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必须唤起民众
必须唤起民众
孙中山是从革命目的那儿寻找革命力量和革命途径的。孙中山认为资产
阶级革命目的是打倒皇帝,永远不再需要什么皇帝,革命胜利后,建立合众
政府,实现民主政治和共和政体。
这一革命目的意味着对满洲贵族所享受的各种特权的伤害,必将遭到贵
族以及他们所掌握的國家机器的反对,所以革命必须流血。孙中山认为别的
國家要获得真立宪,都要以流血为代价;在封建专制极为严重的中国,要实
行革命就更无法避免要流血了。所以革命必须走武装革命的道路,这是孙中
山就采取何种革命途径的认识和确定。
孙中山对以流血夺得革命的真胜利充满了信心,早在1904 年,他于《中
国问题的真解决》中说:“中国现今正处于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
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将满洲鞑子从我们的国土上驱逐出
去。我们的任务确实是巨大的,但并不是无法实现。1900 年义和团起义时,
联军只需为数不足两万的军队,就能击溃满清的抵抗,进军医院之后,仍与炮制“善后会议”的段棋
瑞政府作坚决地斗争。1 月26 日,孙中山病势加重,入协和医院,并确诊为
肝癌,1 月31 日,仍指示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下令全党抵制“善后会议”。
他的遗嘱中,仍不忘革命救国,3 月10 日,病势危殆,获悉东征军克服潮汕
后,又指示电告胡汉民,“不可扰乱百姓”。两天后,孙中山因病医治无效
在北京去世。由这些事实我们足可以明白孙中山先生一辈子奉行“天下为公”
这一人生策略的彻底性和伟大性。
孙中山所坚持“天下为公”的行动原则,还主要表现在他主张“主权在
民”和“主权为民”,特别是他就任南京政府临时大总统之后,他认为政府
的权力应当用来为人民谋幸福,而不应当成为“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工具,
他特别喜欢用“家天下”与“公天下”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概念来说明这一
问题。他的胞兄孙眉,曾经为革命捐赠大批财产,也十分热心革命活动,在
广东父老和华侨中有相当高的声望。革命胜利之后,广东各界人士都力荐孙
眉任广东省省长。但是,孙中山以“天下为公”为行为准则,力排众议,坚
持不任用自己的兄长为高官,而且还亲自写信给胞兄,做解释说服工作。
正是孙中山这一“天下为公”的人生策略,使“民主共和”这一概念在
中国一出现,就深入人心;也正是他终身坚守着这一人生策略,使他获得了
国人的普遍爱戴,并被尊为“国父”。
no.80 人格救国
人格救国
政治家的政治业绩并不一定与其伦理人格成正比,然而真正伟大并为人
民长久崇敬的杰出历史人物,都具有伟大的人格。孙中山作为中国民族资产
阶级的革命领袖,不但自修出伟大的人格,还采取了“人格救国”的人生谋
略,依靠其伟大的人格,感召了无数的信徒和追随者甘为革命抛头颅,洒热
血。
人格这一观念,是孙中山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的养料,在他的《三民
主义·民族主义》中就说过:“中国有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
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得那么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
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话。把一个人从内
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发展的理论,
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的
知识中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孙中山的这段话,高度赞美了《大
学》中所规定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人生目标,或者可以说是人格。
由此,孙中山更进一步地提出了“人格救国”的人生谋略。他认为一个
革命者应从“修身”出发,以锻炼革命意志,以至达到治国平天下即振兴中
华的目的。如何才能“修身”呢?孙中山对这点作了深刻的论述,他认为“修
身”必先“正心”,若不“正心”,革命党员“存心做官发财”,那“党员
的人格,便非常卑劣”,就会丧失人心。正如他在《国民党员不可存心做官
发财》中所说,“人心就是立国的大根本。⋯⋯得人心的方法很多,第一要
本党现在的党员,人格高尚,行为正大,不可居心发财,想做大官,要立志
牺牲,想做大事,使全国佩服,全国人都信仰。”在这里,孙中山把“人格”
的观念升华到人的价值观念。并深刻地认识到人格对于人类或國家的改造进
步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他认为如果能够把人类的人格改造好,社会当然就
会向前推进许多;这一点具体到我们國家、我们民族,就可以说,要造成一
个好的國家,就必须先要人人都有好的人格,如果我们四万万人都变成了好
人格,我们的國家就有救了。这就是孙中山所提出的“人格救国”的人生谋
略。
他这一“人格救国”的人生谋略,主要体现在他希望人格所显示出的价
值,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熔铸成为一种“为众人服务”的高尚精神。
体现成为谋求天下人解放和幸福,而为国为民奉献一切的新意识。
正如他所说:“从事革命事业,非成功,即成仁,二者而已。成功则造
出庄严华丽之國家,共享幸福,不成功,则同拼一死,以殉吾党之光辉主义,
亦不失为杀身成仁之志士。⋯⋯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
也,天下为公。’如此,则人人不独亲其亲,人人不独子其子,是为大同世
界。大同世界即所谓的‘天下为公。’要使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营,幼者
有所教。”
孙中山人格精神的核心是“天下为公”,他力图在传统的“人格”的心
理积淀的基础上,铸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新的民族之魂,并以这种崇高的“民
族之魂”作为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作为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的最重要的精
神武器。
孙中山把从政与理想人格培养高度统一起来,“天下为公”,为政清廉,
绝不以权谋私。为了实现“求吾民真正之幸福”,孙中山不惜失“谋生之地
址”,去“固有之资财”,弄得倾家荡产,长期亡命异国他乡。在个人生活
上,孙中山也一贯以淡泊自持,简单朴素。他在他的《家事遗嘱》中所说“尽
瘁国事,不治家产”八个字,既是对他自己政治人格的公正评价也是他留给
后人的一份最珍贵、丰厚的遗产。
孙中山内在人格追求向外延伸为“君子政治”的理想作风,即在政治斗
争中讲求“君子风度”,遵守信义,不滥杀无辜。
孙中山这种“人格救国”的人生谋略,促使他伟大政治形象的形成。正
因为他政治眼界、理论素养和人生修养,使他也只有他才能成为当时众望所
归的革命领袖。
no.81 双手万能,力求实用
双手万能,力求实用
孙中山的政治性格主要体现在对理想信仰的狂热与执着和策略上的实用
主义两个方面。其政治性格策略上实用主义的方面直接影响了他对于人生的
观点和所采取的策略。他深刻地认识到,一些花俚胡俏的东西,古板过时的
东西部不那么实用,发展國家,促成革命,难有双手是万能的。所以他不管
是为自己,还是为青年学生指明人生之路时,都提出了自己的人生谋略:“双
手万能,力求实用。”
孙中山对这一人生谋略的使用首先表现在他的革命活动上。早在孙中山
“倾履清廷”的思想确立之前,因为当时国内的改良主义思潮盛极一时,满
腹经伦的孙中山也产生了改良的思想倾向。1890 年,他就致函退职的香山县
籍洋务派官僚郑藻如,提出了兴农桑、禁鸦片和兴教育三点改良意见。1894
年春天,又写了一封长达8000 字的《上李鸿章书》,主张以西方國家为楷模,
改革教育制度,培养人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工商业。该年6 月,
又通过盛宣怀以及李鸿章的幕僚罗丰禄、徐秋畦在天津求见李鸿章,希望李
鸿章能够“玉成其志”、“采择施行”,可结果不但没能见到李鸿章,而且
自己的任何意见都未被采纳。
上书希望的破灭,接下来中日战争的惨败,使他进一步认识到“和平之
法,无可复施”。他“双手万能,力求实用”的观点对他的下一步行动起了
极大的影响作用。他没有象章太炎、梁启超等立宪派或改良派一样,死守着
改良的政治目的不放,而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只有革命,才能挽
救中国的危亡”的远大抱负,并于该年10 月,再度远走檀香山,联络华侨,
宣传反清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开创中国旧
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他这一人生谋略还体现在他对教官制度所采取的观点上,也就是说他对
其他青年,人生之路的选择的参考方面,也渗透了他的人生观。
他对年青人有着殷切的希望,正如他所说:“中国的希望就寄托在你们
这般青年人的身上。”他对青年的前途极为关注,例如北京军政府逮捕爱国
学生之后,他便打电报给军阀段祺瑞,要求无条件释放爱国学生,还因为他
对青年的关注之情,他在塑造青年人生道路的教育制度上,渗透了自己“双
