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是我国行政大区之一,其中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安徽、台湾、江西七省一市。在最初的时候,华东六省一市(除台湾)的关系是相当的亲密,华东六省一市还曾经联合举办过春节晚会。
不仅仅在民间文化交流上,交通划分上华东也变得更加分散。曾经的华东只有两个铁路局,分别是上海局跟济南局。其中上海局管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济南局管辖山东区域。
1996年,京九线的开通直接催生出了南昌局,江西跟福建划出上海局。徐州跟连云港从济南局划归到上海局正式确定了华东三局鼎立的局面。
上海局的管辖范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济南局的管辖范围:山东。
南昌局的管辖范围:江西、福建。
随着各省经济的发展,华东大区各省的发展方向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如今的山东已经越来越像华北省份了,这也是山东的地理位置决定的。省会济南正在围绕黄河企图打造跨黄河城市,德州也正式成为京津冀城市群的南方门户,青岛烟台等发达城市偏居胶东半岛,无法跟临近的江苏、上海形成有效互动,只能跟隔海相望的辽东半岛交相辉映。
除了地理因素之外,山东近些年在经济发展中的表现也让人不算满意。2010年以前,山东的经济总量一直跟广东、江苏保持在同一个发展水平,近十年来,山东迅速掉队,虽然仍然是我国第三经济强省,但是第四名的浙江对山东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山东经济疲软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跟经济基础不匹配、产业转型缓慢。
在前五的经济强省中,山东跟河南在经济创新领域明显落后,除了北京BUG一样的城市,广东、江苏甚至浙江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远超山东。
河南创新能力的相对缺乏是可以预见的,因为河南的高等教育远逊色于周围省份,河南最顶尖的高校也就只有一所211,并且科研院所也远落后于山东甚至安徽。
山东的高校虽然比不了江苏,但是也有着3所211(985)高校,并且青岛有着我国接近一半的海洋相关的研究院所,即便如此,山东的创新能力仍然显得不足。
所幸的是山东的产业在经历漫长的转型期后已经初见成效,济南也在2020年成功晋级万亿俱乐部,山东的双核正式形成。
江西同样也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感产生了怀疑。
江西是华东区最靠近中部地区的省份,由于历史原因,江西跟湖北、湖南的联系远超其余邻省。在长三角没有扩容的时候,江西跟安徽一样都是长三角的观察员省份,长三角第一次扩容把安徽的部分城市纳入其中之后,江西仍然在迟疑是加入长三角还是湖北刚刚提出的中三角,直到安徽全域加入长三角之后,江西已经成为中三角的核心成员。
江西的选择其实可以理解,因为东部崛起的时候没有江西,西部大开发的时候同样没有江西,只有在姗姗来迟的中部崛起战略中,江西才享受到政策的福利。
但是江西要面临的问题是:江西目前接受最多的省外资金来源地是广东、北京、浙江、福建、江苏,这些都是直接可以促进江西产业发展的有力帮手,湖北跟湖南对于江西的帮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福建则是一个低调的内斗省份。
相对于江苏、浙江等明星省份,福建的存在感可低了太多,但是存在感低不代表福建经济水平差劲。在2020年,福建人均GDP成功超过浙江,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
福建内部同样存在地域问题,闽南地区跟潮汕地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闽东闽北则跟浙江相对较为亲近。同样的道理,认同福建属于华南地区观点的大有人在。
对于华东认同感最强的应该就是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了。
虽然江苏跟安徽都地跨南北,淮河以北的安徽人或者江苏人会对自己到底是南方还是北方产生困惑,但是绝对会认同自己属于华东地区。
基于这种现象,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在大区划分上直接把山东划为华北区,江西划为华中区,福建划为华南区,华东区则只有江浙沪皖。
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城市群的兴起直接淡化了行政区域的概念。华东地区目前有以下几个主要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江西)、海峡西岸城市群(福建、浙江、江西)。
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