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重点(生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汇总)
生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汇总
第一章 绪论
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
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
6、机体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单向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 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 细胞基本功能
1、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质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极少量的糖类
2、膜蛋白的分类:细胞骨架蛋白,识别蛋白质,酶,受体蛋白,跨膜转运物质的功能蛋白
3、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
(1)单纯扩散
举例:O2,N2,CO2,NH3,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
(2)易化扩散
举例:A经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
特点: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B 经通道介导:Na+,K+,Ca2+,Cl-等
特点:A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高速度跨膜扩散
B门控体制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
C 对通过的离子有明显的选择性
(3)主动转运
举例:A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钠-钾泵
B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TP: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4)出胞和入胞
4、细胞的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等于K+的平衡电位
产生机制:K+离子的外排
极化:静息时膜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去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少
超极化:静息电位的增大 复极化:细胞膜由去极化后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5、细胞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产生机制:Na+的内流(去极化),K+的外流(复极化)
阈电位:形成N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
6、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
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
7、反应: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表现将发生相应的改变
8、兴奋:指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9、兴奋性:指一切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是衡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0、刺激量的参数: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变化率
阈刺激和阈强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阈强度,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两者是衡量细胞兴奋性最常用的指标,阈刺激和兴奋性成反比关系。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自身免疫性抗体破坏了终板膜上的Ach受体通道
肌无力综合症的病因:自身免疫抗体破坏了神经末梢的钙离子通道
肉毒杆菌中毒导致的肌无力的病因:病毒抑制接头前膜Ach的释放
第三章 血液
1、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3、血浆蛋白的功能:运输,缓冲,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免疫,参与凝血和抗凝血
4、血量:指循环系统中存在的血液总量,包括循环血量和储备血量
5、全血粘滞性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血浆的粘滞性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6、血浆渗透压:
A晶体渗透压 血浆=组织液,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功能
B胶体渗透压 血浆>组织液,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7、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最主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
8、造血中心:造血干细胞→卵黄囊→肝→脾→骨髓
9、血细胞发育成熟过程: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
10、血红蛋白浓度:男:120~160g/l 女:110~150g/l
11、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甚至溶血的特性,与抵抗力成反比
1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产生原理: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红细胞之间相同膜电荷所产生的排斥力阻碍了红细胞的下沉。
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第一小时末血沉管中出现的血浆柱高度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13、红细胞的生理功能:运输O2和CO2,缓冲酸碱度
14、红细胞生成的基本原料:蛋白质和铁,
幼红细胞发育成熟中所需的辅助因子:维生素B12和叶酸
15、白细胞的功能:参与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16、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粘附,聚焦,释放;
功能:生理性止血,促进凝血,修复支持血管壁
17、生理性止血的过程:血小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纤维蛋白血凝块的形成与维持
18、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19、血清和血浆的区别:血清中缺乏因子I及一些参与凝血的物质,但增添了一些在凝血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物质
20、凝血阶段: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途径:A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由因子Ⅻ被激活所启动的凝血过程,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都在血浆中
B外源生凝血途径:是指由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凝血过程
主要抗凝物质:①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②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③肝素④蛋白C系统
21、血型: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主要指红细胞血型,即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主要有ABO和Rh血型
最重要的抗原系统是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
22、输血:输血前必须鉴定血型和在同一血型系统中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原则:首选同型输血,慎选异型间输血
异型间输血是血型的选择原则是: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即交叉配血时主侧不出现凝集反应
第四章 血液循环
1、心率:即心搏频率,指每分钟内的心搏次数
2、心动周期:心房收缩0.1s,心房舒张0.7s,心室收缩0.3s,心室舒张0.5s所谓心缩期和心舒期都是指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不考虑心房的舒缩状态
3、心舒张期:心房与心室同处于舒张的状态占半个心动周期
4、心脏的泵血过程:射血和充盈
机制:A泵血的动力——压力梯度——根本原因——心肌的节律性舒缩活动
B心瓣膜的启闭
5、心动周期的7个时相: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房缩期
6、心音:是由于心瓣膜的启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或大动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
第一心音:标志着心脏收缩的开始,音调低,时间长