手万能,力求实用”的人生策略。在智育方面,他主张改革旧的教育内容,
注入西方物质文明的有关知识对于旧学校那些尊孔的教育,他说:“坏透了
的孔学是一文不值的。”主张废除那些无用的教条,在他任临时大总统时,
以临时政府的名义下令取消普通中学的文科与实科的分科制,教育部明文反
对“忠君”、“尊孔”、“读经”这一套,指示各校把大学的经科合并到文
科中去,使经科丧失了其传统的重要地位,让学生腾出精力与时间,学习现
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加理工、农、经等实科的比重,使学行增长真才实学。
孙中山还反对学生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读死书。他说:“要是就高深
的学问,是用什么方法呢?造就高等学问的方法,不但是每日在讲堂之内,
要先生所教的学问,还要举一隅而反三隅,自己去推广。在讲堂之外,更需
注重自修的功夫。”他还提倡学生注意实践,重视“实地考察。”总之就是
重视学生“双手万能,力求实用”的人生思想。
孙中山这种教育思想,打破了几千年的培养所谓“仕子”的教条和八股,
提高了以前被贬低为“淫技奇巧”的科学技术的地位,突出了教育要适用于
当前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孙中山人生策略中的“双手万能,力求实用”的思想,决定了他在政治
性格中极为重要的一面——策略上的实用主义,其一生都为了谋求全体国民
的解放和幸福这一伟大目标,多次地多方面地采用实用主义政策,也因为他
伟大的政治感召力,他这一人生谋略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让许多人都试图用
实际行动来完成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no.82 砸碎“孔家店”
孙中山一向关心重视教育事业,1890 年,他首次上书其同乡大臣郑藻
如,提出了他对教育的看法及构想。1894 年,他再次上书李鸿章,提出了四
项颇为重要的建议,而第一条就是关于教育的。
作为一个接受过旧教育并亲自体会到封建教育的弊端的知识分子,孙中
山对封建教育认识非常的深刻,他在不懈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同时,也对
封建教育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首先,他批判了封建教育的不平等性。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教育存在
严重的不平等性,地主阶级的子女垄断了受教育权,而劳动人民及其子女则
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虽然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教育的许多方面发生了
变化,但这种状况未改变。孙中山对此类情况耳闻目睹,并对这种不平等性
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其次,是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与扬弃,孙中山对封建的科举制度并不如当
时其他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一样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他一方面态度鲜明地反
对封建科举制,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不应完全废除考试制度,因为科学而废考
试是“因噎废食。”
再次,是对封建教学内容的批判。孙中山指出,封建教学的内容,主要
是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绝大多数是喜欢封建专制的合理性,为封
建专制政治服务的。
第四,斗争的柔头直指封建教育和文化专制,孙中山清醒地看到了封建
教育和文化专制主义恶劣的社会作用及其造成的危害。认为他阻碍了中国文
化进步和企图消灭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思想,锢蔽人民之聪明。”
第五,孙中山批判了封建教育的目的及其产生的恶劣后果。他指出,在
封建专制时代,封建士子求取学问指以利权为目的,其后果是必然“纳贿当
道”、“贪污之风盛行”,封建政治更加黑暗。
基于对封建教育的深刻认识,孙中山主张对旧有的教育制度进行彻底改
革,以培养出于国于民真正有用的人才,去“改造旧中国”,“建设新的中
华民国。”因此他提出了以下几点主张:
第一,扩大受教育面。孙中山认为,人与人之间虽存在着知识程度、身
体强弱等各方面差异,但那种由富贵和贫贱而形成的阶级的不平等却不是从
来就有的。教育亦是如此,无论贫者还是富者都应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而不能让富贵者独享,贫者不应该忍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只有有了教育的
平等,才谈得上教育的普及,而没有教育的普及,就谈不上什么教育的平等。
因此,孙中山认为,只有全体国民都觉醒起来,支持革命,甚至投身于革命
的洪流中去,推翻封建的专制制度,建立人民自己的民主共和国,才能改变
这种不平等,才能谈得上教育的普及,扩大受教育面,也只有这样,民族才
能振兴,人民才能幸福,國家才能富强。
第二,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知识。鸦片战争时期,龚自珍、林则徐、
魏源等进步的封建士大夫就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其后,左宗棠、奕沂、
张之洞也提出了比较积极的看法。在这点上,孙中山就吸取和继承了他们的
思想。他透彻地看到了封建教育内容的空洞陈腐的不切实用,认识到学习西
方科学技术知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他认为,西方物质文化的发达,國家的
强盛,都是建立在科学昌明的基础上的。中国之所以挨打、受列强欺侮,其
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力衰微、科学落后。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只有使中国物质
文明发达,科学技术进步,而这就必须向西方学习科学知识,因此他强调,
当务之急是要向欧洲学习,学中国自己没有的东西,而不能继续埋头于那些
故纸堆里面。
第三,孙中山认为应改革教学和治学的方法,在各种封建教育机构中,
私塾数量最多,分布也最广,由于它是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受到基础教育的
地方,因而它对教育影响也较大。孙中山对私塾的教育方法有着亲自经历,
且从小就对这种教育方法有着强烈的反感。孙中山认为,那种“把古人言行
的文字,死读硬背”而“不求其解”是不可能造就出真正的有益于國家社会
的人才的。同时,孙中山提倡要把学问运用到实践中去,如果求得学问之后
却不敢去运用、去实践,学到的知识便毫无用处,毋宁不学,如果大家都是
这样,整个民族的文化进步也会受到影响。最值得推崇的是,孙中山一反中
国传统教学中的“师承不易”观点,认为它是非常荒谬的,他指出,如果认
为“先贤之教”都是绝对正确合理的而不敢质疑和反对,学问就不可能取得
进步。
第四,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和方法。孙中山指出,以前的封建的、半殖
民地的教育绝对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才。新的教育制度应让受教育者清楚地认
识到,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能是“中举、点翰林、做大官”,不是“贪污
受贿、中饱私囊、养无数的娇妻美妾”,而是要在学业成功之后,献身于国
家,替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服务,要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提
倡“牺牲、献身精神”,去建造新的中华民国。
no.83 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孙中山把学校教育视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他通过对欧美各国学校教
育的考察,得出要培养众多于国于民有用的人才须得学校教育不可的结论。
因此,要获得众多的人才,就必须广设学校,大办教育事业。这在兴中会成
立之初,孙中山就明确地认识到了这一点,1906 年秋冬之间,在日本东京孙
中山主持拟订的《军政府宣言》中,也特地规定了施教育的内容。1912 年中
华民国成立之初,孙中山唯恐因社会骤变而影响学校教育的正常开展,他以
急迫的心情亲自下令教育部,令其通告学校“从速开学”,同年,作为初任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他亲自提名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并指示
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学校教育方面的法规和条例,在后来孙中山的言论
中和行为中,亦不乏对学校教育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那么,孙中山在学校教育这方面到底有哪些积极具体的观点举措呢?
