝戒则赏罚失度,人不知信,而贤良退伏,谄顽登用,是以战必败散也。

 

  译文

 

  从古至今,善于领兵打仗的将领用兵的原则有四点:令出如山,向部下讲明什么是进,什么叫退,什么是不应该做的;用仁、义的思想教育部下,使士卒能知书达礼;告诫部下明辨是非,使士卒能互相勉励,规过劝善;严格赏罚,使士卒不敢涣散,有信用,上述四点基本的原则:禁、礼、劝、信是部队中的重要规范,如果彻底做到了这四点,就好象主要的支架已经搭好,其它的细微末节也就自然地顺展开来,有了法规,具体的内容也就明晰了,这样军队就能战必胜,攻伐时得其所需。无能的将领做不到这四点:没有规制,一旦下令撤退,士卒不听指挥,抱头鼠窜;而下令进攻时,则没有节制,步调不一,甚至纷纷逃避,怠慢拖延,全军也就难逃灭亡的下场;劝戒不明,赏罚无度,失信于士卒,上下不能一心,贤德之人纷纷远走,谄媚狡猾的小人得势,这样的将领带出的部队,一定会每战必败。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从正反两方面详尽论述了带兵的原则。他把这些原则归结为四项:禁、礼、劝、信”,并且把这些原则称之为治军的“大经”。“大经”者,也就是最重要的规范准则了。接着,他又从反正论述,说明违背这四项原则的严重危害,把不按四项原则治军的将领称作“庸将”,指出他们必败的下场。这样正反结合的论述,说得十分透彻、突出,引人警觉。

 

  拓例

 

  李自成汝州决战

 

  1643年,孙传庭率明军主力部队进抵汝州,与李自成起义军进行决战。9月孙传庭军队攻中宝丰,进抵郏县城下。李自成随机应变,他凭借郏县城下的深沟高垒,坚守不战,把明军的主边部队拴在郏县,同时派遣一支精锐部队,一直向北,绕过嵩山,从背后袭击离汝州仅几十里的白沙。由于白沙是从洛阳到汝州的必经之地,攻占白沙,就断绝了明军的运输线,数万明军的粮食供应顿时成了大问题,军心动摇。汝州城下的明军哗变。孙传庭见势不妙,决定自己先回洛阳筹运粮饷,而让总兵陈永福留下指挥大军。本已军心不稳的明军,见主帅突然离去,更加混乱,许多士兵纷纷离去。农民军内部又查获了向孙传庭暗送情报的奸细,清除了隐患。李自成抓住战机,集中兵力,积极反攻,步兵与骑兵互相配合,使明军仓皇失措,不得不迅速撤退。

 

  这时,天下大雨,道路泥泞,明军携带的大量战车无法前行,士兵们又不愿推车。数千辆战车停在路上,挡住了明军的退路,车倒马翻。农民起义军趁机追上明军,明军大乱,毫无斗志,却又无处藏身,死者达数千人之多。明军总兵高杰见大势已去,急忙带领明军向西逃窜。农民军紧紧追击,不给明军喘息的机会,一昼夜追击二百里,终于在孟津将明军全部阻截住,并将其围歼。明军死亡4万余人,战车也损失殆尽。仍然留在郏县来不及撤退的陈永福所部明军,也被农民军包围,大部被消灭。先期返回洛阳的明军主帅孙传庭,眼看全部覆没,自杀未遂,被手下的残兵拥入潼关。

 

  汝州决战以后,明王朝用以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有生力量便几乎被全部消灭,再也无力向农民军发起进攻。3个月后,李自成率军攻占陕西,随后进入山西、直隶(现河北省)。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朝的统治就此结束。

 

  

 

  

NO.5 审因

 

  原文

 

  夫因人之势以伐恶,则黄帝不能与争威矣。因人之力以决胜,则汤、武不能与争功矣。若能审因而加之威胜,则万夫之雄将可图,四海之英豪受制矣。

 

  译文

 

