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是哪里(楚川在河南哪)

80酷酷网    80kuku.com

隋炀帝开运河、乘龙舟、游江都(今扬州)的故事,千余年后仍被传为笑谈。不过事实上,漕运才是当时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所运主要是帝都供给,比如粮食。分布在运河沿线的国家粮仓,借由漕运,解决了战备物资储存及粮食调运京师等重大问题,以至于有人说“辉煌的隋唐大运河,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这个“地下”,指的就是修建于关洛地区的黎阳仓、洛口仓、回洛仓、河阳仓、太原仓……为什么叫“地下”?考古学家通过对“河南隋代含嘉仓、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的发掘,给出了回答。

隋唐大运河上的国家粮库,为何“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回洛仓3号仓窖的发掘场景。

◆依托大运河而修建的粮仓隋炀帝即位后,为有效调配全国资源,尤其是粮食资源,以巩固国家统一,下令开凿大运河。建成后的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含嘉仓、回洛仓与黎阳仓这三座大型皇家粮仓遗址规模宏大,不仅印证了隋唐大运河军事和经济功能,更昭示了“民以食为天”的传统理念。据《隋书·食货志》记载,自隋文帝开皇三年(583)以来,便在卫州置有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等等国家粮仓。隋炀帝大业初年(605~606),又“新置兴洛及回洛仓”,“置回洛仓于洛阳北七里,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含嘉仓位于洛阳老城北城内,始建于605年,为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废弃。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隋唐研究室副研究员王炬介绍说,整个含嘉仓呈长方形,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共发现仓窖287座,由仓窖区、生活管理区和漕运码头区等组成。史书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含嘉仓储粮数量占全国主要大型粮仓储粮总数的近二分之一,含嘉仓因此成为“天下第一粮仓”。王炬说,含嘉仓在修建时,一般先夯实窖的底、壁,并火烧烘干,再用土和黑炭拌成的混合物涂抹做防潮层,铺设木板和草,然后再装粮食。窖顶用木板搭架,再铺以很厚的草席、涂上混合泥,搭建成一个类似于房屋的坡顶屋。这样的封存方式可有效防止雨雪、潮湿对粮食的影响,延长储粮时间。

隋唐大运河上的国家粮库,为何“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含嘉仓刻铭砖。

在含嘉仓已经发掘的粮窖中,不少粮窖出土了铭砖,铭砖上记载着粮窖在仓城中的方位、储粮的品种、数量、粮食来源、入窖年月、运输和管理人员的官职和姓名。铭砖上刻写的储粮来源地点有江南的苏州、楚州(江苏淮安),华北邢州(河北邢台)、德州、濮州(河南濮阳)、魏州(河北大名)等地。“粮食来源的多样性显示出国家对全国资源的强大的调配能力,以及在这种调配能力基础上对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巩固和推动,这些粮仓依托大运河而修建,更凸显了大运河的重要性。”王炬说。

隋唐大运河上的国家粮库,为何“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为保证仓窖内的粮食安全无虞,窖壁和窖底做足了防护设施。

