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的一个王朝——商朝。商朝时期的“中国”,意思是“在都城里”,而不是指一个国家。由于商朝的国都位于它的东、南、西、北各方诸侯之中,所以人们称这块土地为“中国”,即居住于中间的王国,它同时又是政治、经济中心。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意思发生了变化。这时候人们所说的“中
国”,则是汉族的祖先华夏族生活和居住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大致上相当于今天的河南、山西、山西、河北、山东一带。那么为什么古人把这块区域叫做“中国”呢?这是因为,当时这块地方的周围,还分散着许多与华夏族有着不同语言、文化和习惯的民族。华夏族人民生活、居住的地方,正好被他们围在中间,所以就叫“中国”,有时也被称为“中原”。
真正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的。从这时起,“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古至今,“中国”的含义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中国”这个词,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已经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可和接受。我们再说自己是中国人时,也会感到格外自豪与骄傲。
“中国”这一名称的怎么来的.
古代的“中国”,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国”的代名词。在我国的文献中,“中国”一词有六种含义:
1、指皇帝所在的都城。2、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因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一般都处在各诸侯国的中间,所以叫“中国”。后来又发展为凡是皇帝直接统治的地区都叫“中国”。3、指中原地区。4、指国内、内地。清朝就把内地叫“中国”。5、指诸夏族居住的地方。诸夏地区不仅居住着汉人,也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人们把这个地区叫“中国”。6、指诸夏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从汉代起,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历史上“中国”的范围,除了王朝之外,还应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权和部落。19世纪以来,“中国”则指我国的全部领土,与古代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