  如果能顺应百姓的心愿来征伐邪恶势力,就是黄帝也不能与这样的行为相比,如果能借助百姓的力量,群策群力获得胜利,那么就是商汤、周武王也不能与这样的功劳相比。在此基础上,审时度势,以德威服人,则在下的各路英雄都会屈服这样的将帅之下,四海之内,各方豪杰则也会甘心受到节制。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用兵原则,提出出兵要“审因”和“威胜”。所谓“审因”,就是要顺应时势,师出有名,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要打正义的战争。师出有名,打正义战争,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威胜”则要求为将之人,善于凭借这种群众拥护而形成的群众力量的优势取胜。一员将领能达到“审因”和“威胜”的要求,就可以成为万夫莫当的大将,征服四海的豪杰了。

 

  拓例

 

  姜子牙伐纣灭商

 

  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残酷暴虐、荒淫无度的庸君。他肆意杀害宗室大臣,毒刑整人。他以残害百姓为乐。有的忠君大臣多次强谏,纣王竟不悔悟,反而恼羞成怒,杀的杀,赶的赶。有的大臣没办法只好弃官愤然出走。像纣王手下的名臣姜子牙就是其中的一个。

 

  周武王决心发兵来灭商,推翻纣王的残暴统治。他先暗中派人到商,察看国情,了解情况。不久,被派去的人捎信说:“商朝国势危殆,民心动乱。”武王认为伐商的时机还未到。后来,武王又接到报告说:“商,现在是坏人当道,宗室离心离德,一场大的暴动正在酝酿着。”武王还是按兵不动。最后,被派去的人又捎信说:“商朝的百姓只是内心愤怒,闭口不敢说话,却咬牙切齿。”这时武王觉得伐商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联合八方诸侯国,向商朝发起总攻。昏庸的纣王自以为自己兵多士众,派出17万大军迎战。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两军相遇后,商朝前军的奴隶兵突然阵前暴动起义,倒戈反击,杀得商兵全军溃败。纣王逃奔鹿台自焚。

 

  

 

  

 

NO.6  兵势

 原文

 

  夫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大势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孛不殃,风气调和。地势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门幽洞,羊肠曲沃。人势者,主圣将贤,三军由礼,士卒用命,粮甲坚备。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听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译文

 

  大凡将帅领兵出征要注意三种情势: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战争胜利的基本因素和条件。天时,就是指天气晴朗、气候温和适中,寒暑不烈,不旱不荒,天象正常,没有不祥的征兆,这是有利于我方的自然因素。地利,就是指我方城墙高垒于险峻的地势之上,有深沟、大河做天然屏障,地形复杂,深不可测,还有唯一的羊肠小路还曲折迂回。人和,就是君主圣明将帅贤达,三军上下守礼守法,整齐统一,士卒个个都能效命沙场,粮饷充足,武器坚利。卓越超群的将帅如果能凭借天时,就地利,依人和,就可以所向无敌,大获全胜。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出兵打仗的战术原则。文章指出,必须善于顺应天时,善于利用地利,充分发挥人和。为将之人能做到这三点,就能“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了。

 

  拓例

 

  洛涧挫敌锐气

 

  公元四世纪,中国呈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南方,西晋皇族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政权。在北方,许多少数民族都建立了政权,史称16国。公元357年,前秦的苻坚自立为帝。经过多次战争,苻坚统一北方,积极准备南下灭晋。

 

  公元383年5月,苻坚率几十万大军,号称百万,浩浩荡荡南下攻晋。东晋派出谢石、谢玄、刘牢率军迎战,但东晋的军队只有8万人,前秦的军事力量处于绝对优势地位。10月18日,前秦先头部队攻克寿阳,并派梁成率5万军队进到洛涧,以阻挡从东面赶来援助的晋军。东晋的援军受阻,只好退守硖石。这时,苻坚得知在硖石的东晋军队兵力很少,粮食也不足,便以为可以一举消灭东晋。于是,他把大军留在项城,自带8千轻骑赶到寿阳,并派朱序前往晋军营中劝降。朱序本是东晋将领,战败被俘后被迫投降。他到晋军营地见到谢石、谢玄后,不仅不劝降,反而告诉谢玄和谢石,前秦的军队准备不足,各路兵力尚未集结完毕,并建议趁此良机,进攻前秦军队的前锋,挫其锐气。谢石和谢玄接受朱序的意见。11月,晋军前锋刘牢率五千精兵强渡洛涧,夜袭梁成的营寨,大败五万前秦军队,歼灭1万5千人,主将梁成也被晋军斩杀。与此同时,谢石、谢玄率军水陆并进,一举推进到淝水东岸,与前秦军队隔河相对。