第二心音:标志着心脏舒张的开,音调高,持续时间短
7、心脏泵血的评价:心脏的主要功能是输出血液,推动血流,供给全身组织器官所需的血量,以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8、搏出量:即每搏输出量,指一侧心室一次心搏中所射出的血液量,是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之差
9、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和心舒末期容量的百分比
10、心输出量:即每分输出量,指一侧心室每分钟所射出的血液总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11、心指数:在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输出量
1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A搏出量的影响:前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后负荷, B心率的影响
13、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末梢浦肯野纤维网
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搏动的正常部位,称为正常起搏点,所形成的心脏节律称窦性节律
14、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特点:复极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升支和降支不对称
15、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动节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为什么会出现房室延搁:由于房室交界处细胞体积小,细胞间缝隙连接少,细胞膜电位低,0期去极化幅度小,速度慢
16、血管的分类与功能:A弹性贮器血管——保持血管中血流的连续性
B分配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各器官组织
C阻力血管——维持动脉血压
D交换血管——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E容量血管——贮存血液
F短路血管——调节体温
17、血流阻力:血流阻力与血管长度和血液的粘度成正比,与血管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
18、血压: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形成血压需具备血液充盈和心脏收缩射血两条件
19、动脉血压:动脉管内流动血液对管壁的侧压力
形成因素:A足够的血量充盈血管
B心脏收缩射血
C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必要条件
D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能缓冲动脉血压的波动
影响因素:心输出量,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20、中心静脉压的变动范围:4~12cmH2O
21、微循环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通路及功能:A迂回通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故又称营养通路
B直捷通路——促进静脉血回流,使一部分血液迅速经此通路流入静脉,以保证一定的静脉回心血量
C动静脉通路——参与体温调节
22、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23、心脏的神经支配: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双重支配
血管的神经支配:交感缩血管神经和输血管神经
24、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在延髓
25、心血管反射的生理意义: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调配各器官的血流量,使心血管活动能与机体各种功能状态相适应
26、血管升压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和分泌经下丘脑——垂体束运输到神经垂体贮存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髓质分泌
第五章 呼吸
1、呼吸的过程: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2、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肌的舒缩活动引起的呼吸运动
3、吸运动分为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4、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A使肺和小气道保持扩张状态B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5、通气的阻力:
A弹性阻力:来自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位力和肺泡表面张力,占总阻力的70%
B非弹性阻力:包括惯性阻力,粘滞阻力,气道阻力,占总阻力的30%
6、气量:TV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约400~600ml
补吸气量:IRV指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最大气体量。正常成人约1500~2000ml
深吸气量:IC指在平静呼气末用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气体量
补呼气量:ERV指平静呼气末用力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正常成人约900~1200ml
肺活量:VC是脂在最大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VC=TV+IRV+ERV
残气量:RV是指补呼气末仍残留在肺内不能被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男性约1500ml女性约1000ml 功能残气量FRC是指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等于ERV与RV之和
肺总量:指用力作最大吸气后肺内所容纳的气体量TLC=TV+IRV+ERV+RV
7、每分通气量: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等于TV乘呼吸频率,平静呼吸时,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2~18次/分
最大随意通气量:即最大通气量,指一分钟内以最快速度和最大用力呼吸时所能达到的通气量,正常人约70~120L
肺泡通气量VA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气体总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肺内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气体总量
无效腔通气:指有通气但不进行气体交换的区域,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
无效腔效应:无效腔与潮气量的比值,反映了肺通气的效率
8、O2和CO2在血液中存在形式: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化学结合的CO2主要是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O2血液中主要以HbO2的形式存在, CO2血液中主要以HCO3-的形式存在
9、CO2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是调节正常呼吸的最重要化学因素
动脉血中H+浓度增高时,呼吸加深加快;H+浓度降低时,呼吸受到抑制
10、呼吸的反射性调节:化学感受性反射,机械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反射
11、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
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调整中枢位于脑桥
12、正常人安静时,肺通气/血流比值为0.84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A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B自动节律性C紧张性D伸展性大E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温度,化学,牵张刺激敏感
2、慢波: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能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频率较慢,因慢波决定平滑肌的收缩节律,称为基本电节律
3、支配消化道的神经:
A内在神经系统,由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
B外在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占主导
4、胃的消化功能包括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运动的机械性消化
胃液:是一种无色的酸性液体,pH为0.9~1.5,主要成分包括盐酸, HCO3-,Na+,K+等无机物和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内因子等有机物
盐酸:又称胃酸,是由泌酸腺中的壁细胞分泌
主要作用: A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提供所需的酸性环境
B杀死进入胃的细菌