首先,孙中山把中小学校的兴办,尤其是小学的兴办,视为发展教育的
根本,早在1890 年孙中山就提出了在各地广设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蒙馆
的主张。辛亥革命后,他的这一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1912 年5 只,
他在与香港记者的谈话中就指出“注重教育要从根本上人手,先使每乡皆有
蒙学校,由蒙学校而高等,由高等而大学堂,”而这里所指的所谓“蒙学校”,
已不是指以前的旧的蒙馆,而是指新式小学校,即就是说大力兴办小学校,
普及小学教育,是振兴和发展教育的根本。在孙中山看来,只有从大办小学
入手,才可能实现教育的普及,才能够完成培养人才的教育任务。
其次,在强调注重中小学校教育的同时,孙中山并没有忽视实施高等教
育的大学。在孙中山看来,高等专门学校即大学是造就各种专门人才的地方,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要取得胜利和巩固,都需要这方面的大量人才,而
这就得依靠有一定数量的好大学。1920 年,孙中山组建军政府时就把“振兴
高等教育”作为其内政方针之一,1923 年12 月他在广州岭南大学演说时就
重点强调了必须多多地建立一系列的好大学。
正因为大学是造就种种专门人才的地方,孙中山才对大学教育给予了足
够的重视和支持,他认为,办好大学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好的老师和合格
的学生。没有好的老师,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没有合格的学生,造就人
才就更无从谈起。另外,孙中山还允许兴办各种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这在
1924 年8 月他下令公布的《大学条例》中有着明文规定。
关于大学的任务,《大学条例》作了三方面的规定。
首先是向受教育者灌输世界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并要以此为主。
其次是研究和发明世界的新知识和新学问,该条例规定:大学得设研究
院,从这点可以看出,在大学中,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且还应当为社会服
务。
最后是大学应根据国情的需要积极推广和应用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求
知”是为了“实行”,即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因而在孙中山看
来,大学里研究和灌输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最终都是为了使其得以推广和
应用,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三,对于各种专门学校教育,孙中山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孙中山指出,没有大量的合格的中小学教员,中小学校的普遍兴办绝不
可能,而中小学教员的产生则依赖于师范学校的培养。因此,兴办师范学校
是大量兴办中小学校的前提,由于他对中小学教育和师范教育的联系有如此
清醒深刻的认识,所以他非常注意各类师范学校的发展。同时,关于师范学
校的设置,孙中山也有自己的见解,即分为两级,一是初级师范属中等教育,
侧重培养小学教员;一是优级师范,属高等教育,侧重培养中学教员。
对于女子学校教育,孙中山也很重视。他指出:占中国总人口一半的女
子的教育一向就受到忽视,“直至清末,女子识字者百中无一”,所以,学
校教育必须注重解决女子的教育问题,必须重视女子教育。与此同时,他极
力赞成和支持兴办各级各类女子学校。民国成立不久,孙中山就复函女界共
同协济会,对她们筹办女子法政学校的举措深表赞许,并拨款5000 元予以支
持。同年5 月,孙中山在广东女子师范演说,亦对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给予充分肯定。
孙中山对职业教育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也非常重视。他认识到,革命成
功之后,要取得继续巩固和进步变化,就必得兴办各级专门学校,培养出大
量的专门的建设人才不可,早在1912 年11 月,他就提出了建立铁路专门学
校的建议。另外,孙中山认为职业教育也应当分两级,即高等职业学校和中
等职业学校,这样,“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必将有利于國家的发展。
在长期的革命进程中,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成为一个强国,西方列强
不敢侵犯,就非得有一支精强的军队不可。因此,早在1912 年,孙中山就赞
成设置陆军军官学校,培养初级军官,到了晚年,孙中山进一步认识到建立
一支革命军队,培养一批优秀军官的重要性迫切性。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
帮助下,建立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为革命培养军事人才。
除了上述各种专门学校外,孙中山还根据中国民主革命的需要,提出创
办各类学校,如自治学校、宣传学校、专门研究社会主义学校的学校等,这
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宣传学校。
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多次挫折与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革命的胜利须宣传
群众、发动群众,即通过宣传来争取和动员群众支持和参加民主革命。因此,
孙中山认为要在宣传上下功夫。为此,他主张办一个专门培养宣传人才的宣
传学校。他这个愿望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即得以实现,即在中国共产党帮
助和推动下成立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no.84 教育要遍及所有国民
教育要遍及所有国民
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造成了教育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
及其子女都不能得到必要的教育,孙中山对这一点认识非常清楚,并且认为
这是国弱民贫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反复强调普及国民教育是國家民族的一
件大事,不能掉以轻心,要加以扶持和重视。辛亥革命刚刚胜利,他就倡议
办普及的教育,1923 年1 月,孙中山亦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明确规定要
励行教育普及。
孙中山普及教育的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青少年普及学校
教育;二是广泛进行对成年国民的社会教育。
对于普及学校教育,孙中山最基本的观点,就是平等,即不分贵贱贫富,
广大青少年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再次,孙中山指出普及
教育要增进全国各民族的文化,而不单纯增进某一个民族的文化。这就是说,
凡是适龄的青少年都有受教育权利,而没有民族的界限,不能在教育上搞大
民族主义或地方民族主义。孙中山另一个普及学校教育的思想是实现男女教
育上的平等。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女子是绝无任何权利可言,孙中山对这一
点深恶痛绝,他大声疾呼,要给女子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极力提倡发展女
子教育的数量和规模。1924 年,孙中山把男女在教育上享有均等权利的原则
写进了国民党的政治纲领,由此可见他对男女教育均等这方面的重视。
总而言之就孙中山看来,全国的少年儿童不分贫富、民族、性别,都有
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只有这样,才算得上真正的普及学校教育,才能够真
正做到普及学校教育。
孙中山关于普及学校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义务免费教育。在1912
