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差到了冰点,美国视伊朗为最讨厌的国家之一,称之为世界的邪恶轴心,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入恐怖组织名单,还有无人机刺杀了圣城部队指挥官苏莱曼尼,可以说美伊的对立从来没有间断过。但是,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其实两国在历史上本来没有什么仇恨,而且在40多年前关系还相当不错。
伊朗位于西亚东部地区,北临中亚,南邻波斯湾,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且身为中东大国,国力又在本地区名列前茅,因此在二战后就成为美国极力拉拢的对象。
二战后,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美国要真正站在世界中央,首先就要解决过去的世界霸主英帝国,于是便想用伊朗填补在印度洋出现的真空。当时苏联发展迅猛,也谋求对伊朗施加影响。于是,美英两国情报部门联手行动,推翻当时政府,把巴列维国王重新扶上台。之后,巴列维投桃报李,决心彻底投入美国的怀抱。
于是,在1953年以后,美伊关系迅速升温,进入了令人肉麻的蜜月期。美国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需要伊朗对抗苏联。至此,美伊成为了相互依存的战略同盟。在美国的眼里,伊朗几乎同英国和日本地位同等重要。英国为美国制衡欧洲与北大西洋,日本帮美国封锁亚洲与太平洋,伊朗则涉及波斯湾、印度洋和整个欧亚洲腹地。当然最关键的是防御苏联的扩张。
巴列维不负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期望,一上台亲西方的态度明确,不久就把境内苏军赶出国境,转而全面倒向美国和西方。
巴列维想把伊朗建成一个世俗国家,进行了诸如普及教育、司法独立、建立全民医疗、限制宗教权力、倡导西式生活等一系列改革的“白色革命”,使伊朗经济高速发展,一度进入世界前十大工业国行列。但他的改革也引起了国内的保守派和宗教势力的强烈不满。他们盯住巴列维政府腐败问题不放,利用民众反腐情绪,策动推翻巴列维。
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政权,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其实,起初巴列维意识到危险后就向美国求助,想让美国帮助他保住政权。可是,巴列维点子也比较背,当初美国政府并未引起重视,直到意识事态严重,但仍旧不愿意武力介入。认为美国犯不上为大势已去的巴列维去得罪伊朗新政府。
但不管怎样,美国最终还是同意了巴列维全家到美国避难。伊朗新政府对美国收留巴列维非常愤怒。伊朗的革命者本来就对美国长期支持巴列维政府和以色列十分痛恨,现在美国同意巴列维避难,就是对伊朗革命的敌视。
于是,在伊朗新政府的怂恿下,1979年11月4日,自称“伊玛目的门徒”的数百名伊朗学生闯入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把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扣押,史称“伊朗人质危机”。美国得知后一片哗然,曾用武装直升机进入伊朗营救,但因为直升飞机机械故障而告失败。
美军的这一行动,更激化了伊朗国内的反美情绪。事件僵持一年多,在共和党人里根获得美国总统大选胜利,事情才有了转机。里根态度非常强硬,在竞选之时,就警告立即释放美国人质,否则后果自负。
伊朗政府担心美国会借此攻打伊朗。而且当时两伊战争已经爆发,伊朗不想再为此事纠缠下去,就请求阿尔及利亚从中调解,两国都想把问题解决在里根正式就职总统之前。就这样被扣押的美国人质,最终在里根就职之前获释。
这一事件的结局总算圆满,但美伊关系却跌到了低谷。此后两国势不两立,相互敌视。在两伊战争中,美国对伊朗实施禁运却在暗中支持伊拉克,想用战争拖垮伊朗新政府。然而,事与愿违,战争不但没有打垮伊朗,反而让伊朗国内同仇敌忾,伊朗伊斯兰政府在国内的地位更加巩固。
后来,美国又拿伊核问题说事,大力制裁伊朗,而伊朗则以打击以色列以及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相威胁。
现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已经过去了40多年,但美伊关系仍然尖锐对立,并无任何缓和的迹象。在2015年美伊达成了《伊核协议》,美国也解除了对伊朗的部分制裁,但特朗普上台后,美伊关系又骤然紧张起来。
而美国现政府仍想联合阿拉伯国家、以色列、欧洲国家共同制裁特朗,所以一直到今天美伊之间依旧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