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欧盟25个成员国首脑(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列席)在伦敦郊外的汉普顿宫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建立“应对全球化调节基金”的决议案。
该基金的起动金额约为70亿欧元,以后每年增加10亿欧元。成立这项基金目的是为了给全球化带来的企业倒闭或生产转移等危机提供紧急援助,帮助“因国际竞争和全球化而失业的劳动者”。这是欧盟首次针对全球化后果而设立的专项基金,也表明欧盟决策机制经过法荷公投否决的打击之后,又重新启动和正常运转了。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欧盟经济受到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國家的严峻挑战。在欧盟國家有些产业,如金融服务业、航空设备制造和尖端技术产业从全球化中受益的同时,另外的部分产业,如纺织业和机电制造业,也受到外来产品的激烈竞争和严重冲击。目前,欧盟各国的失业者有1900万之多,一直居高不下。新贫困化现象和贫富差距也在扩大,社会公正得不到保障。全球化的冲击在欧盟各国政府和民众中引起广泛的忧虑。全球化、非法移民和老龄化等内外因素的冲击,给欧盟一些國家造成结构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经济全球化同时加剧了欧盟内部的利害冲突和政策分歧。法英两国在今年6月的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上,就农业补贴分摊发生激烈争论。英国断然拒绝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2007年~2013年财政预算方案。
两种社会模式的妥协物
由于欧洲存在不同社会发展模式,各国政界和社会舆论界历来对全球化持有不同看法和立场。以英国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或“新欧洲模式”),极力主张自由竞争,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另一种是强调社会福利的“莱茵模式”(或“老欧洲模式),包括德国、北欧國家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经济竞争力、如何加强社会公正以及如何解决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欧盟内部又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布莱尔明确表示,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现实,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必须对“大欧洲”和欧盟的政策实行“现代化”改革。不久前他还在欧洲议会上呼吁,“欧洲要向世界开放,坚决支持竞争”,“不能为逃避全球化而作茧自缚。”法国历来强调要维护传统的“欧洲社会模式”,在法荷公投否决欧洲宪法条约之后,希拉克更强调欧洲的改革必须回应法国公民的诉求。他与布莱尔针锋相对,抢在此次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发表文章,表示巴黎绝不接受“欧洲降低为一个单纯的自由贸易区”。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的布鲁塞尔欧盟首脑会议上,成立“全球化调节基金”的建议就已经提出。当时,主张自由竞争的英国曾明确表示反对这个建议。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德国、荷兰和北欧國家也提出各种理由,不愿花这笔冤枉钱。法国更以“共同财政纪律”为名加以拒绝。但面对国际竞争和全球化带来的严重后果,欧盟委员会协调各国利益,坚持它提出的2006年~2013年的预算案和建立全球化基金的建议。布莱尔也有意利用英国担任欧盟轮值国主席之机有所作为,通过支持建立全球化基金来换取欧盟预算案的达成,并缓解与法国的紧张关系。法国是这项基金的潜在受惠国之一,因此转而采取支持全球化基金和与英国合作的立场。欧盟委员会在成立“全球化基金”的过程中,积极调节了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政策分歧,这也是两种社会模式融合妥协的结果。治标不治本的应急措施
欧盟历史上为了解决失业、地区发展、教育等问题曾经建立过各种专项基金。这些基金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里,对平衡社会经济发展曾经起过或正在起着积极的作用。
欧盟这次通过建立“全球化基金”来帮助全球化的受害者,也是一项关注民生和有利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但这个全球化基金救急不救穷,因为它没有触及产生问题的根源。欧盟过分突出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國家的竞争,并不能解决真正的全球竞争和本身的结构性危机问题。基金的供给和分配,对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来说,也可能变成纠缠不休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