年、1920 年和1922 年,孙中山曾分别提出了实施义务免费教育的3 种构想。
初次提出义务免费教育的构想是孙中山在1912 年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
务之后,当时他就学校教育提出了由國家向受教育者提供义务免费教育的主
张。即就是说对于适龄的青少年儿童,國家不但向他们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而且还不收学费,与此同时,还为受教育者免费提供书籍、衣食、学习用品
等,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得以实行。但是,孙中山清醒地认识到要达到这
种普及学校教育的境界,就非得有强大的國家经济不可,要國家经济大大发
展,国库收入“岁用有余”,因此,他的这种义务免费教育的主张只不过是
一种理想,因为当时的中国非但不富强,而且还非常地贫弱,并不是什么“岁
用而大有余裕”。
第二次提出义务兔费教育主张是在1920 年孙中山在《地方自治实行法》
中再次将义务兔费教育的事宜提上议程。这次提出的主张与1912 年的思想主
张相比较,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唯一相同的地方是学校教育仍免收学费且
免费给学生提供书籍、衣食和学习用品,但分析其不同点,我们就能够感觉
到孙中山关于义务兔费教育的思想主张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成熟,下面就其不
同点加以简单介绍。
首先,实施义务免费教育的主体也不再是國家,而是“公家”,即各地
方自治团体,这样,各地方自治团体成为义务兔费教育的主体。
其二,实施义务兔费教育的经费来源也较以前不同。以前是主张由國家
实行“國家祉会政策”来获得经费得以实施义务兔费教育,而现在则主张通
过各地人民筹措资金或义务劳动来获取经费。
提出第三种实施义务教育的主张是在1922 年1 月,当时孙中山在向桂林
学界人士演讲,这次主张的主要内容较前两次有了较大改变,即不再寄希望
于國家或各级政府拨出经费来实行义务免费教育,因为他考虑到这个条件还
远远没有成熟。他在演说中直接号召所有有知识的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兴
办义务免费学校,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显而易见,这一主张较前两个主张
现实多了。
对全体成年国民进行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孙中山普及教育思想的另一重要
内容。
为什么要对全体国民进行广泛的社会教育呢?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
后,全体国民中懂得革命道理的人少之又少,这正是民主共和制不能实行,
革命不能彻底成功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对广大人民进行革命道理的教育,使
他们明白革命的伟大意义和民主共和制的國家是为人民的國家。另外,孙中
山又意识到国弱民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的科学文化知识非常落后,生
产力水平太低,不可能运用科学知识去创造大量财富。中国同西方差距太大
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的人民尚不知道运用科学。他指出,中国无论是工业
还是农业,基本上都处在用人力和手工进行生产的阶段,根本无法与西方的
机器生产相比较。所以,他认为要振兴中国经济,就必须让人民接受科学知
识的教育,学会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进行生产,以发展工业和农业。
接受广泛社会教育的除了工人、农民外,还有革命党人和革命军人,孙
中山从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后者的教育作了大量的论述。
关于革命党人的教育,孙中山首先强调指出,要对他们进行革命主义的
教育,使他们对革命的主义有透彻的认识。因为只有透彻地了解了革命的主
义,才能够去实行主义并为主义而奋斗,同时,他还要求革命党人用革命的
主义去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另外,除了主义的教育之外,还得进行求团
结、守纪律等优秀革命品质的教育。因为只有具有了这些优秀品质,党的力
量才能凝聚在一起而强大,才谈得上去对抗敌人。
对于革命军人的教育是孙中山教育思想中一个尤其重要的部分。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去对全体国民进行革命的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的。孙中山指出,对国民进行革命的教育,主要是三民主义的教育,而“主
义”的教育则要通过全体革命党人的广泛宣传才能得以实现。具体做法有3
个:
一是设置宣传讲习所,即宣传学校,让革命党人先在这里学习革命的理
论,接受“主义”的教育,然后再去向广大国民宣传。
二是通过书籍报纸杂志等出版物来宣传革命的道理。
三是设“讲演所”即集中一定数量的群众,进行革命主义的宣传。至于
科学知识的教育,孙中山指出,社会应尽可能设置各种专门场地和通过各种
可能的途径来得以实施,这些专门场所,包括各种图书馆、书库、夜校、讲
演班、研究所等。
no.85 不能忘记道德
不能忘记道德
孙中山认为,道德对一个政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政党
能否得到发展取决于这个政党所属成员的道德和智能的高低,因此,孙中山
指出,一个政党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则一定不能长久存在,革命政党只有
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才能够“坚持社会之信仰心”,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与
支持,从而使革命事业获得成功。
其次,孙中山还指出,要创造一个好的國家,也必须要求国民具有高尚
品德,为什么如此呢?第一,孙中山认为,国民个人道德的修养,是國家政
治进步的条件。现在的国民要使國家不再受外国的压迫,就首先得加强个人
修养,从而使整个國家民族的修养得以提高;第二,一个國家能否强盛和长
治久安,与这个國家的民族道德是不是很好也有着紧密的关系,中国要恢复
独立自主的地位,就必须得先恢复固有的好道德;第三,孙中山还指出,中
国在推翻帝制之后,能不能真正地实行共和制度,也决定于国民的道德水准
和政治能力。
最后,孙中山还指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大同”世界的实现,也
都需要高尚的道德。
可见,在孙中山看来,提高道德水准不仅是关系到革命政党能否得到发
展,革命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大事,而且是关系到國家能不能独立自主、繁
荣昌盛的大事,甚至还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能否不断进步、能否实现大同
世界的大事。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道德水平呢?
孙中山认为,首先要发展物质文明。在物质文明和心性文明的发展中,
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基础。他指出,中国近代的物质文明不进步,导致了心性
文明的发展也非常迟缓,甚至停滞,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吸取的教训。
孙中山又指出,國家政治的进步也能够促进人民道德水平的提高,政治
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也是提高水平的重要前提和途径。
另一个重要途径则是道德教育。孙中山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要
把中国改造成一个好國家,最首要的问题便是改良四万万国民的人格,而要
改良人格,第一步便从教育开始,孙中山在许多场合中,都发自肺腑地教育
社会各界,必须重视道德的教育,失去了道德的教育,其它各方面都无从谈
起。
孙中山所提倡的提高道德情操水平,其具体内容又包括哪些方面呢?