◆“地下”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还有回洛仓、黎阳仓等大型粮仓。历史上关于黎阳仓的具体位置一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黎阳仓在今河南浚(xùn)县西南约15公里的卫贤镇与小河镇附近的同山南麓(见《辞海》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工具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黎阳仓在今浚县城大伾(pī)山北麓,范文澜(中国历史学家,文学家)、谭其骧(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主要奠基人)等人认可这一说法。同山与大伾山虽同属浚县,但前者位于小河镇,后者紧临浚县县城,二者相距约17公里。有很多学者考证过黎阳仓的位置,而在考证的过程中,浚县县志办原副主任刘会喜的研究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元代王恽的《游东山记》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刘会喜说,“王恽作品中的东山指的就是大伾山,今天浚县的老百姓还是管大伾山叫东山。王恽在文中写道‘遥径北麓,穿苍(仓)城,按观隋唐廪制’。王恽是卫人,他留心乡邦文献,对黎阳的历史风物应当是熟悉。他游大伾山时,距黎阳仓废止不过百余年。他的记述,不仅证明了黎阳仓在大伾山,而且限定在大伾山北麓。”刘会喜还发现,清嘉庆《浚县志》记载:“隋文帝开皇三年,诏沿河置仓,运粟以给长安。”古代文献所称的河均指黄河,当年的黄河就在大伾山脚下。隋代置粮仓首先要考虑的是运输问题,同山距当年的黄河有十几公里,运输不便,不可能是粮仓的位置所在。只有大伾山,既毗邻永济渠,又紧挨黄河,这样便利的交通条件无疑是粮仓地址的首选。2003年,刘会喜经过大量详实地考证,发表了论文《隋唐黎阳仓在浚县大伾山北麓》,证实黎阳仓在浚县大伾山北麓。2011年11月,浚县文物旅游局聘请洛阳市文物钻探队对大伾山北麓近10万平方米区域进行钻探调查。“当时我负责配合钻探队工作,能够见证黎阳仓的发掘,我非常兴奋。”浚县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张艳强说,经过3次考古勘探,钻探队在勘测范围内发现了与黎阳仓有关的重要遗迹,如仓城的城墙、仓窖、夯土台基、大型建筑基址、路、墓葬、灰坑等。钻探证明,大伾山北麓的确存在仓储用的大型建筑群。同年12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郭木森带领的考古队开始发掘黎阳仓遗址。至2012年6月底,在黎阳仓的旧址上共发掘大小探方25个,探沟4条,发掘总面积2252平方米。通过勘探发掘发现,黎阳仓仓城东西宽约260米,南北长约280米,总面积约78800平方米。探明粮仓中心区仓窖84座(其中发掘仓窖2个),占仓城面积的五分之四,仓窖直径多在8~14米之间,按平均容积计算,黎阳仓总储粮量超3000万斤,可供8万成年人吃一年。发掘现场还出土了陶、瓷标本残片万余件,编号在册出土文物400多件,其中建筑材料板瓦、筒瓦占90%以上,带官”字款板瓦200余件。此外,通过考古发掘还发现,唐代中晚期黎阳仓被废弃。北宋初年,又在原来仓窖的基础上建设了新的粮仓,只不过这一次建设的粮仓是地面建筑。黎阳仓作为隋代永济渠沿线规模较大的官仓,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齐名,是隋代漕运的历史见证。同时,黎阳仓遗址对于研究我国隋唐时期官仓管理制度、漕运情况、农业经济及田赋制度、大型仓储建筑的特点、粮窖结构、储粮方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隋唐大运河上的国家粮库,为何“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通往回洛仓管理区的漕渠遗迹。

◆平时是粮仓,战时是碉堡而隋洛阳城东北的回洛仓,仓窖据推算更多达700座左右,远远多于史书中记载的“三百窖”,数量位居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古代粮仓遗址之冠。于管理与守护的需要,这些官仓皆辅以道路、仓城墙、护城壕和疑似管理机构等配套建筑,形成五脏俱全的“城池”。其中,毗邻洛阳城的回洛仓城,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355米,城墙厚3米,管理区居中,仓窖区居东西两侧,平时储粮,战时俨然就是一座碉堡,确保了东都粮食日常消费与战略储备平安无虞。贮存、转运战备粮,是官仓的一大功能。史载,隋炀帝征辽东时,就曾利用黎阳仓,从江淮地区,经永济渠,向北方调运粮草物资。考古人员在黎阳仓城北中部发现了南北向的漕渠遗迹,口宽约8米、深约4米,应该是当年串联仓城与大运河,实现粮食周密运达的渠道。黎阳仓、回洛仓这两座仓城各具代表性,为我们展现了隋朝围绕大运河建立起的漕运层级系统的不同类型。细观这些仓窖,大多直径十米左右,外形犹如掘于地下的大圆缸。黎阳仓的仓窖浅,深度2.5-5米,应是基于方便转运粮食的考虑;回洛仓的仓窖则深达6-9.3米,能长期储存更多的粮食。通过发掘、研究,考古学家们复原了回洛仓的建造过程:先在窖口处挖一个直径13-17米、深1.3-1.7米的圆形基槽,通过分层夯筑,加固窖口膏泥,铺设木板,再垫上3层苇席,并在仓窖上方搭草铺的屋顶。如此一来,粮食的贮藏期限,有望能延长到9年。在古代纷乱的局势下,这种设于地下的大规模储粮模式,显然不切实际,更为灵活机动的地上仓屋、临时性转运仓场等设施,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传统的“中国中心”——两京地区开始失势,一座同样得益于漕运、“四水贯都”的城市——汴梁(今开封),则悄然崛起……目前,大运河的部分航段尚在服役,每一个国人都知晓,它是中国历史上不亚于长城、故宫的杰作,但对其历史、科技、文化价值熟稔者,却仍不算多。2014年,“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同年,包括“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黎阳仓遗址”、“回洛仓遗址”等58处遗产点的“大运河”项目,加入了世界遗产的大家庭,于是,古人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努力,成为了全世界珍贵的遗产。(来源:新华网、《中华遗产》奚牧凉/文、《淇河晨报》岳珂/文)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