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王勃 〔唐代〕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年轻人志存高远,四海为家,情怀壮浪,豪气千云,按理说是不应该有伤春之叹、悲秋之痛的,可是每当我读到诗歌天才王勃的《山中》,总会觉得这个年轻人心态衰老,气魄柔弱,肝肠千转,肺腑流血。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在何方,似乎天地之间,只有王勃一个人在挣扎,在等待。
《山中》这首诗创作于公元672年(唐高宗咸亨二年),是王勃旅蜀后期时的作品。全诗语言洗练,情景交融,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其丰富的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年轻的王勃离家远行,游学四方,长期滞留异地他乡,功名事业无成,心生幽怨,心怀不平,看山不是山,观水不是水。王勃带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带着渺茫的希望,沿着长江,游吟徜徉,可能一年半岁,可能三年五载,找不到人生出路,看不见希望光芒。一腔忧愤,满腹委屈发泄在诗句里,泼洒在山水边。长江奔流,浪涛汹涌,滚滚向前,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年轻人看着这些景象多半滋生豪壮情怀,人生当如江流,勇往直前,高歌猛进,无畏高山拦路,不惧礁石当道。可是,在王勃看来,长江多悲风,流水总呜咽,似有伤心事,啼哭无尽时。可怜的江水,被大山阻隔,被地势控制,前进不得,回旋不定,似乎停滞下来,似乎哀哀无告。一江波浪,一江忧愤。
诚如亡国之君李煜悲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如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叹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王勃感受到了青春失意,事业无成的悲哀,王勃也意识到了时光飞逝,时不我待的紧迫。虽然他还年轻,二十几岁,辉煌人生刚刚拉开大幕,有的是精彩,有的是掌声,有的是鲜花。
但是,天生王勃,敏感忧郁,少年才俊,遭遇重挫,流离天涯,身不由己,特别是坎坷不幸,频频发生,诗人的身体早已老迈,诗人的心灵过早憔悴。一个年轻人,行吟江畔,游走高山,像当年屈原一样,披头散发,神情恍惚。
古人有言,人穷则返本,叶落则归根。王勃穷不在生活艰难、财用匮乏,穷不在孤独寂寞、漂泊四方,致命在于事业无望、前程未卜,甚至是前路漫漫,乌云密布,险象环生。诗里没说,诗人有所忌讳,说不出来的苦痛是内心流血,眼泪苦咽,无人知晓,无人能懂,更无人分忧。
想到了父母,想起了故园,也许父母不能帮助分忧解困,也许故园山水风物不能帮我抹去心头忧患,但是亲切、熟悉,曾经生于斯、长于斯,歌哭喜忧,聚散离合,均在故园,想起就是一种安慰,回忆就是一份支撑。既然前程渺茫,那就回去吧,回到家园,回到故土,脚踏故乡的土地,心里才踏实,心回故乡老宅,人生才安稳。事业放一边,功名搁脑后。当务之急是赶紧上路,回归故里。万里长江,万里乡关,何处是归宿,何日才心安,诗人不知道。举目天地间,无语问苍茫。
人生不顺,坎坷连连。就像破屋,本来就难遮风挡雨,驱寒保暖,可是又遭狂风暴雨袭击,就像漏船,本来就难扬帆启程,开赴远方,却又遭遇江风大浪吹打。可怜的王勃得一人独撑,撑起一方天空,撑起自己的人生。时节已是深秋,人言秋高气爽,风轻云淡,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王勃的感受全然不是这样。他想起了大才子宋玉那句千古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气清凉,秋风冷瑟;他想起了屈子,正道直行,才华横溢,走不到人生之春,却过早陷进生命之秋。他敏感时间节点,他看不到初升的太阳,这是晚秋,这是傍晚,深冬即将来临,黑暗即将来临,他逃无所逃,避无所避。天地这么大,社会这么广,没有王勃容身之处,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何等凄惨,何等绝望。
远眺天边,群峰万壑,连绵起伏。残阳如血,缓缓西沉。归鸟投林,一派喧闹。山山岭岭,落木萧萧。秋风无情,疯狂扫荡。天地之间,黄叶纷飞,或是飘落大地,腐烂成泥,或是飘落江河,随波逐流,或是飘落深山,枯死幽林,或是跌进沟谷,沉寂一生。
无语苍凉伴随凛冽秋风,无奈悲伤融进苍茫秋空。王勃的春天在哪里?王勃的鲜花不绽放?王勃的太阳已跌落?眼前只有秋天,只见黄叶,无根无底,随风飘荡。悲惨兮兮,楚楚可怜。我要走向哪里?我的归宿何在? 恼人的秋天啊,你到底想要将我带向哪个人生驿站?
王勃有家,有两个家,出门的时候以天地四海为家,热血沸腾,心雄万夫,闯荡世界,志在必得,失意的时候,以乡土故园为家,含泪带恨,和血带伤,回归家园,回归安宁。可是,读这首诗,似乎感觉到王勃心思缥缈,行踪浮萍,无路可走,无家可归,王勃是怎么了?漂泊在秋天,飘零在天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小书蠹,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文章: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王勃这首送别诗,满纸辛酸,满心凄凉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浅论辛弃疾豪放词的美学意涵
王沂孙 一首《眉妩·新月》咏月寄怀,哀婉的词风写尽绵绵君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