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现在常常辽金并提,实际上,辽和金却是先后两个完全不同的政权。辽人是契丹族,早在7世纪即与中原王朝建立联系,契丹与唐朝关系密切,随着晚唐的衰落,契丹迅速发展壮大,自耶律阿保机916年定国号“契丹”至1125年被金国所灭,享国200多年,其后虽然其宗室又在中亚建立了西辽等国家,但对中原影响并不大。金人是女真族,自完颜阿骨打1115年定国号“金”至1234年被蒙古和南宋所灭,共国近120年。因辽金前后相延,而且都是在东北发迹,因此其兵器等诸多器物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比较复杂,本文仅对佩刀的型制做一个初步猜测和讨论。
一、辽金刀呈现出的新变化
与前朝相比,宋辽金时期的刀型多姿多彩,刀又有长柄和短柄之分,今天我们讨论的对象限定为辽金的单手战刀――这类刀通长会悬挂佩带于腰部,因此又常称为腰刀或佩刀,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辽刀或金刀。
从目前所能看到的资料来看,辽刀和金刀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共同点,一是从刀身向刀背一侧微弯,这与中原地区曾占绝对主流的直刀或甚至稍微内弧(向刃的方向弧曲)的型制有明显不同。二是刀背一般非常厚,很多刀的刀背最厚处超过了1厘米。三是刀身一般为平造,这与南方的宋刀有较大区别――宋刀相对更宽,许多为了减重做成了瓦面。四是许多刀都配有线条简洁的吞口。五是刀首经常采取盔型的样式,这几乎是辽金时期的流行风。
那么辽刀和金刀区别在哪里?是否能够区分开来?龙哥认为,虽然细分起来很有难度,但也并非绝对没有规律可循。
二、从伊朗(古波斯)说起
中国与西亚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我们先从西亚的伊朗(古波斯)历史说起。大致在中国的西汉时期,伊朗正处于安息王朝,《史记》和《汉书》皆记载有张骞对西域安息等各国风土人情的介绍,汉武帝还曾派使者出使安息,作为回应,安息王也曾派两万骑兵迎接汉使于东界,随后也向汉朝派出过使者。安息是丝绸之路通向欧洲和西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在丝绸之路上应运而生了多个贸易中心,特别是木鹿城,还是中国钢材外销的贸易中心。汉代的炼钢技术和制剑技术领先世界,有学者研究指出,波斯人可能在其间学会了中国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改进了铁兵器的质量①。另外,流行于中国的璏式佩剑法也传入了中亚和西亚,如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一处墓葬里面出土了一块作为皮带头的骨签,骨签尺寸为13.5×10.5厘米,此骨签的年代为公元4-5世纪,在上面清晰地雕刻出了一幅武士作战的图像,图中的武士穿着带有盆领的铁札甲,剑使用剑璏式佩挂方式挂在腰间②。另外在今保加利亚地区甚至出土了从中国西传过去的剑,不论怎么改装,汉风依然。可见,这一时期传入西方的不仅仅是丝绸和茶叶,刀剑及冶金也是东学西渐的。
西元226年,安息王朝被萨珊王朝代替,到651年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大食)灭亡,萨珊王朝基本上对应着中国的三国、南北朝、隋及唐初这段时期。萨珊王朝是伊朗古代史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萨珊王朝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即便灭亡以后,其文化仍然对周边国家影响深远。萨珊王朝开始广泛流行双耳(字母“P”型或“R”型)悬挂佩剑法,当然,也有学者进一步考证认为双耳悬挂佩剑法是更早些的斯基泰人首先发明的③,但双耳悬挂佩剑法在萨珊时期发扬光大却是学界普遍公认的。其时或其后,萨珊东部的嚈哒人、粟特人、突厥人、回鹘人等较为活跃,这些民族(严格来说还算不上是民族,或称为部落或部族更为贴切)流动性很强,对萨珊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龙哥推测,可能也就在大致这一时期,即中国南北朝时期,佩刀的鞘装就直接或间接受到了萨珊王朝的影响,双耳悬挂佩刀法传入中国,著名的北周李贤刀便是相应的一个例证,该刀为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李贤夫妇合葬墓,鞘木质、髹褐色漆,银质双附耳④。到唐朝时,双耳悬挂式佩刀法已完全普及,甚至有的刀型也开始借鉴同期的萨珊刀型,一改汉代环首刀清一色的折角刀尖样式,刀尖附近有一段刀背起反刃,呈现出双刃的剑尖样式,这就是日本人所称的“锋两刃”。北宋王钦若等编修的《册府元龟·帝王部·修武备》中提到唐文宗太和五年(831年):“五年五月内出陌刀一百五十口,马甲一百领,器械一百万,斫刺刀一百口赐盐州”,这种“斫刺刀”,顾名思义是能砍能刺,可能就是这种背起反刃、剑尖型的刀。
