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如何认定)
2016年3月1日,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施行,两年来,这部法律施行情况如何,反家暴有哪些进展?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了相关情况。
离婚诉讼中超一成涉家暴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安凤德通报,2016年至2017年两年间,北京市法院对受理的离婚案件作出一审判决书共17463份,其中当事人反映有家庭暴力情节的有1867份,占比近11%。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安凤德:“两年来,共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145份,对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要求的,北京法院采取训诫、罚款、拘留等处罚措施,维护保护令的权威和严肃性。
《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两年来,北京法院审理的涉家暴案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涉家暴案件多集中在离婚、赡养等纠纷案件中,绝大多数反映在离婚纠纷案件中;
家暴的受害者多数为女性、儿童和老人,主要集中在妻子遭受丈夫的暴力,当然也有男性遭受家暴的案例发生;
家暴行为主要表现为殴打、侮辱、恐吓、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有的严重暴力行为甚至构成刑事犯罪。
什么是家庭暴力?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是首次将法律的触角延伸至家庭内部事务。那什么是家庭暴力,它与普通的家庭矛盾冲突有什么区别?施暴的一方有可能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法官介绍,一般家庭冲突与家庭暴力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区别:
首先,两者的起因不同。家庭暴力可以不因任何原因,一方长期对另一方实施身体上以及精神上的残害。
其次,两者的侵害程度不同。家庭暴力强调的是经常性的身心伤害,不是偶发的,也不是不特定的几次家庭冲突。
最后,家庭暴力行为应导致一定程度的侵害后果,侵害对象既包括受害人本人,也包括其近亲属。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单国钧:“比如说像身体伤害这种,一次打得就很厉害,偶发,这就算是家暴。但如果说是像精神性的,像语言冲突,发生谩骂侮辱的,这种一般是需要经常性的,偶发的构不成家庭暴力行为。”
施暴者会受到哪些惩罚?
出现家暴问题时,实施家暴的一方,可能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①实施了家暴行为,如果受害人报警,警方会发出训诫令,予以制止。
②严重的家暴行为,构成轻伤以上的,施暴者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③依据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一方因重大过错比如家暴侵害了配偶合法权益,并导致婚姻关系解除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赔偿。
④在家暴类离婚诉讼中,从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法院一般不将未成年子女判决由施暴方直接抚养。施暴者如果暴力行为不改的话,探视权也会受到影响甚至被取消。
受到家暴怎么办?
那一旦出现家暴行为,受害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庞静认为,受害者一旦遭受家暴,应该摒弃“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果断拿起法律武器,采取包括向公安机关报案、向妇联求助、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等措施保护自己。同时,要注意保存相关的家暴证据。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庞静:“被害人一定要注意固定证据,首先要及时就医,并且要报警。在公安机关的指引之下去做伤情的鉴定,同时被害人现在一般也都有智能手机,要对案发的过程进行视频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