 

  洛涧一仗,东晋军队打击了前秦军队的锐气,鼓舞了晋军将士的士气,坚定了以弱胜强的信心。原来看不起东晋军队的苻坚,站在帮阳城头,看到河对岸的晋军阵营严整,士兵的刀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心里非常慌乱,以至错把河对岸山上的草木也当成晋军士兵。后人谓之“草木皆兵”。他再也不敢轻视晋军,下令严守淝水,不许晋军渡河。

 

  晋军在洛涧之战中虽然没有与前秦主力交锋,但已为在不久后的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军队创造了有利条件。

 

NO.7 胜败

 原文

 

  贤才居上,不肖居下,三军悦乐,士卒畏服,相议以勇斗,相望以威武,相劝以刑赏,此必胜之征也。士卒惰慢,三军数惊,下无礼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敌,相语以利,相嘱以祸福,相惑以妖言,此必败之征也。

 

  译文

 

  军队出师必胜的条件是:真正有才德的人担任着重要职务,没有才德的人被贬斥到最低位置,三军将士情绪高昂,团结统一,上下关系和睦,士卒服从命令,勇敢善战,军容威武雄壮,法纪严明。军队出师不利,必然伴随下列征兆:士兵懒惰、散漫,不遵守军纪,全军将士非常畏惧对敌作战,兵卒不讲信义,不畏惧刑罚,对敌军实力估计过高,内部不团结,彼此之间通常的话题是与利益有关的事情,喜欢猜测事情的吉凶祸福,附会各种无稽之谈,军内流言蜚语盛行,军心涣散。

 

  解析

 

  本篇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谈论导致胜败的种种征兆,这是将领作出投入战斗判断的重要参考。所谓不打无把握之仗,就是要判断出取胜的把握方能投入战斗嘛!在诸多征兆中,诸葛亮特别强调“贤才居上”,把让贤德之人担任要职列为取胜的最根本条件。从根本上说,这还是一个用人问题,只有任用贤德之人担任要职,军队才能团结一致,才能军风端正,士气高昂,保证必胜。

 

  拓例

 

  诸葛亮说吴抗曹

 

  赤壁大战之前,北方曹操力量最强大,处于攻势地位。而孙权、刘备则处于劣势、守势地位。特别是刘备连吃败仗被曹军赶的直往南跑。曹操带领大军南下,孙权、刘备面临曹操号称百万的大兵只好准备应战。两军决战需做各种工作,而廓清内外环境是很重要的方面。就内部而言必须统一认识。刘备集团内部比较一致,决心抗击曹操。孙权集团则战和不统一。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紧急,请派我去向孙权求援吧。”刘备同意了他的请求,诸葛亮领命去了东吴。

 

  当时孙权驻军在柴桑,正在观望刘备和曹操的龙争虎斗。诸葛亮来到这里,对孙权说:“天下大乱以来,您起兵占据了江东,刘备也在汉水以南招募军队,和曹操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已削平群雄,基本上平定了北方,最近又攻破了荆州,威名震动四海。刘备没有安身之所,好似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才跑到夏口。将军您应估量自己的力量来应付眼前的局面:如果您不能依靠吴、越的兵力与中原的曹操抗衡,不如早点儿放下武器,捆起盔甲,向曹操称臣。现在您表面上装出服从曹操的样子,内心里却迟疑不决,另有打算,在事情已危急到如此时刻还不能决断,大祸很快就要临头孙权问道:“如果像您说的没力量抗衡就投降,刘备为什么不向曹操称臣投降呢?”

 

  诸葛亮答道:“当年的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尚能守节而不屈辱投降,何况刘备作为皇族的后代,有盖世无双的才能,许多贤士都仰慕他,投奔到他的门下,就好像水流向大海一样,如果他的事业不成功,那是天意,怎么能因为暂时的挫折就投降曹操称臣呢?”

 

  孙权有些不高兴了,吼道:“我也不会投降曹操的!我怎么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和十万将士去受别人控制呢?现在除了刘备,没人能够抵挡曹操,但刘备刚刚打了败仗,怎么能再和曹操相抗衡呢?”

