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的意义(每十年普查一次人口)
同学们,你们家被人口普查员拜访过了吗?
这次人口普查的主题是“大国点名”,这个说法很贴切。就好像我们搞班级活动,不管是秋游还是运动会,集合时老师一定会要求大家排队报数点名,是为了看看人有没有到齐,然后再分成几组做活动。比如像野炊这样的项目,就会分派一队人去搭灶台,一队人去找食材准备饭菜,还有一队人准备开伙等等。
由小见大,人口普查也是一样的道理,它是对一个国家的总人口进行调查和统计,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人口结构如何。统计完以后怎样呢?国家就可以从得出的数据,科学、有序、系统地安排整个国家的整体发展。
所以,人口普查又被称为“盘点家底”。可以比较明晰地看出一个国家的人口情况,以及经济各行业的发展情况等。
这种盘点家底的行为差不多每10年进行一次,自新中国建立之初的1953年开始,中间第三次的时候因历史原因中断了近20年,而后从1982年开始,基本固定在每10年进行一次普查,这次是第七次。
同学们会问,为什么要每10年便普查一次呢?在古代,有限的几次人口普查几乎是一个朝代才进行一次。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觉得,随着工业、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现代社会的运行节奏越来越快。就好比,10年前谁会想到大数据发展会这么快呢,无人机也没人提起,外卖业也没这么发达。所以,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光从数据上看,便会看到发展的惊人速度。
在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统计出中国有6.02亿人口,仅仅五十年后,到2000年第五次普查时,中国有了12.95亿人。而在古代,人口翻番这种事,是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有时候甚至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因为受到了时代和环境的制约。
中国作为土地面积在全球排第三的国家,幅员辽阔,如今又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家大业大的,就更需要不断地刷新我们的人口数据,进而能及时了解整个国家的情况,为之后的各项发展作出规划。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精确、精密的统计手段被运用到了人口普查中,特别是计算机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让人口普查这项工作变得越来越便利,同时也使得数据越来越真实详尽,也越来越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