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对母乳的宣传多从营养学方面介绍较多,而从免疫学角度,从抗感染方面谈得较少。实践证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发生率较人工哺乳婴幼儿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现在,我们就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看母乳有哪些优势。
一、细胞免疫方面
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细胞,经哺乳到达婴幼儿体内可能发挥积极的抗病作用。
1、巨噬细胞可直接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同时它还能分泌释放溶菌酶,这是杀伤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武器。
2、中性多核白细胞也能吞噬杀伤细菌。这些细胞可以说是防御机能的重要"卫士"。
3、B淋巴细胞可针对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这种抗体使得病原微生物不易扩散,却容易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和杀伤,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4、T淋巴细胞在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作用下,致敏、激活、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通过化学信息,活化、调动各种免疫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协同作战,将病原微生物杀伤消灭在局部,从而预防和制止一场"战火"(疾病)的蔓延和扩大,进而提高婴幼儿的抗感染力和机体抵抗力。
二、体液(分子)免疫方面
婴幼儿的体液免疫发育较晚较缓,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能力不及成人的50%。
例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A)是呼吸道与肠道粘膜的保护性抗体,而在婴儿时这种免疫蛋白的供给主要靠母乳来源。这就是人工哺乳的婴儿冬季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夏季容易患婴儿腹泻的道理所在。
此外,母乳还含有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菌梅、乳铁蛋白等各种免疫分子。γ-干扰素能干扰病毒的复制(繁殖)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溶菌梅主要是溶解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导致细菌溶解死亡;乳铁蛋白与细竞争结合细菌生长所需的铁原子,使细胞生长受阻;白细胞介素目前已发现有十多种。
正是由于这些细胞因子的存在,综合协同作用,才产生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效应,从而保持机体的免疫均势和顽强的抗病能力。
三、其他因子
在免疫学的范围之外,母乳中还有些因子,例如B1结合蛋白、双歧因子、粘蛋白等。它们在婴幼儿体内分别起着抑制致病菌的繁殖、降低病毒入侵机会的作用。
综上所述,母乳不仅仅能供给婴幼儿丰富的营养,更重要的是,它还向婴幼儿提供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能力。这是人工喂养无法相比的,因为在人工哺乳中缺少这些免疫因素,另外在加热时,活性物质会遭受破坏。
看了上面的介绍,会不会有人认为“喂了母乳,孩子就不要再打预防针了。”这是误解!打预防针多半是打的茵苗(减毒的活菌或死茵),或是打的疫苗(减毒或灭活的病毒),也就是说注射的是抗原物质。从机体的免疫应答来说,抗原只是免疫反应的启动因子,必须在免疫细胞的参与下才可能产生整个免疫应答过程。因此,母乳和打预防针是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替代的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