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能理发吗(立春当天有哪些风俗讲究)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即“开始”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从立春日开始,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自此开始。今年的立春日,为2月4日。
与其他节气一样,立春也分三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池塘里的鱼儿开始离开水底,游到水面。
立春寓意着春已归来,万物生长,一派鲜活景象,自此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播春耕开始。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作为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秦汉以来,就备受重视。不仅流传下了诸多诗词,也流传下了不少习俗故事。
古时候,立春要祭祀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也称芒神。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有: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句芒神居东方)迎春,行布德施惠之令,极为重视和浓重。
宋代《梦粱录》也记载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清代立春仪式已成了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清嘉录》: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时至今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象征着万物新生,在民间流传的习俗,还深入人心。
打春
在农村,老一辈人说到立春,常常不叫“立春”,而称之“打春”。所谓打春,意思就是打春牛。古时候农民耕田离不开牛,打春牛就意味着歇了一冬天的牛,要开始劳动了。
据记载,打春的习俗,也源自于上古周朝时期,距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燕京岁时记》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咬春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在不同的地区习俗还略有不同。比如立春日,北方习惯吃春饼,南方吃的是春卷。还有的地方,会将蔬菜、瓜果、饼、糖放置在盘中,称为“春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
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另外关于立春日的饮食,有很多已经融入到了诗词里了。如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习俗
关于立春日,很多地方还有着各自不同的说法和习俗。这些习俗,不通全国,切勿对号入座。
1、不理发
有的地方立春日不能理发,认为理发不吉利。俗话说,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丛生,刚生出的草木去损害,自然是不合天地运行规律的。
2、不看病
有的地方还有讲究,立春日不看病。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这一说法不过是为了讨个好彩头而已。就像大年初一,很多地方都讲究不吃药、不看病一样。
3、不能躺
还有的地方说,立春之日不能躺着,要坐坐或者站起来走走。都说春暖大地,这是万物初始的时候,人也应该有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春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