1911 年12 月,孙中山在上海与《中法新汇报》总编谈话时曾指出“所
有的个人利益都必须服从共同利益。”这里讲的“共同利益”,是指國家、
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非某个团体或党派的利益,可见,孙中山提倡人人都
应以“大家之利益”为重,而不计较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是存在于大家的利
益之中,求得了大家的利益,也就求得了个人的利益;大家都享有幸福,个
人无疑也享有幸福,就是说个人利益与大家利益即共同利益是统一的。与此
同时,孙中山又教育广大群众铲除自私自利的旧思想,树立“公共心”的新
思想。
除了强调共同利益的重要性外,孙中山还大力提倡“替众人服务”的新
道德,这与他要求人人“须求大家之利益”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举黄花
岗72 烈士的例子说,他们之所以舍身报国,视死如归是因为他们具有“替众
人服务”的道德情操,他们的视死如归,是要唤醒中国全体国民起来斗争“为
自己谋幸福。”孙中山教育大家,纪念72 烈士,不应空空地来纪念,而是要
学他们的志气,尤其要学他们的道德观念,他希望从此以后,人人都努力提
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树立“替众人来服务”的思想,这样,國家和民族才有
光明的前途。
“恢复固有的道德”也是孙中山着力提倡培养新的道德情操的一个重要
内容之一。这里的“固有道德”,并不是原封不动的中国旧道德,它的恢复
是对旧道德的有选择、有改造的承袭和发展,他认为,只有恢复中国固有的
道德,才能恢复我们民族固有的民族地位。固有的道德中,最主要的内容是
仁爱、忠孝、信义、和平,孙中山认为,对这些我们应当保存其好的部分,
而对固有的“特别好的道德”不但要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孙中山在“恢
复固有道德”的口号下,赋予旧形式下新的道德内容,以此来教育和帮助人
们树立崭新的道德观念,以适应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这种做法,在中
国近现代伦理史上无疑是一种创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中山还非常重视坚持团结、勇于奋斗、坚韧不拔和敢于牺牲的道德品
质的教育和培养。他认为,这些道德品质是革命事业走向成功、國家实现独
立富强和人民能够幸福生活的前提和保证。
孙中山认为,“欲求成功,必须团结。”以前的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内
部的不团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他指出要“坚持团结,只有人民
能够互相团结,國家的根基才能够得到稳固,只有群策群力,才能求得中国
的进步。”
孙中山还提倡勇于奋斗。他联系当时革命事业的需要,教育革命党人和
革命军人,要改造好國家,使人民能够幸福生活,首先得要勇于奋斗,他指
出,人类奋斗的宗旨,就是不断克服困难,以求得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革命
要取得成功,先要有奋斗的精神,才能在战斗中以一当十,获得胜利。
坚韧不拔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得到孙中山的充分重视。他指出,革命事
业往往不是能在短期内取得胜利的,要经过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遭受无数
的挫折和失败之后才能得以成功,这就要求革命党人和革命军人以及广大的
人民群众都具有坚韧不拔的道德品质。要对革命的光明前途充满希望,不因
暂时的失败而气馁,只有这样,革命的事业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怎样才能
做到坚韧不拔呢,孙中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一,得有乐观的精神,孙中
山认为,中国国民性质的最大弊病就在于过于悲观,要有坚韧的毅力,首先
就得批判悲观;其二,是要正面分清“义”与“利”的界限,“义”即革命
大义,“利”即个人私利,只有明了革命的大义,认清“义”与“利”的关
系,才可能具有坚忍的精神,从而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百折不挠。
要敢于牺牲。孙中山指出,要革命,就要奋斗,要奋斗,就要牺牲,因
此,一个人只有具有了牺牲的精神,才能够去革命,去为天下人谋幸福,才
能够谈得上革命的成功,他还进一步指出,革命是这样,建设亦是这样,在
革命胜利后的建设事业中,如果没有敢于牺牲的精神,建设也就谈不上什么
成功和胜利,这样下去,连革命胜利的伟大成果也会丢掉。
no.86 三大板块,智育第一
三大板块,智育第一
孙中山认为,要改良中国,必须有大量的具有体育、德育、智育的健全
的人格不可,而智育,尤其是整个教育中不可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孙中山对智育如此重视呢?
首先,智育是造就一个好人格的必要条件,在孙中山看来,一个人要造
就好的人格,德育体育固然不可缺少,智育却尤其重要。
其次,孙中山认为进行智育是提高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
径,人类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反映着一定水平的人类总体“智慧”,个人
实践能力的强弱,一般也反映着个人智慧程度的高低,因此,孙中山指出通
过智育可以提高人的实践能力。
再次,智育是人们求知识,进而求得世界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
孙中山除了在理论上论述了智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外,他还结合中国的具
体情况指出:中国的振兴、建设和繁荣富强,都需要学问,因此,学问是立
国的根本。
孙中山认为,振兴中国的基础,全在于提高中国全体人民的知识文化水
平。自人类诞生以来,各种政治、实业的进化,都以各科专门学说的发明和
创造为前提,象西方欧美各国,都是如此,因此,欲求得中国自身文明的进
步,非提高全体国民的知识水平、重视智育的发展不可。但是,中国的现实
情况却使人感到忧虑。孙中山在1916 年8 月指出,由于人民的知识程度不足,
加上当时国内外一些复杂的情况,结果导致國家不但不能很好地进行建设甚
至连立国的基础都遭到动摇。因此,孙中山提出首先要提高整个民族的学问,
巩固立国的基础,然后再去谈建设和发展,他说,要使中国成为最富之国、
最强之国,能够与世界各国竞争,就必须搞好建设;而搞好建设的关键,就
在于要有建设的学问。总而言之,要使國家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就必须广
大国民都有学问,就必须对广大国民和学生施以智育。
孙中山对中国封建社会以《四书》、《五经》等为教育内容非常痛恨并
坚持反对,早在1894 年他就提出,学问的内容应包罗万象,教育应传授各方
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谈得上用所学的知识为革命和今后的建设服务。
孙中山认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发达,依靠于文字的运用。没有文字的中
介作用,人类的思想就无法传授和继承,人类的精神文明也就元从得以发展,
因此,孙中山把“读书、识字”作为学校智育任务的一个内容提出来,并把
它们放在智育任务的最前面。
当然,在孙中山看来,使受教育者获得“学问”是更加重要的,他曾经
指出,受教育者之所以接受教育,就是为了获得古今中外的“各种知识”。
然而,孙中山对“各种知识”,即数千年来人类产生和积累下来的思想见识,
却并不是完全的赞扬和肯定。他认为,它们并不是都具有科学性,其中固然
有不少是具有科学性和真知识,而有些却非真知识。他举例说,中国过去有
科学说,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是动的、地是静的,谁也没有提出过
异议,这种思想见识被人们“习为自然”,而直到数千年之后才被人认为是
错的。他说,象这样的知识,就不是真知识,缺乏科学性,同时,孙中山又
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说“夫科学者,系统之学也,条理之学也。凡真
知卓识,必从科学而来也,舍科学而外之所谓知识者,多非真知识也。”也
就是说,他认为科学知识必须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必须是对事物的正确认
识,即“真知卓识”。这一观点始终贯穿于孙中山关于智育的思想之中。
孙中山对“真知卓识”在智育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视,这是毋庸费言的,
因而,当他提出“要注重科学”的观点,便属理所当然了。
孙中山教育广大群众,要使中国进入世界一流强国的行列,就一定要重
视科学、学习科学。他举欧洲和日本的例子说明科学能够推进工商进步、学
术发达和社会文明。现在中国的落后,就在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的缺乏,
因此,我们要赶上西方发达國家,首要的问题便是像他们一样掌握科学。只
有掌握了科学,然后才可以与西方國家并驾齐驱。
在各种科学知识中,孙中山特别注重与工农业发展紧密联系的自然科
学。
首先他指出要重视“机器科学”和研究“机器科学”。他认为西方物质
文明极其发达进步的原因就在于机器的发明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中
国要进步,要发达,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而生
产力水平的提高则依赖于“机器科学”的发展和运用,只有用机器代替人力,
用机器操作代替手工操作,中国的前途才有真正的希望,因此,要学习“机
器科学”,研究“机器科学”,运用“机器科学”。
其次他认为,学习与运用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可以大大
地提高工农业产品的质量,他举蚕丝的例子说,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养蚕并
利用蚕丝的國家,以前的丝织业非常发达,为其他各国所不及,但随着科学
的发展,西方各国以及日本所养的蚕的成活率和蚕丝的质量却反而比中国的
要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在于他们善于运用科学,他又举化肥的例子来
说明科学的运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总而言之,孙中山以中
国和西方各国工农业的比较中找出了差距,并发现了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
因此他极力提倡在工农业生产中也要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
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此外,孙中山还指出,注意研究和发展自然科学,也有利于自然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他说,以前的石油和矿石等等不为人民所利用,往往被当作废
料,直到近代才因科学的昌明而得以发现它们的重要价值。他又举电的例子
说,以前谁知道水居然能够发电呢?谁知道世界上居然还有电这种物质呢?
