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西北部,有一处名叫沙井的地方,隶属于深圳市宝安区,东临新街街道,南靠福海街道,西为海堤,北接松岗街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沙井片区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前景而成为深圳的焦点。一个原本属于“关外”不太起眼的老旧片区,在政策的倡导下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旧改序幕,走上了新发展的道路。
沙井:和光一起苏醒的“睡城”
如果要问在深人员现在哪里的房最火爆,那“沙井”一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供不应需,开盘即售罄,沙井片区的房产现已成为备受深圳人青睐的香饽饽。
1986年,一道铁丝网将深圳市划分为“关内”和“关外”两部分,所谓“关内”是指深圳市的经济特区,即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和盐田区;相应的,“关外”是指特区外的两区,分别是宝安区和龙岗区。有人曾说,这道铁丝网不仅是保护线,更是一道心理和经济上的鸿沟:关内发展迅速,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越迈越近;关外发展缓慢,不能近水楼台享受特区待遇。2015年,这道代表着鸿沟的铁丝网正式被拆除,深圳市朝着大特区的梦想不断进发。
隶属于宝安的沙井片区,就是这样一个原本不起眼的“关外”存在。但是近年来,随着深圳向西发展的大政策环境,大力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空港新城和广深科技走廊,作为此三者核心区域和关键节点的沙井片区占据了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又享受空港新城、海洋新城、会展新城、海上田园城“四城”叠加因素利好,在深圳未来西部中心的规划和定位下,沙井片区从老旧的关外工业区,变成了拥有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的深圳未来中心。
如果说以上都是概念性的未来规划和定位,距离现在比较遥远,那么在交通这部分,沙井片区现已拥有了巨大优势。
被视为目前西部生命线的地铁11号线于2016年开通,是国内目前“配置最高“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拥有国内最大载客量和最快时速,它贯穿了深圳重点区域,连接了福田、南山和宝安三区,耗时仅30分钟。据规划显示,11号线还将继续向北延伸,也将通过穗莞深城际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联动。除了11号线,沙井片区还拥有在建的12号和20号地铁和另外3条远期规划线路。
交通的便利带来的是人员的流动,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人口愿意常驻,那么这座城市就永远缺乏活力。
一直以来,宝安区长时间属于深圳“睡城”。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低廉的房价,更是让沙井成为“睡城之城”。每天清晨,无数人涌出沙井,奔向南山、福田等中心区域,为生活埋头打拼;夜幕降临,他们又鱼贯而入,一排排亮起的灯,宣告今日忙碌的终结。
这里是“睡城”,但也不止于睡城。轨道交通线路的贯通,使得区域交通发达便利,宝安愈发有能力承受住南山人才的外溢,为日后成为深圳西部中心奠定人才基础。而沙井位居其中,再结合片区长远规划和已落地实施的项目来看,这里旧改和发展未来可期,也将毫无疑虑地成为深圳最具发展潜力的片区之一。
旧改阴影,伴随光亮而来
作为传统的关外工业小镇,沙井片区存在大量工厂、烂尾楼和小产权房,常年的落后和堆积的历史遗留问题尤为突出。住宅缺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混乱等都是沙井片区目前存在的巨大问题。
想要发展就离不开旧改。正如光与影的相互伴随关系,沙井蝶变的系列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破茧难题。
- 沙井文化何去何从?
