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快递之茅,顺丰在保持高标准服务的同时,对内部的激励也从未放松过。
以亿为单位的涨薪似乎已经成为顺丰的常态,在现金奖励之外,顺丰也早已通过股权激励将核心员工与自己紧紧绑定,这种捆绑式的利益关系,也间接促成了顺丰高标准服务的护城河。
这两天顺丰的快递小哥们格外的高兴,因为老板王卫又要给快递员们加薪了。
7月22日,有顺丰快递员爆料称公司将拿出2亿元为快递员增收,后经新京报核实后发现加薪情况属实。
据了解顺丰将从2021年8月1日起至12月31日的5个月期间,在现有收派计提不变的基础上,投入2亿元以上用于快递员收入提升。
继格力、小米发大额股权激励、京东涨薪之后,顺丰也加入了这次员工涨薪潮。
当然顺丰也不是只有涨薪,自上市以来顺丰累计发布了2期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激励股份现价总市值更是高达6.33亿元人民币,人均可获益的股权激励市值最高达30万元。
发上亿红包已成常态,顺丰人均年薪近20万元
在顺丰工作应该是件幸福感不低的事。
这次两亿元的加薪与此前顺丰的福利相比,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
经老虎证券ESOP梳理,2021年春节为了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顺丰给快递小哥们发出了总计近6.5亿元的股权激励。
其中包括2.5亿元的加班工资、3.7亿元的春节特殊激励,另外顺丰老板王卫自掏腰包,拿出2500万发红包。
去年顺丰也被爆料出王卫给全体员工发了5个亿的奖金,平均每人拿到888元的红包。
从长远来看,提高员工薪资能够保证员工的幸福感,也会更好的提高服务水平。作为以快递运输为主营业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顺丰的员工薪资属实不低。
老虎证券ESOP根据顺丰2020年年报发现,当年顺丰的薪酬总支出达243.12亿元,员工人均年薪高达19.94万元。
这个薪酬水平即便与部分互联网公司相比也并不落下风。
相比较之下,作为互联网行业新贵的小米,其2018年的平均年薪也是20万元。顺丰的员工薪酬已经接近此前小米的水平,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顺丰实属不易。
扎实的薪资水平让顺丰形成了同行难以企及的服务口碑,也给顺丰铸造了独一无二的护城河。
自2017年上市以来,顺丰的营业收入一路高歌,从710亿元涨到了2020年的1539亿元,三年间营收飞涨到原来的两倍有余。期间顺丰的年度净利润涨幅也达到了50%。
另外伴随着股价的高涨,顺丰王卫的财富规模也长期位居快递行业榜首。
如今顺丰独一无二的服务口碑,也成为了其在市场逆境中的有力后盾。
2021年1季度,素有“快递界茅台”之称的顺丰迎来了自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季度亏损规模达11亿元,顺丰给出的解释是业务扩张、资本性开支、业务整合、薪资补贴等方面的投入所致。
?
不过这种亏损的状况并没有持续下去,2季度顺丰预计盈利16.29-18.19亿之间,扣非净利润更是达到了18.68亿元。
顺丰在持续扩张中迎来的短期阵痛确实是值得的。
目前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还将持续扩大,根据西南证券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物流支出约为14.9万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物流总支出或将达到19.3亿元。
在全社会对物流效率要求不断提升的当下,顺丰在牺牲短期利益强化长期战略的行为也确实是长远之举。
上市后股权激励超6亿,人均股权激励市值达30万
有“快递界茅台”之称的顺丰之所以有如此之强的市场竞争力,除了强大的执行力、有竞争力的薪酬之外,丰厚的股权激励也有赫赫之功。
老虎证券ESOP通过公告信息整理发现,顺丰自上市以来共发行了2期针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总数量达1026万股,现价市值更是达到了6.33亿元。
其中2017年的计划之下,限制性股票总规模为274万股,被奖励人员达到了808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奖励计划中还包括了20位核心外籍员工,由于无法参加限制性股票奖励计划,顺丰还特意的准备了5.94万份股票增值权进行奖励。
?
2018年,顺丰再次为1203名核心员工设立了732万股限制性股票,同时也为29名外籍员工设立了13.87万份股票增值权。
参与这两期股权激励的员工共2000多人次,根据7月23日顺丰股价计算,顺丰股权激励计划人均最高可获得的股权激励市值高达30万元。
老虎证券ESOP发现,顺丰还对股权激励设置了相应的业绩考核条件。
以2017年股权激励计划为例,该计划对公司业绩指标与个人绩效等两方面进行同时考核。
在业绩方面,分别为2017年、2018年设置了相对于2016年,扣非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5%、40%的考核目标。
而2018年股权激励计划,则设定了2018年、2019年相对于2017年,扣非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0%、24%的考核目标。
顺丰的股权激励作为员工福利薪酬的补充,在给员工提供有竞争力收入的同时,也成为了核心员工就职稳定性、企业业绩上升的有力保障。
总结
作为快递界的茅台,顺丰给资本市场上演了足够多的精彩瞬间,在备战下一个十年的关键时刻,顺丰能否继续维持“快递之茅”的美誉呢?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本文数据来源于顺丰公告、新京报、中国经济网、中国证券报、西南证券、证券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