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子女(徐悲鸿之子徐庆平谈艺术教育)
“艺术品、审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当前,互联网上进行的审美和艺术拍卖活动,将会成为一般大众最重要的审美场所,而且会获得特别的关注。”7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在徐悲鸿美术馆联合阿里拍卖举办的徐悲鸿原作拍卖发布会上说。
据悉,5幅徐悲鸿原作将在线上预展14天后,分阶段陆续开拍。其中包括徐悲鸿自20世纪40年代创作以来首次面市的《竹报平安》《天马行空》两幅作品。
徐悲鸿美术馆馆长杨净介绍,若拍卖成功,将用拍卖所得的款项继续支持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5年期的“美育行动计划”,让美育惠及更多青少年。
1946年出生的徐庆平继承父亲衣钵,获巴黎大学美术学博士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高校艺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
发布会后,徐庆平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当前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等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的专访。
徐庆平介绍即将进行拍卖的《天马行空》
我们这个民族具有文化审美的基因
徐庆平表示,中国人对艺术非常重视。这个传统从中国的文字开始,不管哪个小地方,都有很多写字很棒的人。“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学习艺术的学生,其实是贫困地方出来的,他们经常让我感到吃惊,你想象不出来他们怎么就有这么高的艺术天分!这说明我们这个民族是有文化审美基因的。”
然而,徐庆平认为,中国人文化审美的基因在传承中存在着一定缺失。
“当下许多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墙都刷得很白。以前的中国家庭,家里都会挂两幅书画。如果在欧洲发达国家,你到一个人家里去,只要一看墙面,马上就可以判断出这家人属于哪个阶层,基本财产情况怎么样。”
徐悲鸿作品《扬蹄》
谈艺术教育:数量不少,质量还需提高
对于当前的艺术教育,徐庆平坦言,对于艺术高等教育而言,总量上看人数很多,国家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多,但是质量还需提高。而青少年进行艺术教育的关键,是要激发孩子们对于艺术的兴趣。
“无论是音乐还是美术,孩子们只有热爱以后,才知道什么是伟大的东西,要创造出伟大的东西背后要付出多少努力。他才会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 徐庆平如是说。
徐庆平认为,孩子有不同的个性,但现在的教育往往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如果现有标准不改变,不去多元化衡量,不利于培育出高水平的艺术人才。
徐悲鸿作品《竹报平安》
科学与艺术如同鸟之双翼
“当前,互联网上进行的审美和艺术拍卖活动,将会成为大众最重要的审美场所。”徐庆平这样评价。据悉,徐悲鸿美术馆将徐悲鸿5幅原作首次进行线上拍卖。
徐庆平表示,艺术、审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假期非常多的人去博物馆、展览会、音乐会,参加这些有益于身心的文化活动。
“我们不需要这么多专门画画的人,但是需要每个人都有这方面的素养。”徐庆平表示,科学与艺术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光有科学没有艺术,社会很难进步,一个国家也很难成为伟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