 

  诸葛亮说:“刘备虽然在长坂打了败仗,但现在归队的战士加上关羽的水军,还有精兵上万人,刘琦手下的将士也不少于一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听说追赶刘备的骑兵一天一夜走了三百多里路,他们现在的情况,如同‘强弓发出的箭,到射程末了时,它的力量连鲁地出产的薄绢也不能穿透’一样已经不堪一击了。这种做法为兵法所忌。而且,北方人不习惯于水战,再加上荆州百姓是被逼着归附曹操的,这些都是打败曹操的有利条件。现在将军您如果能够派出猛将统率几万大军,和刘备同心协力,一定能打败曹操。曹操兵败,必然会退回北方,这样,刘备的荆州和您的东吴,势力就会增强,三分天下,各据一方的局面就形成了。成功与失败,就在现在了。”

 

  孙权听诸葛亮如此一说,茅塞顿开,非常高兴,便派周瑜、程普、鲁肃等带三万大军,与刘备合力抵抗曹操。

 

  孙刘这两大集团解决了内、外环境问题便为全心全力、集中精力与曹操决战扫道路,创造了条件。最终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

 

  

 

NO.8  假权

原文

 

  夫将者,人命之所县也,成败之所系也,祸福之所倚也,而上不假之以赏罚,是犹束猿猱之手,而责之以腾捷,胶离娄之目,而使之辨青黄,不可得也。若赏移在权臣,罚不由主将,人苟自利,谁怀斗心?虽伊、吕之谋,韩、白之功,而不能自卫也。故孙武曰:“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亚夫曰:“军中闻将军之命,不闻有天子之诏”。

 

  译文

 

  将帅是军队中的关键。他悬系着千万士卒的性命,关系着战争的胜败结局,左右着國家命运的盛衰兴亡。如果君主不把指挥军队的权力全部交给将帅,就好象用绳索捆住猿猴的手足却斥令它快速地攀爬树木,跳跃飞奔,又好象用胶带粘贴人的双眼,却要求他辨别各种颜色,这都是不可行的事情。如果赏罚大权被权贵所操纵,主将没有任何可以自主的权力,上下必然会被私心、利力所笼罩,人苟且于私利,就没有人会为國家效命,更没有旺盛的斗志。那么,就是有伊尹、吕不韦那样出类拔萃的才智,有韩信、白起那样的功绩,也不能自保。所以,孙武说:“将帅一旦领兵作战,一概不君命”。亚夫也讲:“在军中,只有将帅的命令可听,没有听见君主的诏令”。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兵权问题。这个问题,诸葛亮在《将苑》的第一篇文章《兵权》中, 已有论述, 不过侧重点不同:《兵权》论述的是统兵之权,是总的指挥权;《假权》一文着重论述的是临阵指挥之权,强调“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要求保证将领临阵指挥的全权。文章一开头就用了三个排句,突出说明这个指挥权关系重大。接着,文章又用比喻加以论证,最后还引用孙武和周亚夫这样杰出的军事家的名言加以证明,可见诸葛亮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也确实太重要了,诸葛亮自己就有切身之痛。当他四出祁山,好不容易连胜司马懿,打出了大好形势时,后主刘禅却听信宦官的谗言,下旨召回诸葛亮,意欲削权防变。诸葛亮无奈撤兵,结果功号一篑,白白葬送了大好形势。最终诸葛亮没能征服中原,抱撼而死。授予将领全权,确实是用兵的根本。

 

  拓例

 

  审时度势破敌军

 

  建安十六年,偏将军马超等人谋反,杀了凉州刺史韦康。建安十九年,韦康旧部赵衢、尹奉、姜叙等人起兵征讨马超。姜叙在卤城,马超在冀城,赵衢等人诱使马超出城攻姜叙,便冀城空虚,赵衢等人乘机攻入冀城,将马超的妻子杀死。马超攻卤城不下,又回不了冀城,他只好逃奔汉中。姜叙等人兵少,不敢贸然去追。

 

  姜叙派人找夏侯渊求援。夏侯渊与手下诸将商议此事,诸将都说没有曹操的命令不便行动。夏侯渊却认为,将在外,应当审时度势,怎么有利就怎么干。他说:“曹操在邺城,从这里去往返一趟就有四千里地,等命令来时,姜叙他们早就被马超打败了,非赶快去救援不可。”