C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D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粘液和HCO3-共同构成的抗损伤屏障
胃运动的形式:容受性舒张,蠕动,紧张性收缩
胃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动力是胃收缩(幽门两侧的压力差),阻力是幽门及十二指肠的收缩
5、胰液:是无色,无臭,等渗的碱性液体,pH为7.8~8.4.成分包括水, HCO3-和多种离子等无机物和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等多种酶等有机物
6、胆汗不含消化酶,但有胆盐,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7、小肠的运动形式: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
分节运动的作用: A使消化液与食糜充分混合,有助于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B使食靡和小肠壁紧密接触,促进消化分解产物的吸收C由于挤压肠壁,可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8、大肠的生理功能:A吸收肠内容物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参与机体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B对食物残渣进行加工,形成粪便并暂时贮存
C吸收由大肠内某些细菌合成的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
为什么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口腔、食道——不吸收;大肠——水、盐 胃——酒精、少量水分。
主要部位——小肠,因为:
1.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2.食物在小肠的停留时间长。约3~8h。
3.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到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1、尿的生成在肾中,包括血浆肾小管的滤过,滤过液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三个基本过程
2、肾血流量主要是指肾皮质血流量:肾脏血管分布的特点是有两套串联的毛细管网
3、肾血流量的调节:包括与泌尿功能相适应的自身调节和与全身血液循环调节相配合的神经体液调节
4、滤过率GFR:单位时间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滤过分数FF;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5、滤过膜的三层结构:内层是毛细管内皮细胞层,中间层是非细胞的基膜层,外层是肾小囊上皮细胞层
6、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有效滤过压,肾血浆流量
7、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尿生成的调节: A肾内自身调节.包括小管液中溶质浓度的影响,球-管平衡
B神经和体液调节.包括肾交感神经的作用,血管升压素,醛固酮
8、调节血管升压素分泌的主要因素: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增高和循环血量的减少
9、调节醛固酮分泌的主要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血Na+,血K+的浓度
10、肾脏的生理功能: A排出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B调节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并维持体内渗透压的稳态
C维持酸碱平衡
第十章
1、神经系统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传导性,相对不疲劳性
2、突触的分类:轴突-胞体型突触,轴突-树突型突触,轴突-轴突型突触
按突触前神经元对突触后神经元所引起的效应可分为: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3、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4、突触传递过程中Ca2+作用:
A降低轴浆的粘度,有利于突触小泡的前移
B消除突触前膜内侧的负电位,促进突触小泡和前膜接触,融合和破裂
5、神经递质: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的具有携带,传递信息的特殊化学物质
6、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肽类
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
7、受体:指存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一些特殊蛋白质,分为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
8、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的原则:辐散原则,聚合原则,环路式
9、兴奋传递的特征: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总和
D兴奋节律的改变
E后放
F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10、中枢抑制:A突触后抑制,包括传入侧支性抑制和返回性抑制
B突触前抑制
11、感觉传导通路:浅感觉传导路径,先交叉再上行;深感觉传导路径,先上行再交叉
12、丘脑的核团: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髓板内核群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
13、感觉投射系统:
A臭氧层性投射系统,具有特定的传导通路,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的位置,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冲动
B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失去专一的感觉性质和定位特征,功能是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大脑皮层处于清醒状态
特点:A无特定通路B无严格定位C无特定感觉D易受药物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
14、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躯体感觉代表区,本体感觉代表区,内脏感觉代表区,视觉代表区,听觉代表区,嗅觉和味觉代表区
15、运动单位:通常把一个a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的合称
16、脊髓休克:当脊髓与高位脑中枢突然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活动将暂时丧失,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17、牵张反射: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
18、基底神经节主要由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组成,统称为纹状体
19、小脑的功能: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
20、小脑的功能部分: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
21、小脑皮层的运动区的机能特征:
A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交叉支配
B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
C功能代表区面积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22、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迷走-胰岛素系统是机体调节内脏活动的两大功能系统
23、下丘脑位于脑的中心,分为前区,内侧区,外侧区,后区
24、下丘脑调节的生理过程:体温调节,摄食行为调节,水平衡调节,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对情绪反应的调节
25、大脑半球内侧面边缘系统的组成:扣带回,胼胝体回,海马与海马回
26、脑电图ECG:在头皮上用双极或单极电极所记录到的皮层自发电位变化
27、脑电图的形成原理:皮层表面电位变化主要是由突触后电位变化而形成
28、觉醒状态的维持是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
29、睡眠发生体制:睡眠是一个对机体各种功能由广泛影响的复杂过程,由许多中枢系统结构和递质的协同作用来完成,其中蓝斑核与缝核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睡眠时相: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
30、强化: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的过程
条件反射的消退: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基本区别:非条件反射是先天的本能行为,而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行为,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行为
31、人类的记忆过程: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第三级记忆
32、牵涉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