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评价(陈思诚监制了一部年度爽片)
上周,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的国产犯罪片《误杀》上映,一周后,十万人打出了7.7分。
(内含剧透)
故事讲述了没读过太多书的维杰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悬疑犯罪片。维杰的女儿在一次参加夏令营的时候被警察局局长的儿子侵犯,此后女儿妻子误杀局长儿子。为了保护家人,维杰选择了跟警局斗智斗勇,利用自己从电影上学来的知识瞒天过海。
电影的最后一幕采取交替剪辑和恰逢适宜的配乐将“瞒天过海”推至高潮。原版评分8.5。
走进电影院,我对改编版《误杀》的结局就有了心里预设。瞒天过海是不可能瞒天过海的,结局不是自首就是被捕这是一定的。
国产式结局给犯罪片带来的长期困扰就是,无论你前面怎么演,突然来了一个光伟正的结局让观众一脸懵逼,导致前面再精心设计的情节都突然散掉。
所以,才有导演发明了贴片式自首,让观众选择性遗忘,明面上保证作品的完整性。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妥协。
早期代表《心迷宫》、近期代表《南方车站的聚会》。
犯罪片里的贴片字幕犹如恐怖片里最后都是得了精神病一样,是片方为了通过审查制度发明的手段,被调侃是国产片里的狗皮膏药。
抱着预知结局的心态,我以为《误杀》的结局一定二选一。
没想到,同样是自首,《误杀》没有崩坏。
电影一开始,出现了一段李维杰越狱成功后发现棺材被封,自己被活活闷死。这一段最初看来跟剧情毫无关系,实则与结尾的镜头首尾呼应,也暗示了素察的真实死法。
原版的素察确实是被误杀,改编后的素察被打昏迷后出现吞舌现象,并没有死,后期被活埋窒息而死,增加了主角的罪恶感。
李维杰承诺小女儿,考试到100分给她买口琴,案子结束后,小女儿考了70分,却把试卷修改成100分。维杰带着一家人对口供,说谎的示范,被小女儿学得活灵活现。
电影中出现了数次的佛塔,第一次出现就交代,是为了“赎罪”而建,而李维杰第二次去布施被僧人拒绝。
前文的种种铺垫下来,李维杰的自首变得合乎情理。
诚然,相对于李维杰的自首,原版中男主角反抗强权,成功脱罪的暗黑结局来得更燃。但编剧没有为了所谓的通过审查选择偷懒的贴片字幕或者虎头蛇尾的处理。这态度让我佩服。
毕竟这些年,观众已经被为了通过审查的正确,实际上编剧根本没动脑给麻痹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审查制度,已经成为了部分无能编剧的遮羞布。
《铤而走险》,开头给了一个惊艳的反转,后期绑匪对小女孩产生了同情和怜悯。一直到绑匪良心发现选择放走小女孩剧情走向还算正常,直到绑匪彻底放弃赎金、后面为了救小女孩作出牺牲,煽情与翻转并行,过犹不及,为了结局的正确,以至于剧情崩坏。
《受益人》改编自真实的案件,“杀妻骗保”的题材首先就具备了十足的看点,演员大鹏柳岩在表演上也没有问题,柳岩表现还超出预期。但是在风格选择上,导演融入了喜剧元素,最终,顾此失彼,喜剧和犯罪都没有照顾好,呈现效果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