 

  于是,夏侯渊命令部将张郃率五千步骑兵,从陈仓一条小路上去追击马超,他自己在后面押运粮草督阵。马超如丧家之犬,战斗还没打响,他就跑了,丢下的大批军用物资,成了张郃颌的战利品。夏侯渊赶到时,支持马超谋反的各县,都已献城投降。

 

  和马超一起叛乱的韩遂,此时正在不远处的显亲,夏侯渊想袭击显亲,斩杀韩遂。韩遂得到消息后,连夜逃走。夏侯渊与部将们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有的说应立即攻击韩遂,有的说应去攻打兴国。夏侯渊认为,韩遂有精兵强将,兴国的城池很牢固,攻击哪一个都不可能立即得手,不如采取调虎离山之计,先去攻打长离的诸羌子弟,其中有很多是在韩遂的部队中当兵。如果韩遂舍弃长离,羌人子弟就无家可归;如果韩遂去救长离,就把韩遂诱出了城,可以和他在野外作战,则韩遂必败。众将官认为主帅说得有理,遂按计划行动。

 

  夏侯渊留下督将看守军需物资,亲率轻兵步骑去长离,攻烧羌屯,斩杀和抓获了很多羌人。在韩遂军中的羌人将士,纷纷奔回自己的部落。韩遂也率兵出城去救长离,被夏侯渊拦在半路。

 

  夏侯渊手下的部将见韩遂的兵马很多, 建议挖壕沟打持久战。 夏侯渊却说:“我们围战千里,现在挖沟扎营,士兵们会很疲惫的,不能坚持多久。韩遂兵马虽多,我看很容易打败他。”于是夏侯渊下令擂起战鼓,手下将士神威大振,高喊着冲向韩遂的阵地,韩遂的将士人心已散,毫无斗志,顿时乱了阵脚,四散奔逃。

 

  夏侯渊得胜回图阳,稍事休整,又兵围兴国城。兴国五千人逃奔马超而去,其余的人都投降了夏侯渊。夏侯渊又乘势扫荡了高平等地,缴获很多粮草和牛马。

 

  夏侯渊审时度势,赶马超,追韩遂,破兴国,平高平,连战皆捷。仗都打完了,曹操所派的节度使才拿着曹操的命令赶来。

 

  

NO.9  哀死

 

  原文

 

  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注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译文

 

  古代凡是优秀的将领,对待自己的部下就好象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当困难来临时,身先士卒,首当其冲,站在最前面,在功劳荣誉面前,与部下谦让,把功劳、荣誉推给部下,对待受伤的士卒,百般安慰和抚恤,当部下为国捐躯时,又能厚葬他们,并妥善地安排好后事,在粮食不够吃时,主动地把自己的食物让给下级,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把自己的衣服让给士卒穿用,对待有才智的人,以礼相待,并委之以高官,对待英勇擅战的部下,他会给予恰当、及时的奖赏并勉励他再立新功。身为一名将帅,做到了上面的几项内容,就会所向披靡,百战百胜。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养人如养已子”的论点,这和我国历代将领“爱兵如子”的说法是一致的。诸葛亮是不是第一位提出这一主张的人,没有考证,不敢妄下断语,但他在一千多年前就如此明确地提出这一论点,总是十分可贵的。更可贵之处还在于,诸葛亮不但提出了主张,而且提出了这一系列爱兵的途径,总共达八项,相当详尽。作者说,如能做到这些,就能造就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诸葛亮在前面论述过从严治军,这里又专文论述爱兵如已子,可见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这个问题确实是领兵的要旨之一,得军心者就能取得将士效命的结果,失军心者则会导至败亡丧身的后果。

 

  拓例

 

  平天下先兴礼仪

 

  曹操成为北方霸主后,百废待兴。在他的兴邦强国的计划中,他首先考虑的是兴礼仪。东汉建安七年春天,他率军进驻谯县。在谯县境内,他走了一天,也没遇见一个熟人,这使他感慨万分。他对部将说:我起正义之师,为天下人铲除暴乱。故乡的人民很支持我,父送子,妻送郎,跟我走的人很多都战死在沙场。这真让我悲痛欲绝。”

 

