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江流曲折故名浙江,全省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全省下辖11个地级市,包括37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2个县,1个自治县,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850万人,其中慈溪市是浙江省第一人口大县。
慈溪市是浙江省县级市,隶属于宁波市,地处杭州湾南岸,市境西北、北、东北、东濒临杭州湾,东南、南、西南接宁波市镇海区、江北区、余姚市。
建县前
上古时期,今境属古扬州地域,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越国、楚国。公元前222年,秦平定江南之地后设置句章县,秦汉至唐初800多年间,今境均属句章县管辖。
公元589年,即隋朝灭陈统一全国的当年,鄞县、鄮县、余姚县并入句章县。到了唐朝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句章县被废除,分置鄞州、姚州,公元624年废姚州置余姚县,公元625年废鄞州置鄮县,今境属鄮县管辖。
慈溪县
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年,划鄮县原句章县故地置慈溪县,县治位于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因县城之南有慈溪故名慈溪县,唐、五代十国、两宋、元延续不变。
“慈溪”之名,源于东汉孝子董黯汲水奉母的故事。董黯是西汉董仲舒的六世孙,但到了董黯这一代,家境已经十分贫寒,董黯幼年丧父,终年打柴换钱侍奉母亲。后来母亲生病了,很想喝故里之水,董黯就每次来回走二十余里到大隐溪上游永昌潭担水给母亲喝,担水途中还绝不转换肩胛,只为把肩前的纯净泉水给母亲饮用。但是故里之水离董黯住的地方太远了,董黯不能经常去担水,于是董黯就在永昌潭边上专门修筑了一间陋室,方便其汲水供母,而母亲喝了故里之水后,果然病情得以好转,后来董黯担水的这条溪便被称为慈溪。
慈谿县
明朝永乐十六年即公元1418年,慈溪县衙丢失了县印,地方官为防止歹人拿县印做不法之事,于是奏请朝廷,改慈溪县为慈谿县,清朝及民国时期延续不变。
慈溪市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慈谿县境进行了大调整,同时慈谿县迁治浒山镇。1956年,慈谿县复名慈溪县,先后隶属于宁波专区、宁波地区,1983年改属宁波市。1988年10月,慈溪县被撤销,改设县级慈溪市。
纵观慈溪的历史,秦朝至唐朝前期800多年间,先后属句章县、鄮县管辖,唐朝时于公元738年设慈溪县,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明朝时因县印丢失,慈溪县改名慈谿县,公元1418年至1956年五百多年间均为慈谿县,直到1956年才复名慈溪县。
慈溪市总面积1361平方公里, 下辖14个镇、5个街道,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8.50万人、户籍人口105.96万人,是浙江省常住人口最多的县市,全市全年GDP总量达到1898.64亿元,是浙江省第一经济强县。
慈溪历史上最出名的人物为虞世南,其出生于今观海卫镇鸣鹤场,历仕南陈、隋、唐三个朝代,集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于一身,唐太宗时封爵永兴县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