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江(黄浦江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80酷酷网    80kuku.com

春申江(黄浦江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战国末期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有人认为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缔造者。

黄浦江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黄歇被楚王封为春申君,封地在淮河以北十二县,与上海黄浦江无关,可是后来楚国和齐国发生战争,战事频频,黄歇就把靠近战场的淮河以北十二个县献出来,请求改封到江东,也就是春秋战国吴国的地盘,而上海当时的陆地部分(东部还在海里),确实属于这个封地范围之内。

所以可以这么说,上海确实是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所以上海以申为简称,不能说没有道理。

黄浦江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那么进一步来分析,黄浦江是不是也和黄歇有关,是“黄歇的浦江”之简称呢?

作为上海的地标河流,黄浦江的初始地,并不在市区,而在西部的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也就是淀山湖,接纳了上游太湖流域众多来水,从而为黄浦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远方来水。

但黄浦江并不是一条天然形成的江河,它与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的最大差异也就在这里。“浦”这个字,在古代吴语言的表达上,所指的并非普通江河,而是人工挖掘的河道。

黄浦江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这也就是说,黄浦江其实就真正意义上讲,属于人工河、运河。

而挖这条黄浦江的人,很多人认为就是春申君黄歇。而且黄浦江下游,确实也曾有两个别名,一个是黄歇浦,另一个则是春申江,显然指的就是春申君黄歇。

甚至还有这样的传说,说春秋战国之际,上海尚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

而到了战国后期,黄歇到了这里,他便施展大手笔,第一是派人搞清楚当时上海地区的水文状况,第二是组织当地百姓,将水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

黄浦江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最终上海地区便出现了一条先向东再折向北去的大江,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江,简称黄浦。后来黄歇被封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这个故事究竟是传说还是真实历史呢?从地方史志等多种材料看,确实在南宋时期便已经出现了黄浦塘、黄浦港、黄浦、大黄浦之类的记载,延续到清朝,则有黄龙浦、黄歇浦、春申浦、黄浦江之类的叫法,最终成为主流的,便是黄浦江。在明清之际,每年农历十八,还能在今天的陆家嘴一带看到一幅特殊的景观,文人笔下,将其形容为:“银涛壁立如山倒”,由此诞生了当时的“黄浦秋涛”,据说许多文人墨客以及好事的百姓都喜欢去围观一番。

黄浦江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在此之前,吴淞江,也就是今天的苏州河,还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黄浦江只是支流之一而已。也就是说,苏州河在那个时候,水量要大于黄浦江。可是在明朝永乐年间,因为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户部尚书夏元吉就提出一项建议,主张把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都给疏通一下,让太湖水流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而这浏河口,便是当时所谓的“六国码头”,郑和由此率舰出航七次下西洋。

夏元吉方案,与上海相关的部分,则是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即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

这个方案,实际上就把原来的吴淞江入海口,变成了黄浦江入海口,所以当时有人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个方案,那就是:黄浦夺淞。

黄浦江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