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打人事件(郭德纲当年打记者事件)
2004年下半年郭德纲开始成名,到今天已经17年了,他的人生经历大概以2012年为界,分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的郭德纲无所畏惧,敢怒敢言,这种直率坦然的人生态度,赢得了一大批粉丝拥趸的支持,最终成就了他在相声行业,乃至于娱乐界不可动摇的江湖地位。
但是有一个事件,直到今天为止,依旧被不断提起,看关于德云社的文章,经常出现网友们贴上著名的“红双喜”,来讽刺郭德纲的小肚鸡肠。
其实“红双喜”的背后有三个故事,这三件事也表明其实郭德纲和某台之间的矛盾,尖锐到无法调节的地步。
第一个故事是郭德纲和某台冲突的导火索,所谓的李鹤彪打人,这里不过多赘述,这件事几乎钢丝都知道。
在这件事之后,某台的反击实际上非常有力,虽然德云社以小剧场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但是电视台作为重要的传播渠道,已经成为所有相声演员的共识。
郭德纲和德云社能够名扬四海,电视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也是某台手中的杀手锏。
这个杀手锏起到的作用是彻底的分化了德云社,李菁何云伟这两位演员,面对电视台资源和德云社,最终选择了退出。
无论何沄伟李菁,还是后来的曹云金刘云天,他们退出的时候,都带走了一批德云社优秀的人才。其后引发了一连串的效应,导致德云社的根基出现了动摇。
2010年的郭德纲,以及其他演员,都开始考虑万一德云社没了,那么到底何去何从的问题,因为形势实在太糟糕了。
这就是第二个故事,某台以渠道资源为手段,彻底的瓦解了郭德纲的人才储备,德云社从欣欣向荣一下子变得风雨飘摇。
第三个故事更有意思了,郭德纲一口真气不散,德云社没有像很多人预料的那样倒下,岳云鹏等人才脱颖而出,解掉了郭德纲人才的燃眉之急。
某台其后的做法就有点小家子气了,举个简单的例子,食堂里出了一道新菜,名字就叫“油炸纲”,而且这道菜卖得特别火,这种心胸未免有点太小肚鸡肠了。
凡此种种才有了2013年的“红双喜”事件,这件事也成为郭德纲最具有争议的一次冲动。
有道是死者为大,但是郭德纲的这个举动,也不失为光明磊落,没有落入虚伪的“真小人”的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