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三角区”里长痘痘千万不能挤,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前些天,浙江宁海的小杨就因为挤自己长在“危险三角区”里的痘痘而住进了医院,差点还“命丧黄泉”——
妙龄少女挤痘痘引发颅内感染!
《宁波晚报》报道,19岁的女孩小杨面目清秀,对自己的相貌也比较。因此只要脸上冒出青春痘,她都会在第一时间挤掉。前些日子,小杨发现鼻梁上长了一颗痘痘,红红的,还不小,看起来挺碍眼的。于是她像往常一样,顺手就给挤掉了。
痘痘挤掉后,小杨的右眼周围皮肤开始红肿疼痛,过了几天,体温一下子飙升到 39.7℃,右眼也出现了肿胀,睁眼困难 ,小杨连忙到当地医院就诊。
经过诊断,小杨患上了“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这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该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
当地诊疗医生解析到,患者刚来的时候,病情是比较严重的,体温持续在 39℃ 以上,女孩的右眼外凸,眼球已经固定无法转动,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多组颅神经受阻,这都是海绵窦严重感染的征象。同时发现患者的脑膜刺激征阳性,海绵窦的炎症已经扩散,出现了脑膜炎,继续进展随时有生命危险。
目前,经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小杨的病情逐步稳定下来,目前体温已恢复正常,眼球活动和对光反射都有所恢复。
22岁男孩挤痘痘引发脑膜炎
《新华网》曾报道,沈阳一位 22 岁男孩小天因没洗手挤嘴唇上部的痘痘后出血,在短短三天内高烧至昏迷,引发脑膜炎。到院就诊时,他的嘴唇和眼睛都肿胀外翻得很厉害。
原来,一个月前小天在家和朋友们聚会,有朋友说他嘴唇上部的痘痘太丑,不如挤了。当天晚上,小天也没有洗手,就用手将唇边的痘痘挤了一下。当时没有特别的反应,虽然有些小肿胀和疼痛,他也没放在心上。第二天,小天发现嘴唇肿胀得厉害。
近三天后,小天开始出现胸闷、气急、高烧 40℃ 等不适症状,并时不时地犯困,随即他前往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白细胞异常高,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
经过一系列针对性治疗,目前小天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这种病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可能造成多器官衰竭,死亡率就相当高了。
“这种病一般都是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发生。”医生表示,挤痘痘的时候很可能有一部分脓包没有挤出来,反而越来越深,顺着静脉血管方向,将脓液带进颅内,并在颅内大量快速繁殖,造成颅内感染,从而导致脑膜炎。
“危险三角区” 碰不得
上述小杨、小天怎会患上如此凶险的疾病?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4A 病区李世平主任解释到:他们的痘痘长在“危险三角区”上,“危险三角区”即面部以嘴唇画一条直线,以鼻根部为一个点,连接起来的区域就是危险三角区。
“危险三角区”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这个区域的血液供应特别丰富。关键的一点,就是面部“危险三角区”内的静脉血管中缺少防止血液回流的“阀门”—瓣膜。
静脉瓣膜是我们人体静脉血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非常的薄、软,而且非常透明。静脉瓣膜的唯一功能就是起着单向“阀门”的作用,保证血液在静脉血管里朝向心脏的方向流动。如果没有静脉瓣膜或其失去作用,则血液就会倒流而导致倒流性疾病。这也是下肢静脉曲张常见的发病原因。
面部的静脉与颅内的静脉相联系,“危险三角”区的内眦静脉和翼静脉丛直接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正常的情况下面部的静脉血是向下回流进入心脏,但由于没有静脉瓣的,当向下回流的血管不通畅或局部受到挤压时,血液可以向上逆流进入颅内。
如这个部位发生感染(如疖、痈等)后,若随意搔抓、挤压、挑破、热敷等都可导致炎症迅速扩散,可使脓液和静脉内含细菌的栓子进入颅内海绵窦,引起颅内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眼睑水肿,眼球突出,眼压增高,视力减退,畏光流泪,高热,头痛,昏迷。
除了海绵窦静脉炎,挤“危险三角区”的痘痘还有可能导致脑膜炎、脑脓肿,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血压升高,惊厥,昏迷,严重可能致命。
危险区域长痘痘了,如何处理?
痤疮(俗称“痘痘”)多发于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有人到了30岁以上还会长。其中男性因为皮脂分泌旺盛,比女性更易多发。一般的痤疮多长在脸颊、额头、鼻唇沟部,胸背部也可生长,三角区容易多发。
脸上长了痘痘,如果不严重,可保持面部清洁,等它自然痊愈;如很严重,最好到正规医院就医,通过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内分泌调节治疗,不可自行在家进行痤疮挑刺处理。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减少痤疮的出现。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糖类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做好脸部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开朗的心态,可以有效减少痘痘出现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