至于刀身弧度,也不再是汉代以来清一色的直刀样式,而是逐渐变得微弯,中国的弯刀化进程可能与喜用弯刀的阿拉伯(大食)人的东扩有关,弯刀更适用于骑兵,北方游牧民族一旦接触到弯刀后,更容易获得推广使用。
三、辽刀刀型
现在回到主题,我们继续说辽刀。契丹人不论是部落时期、还是建国称为“契丹”或“辽”的时期,都与活跃在北方的其他游牧民族接触密切,同时也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联系。辽国的疆域极盛时期东西相当宽阔,东到大海,西到阿尔泰,势力范围几乎涵盖整个北方草原,而且立国较早,国祚较长,因此契丹人能够比较充分地与中原和中亚地区进行交流。除经济文化交流以外,与中原的交流还体现在宗教上,契丹人本身信奉萨满教,但与盛行佛教的北魏、北齐、北周、隋、唐等交往过程中受到了影响,尤其是辽国统治阶级对于佛教采取积极且欢迎的态度并自上而下大力推行⑤,后期甚至达到了佞佛的程度。辽国与北宋对峙时期,辽国南部汉人人口居多,佛教起到了统治汉人的润滑剂的作用。《辽史》中有一个极为特别的词语:“饭僧”,“饭僧”就是斋僧或者向僧人布施的意思,辽国多次饭僧,并且每次都不在少数,如辽道宗耶律洪基(就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与萧峰结拜的那位契丹皇帝)就曾一次性饭僧36万。由于莲花与佛教关系密切,所以在一些辽代器物上经常可以看到唐代就已盛行的莲瓣样式的装饰。总之,一定程度上说,有辽二百年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成果,本质上就是世界东西和中国南北文化融合的产物⑥。
既然中国自南北朝时刀的悬挂方式甚至刀型风格即已开始受萨珊的影响,唐朝成立之初即对契丹各部落采取招抚和羁縻的政策,唐朝又是个无比自信和开放包容的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辽刀的装具和刀型也会受到来自西中亚和中原两方面的影响。
因此我们大胆推断,辽刀的型制可能通常是刀身较为窄长、微弧,刀尖存在反刃,且佩带方式采取悬挂式。从存世的单手战刀来看,辽刀的刀型也确实如此。晚唐至五代时,有些中原战刀就已发展为传统的直身搭配流行的反刃(斫刺刀),辽刀则非常像在此基础上稍微增加了点弧度――增加弧度后更适合骑兵挥砍。辽刀的刀尖附近通常有反刃而且这些反刃线条还特别硬朗,这可能是同时受到了隋唐以来中原地区和中亚地区战刀样式的影响。我们虽然不能把所有具备这些特点的刀统统归入辽刀,但这类刀大概率是深受中亚和中原影响的产物,与契丹人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基本上可以吻合起来。
题外话,中国对西中亚鞘装的借鉴更多的是采用双耳悬挂法以及“P”型的外形上,而装具及鞘的具体制作却仍然主要采用的是东方手工工艺;刀身更是如此,制作技术也仍然是东方传统的锻造和热处理工艺,如窦皦墓“百折百炼”佩刀。窦皦墓出土的这口刀,直身平背,刀脊上有一行错金小字,后半段依稀可辨为“□尺百折百练匠□□兴造”,说明该刀锻造方式可能为东汉以来就已成熟的百炼灌钢技术。因此不能说唐刀、辽刀就是西亚刀的后代或完全模仿他们,只能说唐刀、辽刀的部分外观和刀型是对西亚刀进行了吸收和借鉴,这是文化交融过程中的正常扬弃。以上是龙哥认为必须要着重指出的。
这种刀型和刀装还传到了长期以中国为师的日本。日本正仓院还保存了一些双耳悬挂式或锋者两刃的佩刀,尽管这些刀未必就是中国制作的,二者的传承关系却是一目了然的。
四、金刀刀型
女真是肃慎和靺鞨的后裔,在东北地区繁衍生息,生产生活比较落后,基本以狩猎为主。但是,女真人战斗力很强,号称“满万则不可敌”,完颜阿骨打在建立金国后发展极为迅速,如暴发户一样迅速扩张,仅用10年左右时间即灭亡了辽国和北宋,其后与南宋长期对峙,直到1234年被蒙古灭亡。
金国的疆域东西方向不如南北方向广阔,其疆域西部仅为蒙古草原东侧,由于中间隔着蒙古诸部和西夏,特别是还有一个西辽横亘在阿尔泰地区,女真人与中亚很难有直接接触。女真早期活动基本上局限在东北地区,长期处于契丹的从属地位,后来更多的是与辽和宋打交道,因此龙哥推测,金刀受中亚刀的影响可能性不大而更倾向于接近宋刀和辽刀的杂合体。
