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这几个月发行预冷,但是今天的北交所主题基金大卖。
8只基金单只限额5亿,今天一天全部售罄,比例配售已板上钉钉。从渠道消息看,汇添富募集了约40亿,华夏这只募集超过30亿,南方、嘉实和广发也都在15亿左右规模。加上其他几只,大概募集总规模在150亿左右,配售比例也低于10%。
新基发行进入冬天的时刻,为何又出爆款。得益于北交所主题基金的稀缺性,加上之前新三板精选层基金、科创板基金业绩都很亮眼;渠道宣传也给力。再有,越是限购的基金,一些投资者越是去抢。
北交所股票的不多,募集太多的资金,容量不够,限额也情有可原。但这样的对投资者来说,购买体验就比较差。
基金为何喜欢限购?
基金限购这件事,也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你说营销也好,你说为了控制基金规模也罢。大概有下面几种情况:
新基限购
(1)就如这次的北交所主题基金,市场政策导向,专门投资一类产品。这类基金往往具有稀缺性,比如这次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等。
(2)明星基金经理新基限购。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发新产品,由于市场知名度较高,往往在新发阶段就开始限制规模。
老基限购
(1)短期内大量资金涌入,为了控制规模激增,老基金也经常限购。尤其是最近两年基金业绩跑得都比较好,很容易造成基金备受追捧。这个方面无论是规模大的基金,还是规模小的基金都存在。比如睿远成长价值混合规模超过300多亿,常年限额1000元。再如今年翻倍的基金——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2季度末10多亿,3季度末60多亿,现在限额5万。(2)DQII型限购。主要是收到外汇额度的影响。比如一个基金公司的兑换外汇额度一定的,QDII型投资海外的基金,一旦外汇额度不够的时候,相关基金也会限额。比如易方达中证海外50ETF联接基金,由于抄底买这只基金抄底中概股的资金不少,导致外汇额度紧张,这只基金也是每天限购500元。
规模是业绩的天敌?
无论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容量有多大,不可置疑规模确实会影响业绩,这里的影响是负影响。通过基金限额申购,确实是比较直接有效控制规模的手段。甚至一些持有期或定开放的基金业绩会更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防止投资者频发买卖而带来的规模变动。
规模又是基金公司收入的来源
基金公司的收入主要靠管理费,而规模越大管理费就越多,基金公司利润就越大。
保规模还是限规模,就是基金公司“纠结”的地方。而基金公司增长规模的手段,一是营销老基金,二是发行新基金;后面这个手段是最简单、最有效的。
总体趋势上,应该是发行新基金保证公司整体规模的增长,而对于老基金如果资金增量太多,也会出现限购的情绪,这也是对投资者负责。当然也有特殊的例子,比如睿远旗下就两只基金,而且两只基金都是限购。公司的公募管理规模也基本被限制。不过,这家基金公司的专户业务做得不错,规模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