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现钱荒(2013年钱荒)

80酷酷网    80kuku.com

2013年二季度,资金明显紧张,一开始大家觉得只是季末资金紧张,不当回事。怎知最终酿成“钱荒”,风波从债券和货币市场传递到股票市场,上证综指在短短15个交易日跌了500点、初生牛犊的创业板也跌破1000点。

启发一:其他市场。资本市场是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在2012年2月21日《宽体策论》第二篇《A股篮球论》就已经提及:A股市场很多SHOW TIME都来自其他大类市场的波及。我研究A股市场很多年,发现跟踪观察其他大类市场益处良多,因为A股是所有市场中最不专业的市场。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居多、外汇和商品市场活下来的都是牛人,只有A股市场有源源不断的韭菜,A股对很多信息的反应滞后。因此,跟踪其他市场的动态有时候能帮我们逃生,这种例子很多,比如2015年股灾II,一开始是人民币市场异动,一周后股票市场才起反应。

启发二:前世今生。很多事情不是向来有之,都有其前因后果,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比如说13年的“钱荒”其实和“四万亿”后遗症有关,也最终导致今天悬而未决的“资管新规”。09年之前的世界是平淡,那时候大家也不关心社融,因为信贷几乎就是社融的全部。2010年后国家想要收紧,但魔盒已经打开,各金融机构和监管躲猫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终把资产负债表搞得无比复杂,资金的期限错配,最终酿成钱荒

启发三:风格切换。正如09年8月的案例所言:大跌之后、风格切换!钱荒之后,市场的风格和主线也发生了变动。指数层面,正式确立了创业板的领导地位,主板从此一蹶不振,直到2014年后半段逆袭。主线而言,根正苗红的成长股开始滞涨,市场开始炒主题和更虚、更有梦想的股票。

启发四:流动性之惑。关于流动性,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在2019年8月28日的文章《流动性之惑》有详述,总结起来一句话:我们必须有一套可跟踪的指标体系,应该言之有据,不能把流动性视为市场涨跌的同义反复。在这里我再补充一点:流动性其实和市场风格没什么关系,流动性只会强化当时市场的主流趋势。很多人认为流动性和大小风格等同,流动性强则小票强、流动性弱则小票弱。其实这种观点只是YY,并无实证层面的证据。比如说当年的“钱荒”,毫无疑问流动性是弱的,但从全年看,小票更强。环顾整个历史,其实利率、资金、交易热情和风格都没有简单的线性关系。如果非要讲流动性和市场风格的关系,那它只是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的市场主流是什么,什么就能更强!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