直到新的科学产生了并被加以利用之后,人们才发现了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巨
大作用。所有这些都说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依赖于科学的研究和
发展。
孙中山充分认识到了与工业、农业紧密联系的科学知识所能产生的巨大
作用,因而也非常重视这些科学知识的教育。他认为关于工业和农业的科学
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他号召所有青年学生,努力学习、掌握西方
的科学知识,以期在不远的将来,在科学上迎头赶上欧美各国。
注重培养智力与技能是孙中山关于智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孙中山认
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固然有其先天的因素,但后天的弥补和发展也不可忽
视,一个人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自己致力于教育而获得的学问,也是其智力的
构成因素,而且,人可以通过学习将多数人的聪明才智转化为自己的聪明才
智,即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他在论述学校的教育目的时明确地指出,学
校教育的任务之一,准确他讲是智育的任务之一,在于培养人的智力。另外,
孙中山还强调,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受教育者的智力,
而且还要进行生产劳动教育,培养和训练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生产劳动技能,
使学生能在“学成之后”自食其力。只有这样既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同时又掌握了一定技能的学生,才能够真正“独立为一国民。”孙中山又认
为,國家的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自己的国民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
他不仅要求学校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各项技能,而且还要求采用
多种教育手段,通过各种教育机构,来培养、训练和提高其他各类社会成员
的智力技能,这无疑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实属难能可贵。
no.8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孙中山对教师的素养和作用在教学中的地位的论述有许多精辟、深刻之
处。
对于教师的素养,孙中山认为,拥有深厚的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教
师必须具有的素养之一。他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在
校学习,能否获得知识以及能获得多少知识,很大程序上取决于教师。因此,
孙中山对担任教师的人员资格非常重视,他十分强调地指出:惟必有学识,
方能提任教师。1924 年8 月孙中山签发公布《考试条例》及《考试条例暂行
细则》对加考中等学校教员和小学教员资格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应考资格,以
及考试方法和应考内容,都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从这些规定我们不难看出,
孙中山是如此重视中小学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的。
注重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思想品德是孙中山关于教师素养的理论的另
一重要内容。孙中山指出,教师要指导人民去谈政治,首先得自己谈政治,
要教学生怎样爱国、报国,首先就要自己爱国、报国,要自己有改造旧中国
建设强大新中国的远大志向。他甚至提出,教师如果没有这种志向,那就勿
宁去干其他事,切不可当教师。他还提出,教师要教学生明白三民主义的政
治理论和民主革命的道理,第一要做的就是使自己懂得三民主义的政治理
论。先明白民主革命的道理,总而言之,孙中山认为所有先知先觉,必自觉
才能觉人;未有自己未觉而能觉人者,强调教师应是处事先知先党的地位的
人。
对于教师作用,孙中山认为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其一,是教授各方面的知识,使人学而后知。早在1891 年孙中山在《上
李鸿章书》中就提出了这个观点,在此之后,孙中山又多次提到教师的这个
作用。1919 年8 月,他在北京学界演说中就大声疾呼“学界为国民造成知识
发达之源”;1920 年,又在《地方自治法》中间接地强调了教师的这一作用;
1921 年他在广东第五次教育大会闭幕式上,更是明确地指出教育界者人知者
也教育家乃引为人群理公者也,这于我们今天认为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的观点相差无几,表明了孙中山对于教师这个作用的关注和重视。
其二,是教育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孙中山认为,实现社会的进步、文明
的进步,既需要直接进行物质财富创造和各种专门人才,也需要大批能够直
接从事文化、思想建设、能够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专门人才。职记者、理论
家、艺术家以及教育工作者等等,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他们是具有较高文化
和思想素质的知识分子,是通过多重的教育与专门训练培养出的脑力劳动
者,知识分子的成功都有赖于他们的辛勤培育。1921 年,他在广东省第五次
教育大会上就提出牢固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在于培养各方面的大量的专门人
才。1924 年他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演说时则更加明确提出了同一观点。
诸君毕业之后,是去教人的,是为國家培养人才的,培养人才则学师范者的
任务。由此可见,孙中山把培养专门人才作为中国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强调乃教师者在教育活动中的这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三,是对学生和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孙中山看来,教师不
仅对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负有重要责任,而且对提高国民的政治思
想觉悟也负有责任。辛亥革命十年后,孙中山曾在说过的一段话中又认为教
育工作者对提高国民的政治思想觉悟负有责任,这无疑是正确的。孙中山还
认为,教育工作者对于中国建设事业也具有重大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根
据孙中山的有关论述,他指的这个重大作用就是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活动过
程中,对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教育。教育家当为政治的教育家也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呢?孙中山认为
应从三方面去实施。首先,要提倡建设中国和发展中国的民志,即教师要向
学生和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意识和民族自强精神的教育;第二,教师要教育学
生“爱国”和“管国事”。要让学生对家庭和学校的责任比较起来更加重大。
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第三,都是教师要使受教育看明白三民主
义,便学生明了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理论,树立为國家奋斗不止的雄
心壮志。显而易见,孙中山以上论述中涉及到的这三个方面无论在过去还是
今天,都正是教师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
其四,是改变受教育者的人生观,培养新道德。孙中山认为,教师首先
应该做的是花苦功去改变受教育者的人生观,并把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
强调教师对改变受教育者的人生观的教育不仅应该全力以赴,而且应该用力
最多,要不辞劳苦,持之以恒。这反映出孙中山不仅认识到教师帮助受教育
者确立或改变人生观的重要作用,而且对此还非常重视。其次,孙中山还认
为教师应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他说,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当然不排
除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教师却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育
活动过程中身体力行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去爱国、爱人民、培养学生
崇高的思想品德。
与中国以往的教育家和与孙中山同时代的教育家相比,孙中山关于教师
的作用和素养的思想有其不可磨灭的光辉之处。毫无疑问,他的思想中有不
少是对以往的教育家的有关思想的继承。然而,他于1921 年6 月提出的教育
工作者应对“国民程度不足”负责的观点,关于“教育家应为政治的教育家”,
“指导人民谈政治”和“引导人民理政治”的观点,都是对现代中国进步的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卓越贡献。
no.88 教育敢有规矩方圆
教育敢有规矩方圆
对具体的教学原则和学习方法等问题,孙中山论述较少,但就在有限的
