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在哪个省(山西代县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上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处在农耕与游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界线上,中原文化中自古就有一种雁门情怀。
战国时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军事上推行“胡服骑射”,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甚至可以和秦国相抗衡。后来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雁门关就一直承担着抵御匈奴的重要作用。
三边冲要无双地 九塞尊崇第一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西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
王昭君也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如今在雁门关公主洞(王昭君等几位公主出塞时住过的窑洞,“出塞”就是出雁门塞)一侧,有李牧和历代20余位名将指挥作战的将军洞及李牧祠。
北宋初期,雁门关是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抗击宋辽(契丹人)的战场。
游览路线:历代名人壁——雁门关村(江南道、边贸街等)——小北门(瓮城)——地利门、关帝庙、分道碑——关城内点将台——演兵场——天险门——镇边祠又称李牧祠——昭君出塞主题景区——爬长城
雁门关开放游客攀爬的长城从天险门开始,至海拔1819米的过雁峰顶折返,到地利门结束,净高应该不超过100米,长度大约有1公里左右,坡度不是很大,强度比较适中。沿途除可以从不同角度和高度观赏雁门关长城的雄姿外,还可以欣赏到碑林和新建的雁塔。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交通规则碑
史载,清乾隆年间,雁门关原有的道路已经无法满足南来北往车辆的通行需求,只好另辟车道,并立碑示众,要求“南来车辆于东路行走,北来车辆由西路径,不得故违。分道碑的竖立,合理地分流了上下行车辆和行人,使这一带的交通更为有序。
距雁门关20公里有一座边靖楼,被称为雁门第一楼,通高40米,楼上挂着中国最大的匾额“声闻四达”“威震三关”,登楼可览代县古城全景。
雁门关守在进出勾注山的咽喉上,如铁锁一般,只许雁过,是古代抵御北方民族的屏障。“雁门”出自《山海经》“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传说每年春天,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
坚持分享亲子游攻略和适合亲子游的地方,仅希望在忙碌与奔波的车水马龙里,传递一种缓慢而有温度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