  曹操安顿下来后,马上下令:“凡是跟我当兵的将士,因战死沙场而绝了后代的,找他们的亲戚当他们的后裔,分给田地,由官府配给耕牛,设立学校,教育这些英雄的后代。要建立祠庙,让活着的后代能够有地方祭祀自己的祖先。能够把死者的后代培养成人,我死后见到我那些先去的将士,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第二年秋天,曹操又下令:“十五年战乱,使青年人没见过仁义礼仪的风尚,这使我很忧伤。我命令所辖各郡都要提倡和重视古代圣贤们的典籍的研究,要建立学校,满五百户的县要设立专门负责培养年青人的官员,选拔本地优秀子弟给以教育,使先王之道不致废绝,从而兴天下。”

 

  各郡县按照曹操的命令,大兴教育。教育兴而人才起,人才起而百废兴。曹操的教育计划,为汉王朝崩溃后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奠定了人才基础。

 

  

 

  

 

NO.10  三宾

 原文

 

  夫三军之行也,必有宾客,群议得失,以资将用。有词若县流,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可引为上宾。有猛若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此一时之雄,可以为中宾。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可引为下宾。

 

  译文

 

  凡是三军出征作战,将帅必须有各类幕僚人员为自己策划参谋,共同讨论利弊得失,辅佐在将帅左右。有些人口若悬河,能提出奇妙的谋略,见闻广博,多才多艺,这是万里挑一的出色人才,可以成为将帅的高级幕僚,有的人象熊虎一样勇猛,象猿猴一样敏捷,性格则烈如铁石,作战如楚地龙泉般锐利无比,这些人是一代豪杰,可以成为将帅的中级幕僚。有的人喜欢发表言论,但能力一般,只是普通之辈,可以成为将帅的下级幕僚。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识人、用人问题,这也是带兵的根本。诸葛亮在前面的文章中已不止一次论述了这个主题,不过各篇侧重点不同而已。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把人分为三种,主张把有真才实学的能人引为“上宾”,而把只会花言巧语,哗众取宠的人引为“下宾”。不过,这说起来容易,真正识人就难了,以诸葛亮这样精明的统帅,也错用了只会夸夸其谈,死搬书本的马谡,导至街亭大败,连累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也只好行一次险,唱了一回“空城计”,差点连命都保不住。看来,为将领兵之人,真得好好研读诸葛亮的《知人性》一文,照他论述的那样,多方面考察人,彻底了解人的本性,从而做到恰当用人。否则,一着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了!

 

  拓例

 

  毛遂自荐说楚王

 

  战国时期,秦国攻打赵国,几天工夫把个赵国的国都邯郸团团围住。赵王一面命令将士坚守城池,一面派平原君到楚国请求救兵。平原君深感此次楚国之行,成败与赵国生死存亡息息相关,于是决定从数千门客中挑选20名文武双全的门客一道去楚国求救,并讨论合纵抗秦之策。

 

  平原君立刻在门客中挑选去楚的人,可是挑来挑去,选了又选,只挑选出19人,还差一人,怎么也选不出来。

 

  这时,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找到平原君,自荐道:“将军此次挑选的人,听说还少一个,我向将军推荐我自己,请您也带上我吧!”平原君看看,此人其貌不扬,个子不高,一脸凶相。平原君根本不记得这个人,就问他:“你到我这多年了?”毛遂回答说:“已三年。”平原君不大高兴地说:“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把锥子放在袋子里,它的尖会刺破袋子露出来,可是你在我这呆了三年,我从没听说过你的情况,可见你是没有什么才能,所以你还是不要去了。”毛遂看了看平原君,请求说:“我今天要求的正是像锥子一样被放进袋子,如果早能这样,早就刺破袋子显露锋芒了!”平原君佩服毛遂的胆量和口才,于是就决定把毛遂带上,也正好凑够了数。

 

  到了楚国,平原谷和楚王谈了整整一上午合纵抗秦的事,可楚王就是不肯出兵。毛遂见事情如此不顺利有些不耐烦,他手按宝剑走到楚王面前慷慨陈词,楚王见毛遂持剑站在自己面前,又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最后终于答应联合抗秦,派兵救赵。

 

  邯郸解围,赵国得救后,平原君赞扬毛遂说:“先生以三寸之舌,胜过百万雄师。”从此平原君把毛遂当为上宾。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