为数不多的论述中,我们亦不难发现其中的精辟之处。
就教学原则来说,孙中山提出的最显著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观点便是因材
施教,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最初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后来又不断完善和
发展,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孙中山显然也受到这种影响,
但可贵的是他并没受其拘泥,而是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因材施教”的
思想。
因材施教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和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孙中山也认为,
各人的聪明才力确实存在着差异和区别。因此,他提出“随地随人而施”的
观点,即根据学生的“聪明才力”,分别把他们培养成建设美好社会所需要
的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孙中山还十分强调要了解、研究具体的教育对
象的具体情况,在教育方法上因人而异,而且,他还强调提出所教内容要为
受教育者“能解”和“能受”,这无疑是十分可贵的。更为难得的是孙中山
还认识到,个体之间不仅“聪明才力”不同“性”有差异,而且志向也各各
不同,因此,孙中山认为,对志向高远的,要给他们提供条件,使其达到目
标,对志向不够远大的呢,必须以及时、切实和恰如其分的鼓励,去推动他
们不断地努力和发奋。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孙中山主要谈了三个方面。一
是要注重实践。孙中山认为,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源泉和基础,人们只有在实
践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知识。对此,一方面他肯定学生入校读书,就是
通过“读书”这个实践而去获得前人的知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学校可
以而且也应该让学生从实践中去获取知识。1924 年9 月,孙中山写信给当时
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在信中他指出,黄埔军校要训练出一支能够担任
革命任务的军队,就必得让学生进入战争,参加当时即将发生的北伐战争不
可,这样就可以从实际的战斗中去获得直接的经验和知识。同时,孙中山又
指出,学生还要通过实践,才能使自己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从书本上学得的知
识。1919 年,孙中山在谈到怎样解决发展中国实业所需专门人才时就提出,
办法之一就是多派留学生到西方各国的专门学校去学习,学成归国后,再进
入各种工厂实习几年,这样就能使所学的知识能发挥他的知识,那些仅仅从
课堂和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有可能使自
己真正理解和掌握从书本上学得的知识,才可能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具有高深
的造诣。孙中山最为强调指出的是,学生在获得某方面的知识之后一定要去
参加实践,他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获得单纯的知识,而在于
在实践中运用,也只有这样,知识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否则将毫无用处。
二是注重基础和自修。孙中山认为,世界的进化是由野蛮到文明,人的
知识水平则是从无知到有知。正因为是从“无知”开始,所以这个过程应该
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教学应该“由浅而深,由简而繁。”也就是说,学习
要从“浅”开始,从“简”开始,以最低处为基础和根本。基于这个认识,
孙中山极为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他强调指出:
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用处的。因此,孙中山在
讲军人教育时,就十分强调要彻底掌握射击这一最基础的东西,要求革命军
的官兵以能够命中敌人、弹无虚发作为射击的第一要件。
孙中山一方面强调学生要好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学校中传授的一般都是极为寻常的普通学问,一个真正
有志于革命事业,有志于为國家和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青年,则非得有高深
学问为根本不可,切不能以学到基础知识为满足,怎样求得高深学问呢?孙
中山认为,课堂上教师所教学问固然不可忽视,但最重要的还是在课堂之外
注重自修。
注重自修的方面主要包括3 个方面:一是自修革命的道理;二是广泛地
参阅和研究各种有关的书籍和报纸杂志;三是努力实践,掌握关于现实的社
会状况和政治实践等活的知识。
孙中山历来认为,学生是有知识的人,他们对國家和社会负有自己的责
任,在中国,学生的责任就是运用学到的知识来助革命的成功。他认为,知
识只有服务于革命和國家的改革,才算是有真用处,因此,他把学习和研究
革命的道理作为学生自修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把学习知识和培养革命精神
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自修革命道理的同时,孙中山还要求学生在懂得革命道
理之后,就要从自己做起。孙中山又进一步认识到,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毕竟
是有限的,因此他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切有助于实现自己学习目的
的知识都应该广泛地查阅和研究,他指出,学生除开应该学好自己专攻的那
一门课程外,还一定要把其余关系于那一门的学科。仔细参考,借用他们的
道理和方法,来帮助自己所修的那门学科的发展,彻底考察,以求得一个成
功的结果。但是,孙中山又特地指出,他并不赞成无目的地泛而学之,势必
使所学知识广而不精,掌握活的知识,即关于现实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实情等
方面的知识,是孙中山对自修的第三个要求,他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中认识到,
仅仅从课堂上和课外书籍中学到的知识远远是不够的,还要把它运用到实实
在在的革命和生活中去,使“死”的“变活”。比如,孙中山将其民生主义
理论的提出和三民主义理论的得以完成,归功于自己对西欧各国的考察,由
此可见,他对知识的活用,对了解现实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实情是何等重视!
no.89 用教育来促进军事
用教育来促进军事
为了推进革命战争事业,找到适合中国的具体作战方式,孙中山非常重
视国外军事学,特别是民族解放战争的经验。1901 年孙中山在日本横滨时,
就致力于军事的研究,除此之外,在各个不同时期,孙中山总是把发展军事
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看作取得革命成功的一项重要保障,并为此而身体力行,
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革命伊始,孙中山就注意到军事骨干的作用。为了发动第一次武装起义,
他在檀香山召集宋教仁、夏百子等20 余人组织兵操队,并聘请一丹麦人作为
教官,进行军事训练。1896 年,他又在檀香山组织了一个“军事教育会”,
着手训练40 余名华侨青年。1903 年,孙中山又在日本为留学生创办了青山
军事学校,招收14 名学员,邀请日本军官教练,他强调学生要努力学习军事,
掌握枪炮火药的制造方法,并经常亲率学员进行各项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
军事素质。
但是,尽管孙中山早期的军事教育思想有其可取的地方,具有一定的积
极意义,但因为一则他的思想不系统,没有上升到真正的理论的高度,二则
他并没有作出充分的实践,力量过于悬殊,所以在历次的革命斗争过程中,
总是屡战屡败。直到1925 年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成立,才标志着他的军事教
育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孙中山把创建黄埔军校,看成是实践他的军事教育思想,组建革命军的
重要步骤。1921 年12 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向孙中山建议:建设革命军,应
先创办军官学校,培养革命的骨干力量。孙中山接受了这个建议。1923 年他
重返广州组织革命政府时,就付诸于实施,为组建革命军在干部问题上作必
要的准备。
孙中山亲自组建了筹建军校的领导班子。他在黄埔军校开学演说中很明
确地提出,创建军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革命的骨干力量,为组织革命军准备
干部条件。为此,他先后聘请鲍罗廷为政治顾问,加伦将军为军事顾问,要
求参照苏联红军制度,并组成了以他自己为首的校本部,直接领导了军校的
建设,比较全面地实施了他的军事教育主张。
其一,确定培养革命军骨干,建设革命军作为建校宗旨。孙中山指出,
我们的宗旨,是要造成一种革命军,一定要富有这种志愿,来做革命的事业。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办的就是要使学生懂得革命主义,要在心理上革命,排
除自私
自利的观念,把以前的不好思想、习惯和性质都一概革除。在孙中山看
来,革命是以有革命思想为前提,而这个革命思想,就是不存升官发财的心
理,为救国救民、实行三民主义而奋斗。因此,孙中山把解决这个问题,看
作是培养军事骨干力量和军校建设的根本,这个根本实际上就是以政治思想
建校。
其二,是在军校内倡导“团结、牺牲、奋斗”的精神。军校的师生来自