军事博物馆和黑龙江省博物馆均展有金刀。其中,黑龙江博物馆的金刀为1985年黑龙江省勃利县长兴乡出土,通长87厘米,宽3.7厘米,刃长71.5厘米,刀身套有一铁吞口,刀背厚1.2-0.5厘米,刀背后端最宽处錾刻楷书“大定二十九年□府造”9个字,“大定”为金世宗完颜雍年号,“大定二十九年”即西元1189年。茎长15.5厘米、宽2厘米,茎上后端有一孔,应为透过木柄穿手绳之用,刀茎有小尾巴,为固定刀首后铆之用。军博的金刀型制与黑博“大定二十九年”金刀非常近似。这些刀可视作金刀的标准器。另外,在扬州博物馆也展有一把宋刀,其刀型与“大定二十九年”也非常相似,这当是宋金相互交流影响而趋同的结果。
从这些传世金刀来看,金刀的线条似乎较辽刀柔和了很多,有的没有反刃或有反刃但不明显,刀身整体较直,亦较宽厚,刀尖附近上扬,堪称后世明清的雁翎刀雏形,特别是茎,固定方式基本上都采用后铆,其样式与明清腰刀几无二致。后世明清雁翎刀大型像瘦身而变窄变薄的金刀,但反刃的线条又承有辽刀的硬朗,刀型及茎型与辽金刀的传承关系十分显著。
五、结论及探讨
从以上分析和实物来看,辽刀和金刀是有一定区别的,即便无法确定到底是辽是金,但根据刀型是大致可以粗判是偏辽一些还是偏金一些的,其刀型的区分如前所述,不再赘言。
在中国古代兵器演化史上,以五代为分界线,不论先秦还是两汉的高古,乃至南北朝和隋唐的中古,刀剑的型制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整齐划一,兵器制作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刀基本上离不开窄刃、直身、环首等要素,即便略有变化也较容易梳理其来龙去脉。而五代以后兵器尤其是刀剑则形式极其丰富多样,这当然有开放的唐朝与胡人间的长期文化交流打下的底子,更因为五代是一个武人主导的世界,你方唱罢我登场,经济千疮百孔,人民命悬一线,武装即公理,砸碎旧世界,这种对既有秩序的摧毁,不止是体现在政治、经济上,也体现在军事上,兵器的既有型制已不再具有约束力。况且,五代以后开启了火器与冷兵器混用的时代,兵不杂不利,在宋辽金夏时期,兵器的样式既要符合不同政权下不同民族的使用习惯,也要适应新的作战模式,各式鞭锏锤斧等砸击类兵器如雨后春笋,刀剑不甘落后,随之也衍生出种类繁多的样式。某种程度上说,宋辽金兵器就是中国兵器史上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唐代以来北方草原几番易主,晚唐五代中原地区山河残破,好不容易等到赵匡胤建立起赵宋后才步入太平,又由于此前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了契丹,宋朝北疆几乎无险可守,辽金对宋朝形成长期压制态势。草原游牧民族的流动和东亚文明的包容促进了西亚文化的东传,契丹(辽)深受西中亚和中原的影响,金自辽内部破壳而出,携带着辽的部分文化基因,与河北、山东等中原故地及南宋不断交融和交流,唐、辽、金、宋,交织绘就出一部激烈而多彩的历史画卷。腰刀的型制变化应当也大体遵循这样的规律,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甚至永远找不到答案,毕竟,样本不够,记载不够,不够。我们只能利用有限的资料去试图揭开历史的面纱,这种做法虽然是个有益的尝试但也很大可能会以偏概全。另外,还有许多问题没有理出头绪,比如与汉唐刀窄长的特点相比,宋刀为什么刀身会变得更宽更短而且前锐后斜?如果说是因为步兵应对重甲骑兵的需要,那么在南北朝相似的境况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再比如为什么南北朝的甲骑具装沉寂多年以后金人的重装骑兵又再兴起?这是出于防御体系的变化,还是某一部族的偏好,还是复杂到没有结论?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讨论研究。(刘在涛/文)
①王健,罗爱玲.西亚文明与亚洲其他文明的交流借鉴.人民周刊.2019(12)
②秦延景.“迁移期剑”论匈奴西迁时期的草原、欧洲刀剑.老秦的文物豆知识.2019
③夏超伦.唐代横刀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8
④韩兆民. 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11):1-20
⑤赖宝成.从阜新辽塔寺遗存窥契丹人的宗教信仰.职大学报.2015(4)
⑥韩菊.唐辽之际欧亚草原地带的中外交通.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