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星垣
陆星垣(1905—1991),蚕业教育家,蚕的遗传育种学家。在蚕的良种繁育,培养优良蚕品种,蚕的生态、生理、遗传和育种理论的研究,以及培养蚕业高级科技人才等方面,成果累累,为发展我国蚕丝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陆星垣,江苏省江阴县人。1905年12月26日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陆星垣从事教育工作60余年,他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经常向学生介绍自己早年如何参加反帝斗争和从海外回到新中国的经历,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教育,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祖国“四化”贡献力量。他要求学生学好基础课,强调自学和独立思考,激励学生要有后人超前人的勇气。他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主张加强生产实习课,让学生掌握好桑、蚕生产技术的各个环节,提高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还经常带领学生到生产现场讲解,使学生听、看、练、想相结合,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60年代起,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硕士研究生上,为国家输送蚕业方面的高级科技人才。80年代末,他又招收蚕业博士研究生。他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基础知识和第二外国语;引导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逐步熟悉各方面的专题研究材料,要求他们加强专业锻炼,学会收集、查阅、鉴别、整理资料,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功。要求研究生制订出详细的研究计划,通过系统深入的试验研究,然后撰写学位论文。近年来,他年高体衰,但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仍坚持具体安排,悉心指导。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他更是认真审阅,慎重修改,做到一丝不苟。1985年他在上海治病期间,一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他审阅了初稿,二稿由他的助手审阅。这位助手由于当时忙于本科生的教学和生产实习,未仔细推敲就同意打印。陆星垣回校后,发现论文在文献应用与排列上不够规范,个别问题分析欠妥。答辩委员会的评语虽然尚好,但他还是从头至尾地对论文作了认真修改,并重新打印,寄给论文评阅人和各答辩委员。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同样从严要求,不讲情面。有两个研究生回家,向公家报销了不该报销的差旅费。他发觉后,耐心、严肃地作了批评和说服,使这两个研究生心服口服地退回了多报的费用。
科学发展到近代,学科之间日益互相渗透,对培养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有较大的难度。首先是师资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想开的课程无法开出。其次,缺少必要的先进仪器和测试手段,使许多实验无法进行。为此,他从选拔学生、开设课程、看参考书、选择课题,到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都制订详细计划,并与有关同志慎重研究后,才确定方案。为了给博士生创造必要的科研条件,他到处联系,落实措施,确保研究工作顺利完成。截至1990年,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1名。
陆星垣在60多年的治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生产方面的经验,编写出版了相当数量的科技专著以及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促进了蚕业科技和生产的发展,丰富了中国蚕业科学技术宝库。
陆星垣跨入耄耋之年以后,对蚕桑事业和培养国家技术力量的责任感丝毫不减。他除经常到蚕区解决生产疑难问题,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到一些科研单位从事指导工作外,还热心于学会工作,长期担任浙江省蚕桑学会理事长,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在工作上或学术上,与其他同志意见不一致时,他总是以大局为重,求同存异,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起工作。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对向他求教的人,都热情接待,真诚帮助,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因此,深得全国蚕业科技工作者的爱戴。
陆星垣曾被推选为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民盟中央委员,在晚年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位对祖国、对党、对蚕桑事业忠心耿耿、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的学者。他对助手们说:“我不想图什么,只想争时间,再多为国家培养一些人才,为祖国的‘四化’多作些贡献”。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体现了一位老教授的爱国热情和高尚情操,值得称颂。
1991年3月24日,陆星垣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浙江省杭州市,终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