深圳一直以来都有被诟病为“文化沙漠”、“特产沙漠”,甚至有人说“游玩不如去广州香港,吃喝不如去顺德潮汕”,也有人说深圳的特产是“程序员”和“高科技”。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沙井片区拥有着悠久的文化和特产。
古时候的沙井曾称龙津,南宋中期,沙井一带还是归德盐场,因陈朝举迁入归德盐场涌口里,那里入海河道多沙,掘井时沙很多,就取地名为沙井。沙井被称为“蚝乡”,“薄宦游海乡,雅闻归靖蚝”——北宋诗人梅尧臣诗句中的归靖蚝便是沙井蚝。沙井蚝体型肥大,肉质细嫩鲜美,就连本地老饕也被它的风味折服。“出生在沙井,是每一只蚝的噩梦”,古有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今天就有深圳人日啖沙井蚝三百个。
沙井人从宋代开始插杆养蚝,不仅带来活计,还带来了蚝文化。在沙井,穿梭到古村落里还能找到一些矗立屋檐下坚硬无比的“蚝壳墙”,其建筑风格显得十分古朴清新。
除却古代沙井的文化,现代沙井也有独特的城市文化。众所周知,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正是因为一批批前行的奋斗者,深圳才得以在改革开放这短短四十多年间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沙井早年间工厂林立,是无数深漂人迈进深圳的第一步,因其遍地的小产权房和低廉的房租,这里成为来深奋斗人员更为划算的生活居住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沙井地区独有的烟火气。这里没有高端大气的商业楼,但是有嘈杂的热气腾腾的小街小巷,这里有属于家乡味道的生活气。可随着经济和城市的不断发展,他们生活的地方逐渐拥有了一个专属名称——城中村,而这个专属名词也逐渐与“脏”、“乱”、“差”等形容词挂钩。整治城中村成为每个城市发展的必走一步。
关于城中村,有人认为它们就是鱼龙混杂的脏乱差混合地,基础设施落后,影响大城市风貌,所以需要进行改造;而也有人认为它们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中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代表了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需要加以保护,如果全新修建就会丧失原本的城市生活气。比如在日前,重庆十八梯改造完成,景区进行重新开放,网友褒贬不一,有的人说危楼、下水道等进行清理会更好,城市更加整洁。然而也有人批评说现在的十八梯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网红打卡地,全国各地都可以建造,不再具有老重庆的特色。
历史的洪流总是向前,城市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会进行重新改造,“旧”淘汰之后“新”才能得以建造,“旧”和“新”好像站在了对立面。城市的记忆藏在历经风霜的老房子里,藏在承载着无数代人的地板里,当这些代表记忆的建筑不再是心目中的历史时,城市的文化和记忆又该何去何从,这是沙井片区旧改需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 沙井人何以为家?
沙井片区因其以前属于“关外”,发展缓慢,因此很多农民在此建造了大量的小产权房。所谓小产权房,也就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办理相关证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颁发,亦称“乡产权房”。这些房子因其低廉的价格和磅礴的数量而受到来深务工人士的青睐,成为他们在这个大城市的生活落脚地,逐渐形成城中村。
深圳在小产权房炒房热而被央视点名之后,已经开始出手打击小产权房的交易。而随着沙井片区的发展,多数小产权房也将进行旧改、拆迁,城中村的立足点即将分崩离析。而当初由于低廉的房价而选择沙井片区的务工人员,不得不面临搬家的风险。
在安居客官网上,可以看到深圳租房均价的走势。福田、盐田、南山等地区的租房价格一室价格已超过2000一月,而沙井片区的价格明显低廉,均价在1000上下浮动。
随着轨道交通线的不断完善,居住在沙井片区的人员通勤时间减少,低廉的价格和时间的优势成为务工人员的最佳居住地之一。但如今的沙井片区面临旧改的现状,大量租房被拆迁,租客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在这座城市寻找其他的落脚地,抑或是花差不多价位的钱去到还未拆迁的城中村。无论哪一种选择,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挑战。离开自己熟悉的居住地,上班线路的改变、下一代面临的转学风险......不稳定的居住因素仿佛一把剑悬在空中,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频繁变换居住地还会削弱人心中的归属感,而没有归属感的城市,就是一座冰冷的、毫无人情味的城市。沙井片区在进行旧改的同时,或许也需要兼顾现在居住的人该何以为家的问题。
政策和地理的优势,使沙井片区成为深圳未来最有潜力的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新城、国际会展中心等都给沙井片区带来了无限的潜力和光明的未来,无数人对沙井片区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新中心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旧改的阵痛,而旧改所带来的一系列文化处理、人口住房等人文问题,是当下所面临的问题。
回首过往深圳发展的四十多年,小渔村变成了现代化的大都市,宽大畅通的道路取代了泥泞小路,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一天天向好发展。我们也相信,沙井片区一定会遵循着深圳脚步,奔向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