四面八方,不但在生活习惯上不同,还有党派的不同,有共产党员和国民党
员,世界观与政治信仰都存在着重大差别,如何团结起来,为共同纲领而奋
斗,是建立黄埔军校的一个重要问题。孙中山对这点非常重视,他亲自制定
了“精诚团结”的校训,要求全校教职员工为了革命事业紧密团结起来。他
多次教育军校学生“要同学同道生死共赴”,提倡这种同学之间亲爱精诚,
国共两党共同合作建立军队的精神。与此同时,他非常重视为革命奋斗牺牲
的宣传教育。经他批准,在军校大门上端高悬着“革命者来”的匾额,而两
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的对联,勉励学生终身为救国
救民的事业奋斗。在他的提倡下,军校运用多种形式,宣传为国为民奋斗牺
牲的革命精神。在这种革命精神教育薰陶下,学生都以孙中山的教导互相勉
励,形成了被誉之为“黄埔精神”的校风,使军校成为中国史无前例的革命
军校。
其三是坚决贯彻军事政治并重的教育方针,过去在军事教育上,是学习
欧美、日本的方法,以军事训练为主。黄埔军校成立后,作出了重大改革,
确定并坚决贯彻军事政治并重的教育方针,政治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开
设的政治理论课中,始终贯穿着新三民主义和反帝反封建思想教育。孙中山
也曾亲自多次到军校演讲,并任命国民党高级领导人汪精卫、胡汉民、邵元
冲等人担任政治教官,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
在军事训练方面,孙中山从当时革命实际需要发出,也实施了重大的改
革。在内容上,除《射击规范》、《步兵操典》、《战术学》、《兵器学》
等一般军事课程外,他还要求学生须掌握以一当十、以寡敌众的过硬军事本
领。在学制方面,则大大地缩短了教学时间。按照一般军校,培养一个低级
军官大概需要三年,黄埔军校则讲究实用和速成,半年即可毕业。为此,学
校专门组织人员重编了教材、教学方法也相应地作了改进,采用官教兵的方
法,各种军事科目均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苏联顾问,给各级领导讲解和示范,
然后再由各级领导教学生。这种方法,不但适应了当时学员少、任务紧、时
间短的特殊情况,而且进一步发挥了各级领导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了各级
领导的军事技术水平。
管理方面,要求各级领导以身作战,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提倡
以身作则、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完全按士兵的待遇,订有严
格的规章制度。
总之,无论是在军事、政治管理教育中,黄埔军校都体现了一个重要的
特点:注重实用和学用结合。政治课在讲授党的主义和政策,使学生确立革
命观点的同时,也重视组织学生到群众中作宣传组织、发动的工作,在实践
中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战时更是如此,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的学生
都参加了实际的战斗。这种做法,不但使学生学到了一般的军事政治理论知
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以致用的品格,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而且培养了
学生英勇杀敌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其四是重视从组织上建军。为了维护革命队伍的纯洁性,防止投机分子
混入革命军校,黄埔军校要求入校学生均须有献身革命的思想准备,要不怕
牺牲,矢志革命。在学生毕业前夕,还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考察和甄别,及时
地对不合格学生予以退学或留校察看等处分。这种作法,有效地纯洁了革命
队伍,从组织上把握了学生的政治质量。在军校中建立党代表和政治机关制
度是孙中山重视从组织上建军的又一重大措施,它为革命党人建军,提供了
重要经验。
重视在军校中贯彻三大政策是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实施他的军事教育主
张的第五个方面。在联俄方面,孙中山多次明确表示在军事教育中要特别强
调贯彻联俄政策和以俄为师的建军方针。黄埔军校聘请的苏联顾问得到了军
校的充分尊重,双方合作得十分愉快,联共政策在军校中也得到较好贯彻。
孙中山非常重视发挥共产党在革命精神方面具有的优势,使政治课大多由共
产党人担任,并且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在扶助农工方面,军校贯彻得也很
好,军校认真贯彻扶助农工政策,不但使国民党一大提出的“为农夫、工人
而奋斗”在实践中得到具体体现,受到工农欢迎,密切了军民关系,而且也
使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了“为农夫、工人而奋斗”的正确观点。
当然,孙中山关于军事教育的观点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建立黄埔军校和在
军校中提倡开展的方方面面的工作,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军事教育
的重视和他对军事教育思想领域所作出的特殊贡献。无疑他的观点中也存在
一些失之偏颇的地方,但瑕不掩瑜,他的观点将在军事教育史上永放光芒。
no.90 放脚的女子也要读书
放脚的女子也要读书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数千年封建社会强加在广大妇女身上的精神枷
锁,严重地禁锢着妇女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封建女学所教育女子的
最高准则“三从四德”给几千年中国妇女的身心健康以极大的毒害,使她们
处于愚昧落后的境况和被奴役压迫的地位。中国近代的女子学校,最早是西
方传教士为传播教义而创办的教会学校以及维新运动时康梁等改良派从强国
保种出发而建立的培养贤妻良母的女子学堂。
孙中山比维新派更早注意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并把女子同國家强弱联
系起来。早在1890 年他上书郑藻如时,他就提出了他对女子教育现状的忧虑
和他希望改变这种状况的观点。他认为,如果“妇孺皆皆亦晓诗书”则“人
才安得不罢,风俗安得不良,國家安得不良哉!”由此可见,他对女子教育
是多么重视,他还提出具体设想,即“每户百家,设男女蒙馆一所”,表现
了他希望尽快发展女子教育的愿望。作为一名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的这
种思想无疑有其不可避免的阶级局限性,但他把妇女看作是國家强盛的人
才,是振兴中华的重要力量,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以后在他的革命活动中,
他又十分重视学校对于女子教育的重要作用,把学校作为传播民主革命思
想、培养革命力量的阵地,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成立了许多女子学堂,使
大批没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各个年龄层次、各个社会层次的妇女走出闺
阁,接触社会,为妇女参加政治、经济、文化活动,解放自己和提高她们的
社会地位开辟了新的道路,并为辛亥革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妇女干部。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更加重视女子教育,他认为妇女只有掌握了文化科
学知识,才能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
平等。1912 年5 月他在广东女师二校所作的演讲,极为明确地阐述了这一思
想,他指出,中国人民要真正享受自由民主权利,必须先以教育开始,全国
人民都应该接受教育,妇女也不例外,他特别指出,女子教育是实现男女平
等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他特别关注女子教育的发展。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
积极从事教育活动,孙中山称赞他们“志虑高远。”又一次当神州女界共和
协济社以上海务本女塾经费拮据请求帮助时,他又慷慨解囊表示支持。至于
南京的女子蚕桑学校、复心女校则也都是在孙中山的支持和批准下开办的。
由于孙中山的重视和帮助,辛亥革命后几年之内女子教育就有了较大发展,
一批女知识分子涌现,使中国妇女素质得到提高,也为“五四”时期妇女运
动准备了必需的人才。显然,这和孙中山对女子教育的大力提倡是分不开的。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北洋政府仍把“贤妻良母”教育作为女子教育的
方针,女子学校和男校教授的内容之间存在着明显区别。“五四”新文化运
动强烈抨击了这种“贤妻良母”教育,到处都是争取男女教育平等的呼声,
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大学开放女禁和允许中学男女同校等,孙中山对此
表示热情赞扬和积极支持。1921 年6 月,孙中山倡议在广州创建了执信中学,
他明确指示这所中学须招女生,实现了全省首创的男女同校,在当时产生了
广泛的影响。
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反封建性质,为妇女争取自身的解放提供了客
观可能性和广阔前景,但妇女能否有自我解放的意识和能不能实现真正的解
放,还要有主观条件,即就是提高自身素质,大力发展女子教育,正是提高
妇女素质的有效途径,孙中山主张女子教育的目的正是如此,他进一步提出,
妇女要获得自身的解放,还需要懂得“怎么样爱国,怎么样可以管国事”,
这样才能成为革命和建国的力量,而这必须通过女子教育才能得以实现。
孙中山的反封建传统,十分强调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他把发展女子教育
提高到恢复人格的高度,并认为这是实现男女平等,获得妇女自身解放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