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新冠疫苗,这是预防新冠病毒传染的有效方法,近日国内首个单针接种的新冠疫苗来了,据了解此次的新冠疫苗跟传统的不一样,只需要单针接种14天后即可获得保护效果,那么具体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着见闻坊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国内首个单针接种的新冠疫苗来了
25日,陈薇团队研发的我国首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这也是全球第一个进入临床的新冠疫苗。研究员介绍,该疫苗是目前国家批准上市的新冠疫苗中,唯一可采用单针接种程序的疫苗。单针接种14天后即可获得良好保护效果,且可在2℃—8℃的条件下运输保存。
疫苗的安全性怎么样?公众又该如何选择?26日,白岩松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就疫苗研发过程、保护效力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疫苗年产能达多少?
陈薇:我们做的基因工程疫苗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快速规模化生产。从数据来看,年产能今年达到5个亿是没有问题的。这里有一个前提,因为是打一针,5亿剂相当于是5亿人的接种,不是2.5亿人的接种。
疫苗有效率有多大?
陈薇:疫苗的最大作用就是防止重症,所以一个疫苗能够减少重症的发病率,就是减少死亡率。我们在巴基斯坦重症保护率能达到全部保护,在全球所有人里面,重症保护率能达到90%以上,这是一个可喜的数据。
2020年3月16日,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在武汉启动Ⅰ期临床试验,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候选疫苗;同年4月12日,该疫苗率先进入Ⅱ期临床试验。2020年9月22日,该疫苗在巴基斯坦、俄罗斯等五个国家的78家临床研究中心开展了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共完成了近5万名受试者的接种。
疫苗安全性如何?有无不良反应?
陈薇:到现在为止,接种的人群包括极端环境下的人群,没有发现跟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也没有发现跟其他疫苗有不一样的特别特殊的不良反应。
疫苗保护期有多久?
陈薇:到目前为止6个月的数据是有的,6个月中你可以不用接种。如果6个月以后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也做了6个月以后的加强针,再打一针,免疫反应可以有10倍、20倍的增高。根据数据,我们推测新冠也会在两针之后,达到两年的免疫持久性。
对接种年龄有何要求?
现有附条件上市的疫苗都有年龄限制,18岁之下、60岁之上人群不能接种。陈薇团队所研发的疫苗是否有可能更快地普及整个人群?
陈薇:在二期临床试验(2020年4月)时,我们就放开了年龄上限。因为55岁或60岁以上年长者恰好是重症发生率比较高的一个群体,当时最年长的志愿者是84岁的熊先生,因为是随机双盲,后来揭盲时发现他的抗体是阳性,这带给大家很大的信心。
此外,6到18岁的临床已经做完了,安全性数据我们是有的,药监局还在审核。
2℃—8℃的运输条件是如何考虑的?
陈薇:国外有些疫苗需-70℃保存,这在基础设施不全的地方很难普及。但2℃—8℃仍需冷链,未来希望通过学科交叉做到非冷链。我做疫苗有个理想,叫“双非”,非注射、非冷链。目前,我们已经在全世界做完临床试验了,这些数据马上也会公布。
全球多地出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是否影响疫苗效力?
陈薇:疫苗上市后我们会对安全性做长期跟踪,也会跟踪疫苗对新出现变异株的有效率。我们在分析变异株的数据,用实验验证它们对现有疫苗的交叉反应作用。也早已启动针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这个疫苗不一定用得上,但宁愿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
针对目前国内已研发出的两种新冠疫苗,应如何选择?
陈薇:到目前为止两大类疫苗,一类是灭活疫苗,一类是腺病毒载体疫苗。每个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一定数据支撑的。如果你想打的次数少一点,想更快产生免疫反应,14天就有60%多的保护率,或者你打一针就要出国或执行任务,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是首选。
中国的疫苗研发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陈薇:第一方阵,毋庸置疑,这是没有几个国家能做到的。我们既不夜郎自大,也绝不妄自菲薄。学习别人更多的长处,做更好、更安全的疫苗,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科技自信。
4款新冠疫苗已获批附条件上市
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介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支撑新发展格局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动员全国科技系统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设备和试剂等方向开展抗疫攻坚。一周内完成病毒基因测序、14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上市。疫苗研发5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7款进入Ⅲ期临床,4款获批附条件上市。11种药物或治疗手段进入诊疗方案。参与世界卫生组织10个工作组,与美、欧、亚、非、拉美等国家开展科技抗疫交流合作,分享最新成果,提供中国方案。
高福院士:中国已进入新冠疫情最后的压制阶段
2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冠肺炎:漫长的一年,之后呢?》的文章。高福指出,中国疾控中心一直在密切监测疫苗接种率和免疫后的不良事件。截至2021年2月3日,我国已接种3100万剂新冠灭活疫苗,接种对象包括一线医护人员、冷链行业工作人员、海外工作或学习的人员等,不良反应率不高于流感疫苗,这证明了新冠灭活疫苗的安全性。
截至2021年1月,全球已有230多款新冠疫苗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中国已进入了新冠疫情最后的压制阶段
高福指出,中国在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后,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防治新冠病毒肺炎的工作,用约2个月的时间将国内病例的日增数量下降到个位数,约3个月就取得了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的决定性胜利。总结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根据不同地区风险监测和评估 ,建立了灵活有效的隔离管控措施。目前,中国已进入了最后的压制阶段。
在2020-2021年的冬春季节,河北、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地方性疫情,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00余例,但最终疫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