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在东北地区纬度最低,自然环境最为优渥的城市,每年吸引大量东北考生前往的城市,只为了能生活在他们早已向往的海边。这是一座将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城市,也是东北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除了拥有一座985和一座211高校外,还拥有如东北财经、大连外国语等不错的专业院校。
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语言环境,以及丰富的高校毕业生,也让很多日企钟爱落户大连。作为渤海海峡两个角上的城市——大连和烟台,一个受日企钟爱,而另一个则受韩企钟爱。
大连作为一座深入渤海和黄海腹地,“孤悬东北之外”的城市,其城市性格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些“离岸城市”的特点。与距离它一衣带水的东瀛邻居有些类似的是,大连似乎从来不愿意把自己定义为一座东北城市,希望凭借自己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发达的经济能够“脱东北入关内”,从而成为一座内地城市,甚至于有很多南方朋友一直以为大连属于山东省。
其实大连的存在度不仅限于东北之外,即便在东北,大连的地位也是相当高的。东北三省最有影响力的有四座城市(副省级),其中三座都是省会,只有大连不是。由于辽宁省特别的版图形状,在辽宁省,大连属于辽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其辐射力可以到达营口、丹东等城市。甚至早在2013年,就喜提“盘营高铁”(需要指出的是,其他地区通高铁,往往是方便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盘高铁却并非如此。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方便大连可以更近便地入关,而不必绕行沈阳,大连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隔壁的山东省的沿海城市——青岛市,直到2020年,才实现了这一目标(高铁不再需要绕行济南)。
大连近20多年来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从1997/1998开始的“黄金十年”时间,大连第一个在央视打出“城市形象广告”,第一个通过骑马女警等塑造城市特色。而彼时,东北内地的城市,却因为国企改制的拖累,在经济上陷于低迷,内部问题层出不穷,更是无暇顾及城市形象这类“虚头巴脑”的东西。而“大连万达—大连实德”在国内足球联赛辉煌的历史,更是成为了这座城市最好的名片。
彼时大连的经济发展得有声有色,不仅是这座城市,而且这座城市下面的县乡也相对富足,与东北其他地区相比是如此的鹤立鸡群。这颗冉冉升起的新兴城市,在东北黯然失色的背景板上,显得是那么璀璨耀眼。时至今日,很多大连人在提及那段历史时,仍然十分怀念。
而在08年经济危机之后,特别是2010年后,尽管大连仍在不断发展,不过东北其他地区经过了“迷失的十年”之后,经济开始触底反弹。而接连不断的石化事故,则严重影响了大连的城市形象。大连足球成绩的不断滑坡,也令这座曾经的“足球之城”黯然褪色。与此同时,大连自2013年人均GDP达到顶峰后,开始了长时间的徘徊,也从侧面验证了大连经济的停滞。大连,似乎失去了很多曾经引以为傲的东西。
与国内其他沿海旅游城市相同的是,大连的物价也脱离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所以大连百姓的生活要比沈阳艰难一点。但大连发达的外贸和富有小资情调的城市氛围,让大连的中产阶级相比沈阳来说更具国际化视野,更加时尚。
大连虽说也有不少制造业企业,但其“轻”的特色使其对制造业的依赖较低(客观上大连多丘陵少平原的地势也限制了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其发展还是要靠港口,而一座港口的发展,则有赖于其经济腹地的发展。在这个程度上来讲,东北离不开大连,但大连更离不开东北。对东北来说,大连是个难得的优良港口;但对内地来说,比大连位置更优越的港口起码还有10个(因为从货运距离上,大连到内地并没有优势)。即便大连想要独立发展,究竟能走多远也完全取决于东北的发展。即便未来渤海海峡海底隧道能够建成通车,人们之所以看重大连,也因其处于“通向东北桥头堡”的地理位置和东北的经济腹地,而非其自然环境之类。正如丹东的繁荣,与对岸的朝鲜关系很大的道理一样。
如果把东北地区看作是“微缩版内地”的话,那么无论三个省会谁能获得“国中”的荣誉,大连都一定会是东北的对外经贸中心城市。即便东北不再如几十年前一般荣光,但广袤的面积和高产的黑土地,使得东北的农业一直非常发达,为此大连也顺利的成为了大豆、玉米、梗米等东北主要农产品的期货交易中心。而且在东北,大连似乎也更适合成为区域金融和航运中心,这些则是其跟随内地其他省份所给不了的优势。
作为东北唯三人口仍在净流入的城市,大连在东北地区仍然是一座极具竞争力的城市。而这一轮城市的崛起(2015年至今)与交通,特别是高铁的关系非常大。而大连限于地理位置,目前只能有丹大高铁和哈大高铁两条线路。未来若要在交通上有所突破,渤海海峡的海底隧道和大连新机场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大连的下限取决于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大连的上限,则取决于东北未来的发展。
大连的发展,终究是离不开东北;正如隔壁那个岛国终究也不能“入欧”,它未来的发展潜力在亚洲一样。只要大连能够摆正心态,接受这个现实,大连的未来还是十分可期的。那个东方岛国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